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建设

2016-03-16刘学申

甘肃理论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党的建设意识形态政党

刘学申

(南京政治学院 军事思想与军事历史系,南京 21000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建设

刘学申

(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思想与军事历史系,南京210003)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作为新时代的开创者,面对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正在有意识地对意识形态、组织结构和政党功能等方面作出调整。以意识形态为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意识形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包容性越来越强。以此特征为历史线索,通过分析政党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等范畴的辩证关系,探讨中共意识形态包容性建设背后的科学依据、客观必然性以及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以期为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结合自身情况,对意识形态作出与世情、国情、党情相适应地调整和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政党;党的建设;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

从政党的起源来看,政党总是宣称代表一定群体(某个阶层、阶级、民族等)的利益,因此从理论上来讲,政党代表的是某一社会中“部分”的利益。由于政党代表的是“部分”而不是“整体”,因此其意识形态的色彩较为鲜明,辨识度高。虽然此后随着选举权的逐步普及、中产阶层人数的日渐增加,政党意识形态开始趋于中间化、同质化、去标签化,但是在竞争性政党体系中的政党,其本质终究是代表“部分”的政治组织。因此,这类政党的意识形态,在其约束范围上,往往只能覆盖其组织成员以及认可该组织意识形态的部分社会成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针对政党意识形态的这种“先天”局限,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从世情、国情、党情的实际出发,主动开展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建设,有效提高了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建设的逻辑:政党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因此,意识形态就其本质而言,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既然意识形态的本质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反映,那么我们至少可以从两个角度对意识形态的类型进行划分:

首先,是根据意识形态客体的不同进行划分。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社会必然分为不同的领域。而面对不同领域的现象,意识形态就必然会呈现明显不同的思想内容。人们通常把意识形态区分为哲学思想、政治理论、伦理道德、历史观念、宗教信仰和文学艺术等形式,就是根据意识形态客体的不同对其作出的划分。对于意识形态基于客体的多样性,恩格斯在致康拉得·施米特的一封信中作出了十分深入的论述。他首先论述了金融市场观念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直接反映了金融市场现实:“金融市场上的人们所看到的工业和世界市场的活动,恰好只是金融和证券市场上的倒置的反映,所以在他们看来结果就变成了原因。”接着,恩格斯依次论述了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同市场与工业生产之间的反映关系,最后论述了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形式同市场、经济以及生产实践的关系,他称之为“那些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即宗教、哲学等等”。[1]484-487

另外,是根据意识形态主体的不同进行划分。从意识形态的产生逻辑来看,无论是哲学理论、政治思想,还是道德伦理、宗教信仰,都一定离不开人类的思想意识。离开人类的思维活动,任何意识形态都不会产生。所以理论化的意识形态无论其抽象程度有多么高、覆盖领域有多么广阔,都一定是个体思维活动的结果。因此,根据意识形态主体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个体意识形态与群体意识形态两大类,典型的群体意识形态有国家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政党意识形态等。至于二者的关系,群体意识形态的发生总是以个体意识形态为前提,比如中国传统社会的家族戒律,农村的风俗习惯等,都一定是由群体中的长者、智者提出,然后在群体成员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共识,积淀而成稳定的群体意识形态;再如政党纲领、指导思想等,更是由某些思想家、理论家、政党领袖提出,在组织活动中加以贯彻,得到组织成员认同,逐步成为政党价值体系和政党意识形态。

正如客体不同,意识形态的具体内容必然不同一样,主体不同,意识形态的具体内容也必然不同。以政党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为例。政党的意识形态通常宣称代表一定阶层、一定群体的利益。因此从理论上来讲,政党代表的是政治共同体中部分群体的利益。由于政党代表的是“部分”而不是“整体”,因此其意识形态的色彩较为鲜明,辨识度高。与此相应,政党意识形态的利益代表范围就相对要窄,其约束范围一般也只限于政党组织内部成员。对于政党组织外部人员而言,并没有接受和支持政党意识形态的义务。

而国家的意识形态则不同,国家意识形态是面向政治共同体全体成员而言的,也就是说国家代表的是“整体”而不是“部分”。因此国家意识形态通常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特质,内容上往往强调一些较为抽象、起着基础作用的主导性政治价值和原则,比如人权、民主、自由、公平、平等、正义等。否则,国家意识形态很难体现公共价值,也很难起到公共伦理的作用。

二、建设的动力: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

如上所述,政党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存在很大区别,这是由政党的本质决定的,这种本质即“成为一个什么政党总是意味着一个群体的团结性,并和其他群体区分开来。每个政党本质上意味着一个特定组织中的合伙关系,依据一个具体的程序同其他人分别。”[2]395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政党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存在很大区别是一个较为普遍和广泛的现象,但是并不是所有国家的政党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都存在很大区别。因为“政党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存在很大区别”这一结论的成立,还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即政党属于竞争性政党体系之中的政党。

一般而言,从政党外部影响政党意识形态的普遍因素主要有两种:社会经济因素与技术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是指社会阶级结构对政党意识形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从实际来看无疑是很大的。例如19世纪欧洲政党之分为保守派和自由派两大阵营,是因为地主、贵族与工、商、知识分子等阶层之间的对立;20世纪初的社会主义政党是伴随着工人阶级的壮大而登上政治舞台的。当然也有例外,美国的政党并不属于特定的阶级,此外,也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具有完全一致的社会成分。

在技术因素方面,最为重要的是,它决定着一个国家政党的数量、活动方式等。政党制度主要有两大类:竞争性政党制度与非竞争性政党制度。在竞争性政党体系之中的政党,为适应选举竞争的要求,“需要通过在意识形态光谱中进行最优定位来争夺选票”[3]35,也就是说,竞争性政党体系之中的政党,由于其意识形态需要投选民之所好,所以它们都可以用传统的“左-右”光谱来定位。这种“偏好”决定了竞争性政党体系之中的政党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有很大区别。

但是,在非竞争性政党制度下,由于不需要竞争选票,政党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也就失去了产生差异性的基础。非竞争性政党体系也被称为威权政党体系,根据政党内部自上而下控制的程度和政党对社会中其他集团控制的程度,威权政党体系又分为排他性执政党和包容性执政党。排他性执政党是威权政党体系的极端情况,它通过政党的领导而垄断了社会各个领域的资源。排他性执政党不允许任何社会集团、公民或其他政府机构自由活动。它渗入了整个社会,并动员对高层所制定政策的支持。它的政策通过无所不包的政治意识形态而获得合法性,无论公民的直接偏好是什么,其意识形态都宣称了解公民的真正利益。[4]103-1051985年之前的苏联共产党、1989年之前的东欧各国共产党以及如今的朝鲜,都属于这种情况。这种排他性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国家意识形态政党化。

包容性执政党与排他性执政党不同,这种体系承认社会、文化、经济集团的自主性,并试图同它们合作或协商,而不是控制和改造它们。但是包容性执政党并不向民众直接提供政治资源,而是试图把各种社会集团网络到普遍的政党保护伞之下。“墨西哥的革命制度党是最古老和复杂的包容性威权政党之一。该党包容了许多社会集团,拥有独立的部门代表劳工、农民和大众利益。尽管某些不满受到了压制,其他不满的人也被蓄意诱惑到该党之中,该党还是非正式地承认特殊且组织完善的政治派系。”[4]105

通过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的例子,可以发现包容性政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党,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国家和政府的“化身”。暂且不论党政不分的优劣和利弊,既然包容性政党本身就意味着国家和政府,那么它必须完善政党意识形态由于代表“部分”利益而欠缺包容性的缺陷,否则很难通过单一的政党来团结所有的社会成员以及协调所有的利益。而要完善政党意识形态欠缺包容性的缺陷,需要加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建设。

根据2007年11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可知:“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这一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中国的政党制度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部分国家实行的一党制,但是从权力配置和运行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共产党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包容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包容性执政党的特征,可以通过改革开以来中共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建设一探究竟。

三、建设的成果:从“三个代表”、“和谐社会”到“中国梦”

意识形态是人的思想意识的产物。既然意识形态是人的思想意识的产物,那么它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方式、途径、媒介、载体被表现出来,否则它只能存在于个人的大脑中而无法被他人所知。对于政党而言,要发挥其意识形态的作用和价值并对外传播,首先需要做的是将政党意识形态具体化、理论化: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从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做到“三个代表”》),一直到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在一系列讲话中最先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谓“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27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从字面上来看,非常简短、抽象,“然而,一旦细究起来,‘三个代表’思想表明了政党哲学、政党构成和政党方针的一个重要甚至根本的转变。”[6]161具体来说,“这个新意识形态的主要政策意义在于‘第一个代表’。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开始吸收所谓的先进生产力代表,例如来自私有部门的企业家和知识分子。”[6]161

2000年5月,江泽民在上海主持召开苏、浙、皖三省党建工作座谈会时首次提出这一要求:“国际形势已经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国内改革和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我们肩负的任务光荣而艰巨,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是多方面的。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战胜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困难,必须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5]7,“要抓紧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中党的建设工作。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是一个新领域。……凡是已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都应建立党组织,都要在企业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5]20-21

这一建议明显突破了中共自建党80年来强调吸收工人、农民和其他无产阶级入党的意识形态传统主张。按照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的说法,“‘三个代表’理论实际上是一项全面的政党改革纲领,直接源自中国共产党对苏联共产党失败和垮台原因的分析和评估,以及对自身弱点的三年内部评估。郑必坚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强调,‘三个代表’试图从理论上应对影响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三种现象: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社会、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基层党组织涣散和改进基层党组织的需要。”[6]161

一言以蔽之,改革开放以允许市场化、私有制和资产流动的新原则代替传统的社会主义三要素(市场经济、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之后,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已经发生了变化,中国共产党要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地位,“党必须进一步把新兴的特别是私营企业中的工人阶级部分吸纳进来。”[6]16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中国共产党面对形势的变化、时代的需求而做出的积极回应,它突破了政党意识形态欠缺包容性(传统意义上的政党代表“部分”的利益而不是“整体”的利益)的局限,是中共为扩大其意识形态包容性走出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一步。

(二)“和谐社会”论

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首次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7]706不仅如此,胡锦涛还详细论述了和谐社会的具体内涵: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7]706

“和谐社会”论,不仅仅是中共关于如何正确处理和应对“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7]697等问题和矛盾的整体部署,更是中共进一步扩大其意识形态包容性的重要步骤,社会和谐论“强调的是包括各阶级的全体人民的团结友爱,以及社会各方面利益,包括各社会团体、阶层利益的妥善协调。和谐社会,是……中国人向往的美好价值,而通过社会主义来实现全民和谐,体现了共产党的终极价值,并产生了精神凝聚效应。”[8]它体现了中共关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全新构想,是中共意识形态自建党以来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创新。

(三)“中国梦”

任何国家,都需要其社会成员的支持和认同。国家获得越多成员的支持和认同,它的政治合法性和政治权威就越强,整个政治系统也就越稳定。而一个国家要想获得其成员的支持和认同,通常有多种途径,比如“就大多数的系统而言,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其形成的原因,部分地或整体地都同武力有关。近代欧洲历史的早期,皇室或专制君主通过武力把一块地理区域拉入自己的政治统治版图”[9]203,正如秦国历代君王最终依靠武力一统六国。当然,武力和高压统治只是造成对国家支持的手段之一,如果一个国家仅仅依靠武力和高压统治,是很难维持长久的。除了武力和高压统治,社会成员对国家的支持和认同的水平“只能经历一个缓慢的过程,只有依靠政治精英制定富有生气的政策,才可能把最初被迫支持现有政治共同体的成员,融合成相对来说同质均匀的、具高度凝聚感的政治单元。起初,支持是由高压统治,对惩罚的恐惧,或是物质奖励的诱惑力所产生的,随后,它就有可能被不断发展的合群感所取代和加强。”[9]203

除了武力和政策,一个国家要想获得其成员最稳定的、最大的支持和认同,成为最具凝聚力的政治单元,必须要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原则),也就是信守共同的意识形态。而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要成为其成员或者是大多数成员的共同价值,必须要体现出极强的包容性。如果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缺乏包容性,就得不到大多数成员的支持和认同,意识形态假若得不到支持,“任何系统都无法协调自己的关系,或是执行自己的政治事务”[9]212。中国做为一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国家,其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必须承担起国家意识形态的功能,必须体现极强的包容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包容性越来越强,除了前文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谐社会”论体现了这一特征之外,中国共产党自2012年11月正式提出的“中国梦”,则进一步扩大了其意识形态的包容性。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0]2013年3月5日,习近平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1]“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11]。从政治学的角度而言,“中国梦”的意识形态文本内容言简意赅,朴实亲民,包容性极强。比如它的信守主体,“中国梦”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国之梦,也不是某个群体、阶层的梦,更不是某一个人的梦,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既然“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梦,那它就具备了极强的包容性,因为“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概念,它既可以是黄皮肤、黑发黑眼睛的炎黄子孙(从人种和历史而言),也可以是深受儒释道(从文化传承而言)影响的海内外同胞。可以说,“中国梦”所体现出来的包容性,对于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是有帮助的;再如它的目标设定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种几乎无法在政治光谱上做出区分的目标设定,极大提升了中共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因为每个人都会希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生活幸福;最后,“中国梦”对于所设定目标的实现方式也极具包容性,它只强调中国梦要靠人民来实现,而淡化了具体的手段、方式、方法等。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包容性越来越强的趋势和特征有目共睹,而这种包容性源于中国共产党不断扩大的开放性。自从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以来,中共意识形态开启了向现实世情、国情、党情,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向人类所有的优秀政治文明,向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世界各国政党的发展规律不断开放的进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谐社会”论、“中国梦”是中共意识形态包容性越来越强的具体表现,它们共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对人类政治文明主动学习和积极借鉴的宝贵成果。可以说,中共意识形态展现的包容性,“既符合中国外在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有效协调了中国传统、现代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正统话语体系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继承与创新的复杂关系”[12]。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Sigmund Neumann.Modern Politics Partie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

[3][英]艾伦·韦尔.政党与政党制度[M].谢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拉塞尔·J.多尔顿,小G.宾厄姆·鲍威尔等.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第8版)[M].杨红伟,吴新叶,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5]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美]沈大伟.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M].吕增奎、王新颖,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8]萧功秦.从转型政治学看中国意识形态创新的特点[J].浙江学刊,2006,(4).

[9][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0]人民日报,2012-11-30(1).

[11]人民日报,2013-03-18(1).

[12]唐皇凤.变革型政党:对中国执政党建设历史经验与未来愿景的一种理论解读[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责任编辑:马祺]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07(2016)01-0014-05

[作者简介]刘学申(1986—),安徽岳西人。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思想与军事历史系讲师,主要从事党史党建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20

猜你喜欢

党的建设意识形态政党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论习近平关于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的创新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把“两学一做”落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
俄罗斯政党的最新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