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逐与守望

2016-03-16易英

创作与评论 2016年4期
关键词:牧歌风景画技法

易英

曲湘建的画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过去的时代,这好像是这一代人的宿命。曲湘建的画并不是过去画的,大部分是现在画的,从表面上看,与过去没什么差别。现在画出过去的感觉,就是画出生命的记忆,家园的眷恋。他虽然没用什么现代艺术的手法,却分明使人感到一种现代人的精神与忧伤。

曲湘建的画有两个过去。一个过去是他的学习,他掌握了很好的油画技法,这是从油画的传统中习得的。曲湘建曾做过舞台布景,他对风景情有独钟,不知是不是舞台布景的影响。就像华托一样,因为他做过舞台布景,风景在他的画中总是非常重要。曲湘建的画有几个突出的优点,一个是整体的控制,一个是色调的处理,另外就是高超的塑造能力。这些都是学院教给他的,也得益于早期的勤学苦练。另一个过去是他画的东西,它使我们停留在那个岁月,追随我们现在已经失去的东西。风景画不是曲湘建唯一的选择,像所有学油画的人一样,他也有历史画和风俗画的梦想。但这些都不是很成功。1980年代初,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之后,写实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应该是打下了历史画的基础。但他的历史画创作并不正统,不是那种革命现实主义的宏大叙事,而是个人经验的历史记忆。历史画的题材都是来自父辈的传说和老照片的遐思,象征性的空间暗示了个人的心理,历史画不是作用于现实的要求,而是沉浸在个人的精神需要。也就是说,他的历史画是个人的怀旧,是对过去事物的怀想与沉思。他的历史画是一个参照,在有严格规定和技术要求的历史画创作中都服从自己的精神需要,在更加自由的风景画创作更具有这种精神的特质。

曲湘建的风景画以写生为主,从青年时代一直画到现在,风格上都没有显著的变化。在早期追求学院派的技法和历史画创作,风景只是附带的。在他的主题画创作中,很少有风景,但却很受他的风景画的影响。风景画实际上是他的艺术的基础。起初,他对风景画的偏爱不是因为对风景的体验,而是对油画技术的学习和练习。从学生时代起,他在风景写生上就是勤学苦练,而且达到很高水平。在那个年代,油画的训练都是俄罗斯画派的搞法,文学性的构图,笔触的塑造,优美的灰色调,这一切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曲湘建的油画技法是练出来的,对风景的偏爱是在技法练习的过程中产生的。起初,风景写生的目的并不明确,主要是练习色彩,提高造型能力,看见什么画什么。在他的老作品中,有一幅主题性的创作《腊尔山的早晨》,这幅画反映出他的风景写生的成果,整个画面统一在暖灰调子中,赭色的土地加上阳光的暖色,成为画面的主调,远山的冷色也作了蓝灰的处理,体现出的早晨的一丝清冷。这幅画使人想到苏联画家普拉斯托夫的《拖拉机手的晚餐》,通过光线来统一色调,画面有一种真实的气氛,又有浓郁的诗意,因为它画进了画家的主观感受。人物的造型也很有意思,与其他刻意的创作不同,《腊尔山的早晨》的人物画得有些随意,动作非常自然,像是速写的偶然所得。那些刻意的创作,反倒没有这种效果。一般说来,学院的训练提供了造型的技巧,但往往也被技巧所束缚,尤其在主题性创作中,完全按照技巧的程序来作画,个人的天性荡然无存。曲湘建是学院的好学生,油画技巧掌握得非常纯熟,除了色调控制外,造型能力也十分了得,运笔自如,笔到形到,笔触鲜明,却不失形的准确。颇有一些列维坦的味道,虽然没有列维坦那么恢宏。宏大叙事往往来自现成的套路和规则,小情调却更多个人的感受。同样是学院派的规则,曲湘建画出的是他的小情调。《腊尔山的早晨》很能够说明这一点,可能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其实这正是他的长处,在他的心中有一个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在表象上对应于外部的世界,对于外部世界的完美再现实则是自己内心的追求和记忆。

说曲湘建有两个过去,一个是过去学的技法,一直延续到现在。另一个是心中的过去,他的情调,他的感伤,一个抹不去的内心世界。当年画风景的时候,世界还不是这个样子,乡村虽然贫穷,却是真正的田园牧歌。但我们没有心思去感受牧歌,风景是技法的表象,我们只是把它作为练习的对象。可能是曲湘建的学习更好一些,他不只是练习技法,风景成为情感的对象。有件1986年的作品《放牛娃》,也算他的早期作品了。夕阳辉映的金黄色调,牛群归栏,山乡静谧,放牛娃看着前方,好像直视镜头。这幅画非常小,像是现场的油画记录,笔触生动,画面也富于动感,色彩的节奏看得人砰然心动。这完全是一首乡村牧歌,把我们带到久逝的年代。田园牧歌确实是曲湘建的风格,但两个时候有不同的意义。《放牛娃》的牧歌还有些文学性的样式,如果把人物塑造得仔细一些,就是风俗画了。现在的牧歌却不一样,虽然仍然是乡下的风景,但却是对风景的观照与凝思。它不是风俗画的背景,也不是对牧歌样式的模仿,而是记忆中的往事,生活经验的回想,如歌岁月的梦寻……在这些作品中,原生态的乡村景色最引人注意。曲湘建的艺术成长时期主要在乡村度过,不是说他生长在乡村,而是以乡村作为艺术表现的对象,他的艺术的成熟也在乡村。旧时的城市远非现在这样远离自然,出门就是小桥流水,远足更是绿水青山。虽然那时的写生纯粹是艺术的追求与学习,但也是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那种原始、纯朴的自然景观。

曲湘建的风景像梦一样,就是这个道理。它好像不是我们这个时候的地方,也不是城市的公园和度假的山庄,它是梦里的世界,虽然它仍是生活中的某一个地方。他并不是故意的寻找,因为他的写生题材多种多样,有都市的角落,有旅行的速写,有历史的遗迹,也有人文的景观,但最动人的还是乡野的景色。《湖湾水色》是近来的作品,有着深厚的写生意味,它使人身临其境,恍如隔世般地漫步在过去的世界。不知在哪个僻静的水乡,一湾浅水,四周绿荫环绕,小船静泊水岸。虽然是实景的写生,但却有着无穷的意境,这个意境不是古代的诗情,而是现代社会中远去的自然,它曾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现在我们从梦中和记忆中把它找回。曲湘建是带着梦去写生的。现在很多人画风景都是画的照片上的风景,这种风景画不出曲湘建的那种感觉。曲湘建的写生油画并不复杂,画面犹如写意一般,虽然极其写实,却是随意几笔匆匆而就,即使是复杂的景色,他也能用几组概括的笔触表现出来。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一次完成,少有改动的痕迹,保留了完整的手感。手感意味着身体,他的技法已经融入到身体。他不是刻意地用技法再现对象,而是在无意识中对对象的情感表达。他的用笔和颜色都有这样的特征,随心率意,不经营,不造作,写出了自己的心灵。说他是梦里的景色,就在于梦和心灵是相通的,当他随意而画的时候,就唤起了记忆中的自我,他的风景就不是客观的再现,而是有着浓郁的乡愁与离情的梦里家园。

曲湘建画了很多的画,题材也多种多样,但他的风景画最吸引人,而风景画又以乡情野趣最为动人。他是那样勤奋地沉浸在大自然中,像是对一个梦想的追逐,也像对家园的永远地守望。否则,他的风景不会是那样使我们感动。

(作者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牧歌风景画技法
一代宗师华崇锋华派风景画作品选
手绘技法表现
哼着田园牧歌,遇见色彩斑斓的大美中国
作品一
秀秀台
智力大冲浪
牧歌的秋天
名画家的聊天室
天空的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