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仿星器聚变反应堆首次产生等离子体

2016-03-18赵宏

国外核新闻 2016年1期
关键词:托卡马克施泰因氦气



德国仿星器聚变反应堆首次产生等离子体

【世界核新闻网站2015年12月16日报道】 经过一年多的技术准备和测试,文德尔施泰因7-X仿星器近期首次成功产生氦等离子体。

文德尔施泰因7-X位于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Greifswald)的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IPP),是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聚变反应堆,2005年4月开始组装,2014年4月完成建设。之后,启动了运行准备工作,并依次完成了每个技术系统——真空容器、冷却系统、超导线圈及其产生的磁场、控制系统以及加热装置和测量系统——的测试。

2015年12月10日,操作团队在控制室开启了磁场,并首次启动了电脑操控的试验控制系统。它将约1毫克氦气送入真空等离子体容器并接通1.3 MWt的短脉冲微波加热。安装的摄像头和测量装置可以观察到第一批等离子体。

首次等离子体放电持续了十分之一秒,温度达到约一百万摄氏度。下一个任务是延长等离子体放电的持续时间,并研究使用微波产生和加热氦等离子体的最佳方法。

项目负责人托马斯·克林格表示:“我们的研究从惰性气体氦气产生的等离子体开始。我们不会转向真正的研究对象即氢等离子体,直至明年(2016年)。”他补充说:“这是因为氦气更容易实现等离子体状态。而且,还能用氦等离子体清洗等离子容器表面。”

文德尔施泰因7-X使研究人员能够在稳定条件下研究高能等离子体。

文德尔施泰因7-X是一座仿星器聚变反应堆,它与英国欧洲联合环(JET)或法国在建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等托卡马克聚变反应堆不同。虽然两者均利用磁约束来实现受控核聚变,但托卡马克是一种环形容器,而仿星器是扭曲的8字形。采用这种形状是为了解决托卡马克面临的问题:其内环磁场比外环磁场更强,导致粒子脱离轨迹,撞上磁场壁。

文德尔施泰因7-X将在不采取主动冷却的前提下运行两年。在此期间,它能够以1 MWt运行约50秒,或者以8~10 MWt运行5~10秒。之后,设备将关停18个月,届时将配备热通量高达10 MWt/m2的主动冷却偏滤器。这将使文德尔施泰因7-X充分发挥完全稳定状态的能力。

文德尔施泰因7-X项目投资约为3.7亿欧元(4.08亿美元),投资方包括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欧盟。

(赵 宏译 伍浩松校)

猜你喜欢

托卡马克施泰因氦气
佩希施泰因:战胜“岁月”
英原型聚变堆ST40实现1亿℃等离子体高温
跟气球上天
从德国佩希施泰因案看国际体育仲裁院管辖权
光纤拉丝氦气回收提纯技术
EAST托卡马克上截面效应对电荷交换复合光谱测量结果的影响
坦桑尼亚发现巨型氦气田
反射内存网络在托卡马克装置快控制器中的应用
基于 PXI Express 的托卡马克同步数据采集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