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型教学与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2016-03-16黎清群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研究型英语专业英语

黎清群

(闽江学院外语系,福建 福州 350108)

研究型教学与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黎清群

(闽江学院外语系,福建 福州 350108)

研究型教学是指教师以类似科学研究的课堂设计,引导学生通过研究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范式。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开展研究型教学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论文以“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为例,说明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并对开展研究型教学需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了看法。

研究型教学;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一、引言

“研究型教学”是基于美国布鲁纳“发现学习模式”和瑞士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构建起来的一种教学范式。[1]它起源于医学领域,随后在理工科等自然科学领域得以应用和推广。研究型教学的内涵十分丰富,仅其中的“研究”就有“研究领先的、研究取向的、研究为本和研究支持的”等四种含义。[2]Griffith把“研究型教学”分为以研究为引领的教学(research-led teaching)、以研究为取向的教学(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研究为本的教学(research-based teaching)和研究支持的教学( research-informed teaching)。[3]本文倾向于研究为本的研究型教学。这是一种关注研究活动,强调通过研究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运用相关研究成果,对课堂进行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设计,引导、激励学生去发现获取新知识;学生则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去主动搜集信息、获取知识,进而对知识的运用、知识蕴含的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等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思考和探索。这种充满探索和发现的学习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研究型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早已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德国教育改革家洪堡在19世纪初就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必须坚持“教学与研究的统一”。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大学之理念》中也特别指出:“教学和科研的结合是大学至高无上而不可替代的基本原则”。“教学工作本身经常—甚至是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科研工作的促动因素”[4]正是认识到研究与高校教学的密切关系,研究型教学于20世纪初以后逐渐在美国高等教育界应用和推广,我国高校也从上世纪末开始对研究型教学加以推介应用。[5]2005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校要积极推动研究型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研究型教学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也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截至目前,中国知网数据库以“研究型教学”为主题的学术论文就多达1800多篇,而且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就已有研究来看,理科和工科方面的研究型教学成果颇丰,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英语学科专业方面的研究成果更为稀缺(仅15篇),且其中大多是关于公共英语的研究型教学。基于这一研究现状和英语专业发展现状,本文对英语专业如何开展研究型教学进行研究。文章首先论述英语专业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必要性,接着对开展研究型教学的措施和方法进行讨论,最后提出开展研究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为了论证方便,文章将结合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来论述英语专业实施研究型教学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二、英语专业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英语专业处于发展的瓶颈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上较为普遍的对英语专业认识上的偏误所致,以为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就是英语专业属性的全部,以为掌握英语技能就是英语学习的唯一目的,“英语人才”就是一种能服务于其他行业的实用性人才。受此影响,不少高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专注于造就掌握英语的人才,很少顾及培养全面人才应具备的其他素质,尤其是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教学则“重背诵、记忆、模仿、复述等机械脑力劳动,轻视或忽略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鼓励独立思考的讨论与争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更是“往往专攻英语,单科独进,以致发展到热衷于考证书而放弃正规课程的极端实用主义,仿佛这就是专业学习的终极目标。”[6]另一方面,高校扩招使生源质量有所下降、教学投入与学生规模不匹配等多种因素叠加,加剧了英语专业人才质量下滑,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英语专业已连续几年位于“红牌”专业之列。不容乐观的专业发展现状与社会创新型人才需求的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这一现象已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外语教育界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焦点之一便是如何使英语专业教学走出“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传统模式,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由“继承型”向“创新型”的根本转变。

研究型教学强调知识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在研究型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把握,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才能完成的问题和任务,学生则通过自主探索去发现问题的答案,找到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加以点拨引导,启迪其思考。在这一充满寻求和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习得了知识,而且锻炼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培养了创造性思考的素质。在这种融知识习得、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于一体的教学中,“研”引领着“教”与“学”,教、学、研三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助推“人才培养”这一终极目标实现。

三、实施研究型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作为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在英语专业高年级课程教学中尤其适用。因为,高年级的专业课程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较高难度的专业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学习提升学生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能力。以专业高年级的主干课程之一——“高级英语”为例,这是一门为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高年级阶段巩固和继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课程,教材(以张汉熙《高级英语》为例)选材广泛,[7]且均为英语原版的经典名篇,教材内涵十分丰富且颇具深度。高级英语的课程目标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在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并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高级英语课程的这些特点,如果仅仅采取传统的“传授知识—接受知识”模式进行教学,显然难以吸引学生和开展有效教学,更别说达到课程教学目标了。正因如此,教师就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对教学进行创造性设计,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知识,并通过对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的进一步揭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方便论述,下文仅以两个教学单元为例说明研究型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以高级英语第一册第7单元“Erveryday Use—for yourgrandmma”为例。这是美国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说。表面看,文本内容是一位黑人母亲和两个女儿之间关于两床被子归属问题的争执始末及其结局;但进一步研读便会发现,作品表象之下隐藏着极为丰富深刻的内涵。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些内涵,教师必须在对作品进行全面研读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学问题的精心设计,以此引领学生去思考去探究,例如,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解答:

(1)Please listall the articles of everyday use mentioned in the story.

(2)What are the usual use for each of these articles?

(3)Are there unusual use of them in the story?

(4)Are these articles the family heritage?Do they sym bolize African’s cultural heritage?

(5)How to inherit African’s cultural heritage?

(6)Should African’s heritage be assimilated by white’s culture?

(7)How to inherit African heritage in the new era?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包含了从内容到主题等不同问题的层层递进,起到逐步启发、引领学生的思考之作用。如问题⑴要求学生细读全文,在对作品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基础上才能提取有关细节,问题⑵、⑶则让学生离开书本知识,通过调取生活常识来思考“日常用品”的用途,问题⑷、⑸则让学生透过具象的日常物件,去寻找背后的文化意义及象征意义。至于消费社会语境下美国黑人族群对于文化遗产传承的态度等较为宏观的问题,可让学生通过问题⑹的解答进行思考,而⑺则把作家对于新时期黑人文化传承问题的担忧交由学生去揭示。[8]在布置了这些问题之后,教师可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去收集相关资料,开展讨论,并将最终的探索结果在班级进行呈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被激发,思考能力和研究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在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适时将自己的理解与研究与学生分享,从而给学生以启迪和引导,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角色”得以实现。

又如,在《高级英语》第1册第6课“Hiroshima—the“Liveliest”CityinJapan”(广岛—日本“最具活力“的城市)中,有不少匪夷所思的细节,如:出租车司机对乘客要前往的目的地明明不知道,可他为什么仍然礼貌且热情地搭载了乘客?广岛市长为什么对这座二战中遭原子弹重创的城市避而不谈其苦,反而说它是以“牡蛎闻名于世”的城市?为何避谈无数遭受核辐射市民的苦难,转而称广岛为“日本最具活力的城市”?通过教师课前对这些问题的设计,首先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广泛查阅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对《广岛》内容做进一步解读,进而获得对以这座城市为代表的日本民族性格——灾难之后显示出的坚毅、乐观、进取—更深入的理解和阐释。如此,学生对日本这个我们熟悉而又陌生、邻近却又遥远的民族便会有更全面和恰切的了解,避免对其进行肤浅和从众的主观臆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思考和辨别能力。

四、开展研究型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研究型教学是教师引领下的教学,因此,教师的角色及作用极为重要,师资问题成为开展研究型教学必须注意的首要问题。这是因为,引导得法的研究型教学需要教师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否则不仅不能起到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课堂教学也许将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其次,教师对学生调动和引导的方法问题也值得关注。毋庸置疑,在研究型教学中,学生处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研究型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和参与。而在目前基础教育仍以知识灌输为主的现实条件下,学生即便进了大学,研究基础仍然薄弱,研究方法比较缺乏,因此学生对研究型教学并非完全持肯定态度。在这种条件下,教师需要首先将研究型教学的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将研究型教学实施于无形。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启发引导之后,再将研究型教学逐步明晰和推广,从而使学生适应和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其三,教学方法要因教学内容而异。这是因为,不同课程具有不同性质,即便同一门课程,不同的课题内容,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区别,具体体现为问题设计的不同和学生解答方式的变化。例如,设计的问题可以是针对个体的提问,也可以是小组讨论;可以是专题小论文,也可以是分组论辩等。与之相对应,学生呈现问题的方式也可采取多样的形式,如个人观点陈述、两人对话、多人演剧、小组辩论等。如此,才能使教学既具引领探究思考的深度,又充满引人入胜的趣味;才能使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得到激发,思辨能力得到培养。反之,如果不顾教学内容,采用千篇一律的方式将问题抛给学生,便会使研究型教学陷入另一种刻板的模式,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第四,设计的问题要呈现出由易到难的梯度,让学生在由简单到复杂、由具象到抽象等不同层次问题的解答中激发研究兴趣,在饶有兴趣的探究中培养能力,提升素质。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体现了对学生作为认知主体个体差异的承认与尊重。

[1]康雯,刘小兰.研究型教学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95

[2]汪霞.大学研究型教学中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B):44.

[3]Griffiths,R.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the research-teachingnexus:the case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disciplines[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04,(29):709-726.

[4]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73-74.

[5]李福华.高等学校研究性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4,(6):67.

[6]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13.

[7]张汉熙,王立礼.高级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8]黎清群.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隐忧——艾利斯·沃克《日常用品》解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70-72.

[责任编辑:蒋庆红]

Research-based Teaching and the Cultivation of English Majors’Innovation Ability

Li Qing-qun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Minjiang University,Fuzhou 350108,China)

Research-based teaching is a teaching model in which the teacher designs the class in a research-resembling way, and the students learn by researching.It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cultivation of English majors’innovation ability.Taking the course of“Advanced English”as an example,the present thesis discusses some specific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sures,and some causions have also been given to Research-based teaching.

Research-based teaching;English majors;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G420

A

1008-8628(2016)05-0127-03

2016-07-25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41072);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FJ2015B250);闽江学院教改项目(MJUB2013031)。

黎清群,(1968-),女,湖南邵阳人,闽江学院外语系教授,文学硕士。

猜你喜欢

研究型英语专业英语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读英语
做“研究型”语文教师,从教育笔记开始
酷酷英语林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