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融入高职院校篮球课中的可行性分析

2016-03-18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可行性篮球动作

刘 力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微课融入高职院校篮球课中的可行性分析

刘 力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结合微课、篮球课及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论证了微课融入高职院校篮球课中的可行性。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篮球课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指出了微课融入高职院校篮球课中的优势。为提高高职院校篮球课的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推进微课发展提供参考。

微课;高职院校;篮球课;可行性

微课2002年诞生于美国,2012年传入我国。它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视野。特别是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颁布,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课也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大家都在尝试着把微课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目前许多理论课把微课融入到了教学中,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微课在以实践为主的体育课教学中运用的却很少。它是否适用于体育教学,是否适用于以技能教学为主的篮球课呢?这对于体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1 微课融入高职院校篮球课中的可行性论证

1.1 结合微课特点,分析其融入教学的可行性

目前我国学者对微课的概念说法不一,总结起来定义为“微课”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实践要求或课程标准,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一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而进行的精确而简短的教与学的过程[1]。微课的主要特点就在于这个“微”字。一是时间“微”,一般控制在5~8分钟为宜,最长也不应超过10分钟。二是内容“微”,与传统教学相比,它内容更加精简,重点更加明确,针对性更强。三是资源容量“微”。微课视频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学生可以利用笔记本电脑、手机等设备,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2]。

微课的特点决定了它融入教学的可行性。一是时间短,学生的注意力容易控制。研究证明青少年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在15分钟左右,而一次微课的时间正好在这个时间范围之内。因此,微课教学更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习质量更佳。二是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对于学生来说,微课能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使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对于教师而言,由于其内容小而精,其研究来源于教学实践同时又应用于实践,无需实验验证或演绎推理,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制作微课。而且研究制作的微课均为教师所熟悉而精通的内容,从而使其研究成果较易转化。三是微课容量小,流传形式多样(微博、QQ、微信均可以利用)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与老师交流、反馈[3]。

1.2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分析微课融入高职院校的可行性

1.2.1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均为90后,他们这一代正是与现代信息技术同步发展的一代。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对一些电子产品如电脑、手机、IPAD等较为熟悉,也较为迷恋[1]。但是,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体育锻炼意识不强。而微课恰好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把一些技术动作制作成视频并上传给学生,让他们在手机上观看,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1.2.2 从学生的职业学习特点分析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级技能型人才,他们毕业后大都直接进入一线工作岗位,这些一线工作岗位对从业者的身体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身体锻炼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锻炼身体是一个持续而不可间断的过程。但是,高职学生在校实训课较多,每个学期都会安排3~4周的整周实训(这段时间一般不安排其它课程),这样势必会影响体育课教学。而篮球课教学又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如果我们把微课融入到篮球课的教学中,学生在实训期间也可以学习基本技术。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1.3 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分析微课融入篮球课的可行性

篮球运动与其它运动相比具有技巧性强、技术多、战术杂等特点,而且有些技术是由一连串的动作在瞬间完成的。例如: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在讲授该动作时,如果仅仅靠教师一遍或几遍的示范动作很难使学生掌握动作的细节,如果分步教学通常又会有失动作的连贯性,使动作分解。微课视频却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微课视频具有慢放、暂停、重放等功能,它可以使学生较快的建立动作表象,让学生了解动作的重点及难点,掌握动作要领[4]。另外,篮球运动属于集体项目,需要靠集体的力量和较好的战术来完成比赛,例如:快攻、区域联防等战术。在讲授这些战术时,我们可以利用NBA比赛的视频制作微课,把技术动作清晰完整的展现给学生,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篮球场上每个位置如何站位,如何跑位,再配上教师的语言讲解,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2 目前高职院校篮球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班容量大,器材数量相对较少,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的难度大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篮球课的班容量也在不断增加。据调查,90%以上高职院校篮球课的班容量在35人以上,同时上篮球课的班有2~3个。这就导致篮球数量不足, 课上2~3人用一个球的现象比较普遍。篮球运动要求人与球共同配合完成动作,球感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如果课上不能保证每人一球,有些学生可能一堂课中摸不到几次球,这必然会影响技术动作的掌握,更不用说提高球性了。

2.2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果差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篮球课是在室外的篮球场上进行。同时上篮球课的又有好几个班,篮球场的周围一般会有排球场、网球等场地。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通常进行的是选项课教学。有学生在上篮球课的同时,其它场地比如排球场、网球场等同样也有学生在上课。这就会造成学生课上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当学生学习或练习的积极性不高时,更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课上学生出现东张西望现象时,教师教学的注意力也必然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差[5]。

2.3 教学模式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高职院校的篮球课教学通常采用“ 注入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较好的掌握某一项技能,我们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兴趣。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本来对学习就不是特别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本来就不高,如果教学模式再陈旧,就更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了[5]。

3 微课融入高职院校篮球课教学的优势

3.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大部分时间都被电子产品所占有,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他们对手机、对电脑的兴趣已远远高于一切。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社会现象并充分利用这一现实。利用微课视频通过网络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这样既能满足学生对网络的需求和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当我们在讲授传切配合、区域联防等一些战术配合时,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通常会花大量的时间给学生讲解、示范。即使这样还是会有学生不理解。如果我们运用微课,既有讲解又有有趣的动画场景视频,在视觉和听觉共同作用下,学生们就会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加强,教学效果自然会提高。

3.2 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动作

快速、准确的掌握技术动作是篮球教学一直追求的目标。技术动作的形成分为4个阶段: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化阶段、自动化阶段。在前4个阶段学生最容易形成错误动作。一旦错误动作形成,并且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形成错误的动作定型,不容易再掌握正确技术。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尽量减少或避免学生出现错误动作。例如,我们在制作微课时,在演示正确动作时,同时讲解易出现的错误并指出其原因,把正确动作与错误动作进行比较,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尽可能减少错误动作的发生,使学生快速、准确的掌握正确技术。

3.3 有助于教师完成示范动作

篮球课是以让学生掌握技能为主要目的的科目,而技能的掌握,首先要让学生建立良好的视觉表象。因此示范动作的好坏、成功与否对学生掌握动作至关重要。一个优美、成功的示范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而一个失败的示范却会收到相反的效果。然而,篮球运动通常会存在一些偶然现象,比如篮球运动中的投篮技术,任何人(包括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都不能保证每次投篮都成功。这就给教师示范时增加了无形的压力。而借助微课进行教学就可以避免这一现象。如果教师在示范时没有投进,我们可以重新录制成功的示范动作,在制作微课时剪掉失误动作,运用成功的示范动作。

3.4 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3.4.1 制作微课可以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

要想制作微课,教师必须对该技术熟练掌握。而且清楚该技术的重点、难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可以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用什么样的练习方法能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这些问题在制作微课之前,教师都要准确的把握。要做到这些不仅需要教师平时教学经验的积累、总结,而且还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对动作要领深入的研究。

3.4.2 制作微课可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

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录制视频、编辑视频并给音频做一些适当的处理或合成动画等[6]。因此要想制作一节好的微课,教师必须要对信息化技术有一定的了解,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

3.5 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健康、稳定地发展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辅助手段,在课堂上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打破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使体育课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体育教学变得更加灵活有趣。它把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变得更加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微课教学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培养,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微课教学还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高职学生所应具有的素质,也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所在。

另外,微课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和学习资源,它可以有效的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弥补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资源不足、学习资源不够的现实。把优秀的微课上传至网络信息平台,建立丰富的微课资源库供教师参考,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使高职院校健康、稳定的发展。

总之,把微课融入到高职院校篮球课中势在必行,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快速、准确的掌握技术;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信息技术水平的增长;有利于加快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使高职院校健康稳定的发展。但微课发展的时间较短,如何把它更好的融入到教学中还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1]刘素蓉.微课课件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和策略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6):84-86.

[2]蔡志清.体育微课教学研究探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9):68-69.

[3]许得顺,吴锦燕.微课在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8):66-67.

[4]朱豪.微课在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6):141-142.

[5]徐楠楠.微课融入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中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5(5): 82-85.

[6]彭媛.微课在中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2016(15):152-153.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Involving the Micro Class into Basketball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U Li
(Tangshan Polytechnic College, Tangshan 063299, China)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involving the micro class into the basketball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cro class, the basketball class and th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problem in the basketball clas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points out the advantage of the micro course. This paper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basketball clas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references to further develop the micro class.

micro clas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basketball course; feasibility

G712

A

1674-943X(2016)04-0038-03

2016 - 10 - 11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篮球教学微课开发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1508035),主持人刘力。

刘 力(1980 -),女,河北唐山人,硕士,副教授,主研方向为高职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可行性篮球动作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动作描写要具体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过了把篮球瘾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