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的一年
——2015年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市场回顾

2016-03-16

国际石油经济 2016年9期
关键词:燃气分布式天然气

吕 淼

(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转型的一年
——2015年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市场回顾

吕淼

(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015年,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天然气销售量124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8.7%,增速放缓,主要城市燃气企业都经历了转型,在上游资源获取、管道设施建设、增值服务延伸和能源服务拓展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2015年,中国城市燃气企业开始更大规模地进入天然气上中游领域,陆续开展LNG进口贸易业务,部分城市燃气企业加快进入分布式能源等领域;同时向下游产业链持续延伸,部分城市燃气企业进入生物质能源、电力销售等领域;大型城市燃气企业强强联合频现;“走出去”步伐加快,积极开拓国际油气上游市场。

城市燃气行业;转型;一体化;中国

2015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和进口量增速大幅下降,LNG进口量出现负增长,供应呈现过剩态势。天然气市场需求增速继续放缓至3.7%,创近10年新低。

中国天然气市场正在逐渐由供应推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纵观2015年中国天然气消费市场,交通用气增速放缓,工业用气需求低迷,化工用气比上年下降,只有城市燃气和发电用气快速增长,成为拉动天然气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2015年,中国城镇燃气天然气消费量(含县城)为1241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58%,比上年增长8.7%,较全国天然气消费总量增速高出5个百分点。

1 城市燃气企业天然气销售量增速呈放缓趋势

“十二五”期间,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快速发展,燃气使用量、管网长度及用气人口等均呈较快增长。2015年,全国城市燃气(含县城)供应总量达到1262亿立方米(折合成单位天然气),销售量为1241亿立方米,管网长度达到64万千米,用气人口达到5.6亿人,各类加气站达到4663座,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5.3%。

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气候温和、气价缺乏竞争力等因素影响,2015年全国天然气需求增速明显放缓,城市燃气行业也受到影响。除北京燃气全年天然气销售量达13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3%,高于上年增速(14.2%)以外,全国多数大型城市燃气企业的天然气销售量增速均不同程度地下降。其中,新奥集团销售天然气总量为112.8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1.5%,远低于上年25.9%的增速;中华煤气销售天然气总量近16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低于上年14%的增速;华润燃气销售天然气总量14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1%,略高于上年10%的增速;中国燃气销售天然气总量89.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1.6%,低于上年20%的增速。

2 城市燃气企业开始更大规模地进入天然气上中游领域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中国天然气行业改革不断深化,国务院相关部委陆续出台放开上游资源勘探(非常规天然气)和中游管道建设、地下储气库和LNG接收站的新举措,给城市燃气企业进入这些领域提供了契机。

2015年,北京燃气加大了对非常规天然气项目的投资开发力度,与中国石油合作开展页岩气区块勘探开发工作。中华煤气完成了安徽省宣城至黄山天然气支线及山东省泰安市泰港燃气中游长输管线项目,其江苏金坛储气库一期工程(1.3亿立方米)将于2016年第三季度完成。新奥集团浙江舟山液化天然气(LNG)接收及加注站项目于2015年3月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核准。该项目位于舟山本岛经济开发区新港工业园区内,一期设计年处理LNG能力300万吨,总投资约58.5亿元。

3 部分城市燃气企业加快进入分布式能源等天然气高效利用领域

受政策利好和天然气价格调整的积极影响,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部分城市燃气企业加快进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领域。“十二五”期间,没有设立分布式能源业务板块的中国燃气、中华煤气,借助政策东风,纷纷加快进入这一领域。早就进入该领域的北京燃气、新奥能源等企业则继续巩固已有“阵地”,持续拓展全国市场,不断创新商务投资模式。

2015年,中国燃气第一个分布式能源项目“宝鸡加气站及希尔顿酒店项目”建成投产,实现了中国燃气分布式能源业务零的突破。中华煤气也开始在旗下的大中城市布局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业务,主要在数据中心和商业中心等领域使用。北京燃气则借助长期积累的分布式能源规划设计、投资、运营经验,在继续深耕北京市场(获得北京城市副中心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供能主体地位)的同时,以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为契机,积极拓展天津、河北等外埠市场,陆续签约河北石家庄嘉悦购物中心、四川成都海峡两岸科技园区等项目,实现京内、京外市场齐头并进。新奥集团则将分布式能源业务与售电业务相结合,发挥企业成熟的技术优势和先入优势,以商业片区和工业园区作为开发重点,利用燃气及电力一并销售的能力,为客户量身定制整体用能方案,从而降低用户整体用能成本,打造分布式能源业务与售电业务相结合的一体化市场模式。

4 城市燃气企业陆续开展LNG进口贸易业务,LNG进口第二梯队正在形成

2014年4月,国家发改委正式颁布了《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和《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释放出以三大石油公司为主导的LNG进口政策逐步松绑的积极信号,明确提出“国家鼓励、支持各类资本参与投资建设纳入统一规划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在有剩余能力的情况下,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应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平等开放管网设施,按签订合同的先后次序向新增用户公平、无歧视地提供输送、储存、汽化、液化和压缩等服务”,切实推进其他企业进入油气基础设施领域。此后,国内城市燃气企业对国际LNG贸易业务跃跃欲试。

实际上,从2014年年底开始,中国城市燃气企业就已经试水LNG进口业务。2014年12月23日,新奥集团借用中国石油江苏如东LNG接收站进口了第一船6万吨LNG现货。2015年,北京燃气积极开展海外自主采购LNG业务,利用唐山曹妃甸LNG接收站进口LNG现货,经汽化后注入陕京管网,既缓解了华北全网乃至全国的天然气供应压力,保障了首都的供气安全,也开创了国内燃气企业进口LNG气态外输的先河。中国燃气于2015年组建了LNG贸易公司,结合现有城市燃气和车用燃气用气采购机制,构建了液化天然气贸易体系,着力打造中国燃气特色的4G(LNG、CNG、LPG、PNG)能源网络,为“十三五”期间加快LNG贸易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国以城市燃气企业为主的国有、民营、外资燃气企业正在加快进口现货LNG的速度,并采用灵活的市场策略,在尝试借用由三大石油公司控制的LNG接收站准入成功的基础上,首次实现天然气管网的第三方准入。

5 大型城市燃气企业强强联合、抱团合作频现

在经历了近10年跑马圈地式的快速发展后,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发展速度趋于平缓,行业集中度渐高。首先,在目前经济形势不明朗和天然气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市场开发成本逐渐提高,以往单打独斗式的发展模式已经过时。其次,城市燃气行业的产品、服务和经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同质化特征,企业在产品和服务等方面合作的可能性较大;最后,在实施“以气代油”、“以气代煤”的过程中,单个企业推动较为困难,更多的是需要全产业链共同推动,这也有赖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在市场开发、项目推进等领域强强联合、抱团合作,共同推动天然气的应用与发展。

例如,2015年5月18日,为了响应国家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的号召,更好地促进京津冀地区燃气事业的发展,实现区域燃气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北京燃气与新奥集团签署框架协议,双方围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在车用气、城市燃气、上游资源和能源服务业务领域开展合作。5月20日,新奥集团与韩国三千里公司(韩国最大的下游城市燃气分销商)签署合作备忘录(MOU),双方将在市场信息共享、中韩试点项目策划、LNG供给与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聚焦重点项目,开展深入合作。

6 向下游产业链持续延伸,城市燃气企业增值服务扩展提速

纵览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燃气运营企业的成功经验,开展增值业务是燃气运营企业挖掘用户价值潜力,提升品牌优势和服务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内涵式增长的重要发展动力。

2015年,中华煤气实施一站式厨房设计服务,推出高级橱柜品牌Mia Cucina,并进入内地市场;与中国平安保险和华泰保险公司合作,推出家居燃气综合保险计划,已经在16个城市燃气项目中试行,总保费达到3000万元人民币。新奥能源在其旗下加气站内开展“E车E站”品牌快修、商业超市、保险等增值配套服务,并计划2016年将“E车E站”品牌增值服务扩展至30座加气站。中国燃气积极推广以“中国燃气·慧生活”为服务品牌的增值业务,通过客户中心、服务网站、电商平台、手机应用(APP)、抄表员、安检员等多种用户接触渠道,打造一个以家庭、社区为主要对象的电商入口平台,为燃气销售、增值产品销售、增值金融服务提供更便捷的互联网营销平台。北京燃气和中华煤气也推出了各自的电子商务平台,为用户提供网上缴费、预约服务、查阅燃气用量、拆改增迁、维报修、物资销售等服务。

7 城市燃气企业进入生物质能源、电力销售等领域,增强能源服务实力

伴随甲烷提取和转换技术的成熟,部分城市燃气企业已经开始在垃圾、废水和农业废料中制取甲烷。2015年,中华煤气在河北省启动通过热解气化过程将农林废物转化成为天然气的项目,并准备将生物甲烷注入天然气管网,这一举措为中国生物燃气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颁布的《关于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相关配套文件,允许各类经济实体参与电力市场投资建设,已经出现城市燃气企业进入售电领域的迹象。2015年,新奥集团在云南昆明、广东肇庆地区成立了售电公司,将开展售电及供电服务业务。

这些企业利用已经取得的城市燃气特许经营权和现有用户资源,在增加气源来源和能源服务业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设施的利用率,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以有限的资金投入扩大收入来源。

8 “走出去”步伐加快,城市燃气企业积极开拓国际油气上游市场

根据国家“一带一路”规划,能源合作将成为其中的主旋律,与天然气有关的合作将扮演重要角色。此外,当前国际原油价格处于低位,部分油气资源国经济不景气,迫于资源变现和重组的压力,国际能源企业低价出售油气资源的意愿增强,这有利于城市燃气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在此背景下,中国众多的城市燃气企业2016年后开始提前布局,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拓国际油气上游市场。

例如,2016年3月,新奥集团出资7.5亿美元收购弘毅投资所持有的澳大利亚桑托斯(Santos)公司11.7%的股份,成为该企业的第一大股东。此次收购是新奥集团进行天然气产业链垂直整合、开始能源全产业链布局的里程碑式交易。桑托斯是澳大利亚的独立石油天然气生产商之一,拥有面积最大的勘探和生产资源,基础设施广泛,2015年公司油气产量达到5770万桶油当量。6月,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有意向将子公司Verkhnechonsk的20%股份出售给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燃气的母公司)。

2015年中国各主要城市燃气企业都经历了转型,在上游资源获取、管道设施建设、增值服务延伸和能源服务拓展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展望“十三五”,在中国油气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前提下,天然气产业改革有望实现重大突破,将为城市燃气行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并助推各企业在“十三五”实现更大的发展。

本文参考资料主要来自新奥能源、中华煤气、华润燃气、中国燃气四家公司2015年年报。

编辑:王立敏

编审:夏丽洪

The year of transformation— Review of 2015 China city gas industry

LV Miao
(Beijing Gas Group Co., Ltd.)

China city gas industry sales volume of 124.1 billion cubic meters of natural gas in 2015, an increase of 8.7% over the previous year with slowing growth. The major gas enterprises experienced transformation and got achievements in upstream resource access, pipeline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value-added service extension and energy services development. Meanwhile, China city gas enterprises began to get into mid-upstream feld on the larger scale, continually carried out the business of importing LNG,parts of them accelerated into the distributed energy feld. At the same time, they extended to downstream industry chain and parts of gas enterprises entered to the feld of biomass energy and electricity sales. Alliance between giants was showed in large city gas enterprises and they actively explored the international oil and gas upstream market with high speed of “go out” strategy.

city gas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integration; China

2016-07-31

猜你喜欢

燃气分布式天然气
教材《燃气工程施工》于2022年1月出版
近期实施的燃气国家标准
探讨燃气工程的造价控制及跟踪审计
燃气,让千家万户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安全——解读《河北省燃气管理条例》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
天然气:供暖季在即LNG价格持续走高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
分布式光伏热钱汹涌
分布式光伏:爆发还是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