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预算法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和应对策略分析

2016-03-16韩姗姗

环球市场 2016年23期
关键词:预算法规范资金

韩姗姗

山东理工大学计划财务处

新预算法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和应对策略分析

韩姗姗

山东理工大学计划财务处

2015年1月1日起,新预算法正式实施,这对于促进财政预算的公开与细化,实施全口径预算,进一步规范财政支出具有积极作用。作为财政拨款全额事业单位,高校要适应新预算法的改革方向。新预算法的实施对高校的预算管理、财务信息规范公开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带来重要的影响。

新预算法,管理,应对策略

一、新预算法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进一步推进高校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新预算法规定,要建立全口径预算体系,政府全部收支都应纳入预算。一方面符合预算完整性的要求,另一方面体现了建立全面预算的改革方向。在预算收入方面,高校已将财政补助收入、学费、住宿费、报名费等事业性收费、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处置收入等全额纳入部门预算管理。随着新预算法的实施,高校预算收支范围将进一步涵盖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科技服务收入,经营收入等。同时,新预算法要求跨年度平衡预算,因此预算年度会延长,而高校现在通行的做法是一年一预算,这就要求高校在编制预算时不应只顾当年,还应作长远打算,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树立“大预算”财务管理理念,在编制财务预算的同时,还需编制债务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以及其他收支预算。

(二)进一步促进高校预算管理精细化

新预算法进一步强调了政府预算的严肃性和科学性,进一步细化了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决算对比等。以往,我国预算收支包括两套主要体系:即按功能分类和按经济分类,财政预算一般是按照功能分类公开。新预算法要求政府支出按功能分类后还应按经济分类对支出进一步细化,以此体现政府职能的具体支出差别。目前的预算编制体制下,高校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中存在“两套预算,两张皮”现象,新预算法实施后,这种现象难以为继。这是因为:按照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实施双向管理,校内预算与校外预算不统一,预算执行起来将有一定的难度,资金也难以支付。

(三)进一步促进高校财务规范、公开

新预算法增加了很多条款,这些条款很大部分都涉及到促进预算公开、加强审查监管等方面,对提升财务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国家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越来越大,社会公众越来越关注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这种效益体现在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体现在提供合格的人才。教育资金相比其他财政性资金更加敏感、更容易引发社会关注,如何成为社会公认的好大学,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对高校财务的规范性和效益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进一步促进高校会计人员加强学习

随着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推进,国家对高校财务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以及高校财务制度和高校会计制度的修订,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也不断改革创新。2012年开始,国家出台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及《预算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高校财务管理人员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交流和实践,才能破解当前财务管理的困局和难题,在规范财务管理的同时,更好的为师生提供更优质的财务服务。

二、高校的应对策略

(一)要做好全面预算管理

高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要全员参与,要在全体教职工中树立全员参与的意识。预算管理不是财务处的事,也不是某几个部门的事,要人人参与预算,每一位教职工都要有预算管理的权利意识和维护好预算执行的责任意识。第二要全程管理,高校要全面梳理预算管理的流程,在编制、执行、监控、分析、调整、考核评价各个环节加强内部控制,明确职责权限,有效配置办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发挥预算的“指挥棒”作用。第三要全额管理,预算的范围不仅包含事业类资金,还应进一步包括基建资金,债务资金、其他资金以及经营资金等。

(二)要做好预算精细化

高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要早规划,高校要根据学校的事业规划和本年工作计划,做好顶层设计,落实好本年度的工作任务,明确重点工作,把握好资金投入方向。第二要早实施,按照政府采购和项目管理等有关规定,前置项目论证和政府采购的报批工作,确定年度内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和专项工程等,统筹资金安排,加快预算执行。第三要早编制,高校“两套预算、两张皮”主要是校内预算与校外预算编制时间不一致造成的。

(三)要做好财务规范、公开

高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是“三公”经费问题,根据中央的八项规定,必须严格控制,不能超支,高校更应如此,但是高校无论从经费来源还是从基本职能,与一般的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对高校的“三公经费”应该综合分析和评价,不能一概而论。高校要正确界定其内涵,改建核算方法和体系,准确反映,引导舆论,做出充分分析说明,得到社会的理解。第二是债务问题,随着财政对高校化债政策的落实,进一步加大了新增贷款的限制,高校要非常谨慎地对待自身的债务问题。第三是绩效问题,特别是专项资金的绩效,随着各级财政对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持续加大,高校担负着教学、科研、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的使命,应始终坚持勤俭办学、厉行节约的原则,追求成本效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注重项目绩效。第四是资金管理规范问题,新预算法对资金管理规范和使用年限提出了要求和明确规定,如“对政府全部收入和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应当作为结余资金管理”,这就要求高校要追求资金的时间价值,尽量减少结余结转资金,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在财务公开时应该注意到结转结余资金。

(四)为促进财务管理人员加强学习

高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加强学习,勇于实践。高校要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沟通和交流,同时要用于实践以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核心竞争力,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第二要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时间敏感性。一方面要让全体财务管理人员明白学校的预算不仅是一组组数字,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的规章制度和政策,要深刻把握和理解政策的内涵,另一方面,要树立资金价值观念,追求使用效率,加快预算执行。第三要树立勤俭办学意识、依法理财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第四是处理好各种关系,比如:处理好财务管理和业务工作的关系;处理好内部管理和外部要求的关系。

猜你喜欢

预算法规范资金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新预算法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
新《预算法》执行中的利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