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秘“身身身身迷药”何以酿惑爱情?

2016-03-16赵慧卉

创作与评论 2016年4期
关键词:金莲湘西

赵慧卉

长篇小说《湘西秘史》里,诉说着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在这个故事里,自始至终贯穿到一种叫做“身身身身迷药”的湘西古老“巫术”,成为长篇小说《湘西秘史》贯穿全书感情线索的神秘伏笔。关于这种颇为神奇的“身身身身迷药”,作家曾作出这样的交代:“‘身身为湘西俗字,读作‘nia,字典上找不到这个字,打字也要用技术拼合成字,其意为‘人与人、身子与身子的相附相黏。小说还这样告诉读者:“这种迷药只要在女人的左衣角上沾那么一点点,女人便会不顾一切地跟着放药的男人走,不管他是老是少,是富是穷,是乖是丑,即便是瞎子瘸子,也会不离不弃地与他厮守终生。”如若果真是这样,那就太神乎其神了。

《湘西秘史》是一部历史文化小说,对于湘西古老的巫傩文化,小说里出现的所有关于古湘西“巫傩文化”之神秘,如“赶尸”“放蛊”“呼蛇、盘蛇、隔山放蛇”“驱鬼”“护航神鸦”“还傩愿”“拜星辰”“翻解道场”“打保福”“掳瘟”等等傩仪、傩技、傩歌、傩舞、傩戏,等等,其悬疑鬼魅令人惊叹不已,这些奇幻诡异场景画面都有具体细节描述。唯独传说中涉及男女之情爱的“身身身身药”没有具象,读者只有在事态发展中扑捉提炼其神秘答案,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作家似乎在告诉读者,“身身身身迷药”之谜,是不能以哲学思维谈揭真相、亮出谜底的。每个读者都可以通过各自对小说的感悟,体味到“身身身身迷药”究竟为何物?在这个非同一般的爱情故事中,去展开各自的想象翅膀,得出各自的不同结论。

一、扑朔迷离的“身身身身迷药”

湘西水码头浦阳镇上,顺庆油号老板的公子张复礼和元丰木行老板的千金刘金莲,从小便结了娃娃亲,堪称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一对金童玉女。刘家在婚前三年,便请来苗家雕花木匠麻大喜,为女儿制作全堂雕花嫁妆。麻大喜生得又矮又丑,手艺却是盖世的精湛。把这样一个匠人请到家里来,一住就是三年,刘家人最为忌惮的,是坊间有传闻,麻家人有祖传的“身身身身迷药”。据说这雕匠的父亲,和他一样矮,一样丑,而他的母亲却是生得如花似玉。当年,就是下了这个药,才把婆娘搞到手的。对此,长辈为此心存芥蒂,刘金莲却不以为然。她相信自己决不会上那丑八怪的当。为了防范于未然,刘家订下“约法三章”,不许女眷与雕匠接触。麻大喜一进到刘家,立刻以他精湛的手艺,聪慧的秉性,获得了交口赞誉。刘家人相信,他决不是做那种歪门斜道的人。“约法三章”便形同虚设了。刘金莲常去到工作间,欣赏他为自己雕作的嫁妆,沉浸在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中。一来二去,二人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岂料就在嫁妆将成,婚期将近时,准新郎张复礼荷尔蒙崩盘泄露,逢场作戏,与丫环廖阿春出轨了,在镇上闹得个沸沸扬扬。突如其来的变故,令刘金莲顿时乱了方寸。她由爱生恨,抑或是出于对张复礼的报复,又转而产生了对小雕匠的倾慕,竟然投怀送抱于麻大喜。事情败露,一时间成了浦阳镇上最大的新闻。这对一富一贫,一美一丑的红杏出墙,简直不可思议。潮水般的街谈巷议断言,若不是那丑雕匠放了刘小姐的“身身身身迷药”,这样的事情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甚至连刘金莲自己也心存疑虑,怎么自己会不可思议地爱上这样一个人。为此,她追问麻大喜,麻大喜矢口否认。他告诉刘金莲:“世间只有人迷人,世间没得药迷人。”刘金莲扪心自问,她不知怎的,确实是被这个又矮又丑又穷的男人给迷住了。事情并不如人所愿。几经周折,刘金莲仍然带着那套麻大喜雕作的嫁妆和小雕匠的骨血,做了张家的新娘,而且生下一个“不足月”的男孩。由于张复礼阴错阳差,在出于无奈的情况下,编造了个新婚之夜“见红”的谎言,刘金莲则因此而获得了意外的“清白”。因此,“身身身身迷药”的孰有孰无,也就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

作家似乎在试图撩开“身身身身迷药”的神秘面纱。在小说的“身身身身迷药”一章里,说是刘金莲的内侄宝儿,追求张复礼从汉口回乡的女儿玉凤,遭拒绝而得了相思病。痴憨的宝儿在哥儿们的鼓动下,欲以“身身身身迷药”令玉凤就范。这其中就煞有介事地宣示了“身身身身迷药”的三个秘方:一、山里的黍多黍多(亦读作‘nia)草灰;二、飞在天上的交尾蜻蜓;三、绞在地上的两蛇相附。宝儿一项项试验,一次次出丑,到头来全都成了笑料。原来作家是在用戏曲里的“插科打浑”手法,通过对“身身身身迷药”的讥讽与揶谕,为沉闷的小说制造轻松的喜剧氛围。这无疑给这一传说中似有似无的“身身身身迷药”,更增添了神秘色彩。

二、惹是生非的“身身身身迷药”

就是这个扑朔迷离的“身身身身迷药”,惹是生非,伴随了刘金莲的一生。从最早她与麻大喜的相爱,到儿子张钰龙的出生,“身身身身迷药”一直如影随行,困扰着刘金莲。即或是有张复礼宣称的那个“见红”,浦阳人却是依然抓住那个“身身身身迷药”,不依不饶。元宵花灯大会,刘金莲与麻大喜母亲的邂逅,令浦阳的好事者更浮想联翩。这个“身身身身迷药”,还险些儿影响了她儿子钰龙的婚事。印秀才的女儿蕙娇,因为从小听说过此类传言,而不愿成为她的儿媳。幸好有印秀才的坚持,这门亲事才得以成就。对于刘金莲来说,“身身身身迷药”就像是一枚随时都可能在她的身边引爆的炸弹。她的娘家,因为阴沉木与鸦片馆老板龙永久结怨。她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龙家打击报复的对象。由宝儿肇起的一系列“身身身身迷药”事件,便是由龙永久在幕后导演的一出闹剧。当宝儿悄悄把黍多黍多草灰涂在了玉凤的左衣角,煞有介事地等待“身身身身迷药”发作时,镇上看热闹的人群蜂拥而至,把张家巷挤得水泄不通。这时,张家窨子里的刘金莲尴尬万分,不知所措,幸好有聪明贤慧的儿媳印蕙娇为她解围。接着,仇家又得寸进尺,着人唆使宝儿,让他只身前往梵净山,去找在那里雕菩萨的麻大喜讨要“身身身身迷药”。虽然宝儿在途中被追回,而他去梵净山找麻大喜讨要迷药的消息,却传遍了浦阳镇的大街小巷,再一次沉渣泛起当年那件风流韵事,张家窨子的老板娘霎时又成为议论的中心。就这样,那点陈年旧事,伴随着那要命的“身身身身迷药”,一次次被抖露出来,给已是儿孙满堂的刘金莲造成的精神伤害,是可想而知的。

对于浦阳人来说,“身身身身迷药”是他们几十年间挥之不去的记忆。只要是说起刘金莲和麻大喜的往事,自然而然地便会联系上“身身身身迷药”。浦光寺的一场大火,烧毁了其中的观音殿。正俨法师倡议重修庙宇,再塑金身,并亲自从梵净山请来了雕匠麻大喜。正巧,刘金莲是镇上观音会的会首,负责资金的募化。于是传言四起,说麻大喜的回乡,是当年中了“身身身身迷药”的刘金莲,丈夫命丧青浪滩,孤寂难捱,便利用这个机会,从梵净山接回老相好,鸳梦重温。镇上的娘女们认为这是对菩萨的亵渎,拒绝把募化到的银钱交给刘金莲,而是交给了她的亲家母吉秀华,再一次给了她极大的难堪。直到最后真相大白,娘女们才明白是错怪了刘金莲。

几十年间,刘金莲背负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身身身身迷药”,咬紧牙关默默地承受。每遇伤害,她最多也不过或是去船溪驿的外家,或是去蜡树湾的姑家,小住一段时日,等风头过后再回到浦阳镇。她知道,浦阳镇上那些图嘴巴快活的市井闲人,围绕着那个要命的“身身身身迷药”,这样来来回回“炒现饭”,已经成了习惯。何以能封住好事之人的嘴巴?她只有听之任之了!

三、意韵绵长的“身身身身迷药”

刘金莲虽然一次次受到这个“身身身身迷药”传闻的伤害,却始终无怨无悔,从而显现了一个真情女子的精神品性。她的大半辈子都在被丈夫张复礼背叛冷落中度过,额头上打“身身身身迷药”的无形烙印,尽着做张家的媳妇的义务,忍辱负重,孤苦地守着活寡,长夜难眠只能用“满地铜钱”排解凄苦。连她自己也想不明白,为什么麻大喜一直住在她的心里,丢不落,放不下。她的身边,留着麻大喜的骨血,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她始终珍藏着麻大喜留下的信物——护身桃符;当一场瘟疫降临麻家寨时,她冒险为麻家收养了落难的孤女;当她得知麻大喜即将返乡时,便精心谋划,让麻大喜的弟媳阿彩和他“转亲”;当她的儿子张钰龙无奈而离家出走时,还不忘要他将那块桃符带在身边……

对麻大喜而言,他从来也没有承认过放了刘金莲的“身身身身迷药”,而他对这毕生只有一次的情缘,处处体现了他的高尚与真挚。当他得知刘金莲将要找上门时,本可以顺水推舟,让生米煮成熟饭。可他考虑到金莲的幸福,刘家的颜面,毅然理智地远走他乡,断掉金莲的痴情之念。在梵净山上,他随身带着两样同是来自刘家,却意义迥然的物件——玉镯和《坛经》。在深山佛国,他几经挣扎,起意断了尘缘,把玉镯丢下金刀峡,却依然斩不断昔日的情丝。当他带着多年积蓄的六十两银子,返乡参加弟弟婚礼,途经铁门槛时,得知刘金莲被“吊羊”,开票一百两银子。他毅然倾其所有相救,而不让刘金莲知晓。若干年后,他还信守诺言,将亏欠的四十两银子补齐。刘金莲的形象,在他的心中挥之不去。当他为观音菩萨雕作金身时,竟不由自主地出现了刘金莲的眉眼。他还将菩萨端座的银色莲台,应着刘金莲的名讳,换成了金色的莲台。在一个意外的机缘,促成了他与张钰龙的相见之后,为了不再给刘金莲增加困扰,他悄然离开浦阳镇,四海云游……

麻大喜离去之后,刘金莲把全部感情寄托在了那尊观音菩萨的金身之上。浦溪涨水,过不了渡,去不了观音殿,她居然攀援着过河缆子,渡过了浦溪,见到菩萨,了却心愿。下山时,放牛娃那首关于“身身身身迷药”的山歌,给她的行为作了最好的诠释。

四、 “身身身身药”让美与丑的反差在真爱中升华

掩卷而思,因为美丑的反差产生不可思议的爱情,才派生出俗人所言的“身身身身药”之传说。古今中外爱情是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爱情的力量是神奇的。尤其是爱情故事中美与丑的极大反差,爱情的结局都是超越世俗、超越生死令人动容的浪漫绝唱。

《湘西秘史》的爱情故事,与法国19世纪的浪漫主义杰作,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颇有异曲同工之处:一个是奇丑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与美丽圣洁的艾丝美拉达;一个是矮丑雕匠麻大喜与富家美女刘金莲。一个是巴黎圣母院;一个是观音殿。同样都以外在的美丑对比,来体现内在的人性崇高之美。不同的是《湘西秘史》多了个东方符号——“身身身身迷药”。这使得《湘西秘史》的美更具有东方魅力,把一曲封建礼教之下一对苦命鸳鸯的令人扼腕的爱情哀歌,演绎得如此荡气回肠!扑朔迷离却又意韵绵长的“身身身身迷药”,伴随着一对湘西男女的苦难人生,如同幽灵一般,飘荡了近半个世纪。将一部湘西人缘于特有文化的生命史,展示在了世人的面前。

早在两千年前《庄子·内篇·德充符》也描述了具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就能使人忘记他的外貌而感召人的形象。卫国有一个奇丑无比的人叫哀骀它,男人与他相处不愿离开他,女子见到他后就回家向父母请求:与其嫁给别人,我宁愿嫁与他做妾,而且这样的女子有数十人。他没有人君的地位却常能拯济人的生死,他没有积蓄粮食却常能使人饱肚子,他又以奇丑无比而惊骇天下,却使男男女女全都聚焦于他的门下。这当是中国古代被圣人赞赏的人格魅力之“身身身身药”。

不管滚滚大江如何东去,千秋万代多少故事风过流沙,在史册上总有一些风流人物流光溢彩辉映千古。众所周知,三国时期盛名远扬谋臣诸葛亮一生智慧不凡,而他的妻子黄硕也是一位出了名的丑妻。黄硕名如其人,她身体壮硕,黄发黑肤且有疙瘩,目不忍睹。可黄硕却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内在风姿独特的魅力贤妻良母。她善良温柔贤达,聪慧灵巧擅长木犬、图画、栽培花草园艺。历史上的帝王将相,大多是妻妾成群或风流成性。诸葛亮一生只娶一个恩爱有加忠贞不二的丑女人。从古至今谁解出了个中滋味?难道诸葛亮也是中了一个丑女人的“身身身身药”了?

故而,“身身身身药”便可揭秘。美,不仅仅在外表,美是一种令人从心底愉悦的感觉。虽然相爱中的两人外形美丑有极大的反差,但达到灵魂的相容和一致,用西方学说即是柏拉图式爱情所追求的灵魂的合一;用东方学说即庄子“形有所残而神有所全”。所以,我理解的爱情“身身身身迷药”就是人格魅力与灵魂相吸的迷药。

(作者单位:怀化市文联)

责任编辑 佘 晔

猜你喜欢

金莲湘西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当代湘西少数民族作家的湘水书写
三尺讲台,一生情怀
春日垂钓
一桥飞架
张华全 金莲 曹严匀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小天使研学旅行之湘西助学夏令营(下)
金莲
疯狂的贤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