APP下载

跟自恋的CEO唱唱反调

2016-03-18

董事会 2016年1期
关键词:董事董事会人格

自恋人格的CEO都是“大冒险家”。他们贪得无厌地渴求公众的赞颂,于是总会采取铤而走险的行动来吸引眼球,而这些行动最终往往带来极端的绩效结果。虽然自恋型CEO的大胆举动能够引得大众关注,但是股东们可能并不欣賞“大起大落”的结果,他们更希望减少CEO举措不当导致业绩下滑的风险。理论上,这一任务主要落在董事会肩上:选择一批谨言慎行的董事,与自恋人格的CEO“唱唱反调”。那么,董事会应该怎么做?

其一,避免错选自恋人格的董事会成员。CEO在选择董事的时候,常会代入自我意识,希望挑选那些更容易支持他们决策、与他们有更多相似点的人——不仅仅是人口统计学方面的相似,如种族、学术背景与性别,也包括性格。性格很难辨别,但研究发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妨看看候选董事简历中过往的共事经历,如果他曾经为其他自恋人格CEO服务,那么这个人很可能也是一名“好大喜功”的自恋狂。

其二,限制CEO的权力。有些公司的CEO职权凌驾于董事会之上,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董事选举。CEO在董事会中的权限越大,选出来的董事越倾向于支持CEO的决策。

近些年董事们越来越多参与到战略决策,如果董事会成员们也都过于自恋,高估公司与管理层的能力,势必导致风险频发。更令人担忧的是,就算只有一小部分董事感觉自己高人一筹,他们也会以第三方的立场劝解持怀疑态度的其他董事,最终让一个风险很大的决策得到通过。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研究发现,董事会成员配置在危机防控、避免风险决策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很多研究者与公司都把目光放在了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化,却忽视了性格在CEO-董事会关系中的重要性,须予以关注、引以为戒。

猜你喜欢

董事董事会人格
认真对待“外部董事召集人制度”
以鸟喻人
董事平权:消除独董履职障碍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缺陷与改进建议
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董事会规范高效运作需“闯三关”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