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2016-03-18刘双

考试周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方法创新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

刘双

摘 要: 在高校行列中,高职院校近1500所,占总数的70%,在校生人数占50%以上,可以说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在管理上存在较大差异。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挑战,本文基于高职院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结合高职学生的特殊性谈几点教育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特殊性 方法创新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但是办学史、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管理手段等方面因素都有别于本科院校。尤其是高职生源素质相对差于本科院校。网络的普及程度逐渐增大,被广泛应用于校园内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时代发展相比,显示出严重的滞后性。在高职文化知识传授,提高学生实操技能的同时,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认识与政治立场和道德与价值观教育,为社会培养真正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迫在眉睫。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社会变迁导致学生价值观“泛功利化”。

我国目前社会变迁快,社会结构整体调整幅度较大。社会阶层因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发生了一些变化,各阶层内部出现分化,社会价值结构的变化,随着社会的转型开始走向多样化。不同的利益群体在价值取向上,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的理解,价值多样化导致社会价值在不同群体或个人中的分配存在争议,市场经导致社会阶层分化,消极作用给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改变了学生对利益关系的理解,同时受到各种利诱诱惑,可能演变为拜金主义、个人主义。高职学生价值观“泛功利化”明显抬头,某些学生在对校内外事情的处理上,抛开是非原则,而是用实际利益得到与否进行衡量,对自己有利的就蜂拥而上,对自己利益不大的,逃而避之。

2.改革深入导致学生价值观“多元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强大动力,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思潮等西方的主要社会思潮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观念影响加大,传播和渗透的途径更加现代化,为学生认识世界提供了新钥匙。多元化的价值观,冲击着我们一直坚持的爱国主义思潮、生态主义思潮,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一般都会体现其民族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模糊部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传统的道德观念。

3.网络的开放性导致学生价值观“部分异化”。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化的今天,互联网以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和信息高速公路,在当今社会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高职学生把上网当做一种时尚,是高校网民群体的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时间大部分被网络占据。在获取知识与资源信息上,网络的快捷性和超大信息承载量是没有任何媒介能够比拟的,但网络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干扰高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息传递,网络文化中的霸权主义影响高职学生的世界人生观、道德价值观的正确构建,学生价值观呈现“部分异化”。不良信息的涌入降低了社会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网络中道德的维持难度大,网络中新道德问题层出不穷,不健全的约束机制侵蚀了学生的道德观念,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网络的开放性满足了一些人的个人自由权利,但同时出现的个人道德责任无法追究。目前高职学生的自身诚信问题大打折扣,这成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二、与时俱进开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1.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发展——注重学生自我教育。

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建立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由传统的局限于学校的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下的教育;内容上思想政治教育转向对高职学生职业理想与道德、职业纪律与行为等渗透。坚持以学生为本,在价值取向上,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实践潜能,因材施教,辅导员的工作要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学生的任务,逐步向为学生“服务”的角色转变。笔者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有效引导学生参与院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利用主题班会和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构建自我“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发展”的育人模式。

2.引领社会思潮,推进价值观教育——稳固马克思主义信仰。

对在校学生,积极普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活动,稳固学生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旗帜和灵魂。笔者在管理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依托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引领社会主义社会思潮,推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认同。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与社会实际中贴近学生的实例中,引领学生分析,潜移默化地感染和教育学生净化思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知认同,有效引领、整合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思潮中,稳固马克思主义理念的信仰。

3.从案例出发,传递正能量——构建学生诚信体系。

网络平台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师生交流、参与社会生活,网络文化的发展中一些不良信息冲击着高职学生思想,极端行为被放大,威胁着缺乏社会经验的高职学生的传统诚信文化的存在。笔者解决这一问题不是采用干瘪的说教,而是选择学生身边的案例,与学生一起分析体味,帮助学生触摸道德的真正含义,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帮助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构建诚信体系,促进诚信典型的正能量在校园内外传播。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高职教育规模逐年扩大,如何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每一位辅导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难题。

参考文献:

[1]张耀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高校理论战线,2012(03).

[2]焦红强.网络时代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职教论坛,2012(11).

[3]刘静华.浅谈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解决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5).

猜你喜欢

方法创新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
中医治疗特殊性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女性冠心病诊断与防治的特殊性
我国近代农业机械化的特殊性
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浅谈青少年足球运动体能训练的方法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对博物馆工程建设特殊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