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结构调整中企业职工转岗对策研究

2016-03-18陈德荣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职工培训企业

陈德荣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产业结构调整中企业职工转岗对策研究

陈德荣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目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职工转岗问题的解决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在分析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形势,解决企业职工转岗问题的必要性,转岗职工的特点和当前解决措施的基础上,提出解决企业职工转岗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为解决当前面临的企业职工转岗问题提供借鉴。

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职工转岗;问题;措施

1 企业职工转岗的客观必然性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改革发展时期。高技术制造业是工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支撑着我国的产业优化与升级。伴随着区域合作、产业转移,特别是京津冀一体化、“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实施,产业转型势在必行。

在当前环境下,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劳动力成本上升,不少企业的利润空间和市场竞争力不断降低。同时,由于总体需求不足,一些传统企业,特别是钢铁、水泥、煤炭等传统原材料生产企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面对我国持续进行的经济结构转型政策,化解产能过剩,提高企业活力成为这些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传统原材料工业发展的重点任务。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使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需求增加,低水平的人才的需求减少成为趋势。同时,由于区域合作,产业转移及升级,会使部分不能适应新设备、新工艺的老员工面临转岗的问题。如何解决好企业转型发展,更好发挥优胜劣汰这一竞争机制,实现企业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和员工个人发展有机结合,解决目前和未来发展面临的这一难题,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同时,企业转岗问题如不能得到很好解决,而是把一批不符合岗位需求的员工直接推向社会,将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不仅对社会稳定发展不利,对员工个人发展和幸福也是不利的,对员工也是不负责任的。因此,企业解决好员工转岗问题,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形势来看,也是紧迫的问题。

2 企业转岗职工特点分析

当前形势下,企业员工转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需转岗员工人员多,情况复杂

一是行业分布特点明显。这些员工重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的资源型行业。典型的有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这些行业人员数量多,需转岗员工既包括一线的劳动者,也包括专业技术人员。总体就业压力大,由于他们的知识与技术行业性过强,很难在其他行业找到对口工作。需要学习新技能或提供其他的创业机会。二是年龄大、工龄长、知识老化。需要转岗的员工大多是因产能过剩人员裁减或不能适应企业技术升级而被迫转岗,这些员工大多在企业工作了很多年,平时缺乏学习的动力,知识比较老化,在就业市场缺乏竞争优势。三是创业和自谋职业意愿低。这些老职工长期习惯了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又由于人到中年,或因为面子,创业的意愿低,不愿从底层做起,对于他们宣传和就业教育指导显得尤为必要。

2.2 缺乏有效的就业服务平台

企业转岗员工一般依靠企业自身解决,常见的企业内部转岗、提前退休、停薪留职,自谋生路和办理长期病假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内部解决转岗的人员有限,大部分通过其他方式把人员推到社会,由于缺乏就业竞争优势和就业意愿,他们的就业成为一大难题。这时候需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搭建就业服务平台,通过便利的就业方式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

2.3 不能多渠道有效发挥各单位作用提高再就业培训效果

目前再就业培训基本上是企业自身的培训机构完成,提供的培训内容不够丰富,陈旧、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偏薄弱,培训模式缺乏创新性。如果能充分发挥中高等职业教育单位、社会培训机构的作用,把他们纳入再就业培训体系中,合理利用他们的师资、专业和设施设备资源,可以有效的提高再就业培训的效率和效果。也可以合理发挥居民社区的服务功能,在社区内招募有职业专长的志愿者,为社区内再就业人员提供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培训。

2.4 缺乏制度建设和长效机制建设

产业企业升级和技术革新不断进行,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考虑到员工转岗问题的普遍和长期性,相关的制度建设和长效机制建设也需要进行研究。

3 目前解决企业员工转岗问题现状及分析

目前企业员工转岗问题的解决,主要有4个方面的途径。

一是主要发挥企业内部培训和再就业的作用。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的培训机构对需要转岗的员工进行技术、技能培训,以适应其他岗位的需求,安排再就业[1]。这种方式成本较低,但由于企业内部培训资源的有限性,能提供的培训内容有限,解决问题的效果方面存在不足。

二是发挥社会培训机构的作用。通过各种合作形式,与社会培训机构建立培训服务关系,利用培训机构的专业性和相关资源对再就业员工进行培训,可以扩大培训的专业门类,提高员工在企业内外的就业范围。相对来说比较好,但前提条件是能有合适的培训机构可以进行合作,相对培训费用会高一些。

三是开展转岗员工思想教育工作。转岗员工习惯了稳定的工作,特别是一些工作年限长的老工人,面对新的工作环境,新的岗位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等,他们会有情绪,对待转岗再就业积极性不高,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一些企业重视并积极开展转岗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从思想上端正其对待转岗再就业的认识[2]。这些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四是停薪留职。一些企业对富余的员工采取停薪留职的方式,员工自谋职业,没有工资,但保留其工龄、工作关系和社会福利待遇,比如为职工缴纳各种保险,把员工之间推倒社会上,这些员工一部分被迫在社会上谋得一份职业,比如出租车司机等,另一部分因缺乏相关技能,很难谋得合适的工作,处于半失业状态,这将会引发他们对社会的不满,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3]。

4 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职工转岗解决措施

4.1 政府有关部门搭建服务平台

首先,政府有关部门利用自身优势搭建职工转岗服务平台,为职工转岗和就业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机会。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发挥工会相互协助、相互配合的组织优势,加强与其他地区相关部门联系合作,搭建服务平台实现劳务对接,解决职工转岗问题。同时也可以发挥社区服务组织的作用,协助政府做好企业职业转岗工作。比如,唐山市总工会可以依托京津冀一体化,加强与北京、天津总工会联系、与河北保定、石家庄总工会联络,做好劳务转移对接,搭建供需劳务合作洽谈平台,促进转岗分流再就业。同时,举办就业援助专场公益招聘会。搭建网络服务平台,在网站开辟专栏,发布求职用工信息,为转岗分流人员提供快捷的信息服务,对解决转岗职工获得就业信息提供便利;联合其他单位,实现就业及培训资源共享,提供更多的高质量就业信息,拓宽工会就业信息容量。并与金融银行系统合作,搭建融资创业平台。设立专项资金,采取小额贷款贴息的方式,鼓励帮助待岗职工实现自主创业;搭建桥梁,指导企业整合厂房、设施、技术人员等固有资源,吸引外来企业资金加盟,扩大合作,带动职工再就业,促进共赢。

其次,重点发挥社区在企业转岗职工再就业方面的作用。社区工作贴近人们的生活,很多大型企业的职工在社区居住比较集中。这些社区的居委会可以合理发挥居民社区的服务功能,在社区内招募有职业专长的志愿者或聘请有相关的技术人员,为社区内再就业人员提供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经验交流与分享的机会。

加大转岗分流相关政策的宣传,加强转岗分流职工的心理疏导,推动基层职工心灵驿站(心理咨询室)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转岗分流职工的良好氛围。同时,选树一批转岗分流职工的先进典型事迹,大力宣传,给予表彰[4]。

4.2 提升企业转岗员工培训质量

创新教育培训内容、方式创新,提升企业转岗员工培训质量。在企业转岗员工培训方面,采用“引进来,走出去,多方联动合作”的举措,把外面的培训机构引进企业,丰富培训内容,并把新技术、新理念、新工艺等引入企业内部培训中,培训注重实用、适用;同时,走出去,把转岗职工送到企业外面的培训机构,职业院校进行专业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可以采用职业技能鉴定,学历进修等方式。通过政府、企业、社会培训机构,职业院校等多方合作,建立政府支持引导,企业、培训机构、职业院校积极参与的多方联动的培训模式,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而学生的学习方式,根据员工需求,灵活安排,自主选择。充分考虑员工的特点和需求安排培训方式。

4.3 加强制度建设和长效机制建设

在解决企业员工转岗问题上,政府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积极进行制度和长效机制建设,通过制度保证企业员工转岗措施的持续性。

首先,完善多方参与的解决企业职工转岗问题的有关制度。具体来说,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保证企业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转岗分流职工的情况,研究制定措施,积极争取转岗分流人员得到有效安置,鼓励从事第三产业和社会公益性岗位。健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救助管理机制,深入开展企业因转岗安置造成生活困难情况的摸底调查,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切实为困难转岗分流职工排忧解难。

其次,加强校企合作的制度建设和管理。通过政策强化职业院校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通过职业院校设立长期的企业员工培训机构,并给予政策支持和财政激励,比如对开展转岗职工学历认证,职业资格鉴定等均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5]。加强职业教育集团在解决企业转岗问题上的制度建设,职业教育集团是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部门组织的一个集教育、培训、就业、政策研究等为一体的组织,可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作用,有效解决集团内部和行业内职工转岗问题。比如通过集团信息平台,实现集团内企业人力资源的流动和有效配置;利用集团内培训资料,开展集团内就业培训等[6]。

综上所述,解决好企业员工转岗问题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提升转岗员工的利益,体现党和国家对民众的关爱。通过建立和探索切实有效的宣传、培训等模式和路径,解决好员工转岗问题,可以避免大批人员失业,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职能,提高幸福感,对社会稳定和员工利益保障有积极意义。同时员工通过各种途径,提升了技能和整体素质,实现了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助于企业顺利实现产业优化和升级,提升了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避免了员工的失业,增加了员工的经济效益;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也可以顺利进行,提升我国整体的经济实力,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为企业、个人和社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1]杨万军. 论做好转岗职工思想教育与技能培训[J]. 四川建材,2015(6):224-225.

[2]黄磊. 浅析企业转岗分流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J].经济师,2015(4):241-242.

[3] 张翠英.国有企业转岗职工再培训模式研究[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12):57-59.

[4] 郑烈. 大型国企员工转岗分流的障碍与对策[J]. 当代经济,2006(6):50-51.

[5] 李耀炜, 康晶晶.产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相关性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河北为例[J].河北企业,2014(12): 57-58.

[6]尹晓菲,李继娜.保定市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5(03):134,118.

Countermeasures for Workers’Reorientation Under Industrial Restructure

CHEN Derong
(Tangshan Polytechnic College, Tangshan 063299, China)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With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nterprise staff reorientation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faced by enterprise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social proble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enterprises need to solve staff reorientation problem,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orientation of workers to resolve the current measures, to put forward ways and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nterprise employees transfer,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solving the current problems faced by the business reorientation of workers.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enterprise workers transfer problems; measures

F279.23

A

1674-943X(2016)04-0070-03

2016 - 10 - 29

2016年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研合作课题“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职工转岗问题研究”(课题编号:JRSHZ-2016-01098),主持人陈德荣。

陈德荣(1976 -),女,河北唐山人,硕士,副教授,主研方向为管理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职工培训企业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