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一项发明都紧扣生产难题——记“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石化技能大师毛谦明

2016-03-18杨建晖

中国石化 2016年1期
关键词:西北劳模油井

□ 张 俊 杨建晖



每一项发明都紧扣生产难题——记“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石化技能大师毛谦明

□ 张 俊 杨建晖

□ 毛谦明在现场用“四点一线”法更换油井皮带。范明 摄

“多跑现场,才能发现生产难题,找到难题的解决办法。”毛谦明说。

“干上了石油工作就意味着艰苦奉献与挑战,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打击,我从没有放弃过技术创新。2004年至2015年间,我累计获得科技成果27项,其中6项获得国家专利,共节约资金4000余万元……”

2015年,西北油田采油一厂生产调度员毛谦明获得劳动者的最高荣誉称号——全国劳动模范。在新疆“中国梦·劳动美·新疆好”劳模宣讲时,毛谦明向南北疆的数万名观众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收到如潮好评。

毛谦明在获奖感言中说:“我只是西北石油人的一个代表,能够站在至高无上的人民大会堂领奖,依靠的是西北石油人所特有的塔河精神——‘敢为人先、创新不止’。”

专注:敢为人先

时光回到1998年,当时西北油田分公司还没有开发出塔河油田,管理模式还是传统的“大锅饭”模式,技术创新这个词语在职工中并不热门。

“技术工人就是解决各种生产难题,确保生产安全高效运行。”毛谦明抱着这种敬业精神,开始专注于技术创新工作。

当时毛谦明在固井队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用帆布替代橡胶,解决了水泥罐打水泥时橡胶囊易损的难题。这个小改造,让他获得了当年井下作业大队“五小发明”奖,也让初次尝试发明的毛谦明心里乐滋滋的。自此,发明的种子就开始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

2001年初,毛谦明被分流到采油一厂巡检队工作,这里的油井众多,技术难题也多,他的创新思维火花被点燃。

他发现油井清蜡管的管口由于裸露在外,经常被大漠中的沙尘暴所堵塞,职工普遍使用大布封堵的办法来保护管口,但是时间久了依然会被狂风吹落。毛谦明再三思索,想出了利用闲置修井油管护丝来保护清蜡管口的办法,此举一试成功,职工再也不为清蜡管被风沙堵塞而烦恼。他们亲切地将封堵清蜡管的护丝称为“小红帽”。

2002年上半年,毛谦明所在的巡检队接到了完井中心测功图、探液面动态监测的任务,面对一无专业技术、二无专业人员的困难,队领导让毛谦明担起了资料录取的重任。

为了尽快掌握测试技术,他从头学起了计算机专业知识,利用轮休时间参加计算机培训班,坚持每天坐公交车上课学习。妻子说:“休假比不休假更忙,回家和不回家一样。”

回到单位后,他常常废寝忘食,想方设法“折腾”电脑到深夜。超常的努力让他很快掌握了测功图和探液面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成为西北油田采油一厂首批监测技术骨干。

执着:创新不止

在2008年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时,毛谦明已经发明技术成果16项,累计创效2000万元。

在同事眼里,毛谦明已经功成名就,但是他依然陶醉于技术创新。在那一年他发明技术成果4项。此后,他以每年3项技术成果的进度在技改道路上驰骋。

熟悉毛谦明的人都知道,他非常喜欢跑油井生产现场。

“多跑现场,才能发现生产难题,找到难题的解决办法。”毛谦明说。

2015年2月1日,采油一厂采油三队巡检人员在3-4计量阀组站发现外输压力突然升至3.5兆帕,外输液量降为零,输油遇阻。

毛谦明到现场研究后认为,在距离3-4阀组站4.1公里处的S68阀组加装一个水套炉,并对该阀组进行适当改造,就能实现油气正常外输。

2月底,输油管线改造完成,运行至今原油外输顺畅,输油再也没有发生“梗阻”现象。这项技改,一年就能减少支出30多万元。

纵观毛谦明的发明成果,既有技术含量很高、获得国家专利的“三矛注脂泵”发明,也有组合式工具等简单易用的发明,他的每一项发明都紧扣生产难题。

□ 毛谦明(中)与同事一起在现场研究气动注脂泵。李学仁 摄

幸福:激情塔河

“幸福就是同事、家人与你共同分享干事创业的成果与乐趣。”这是毛谦明对于石油人幸福的独特理解。

随着发明项目的增多,毛谦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同事向他讨教学习。毛谦明认为这是一个与大家分享事业成果与乐趣的好机会,于是从2006年起,他着手“导师带徒”工作,将更多的精力与热情放在培养新人上,带动大家一起参与技改创新,发明创造。

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他的徒弟一个个成长为采油气现场管理中的业务尖兵。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有的成为管理干部,有的成为技师。“毛哥不仅教给我技能,还赠予我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已经成长为采油副队长的高徒——杨晓明对毛谦明感激不已。

2011年,毛谦明作为采油一厂采油工代表队的教练,带领6名队员参加集训,备战西北油田第三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毛谦明天不亮就起床,逐个叫醒集训队员,给他们辅导理论知识,带他们在练兵场辛苦操作。忙完一天的培训,晚上,毛谦明还要在灯下根据队员的训练情况备课,调整训练方案。集训结束,“魔鬼教头”毛谦明整整瘦了3公斤。功夫不负有心人,毛谦明的徒弟赵帅领一举夺得采油工种第一名的好成绩,采油一厂也获得采油工种团体第二名的佳绩。

2011年3月,采油一厂采油三队成立了以毛谦明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目前吸纳了16名采油、电气焊、电工、油气集输等工种的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拥有50平方米的交流培训室和400平方米的创新操作基地。

2015年,“毛谦明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全国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毛谦明的创新之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作者单位:西北油田)

猜你喜欢

西北劳模油井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油井遭袭
一座西北小城
西北不惑
新型油井水泥消泡剂的研制
一种油井水泥用抗分散絮凝剂
黔西北行吟
抽油井杆管防偏磨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