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增收策略研究*

2016-03-17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年11期
关键词:财产性乡镇企业纯收入

李 博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财税金融学院,郑州 450018)

·三农问题·

河南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增收策略研究*

李 博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财税金融学院,郑州 450018)

河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数量在全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河南省农民的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河南省的整体收入水平,所以增加河南省农民的收入对河南省的整体经济水平有着提升性的作用,但目前河南省农民的收入水平在全国处于较低的水平。文章就河南省农民增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百分比进行统计和计算,并将其与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相比较,发现河南省农民收入增长不稳定,且与经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对河南省农民收入构成进行剖析得知,影响河南省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主要是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适销对路农产品的生产、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对农民的科学素养教育、加强乡镇企业吸纳农民就业、农业发展公司化等一系列有助于河南省农民增收的策略。

农民收入 影响因素 农民增收 长效策略 河南省

0 引言

胡振华对河南省农民的收入构成进行分析可知农民的收入主要由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构成。对这几项构成进行分析,找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1]。马凌对河南省农民增收问题进行研究,指出制约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农民的科学素养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较低,导致生产力低下,不能够有效地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2]。佟光霁指出河南省农村目前的剩余劳动力过多,需要通过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从而吸收部分农民劳动力,从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的角度增加农民收入[3]。孙晓然提出农民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上需要形成产业链,使得农产品的经营销售能够更加规范化、流程化,进而增加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4]。从河南省的整体情况看来,河南省农民收入还处于较低对平,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和发展潜力,农村经济发展能力尚未充分展示,依旧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鉴于此,文章提出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以及增加工资性收入等其他收入的策略。

1 河南省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地研究出河南省农民的增收策略,该文对2005~2015年间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进行了统计,并对其逐年的增长百分比进行了计算,发现河南省的农民收入存在着增长百分比不稳定的状况。将其与经济发达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差距较大,且差距主要体现在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方面。

1.1 河南省农民收入现状

2011年河南省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达到了近10年的峰值,即19.5%。但是自此之后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逐年降低,到了2014年降低到了10.3%,且在2015年时迅速回升为16%,整体上呈现出增长百分比不稳定的状况,见表1。

表1 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百分比

年份人均纯收入(元/人)增长(%)年份人均纯收入(元/人)增长(%)2005358915.62011660419.52006421317.42012752413.92007500118.72013847512.72008447013.82014935010.3200948067.520151085316.02010552314.9

河南省农民收入增长百分比不稳定,且与经济发达地区大差距较大。选取了农民人均收入分别位列我国第三和第八的浙江省和山东省为例,对浙江省和山东省在2011~2015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进行了统计。与河南省的农民纯收入进行比较。河南省农民纯收入与经济发达的省份存在着很大差距, 2015年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了河南省,而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处于连年高于河南省的位置,见图1。

图1 河南省与浙江省、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

发达地区例如浙江省,该省农民的收入一直位列我国农民收入的榜首。而河南省农民以家庭经营性收入为主,其次是工资性收入,而财产性收入基本低于总收入的2%,见表2。

表2 2010~2015年河南省农民收入结构 %

2015年浙江省农民的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达到了1.177 3万元,占有总收入的60.7%,浙江省农民的主要收入便是工资性收入,而河南省从2010~2015年间的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平均百分比仅为21.9%。2015年的工资性收入占有总收入的20.8%,与浙江省的60.7%相去甚远。所以河南省与浙江省的农民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方面。

图2 2015年马店市降雨量与全国平均降雨量

1.2 河南省农民增收面临的问题

1.2.1 河南省的农业基础设施配备问题困扰着农民的农业生产发展

河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必须从农业生产角度入手,而目前困扰河南省的首要问题便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问题,其中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基础性设施问题便是水利灌溉设施不完备的问题[5]。特别是河南省的驻马店、平顶山、周口等区域的干旱情况尤为严重。以驻马店为例,季度降雨量如图2。

由图2可以看出,驻马店的降雨量全年低于我国降雨量的均值,且在第二季度的降雨量低于全国平均降雨量的50%,冬季降雨量即第四季度降雨量不到200mm。2015年驻马店的干旱情况尤为严重,驿城区的沙河店镇、遂平县的文城乡、西平县的出山镇等乡镇出现土地干旱严重的情况,导致近万亩玉米几近绝收,成为63年以来旱灾破坏最为严重的一次。灌溉和耕种面积比例已经远远小于75%,这意味着河南省的农业耕种用地至少具有超过一半的土地没有配备合理的水利灌溉设施,作物的生产没有了有利保障,农民在农产品生产上的收入被削弱,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基础设施配备问题直接困扰着河南省农民。

1.2.2 河南省农作物的产业结构对河南人民收入有重要影响

河南省目前的主要的作物是粮食类作物,主要粮食作物有大豆、小麦、玉米等。但是目前市场对于粮食类农作物的价格控制在一个较低的范围。且目前粮食的产量和销售出现双重波动的状况,详见表3。

表3 2010~2015年秋粮种植亩均收益对比

指标单位2015201420132012201120102015年比2010年±2015年比2010年±%平均每667m2产量kg353.8339.6352.4354356.7352.81.00.3主要品种收购价格1.稻谷元/kg2.762.762.762.692.482.150.6128.42.玉米元/kg1.702.292.122.112.091.85-0.15-8.13.大豆元/kg3.724.525.114.754.224.01-0.29-7.2平均每667m2收益元320.2445.8445.0457.9430.5358.1-37.9-10.6

河南省2010~2015年的秋粮收入由358.1元/667m2上涨到457.9元/667m2的峰值之后开始逐年下降,直至2015年下降到320.2元。,呈现出及其不稳定的情况。2010年到2015年的平均每667m2收入增长百分比分别为20.2%、6.4%、-2.8%、0%、-28.2%,增长百分比出现了逐年下降的状况。秋粮的收益不稳定,且在2015年降低到了6年来的最低值。并且秋粮的平均每667m2的产量表现出连年持平的状况,产量也没有得到改善[6]。秋粮的平均每667m2收益表现出浮动较大的趋势,且平均每667m2产量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必须从如何提高秋粮产量入手。并且对于秋粮这类市场价格一直处于较低状态的粮食作物已经不能作为河南省的主要作物进行农业生产,必须对现有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了解到市场的需要,找到市场目前和未来所需求的农作物,迎合消费者的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才能使得农民的收入显著提高。

1.2.3 河南省大部分乡镇企业的发展较缓慢

农民的工资性收入除了来源于外出务工的工资以外,投身于乡镇企业进行有偿劳动也是农民获得工资性收入的重要来源,然而目前河南省的乡镇企业存在着诸多制约其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不善上。如何提高乡镇企业管理人员的自身素养,完善企业内部结构,从而带动河南省乡镇企业发展成为了制约农民工资性收入的一大问题。

图3 制约河南省农民收入增长的各部分因素

2 影响河南农民增收的因素分析

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民的收入直接代表着农民的生活质量水平。目前河南省的农民收入组成表现出多样化的内容,根据为内容形式可分为整体收入和纯收入。河南省农民的整体收入是指全年所得的所有收入,包括现金和资产性收入。纯收入是指除农业生产和非生产经营所付出的成本所获得的净收入。目前按照收入来源的性质分类将农民收入的因素归纳为以下几类: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对河南省农民的收入结构和影响其增收的因素进行总结可概括为图3。

2.1 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家庭经营主要是指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经营性活动,这种活动所获得收入就是家庭经营性收入。家庭经营的内容包括:为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建筑业等,家庭经营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也成为一部分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由表2知家庭性收入占有河南省农民收入的70%以上,这个数据表明,家庭经营性收入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是否能够得到提升[7]。要达到河南省农民增收的目的必须将家庭经营性收入提高。而河南省目前的家庭经营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到位、农产品不能迎合市场需求、缺乏产业化经营。如何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是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首要任务。

2.2 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工资性收入来源于农民在企业、单位和组织进行自身劳动所获取的报酬。由表2可知,工资性收入在河南省农民收入构成中占有的比例位居第二,工资性收入的提高有利于河南省农民总收入的增加。以河南省农村居民纯收入为例,当地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发展产业集聚区,使其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该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65.03亿元,比2014年增长6.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53.2%。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达到了1.314 901万元,其中工资性收入的比例占到纯收入的47.26%,见表4。

表4 2010~2015年河南农村居民纯收入构成

年份人均纯收入(元)1.工资性收入比重(%)2.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3.财产性收入比重(%)4.转移性收入比重(%)20107101.0232.4162.123.212.2620118591.9935.1558.352.254.2520129718.0035.4758.681.244.61201310950.3339.8256.110.53.57201412129.0145.1351.030.473.37201513149.0147.2650.370.531.84

河南省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使得乡镇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增加,进而对农民劳动力进行吸收,鼓励农民就业本地化。产业集聚区的工作人员有80%来自于农村地区的居民,实现了“就业顾家两不误”的同时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且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8]。由此可见乡镇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如果能够在目前的基础之上,政府对乡镇企业进行大力的扶持,促进乡镇企业发展,企业内部不断完善其管理制度必将能够使得乡镇企业发展壮大,进而带动河南省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的增加。

2.3 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财产性收入主要是指农村居民通过使用自己的财产或资产作为本金,提供给金融机构或是机构单位支配,以获得回报的收入。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利息和股息,主要是通过出租自己的资产的方式以获得佣金。这种投入方式所得到的回报较低,所以不能够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转移性收入的前提是农村居民不需要通过劳动便可获得的内容,其内容包括:资金、货物和产权。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主要为:抚恤金、补贴、奖金、退休金、救济金、土地征用的相应补偿等。政府对河南省农民的农业相关补贴一直存在,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河南省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但是近年来国家对河南省支农部分的财政投入占有总财政的比例逐年减少,直接构成了河南省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上明显减少,由2007年的11%降低到了2014年的7%。除了政府发放以外,农村的社保机制不完善也是影响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原因之一。根据河南省统计网的数据表明,河南省目前的农村劳动力人数达到了4 800多万人,在此其中的富余劳动力达到了3 200万人,是我国的劳动输出大省。但是从2008年到2015年河南省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出现了回流的趋势,河南省的农民工返乡人数达到了559万人。如此庞大的返乡人数,社保的接续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只有完善河南省农村社保机制才能使得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得到保障。

3 促进河南省农民增收的策略探讨

根据对河南省收入结构和因素的一系列分析可知,河南省农民的收入主要由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组成。根据这几种主要收入构成部分的特性,提出了相对应的增收策略。无论各种因素所占比例是否很小,其都为整体收入的一部分,且缺一不可,所以对于每一种收入构成因素的思考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每种构成部分全面得到提高才能实现农民整体收入的增收。

3.1 从农民家庭型经营收入的增长入手

根据以上对于河南省农民收入的构成分析可知,农民的整体收入构成中家庭经营收入占有这不小的部分。所以提高农民的收入的必经之路则是必须要提高家庭经营收入,只有提高了家庭经营收入才能从整体上明显的提高农民的收入。

3.1.1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的基础设施水平直接影响到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多少,提高并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目前河南省的农业基础设施亟待完善,而河南省在农业生产方面急需改善的基础设施便是农业的灌溉系统,目前河南省的灌溉系统在全省的农业用地中覆盖率非常之低,超过75%的耕地灌溉利用的是地表水[10]。且在2014年出现了60多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干旱,造成了农产品颗粒无收的状况。在农田建设方面需要引入水利设施,并作为发展重点。设置灌溉系统的同时,节约水资源应当被最先考虑,河南信阳、驻马店、平顶山等区域的干旱情况不仅仅是由天气因素所决定的,当地的灌溉系统覆盖范围小,使用的灌溉技术落后导致的水资源浪费也是导致其干旱的重要原因。所以必须将节约水资源的水利设施与灌溉系统相结合,同时为抗旱防汛做足准备。只有将农村的基础设施完善好才能具备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得农业生产的安全性有着足够的保障。另一方面,河南省的农业生产设备较为落后,需要及时的更新新型生产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所以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必不可少,还应对河南省目前主要经济作物生产所需的农业基础设施进行关注和完善,保证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的完备性。

3.1.2 加快适销对路农产品的生产

河南省的特色经济作物优先发展。例如河南省鄢陵县于2007年大力发展花木产业,重力打造了“现代名优花木科技示范园区”,明显的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解决了鄢陵县过去所存在的劳动力过剩的问题。2015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3 57万元,同比增长了9.9%。对于鄢陵县的成功案例可以进行充分的借鉴,根据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农产品生产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加快适销对路农产品的生产。可将蔬菜瓜果的生产作为重点产业发展,主要发展经济作物和果蔬。目前,河南省的黄金梨和樱桃在市场上的价格较高,且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其中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大型蔬菜瓜果种植基地有七里营镇万亩菜椒基地、朗公庙万亩瓜菜基地、大召营农业园、李庄食用菌种植小区等。依托于大型蔬菜瓜果种植基地的优势,培育河南省所特有的黄金梨、樱桃、葡萄、核桃等优质果品,努力将其发展成为万亩核桃园、万亩黄金梨采摘园等大型农业基地。利用河南省农业高校的优质资源与其进行合作,开发出精品农业示范园,与目前发展状况良好的刘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合河卫源林业科技示范园等农业示范园形成交流与合作的关系。

3.2 着眼于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3.2.1 加强对农民的科学素养教育

只有加强农民的科学素养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的职业素养和个人水平,而加强农民的科学素养首要则是要提升教育的条件。在保证教育基础设施的完善的前提下,努力组织起高水平的教育团队,为全面提高农村教育水平而奉献出自己的力量目前,河南省的县级的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内容中,多是科学文化的基础性知识,缺乏与农业相关的知识。应当根据河南省的地方农业特色设置相关的农业技能方面的课程,同时为了辅助农业生产的理论知识设置实践课程,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同时增强农民的农业操作技能[11]。成人教育的方式可以借助于函授和广播电视大学,同时政府应当支持农业实践教育,建立起配套的实践基地。在取得很好的效果的前提下,可以在河南省设立“农民大学”。为学习能力较强的优秀农民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使这些优秀农民通过农民大学的培训和教育具有一定农业技术水平的新型农民,科学素养更高的可以直接进入城市就职转型为城镇居民。从2016年开始,河南省的5所高校已经开始面向在豫农民招生, 2016年秋季已经招收了9 450名民工。对农业、食品、建筑业等多个行业进行专门化的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并对成绩优秀的农民学生进行岗位推荐,实现农民返乡上岗。

3.2.2 加强乡镇企业吸纳农民就业

大力扶持乡镇企业对农民进行吸收就业有助于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并且农民就业于乡镇企业对减缓农村的过剩劳动力有着极大的帮助。该文对河南省农民就业于乡镇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细致的统计和分析,目前河南省乡镇企业增加值大幅度上升,占据农村的整体增加值的70%。1978年河南省乡镇企业工资性收入相比于农民人均收入的比例为8.2%,而截至目前已经提升到了43.57%,所以要达到提升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必须要加强乡镇企业吸纳农民就业,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1)完善乡镇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河南省乡镇企业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和发展力度不可小视,然而传统式的乡镇企业内部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与市场的要求。一部分企业对产品质量的监察机制不够完善,运作方式不够规范,在河南省的农村地区有着相当一部分家族企业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形式还存在落后的状况。(2)乡镇企业生产技术升级换代。由于河南省长期以农业生产为主,农村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较晚,生产技术仍然比较落后,所以对于乡镇企业生产技术急需升级和换代。而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必须引进高新技术型人才,调整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借鉴先进的企业发展模式,全面推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3)大力发展食品工业。河南省的农业生产的成果主要是食品类的农产品,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价值,应该将田地里的农产品经过加工和包装,转换为餐桌上受到消费者欢迎的食品。

3.3 努力提升农民的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

在农民的整体收入中,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所占有的比例较小,但是作为整体收入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同样需要被关注。提高了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他收入增长不足带来的压力。

3.3.1 农业发展公司化

农业公司化指的是将农产品的发展产业化,以公司化的企业作为主导,农民作为生产主体,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经营的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将农业生产公司化强调生产的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加工过程形成系列化,并且具有配套的服务设施,以企业化的管理对其进行整顿,形成集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式经营体系。公司化的农业发展可以使得河南省的农业产业链更加完备,对促进农村改革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并且这种规范式的经营模式适应于市场要求,对农业生产的技术的进步有着促进作用[12]。同时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公司化的农业发展起来,农民便可将自己的资金或是土地资产作为入股的股份,从而获得公司经营利润的分红,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鼓励农民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公司的经营中来,目前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组织农民对土地进行承包制的种植与管理。将不能外出打工且拥有耕种能力的农民组织起来,对公司制企业所需要种植的土地进行家庭式承包,付出相应的劳动力和管理能力,最终获得企业所给予的报酬和分红,从这方面增加农民的收入。

3.3.2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近年来我国对于河南省农业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对于三农问题在财政上的支持逐年上升,并且在农业的各项补贴上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2007年的良种补贴达到了55.7亿元, 2016年比2007年增加了110多亿元。这些投入对河南省农民的帮助非常之大,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压力。而目前除了要加大对农业的各项补贴以外,农民的社保问题一直受到关注,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其完善的社保机制,对农民社保进行一定的投入,让农民社保问题实实在在得到解决。实践证明对于农民的农业各项投入以及相关的财政支持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所以对于河南省农民和农业的财政性支持必不可少,且需要加强相关力度。2013年以来,财政部选定一些省份开展了财政支持农民创业试点以及农业合作社的试点,河南省位列其中。这部分的支持对提升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的增加试点数量和试点范围。

[1] 胡振华,宋姗姗.农民收入现状及增收对策分析——以河南省为例.当代经济管理,2012, 34(09): 45~50

[2] 马凌, 朱丽莉,彭小智.河南省农民收入结构的演变、成因与优化对策.华东经济管理,2012, 25(12): 16~20

[3] 佟光霁, 张林.农民增收的核心影响因素分析——河南省为例.统计与决策,2013, 26(13): 92~95

[4] 孙晓然, 蔡军,苏跃辉.新常态下河南省省农民收入提高路径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15, 48(57): 78~82

[5] 钱良泽. 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宏观经济管理,2012, 23(07): 37~38

[6] 杨静, 姜会明.长春市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农业经济,2014, 26(02): 70~72

[7] 骆永民, 樊丽明.中国农村人力资本增收效应的空间特征.管理世界,2014, 32(09): 58~76

[8] 张太宇. 区域中心城市农民增收特征与策略——以沈阳市为例.农业经济,2014, 26(02): 73~74

[9] 唐建成, 肖成刚,宋洁.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及实现途径——以四川省为例.调研世界,2015, 27(02): 28~33

[10]官爱兰, 王海平.公共品视域下农民增收的实证研究——基于协整及VAR模型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 35(04): 100~107

[11]王丽丽, 李微,刘书琪.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研究——以齐齐哈尔市为例.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 34(08): 6~8

[12]王飞, 何丽丽.湖北省新型城镇化条件下农民收入增长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 37(02): 119~123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ERS' INCOME AND THE STRATEGIES OF INCOME INCREASING IN HENAN*

Li Bo

(Henan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Trade,Zhengzhou 450018,China)

Henan is China's major agricultural province, its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occupies a large proportion and the income level of farmers has great impact on the province's overall income level, so increasing the income of farmers can promote the overall economic level, but the current income level of farmers in Henan province is at a relatively low level.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crease of farmers' income in Henan, calculated the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farmers and the increase percentage. Comparison with the developed provinces, the farmer income growth in Henan province was not stable and had large differenc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owth of farmers' income were household income, wage income, property income and transfer income. Finally, it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including improving the r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peeding up the marketabl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omoting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strengthening the scientific literacy education of peasants, and enhancing the township enterprises to absorb the employment of farmers.

farmers' income; influencing factors; farmers' income; long-term strategy; Henan province

10.7621/cjarrp.1005-9121.20161123

2015-11-23

李博(1983—),男,河南洛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财政税收、经济管理。Email: 673046029@qq.com

*资助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学研究项目“河南农民收入的构成因素分析及增收策略”(2017-ZZJH-129)

F323.8

A

1005-9121[2016]11-0151-07

猜你喜欢

财产性乡镇企业纯收入
浅谈《乡镇企业法》废止的理由
农村财产性收益扶贫 为精准扶贫开辟新路
乡镇企业成为全省工业『半壁江山』
◆201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超14600元
论盗窃财产性利益
论盗窃财产性利益
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分析
实现居民收入倍增与有效控制通货膨胀——基于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幸福指数倍增的中国化政策方案
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4年下降
分析我国乡镇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