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勾画“十三五”蓝图

2016-03-16山东马世伦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16年3期
关键词:全会十三五理念

山东 马世伦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勾画“十三五”蓝图

山东 马世伦

【热点背景】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发展理念和重大举措,亮点纷呈,是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

【热点分析】

1.经济生活

(1)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

(2)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障国家安全,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关键作用。全会首次提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这可以弥补社保窟窿,发挥国有经济的关键作用,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全会首次提出让创新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在政府积极引导的同时,加快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的培育,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全会公报首次将“绿色发展”作为单独一节进行论述,并首次提出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2.政治生活

(1)全会首次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这表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2)全会明确提出我国的“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重大举措,描绘了未来国家发展蓝图。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全会首次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这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3.文化生活

(1)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在人的教化培育与文化传承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全会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

4.生活与哲学

(1)意识能够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这一发展理念,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未来发展模式的转型创新。

(2)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我国1980年实行“一胎化”政策以来,人口过度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但人口老龄化压力日益突出。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全会决定,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3)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又是永恒发展的,要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必须坚持“四个全面”战略指导思想,必须遵循六个原则。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并强调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热点测试】

1.全会提出,“十三五”时期的经济增长目标是“中高速增长”,“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上述目标 ( )

①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根本措施就在于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③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④需要强化规划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全会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能够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的依据是

A.主权国家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的国家利益

B.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C.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3.全会首次提出,十三五时期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国家重视发展教育,是因为( )

①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教育能够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④教育可以使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全会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上述对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这一判断 ( )

①坚持了两点论和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②表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做到了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说明思维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表。

材料二 我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探索过程状况表。

材料三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如“全面开放二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等,必将促进“十三五”规划宏伟目标的实现。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经济生活的知识和材料一、二,说明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探索过程。

(3)根据材料三,从哲学认识论角度揭示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的道理。

参考答案:

1.A 实现目标,从根本上讲,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①正确;②说法错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并非根本措施;③表述正确;④说法错误。

2.B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命运共同体意识,强调的就是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只有B项表述符合题意。

3.D 四项从不同角度回答国家重视发展教育的原因,但是题干要求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考虑,①④表述正确符合题意;②是从社会主义建设文明建设角度,③表述是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角度,均不符合要求。

4.C 判断既看到了积极方面,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坚持了①;判断是人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表现,②正确;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判断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说法错误;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④“如实”说法错误。

5.(1)经济信息:“十二五”时期,我国GDP持续增长,但增速趋向减缓;城镇化率逐年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并落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第一、二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重要性:①创新发展有利于突破发展瓶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②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③绿色发展有利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④开放发展有利于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⑤共享发展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

(2)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不断探索和完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理念体现了党的地位和作用。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党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理念,不断丰富其内涵,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这体现了科学执政。③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坚持这一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

(3)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我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进程中,不断研究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制定的。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党对治国理政规律的认识是逐步深化和发展的。③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党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伴随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在执政中不断地追寻着更顺应自然,更尊重民意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作者单位:山东省定陶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全会十三五理念
走进省纪委十一届六次全会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全会表情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引用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图说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