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霍乱时期的爱情》之悖论叙事

2016-03-16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悖论阿里爱情

李 君

(常州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浅析《霍乱时期的爱情》之悖论叙事

李 君

(常州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悖论最初是逻辑学术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在数理科学、经济学以及文学等领域被广泛应用。悖论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方式之一就是悖论叙事。《霍乱时期的爱情》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另一部力作。从悖论叙事的角度,对该作品中的主要矛盾:爱的坚守与放纵、爱的困惑与领悟进行解读,有助于进一步爱情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霍乱时期的爱情》;悖论叙事;爱情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拉丁美洲魔幻主义文学大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完成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再现了时光的无情流逝,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他本人曾说过:“《霍乱时期的爱情》是我最好的作品,是我发自内心的创作。”在这部杰作中,马尔克斯写出了爱情和婚姻生活的本质。故事发生在南美国家哥伦比亚的一座海港城市,描述了三位主要人物的情感世界:分别是弗洛伦蒂诺·阿里萨、费尔明娜·达萨和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弗洛伦蒂诺·阿里萨是位年轻电报员。机缘巧合之下,他与美丽的少女费尔明娜·达萨相遇,并一见钟情,展开了疯狂的追求。但是这段恋情遭到了费尔明娜·达萨父亲的坚决反对和阻挠。被迫和父亲在外旅行漂泊一年半后,归来的费尔明娜·达萨变得独立、成熟。和恋人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的不期而遇使她如梦初醒。她果断地拒绝了他的爱。几年后,费尔明娜·达萨嫁给了家境殷实、年轻有为的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他们的婚姻持续了五十一年九个月零四天,直到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去世。此时,年逾古稀的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在默默等待了五十一年九个月零四天之后,再次向他心目中的女神—费尔明娜·达萨表白……《霍乱时期的爱情》以它独特的视角描写了贯穿人物漫长一生的爱情,和不同年龄时期对爱情的思考。

悖论,通俗地说就是自相矛盾的话或者似是而非的论点。经过当代一些文艺批评家的论述,悖论不断被系统化、理论化。有学者认为悖论不仅是语言特征,同样也是文学结构特征,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取得一种意在言外的效果。[1]“悖论陈述作为叙述的策略,是叙事文学中形成故事内部各因素尖锐冲突的重要策略。小说叙述中处处暗示事物内在的自相矛盾的悖论,这种叙述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动力。”[2]“悖论又是一种叙事结构模式”[2],“我们完全有理由把‘悖论叙事’当作一种特殊小说艺术形式。”[2]马塞尔·丹尼西则把悖论定义为:“悖论,字面上的意思是‘与期待冲突’。”[3]换句话说,悖论是一个“与期待相冲突的事件”,即叙事结果“与期待冲突”。从悖论叙事的角度来分析《霍乱时期的爱情》,可以发现它包含着具体的爱的矛盾,主要有:爱的坚守与放纵;爱的困惑与领悟。

一、 爱的坚守与放纵

小说中的主人公之一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终身未娶,为了年轻时难以忘怀的初恋情人费尔明娜·达萨,他用了一生的时间去等待。半个世纪前,弗洛伦蒂诺·阿里萨还是个出身卑微的私生子,贫穷、其貌不扬。美丽高傲的女孩—费尔明娜·达萨的惊鸿一瞥,使他坠入情网,无法自拔。青涩岁月里的纯洁初恋是令人难以忘怀的,但是否真的值得用一生去追求?不成功的初恋往往对人影响至深:有人因此不再相信爱情,转而逢场作戏、玩世不恭;也有人愤懑不平转而因爱生恨、疯狂报复。但是同样深受失恋打击的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则选择了默默坚持和等待:“那天,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在大教堂前见到怀有六个月身孕、对自己的新角色驾驭得八面玲珑的费尔明娜·达萨,便下定了狠心,要赢得名誉和财富以配得上她。他甚至没去考虑她已是有夫之妇这个障碍,因为他同时认定,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是会死的,就好像这件事取决于他似的。他不知道将在什么时候,也不知道会如何发生,但他把它当作一件势不可挡的事。他决心既不着急也不躁动地等下去,即便等到世界末日。”[4]188为了费尔明娜·达萨,他执著地等了五十一年九个月零四天,直到她的丈夫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去世。为了费尔明娜·达萨,他变得积极进取,努力地发展真正的事业。奋斗一生,直至出人头地,成为加勒比河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在这漫长得几乎令人绝望的岁月里,费尔明娜·达萨一直高高在上,嫁给了身世显赫的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享受着上流社会的贵妇生活;同时被他视为情敌的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又是如此强大,风度翩翩、医术精湛(弗洛伦蒂诺·阿里萨曾不止一次地在与乌尔比诺医生的相处中自惭形秽)。五十一年九个月零四天每天流逝的分分秒秒,任何时候的放弃都有可能,并且都将会前功尽弃。但是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却坚持了一辈子,无怨无悔。他的爱进行得艰难而迟缓:“重新赢得费尔明娜·达萨的芳心成了他生活中唯一的目标。他坚信自己早晚能夺回她”[4]197于是,他说服母亲,为这一天的到来提前精心准备好婚房;每年一度举办的花会,因为可以看到费尔明娜·达萨的公开登台亮相,他始终是秘密的参与者(和主角之一);他去大教堂望弥撒,只为能远远地看上费尔明娜·达萨一眼;他千方百计地买下高级餐厅的一面镜子,只因为这镜子曾映照过光彩照人的费尔明娜·达萨;他苦心积虑地试图保持健康和延缓衰老,只为了能够等到那一天。但是矛盾的是,一方面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一厢情愿地努力着,耐心地等待着费尔明娜·达萨的回心转意;另一方面他沉溺于性爱,疯狂猎艳。和他有过暧昧关系的女人不计其数。反差如此之大,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对费尔明娜·达萨的爱是真爱吗?因为年轻时的一次疗伤之旅,无端被神秘女子夺走了童贞,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从此误入歧途:“曾有一个连他自己都无法相信,甚至也不愿承认的发现,那就是,他对费尔明娜·达萨的虚无缥缈的爱可以用世俗的激情来替代。”[4]163“事实上,他一直都表现得就像是费尔明娜·达萨彻头彻尾的丈夫:肉体上不忠,心灵上却死心塌地;不停地努力摆脱自己所受的奴役,却又从不让自己的背叛给她带去痛苦。”[4]226他和各种女人交往,偷欢纵欲,以此来缓解对费尔明娜·达萨的思念。但是,无论他和多少女人在一起,无论他们维持了多长时间的关系,他并不想与他们结婚,只想有肉体的关系,满足自己的欲望,慰藉内心的孤独,麻醉相思之苦。当面对年老的费尔明娜·达萨好奇的询问时,“他立刻做出了回答,声音中没有一丝颤抖:‘那是因为我为你保留了童贞。’”[4]391在长久的单相思的煎熬中、孤独等候的寂寞空虚中,弗洛伦蒂诺·阿里萨需要做点什么来保持耐心不至于不堪忍受而无法等待。相对于他五十年如一日的爱情,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的无数猎艳之举是值得同情和原谅的。确切地说,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为费尔明娜·达萨保留的不是处子之身,而是一颗纯真的处子之心。

二、 爱的困惑与领悟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费尔明娜·达萨美丽而又矜持,是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心目中的花冠女神。年轻时,她与弗洛伦蒂诺·阿里萨曾有过一段恋情,但是随后嫁给了出身显赫的能干医生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多年以后,成为寡妇的费尔明娜·达萨与弗洛伦蒂诺·阿里萨重新携手,开始了一段浪漫的黄昏之恋。

费尔明娜·达萨与两位男主人公都有过交集,兜兜转转之间,她才逐渐领悟了爱的真谛。她与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初识时,还只是个懵懂单纯的13岁少女。年轻的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的热烈追求和他身上浪漫忧郁的气质使她对爱情充满了憧憬。受好奇心的驱使,她接受了他的第一封情书,并且在爱的幻想中,和他频繁通信,甚至在信中天真地答应了他的求婚。两人青涩的秘密恋情遭到了费尔明娜·达萨父亲的反对和阻挠:“他在一只箱子的夹层里找到了三年来累积的一摞摞信件,显然,它们用爱写成,同样也被用爱收藏着。信上的签名确凿无疑,但洛伦索·达萨当时及以后永远都无法相信,女儿对她这位秘密恋人的了解仅仅限于他是个电报员和他喜欢拉小提琴,再无其他。”[4]89可以说,年轻幼稚的费尔明娜·达萨只是被爱情的表象所吸引。追求者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狂热的情诗、甜言蜜语和一片痴心都让她误以为这就是爱情。她爱上的只是小提琴和诗歌,是每一个少女所能想象的浪漫。好奇感、被爱的满足感以及初恋的新鲜感让她沉浸在爱情的幻想之中。但是,理想化的爱情不会长久,幻想终究会破灭。和父亲在外旅行长达一年的费尔明娜·达萨归来后,出现在集市的“代笔人门廊”。当她猛然回头,与弗洛伦蒂诺·阿里萨面对面时,“此刻她没有感到爱情的震撼,而是坠入了失望的深渊。在那一瞬间,她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对自己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她惊慌地自问,怎么会如此残酷地让那样一个幻想在自己的心间占据了那么长时间。她只想出了一句话:‘我的上帝啊!这个可怜的人!’”[4]117前一秒费尔明娜·达萨还在集市中穿梭忙碌着,想着为两人日后的生活添置物品,满心是美好的念想。但是当那个日夜盼望思念的人突然出现在眼前时,她吓了一大跳,惊慌地自问怎么会看上这么一个可怜的人。此时的费尔明娜·达萨已经长大了,见过世面变成熟了。她发现心目中的恋人并不是她想象中的样子,原来只是个普通的庸俗的人。她所恋上的只是内心理想化的对方。瞬间清醒的她失望至极,毅然决然地与弗洛伦蒂诺·阿里萨断了一切。此后,由于担心害怕成为老姑娘,费尔明娜·达萨理智地选择了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尽管她并不爱他。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家世显赫、风度翩翩、受过良好的教育。嫁给了他也就意味着享有了优越的社会地位和丰裕的物质生活。但是没有爱情的婚姻会幸福吗?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所信奉的是婚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稳固。费尔明娜·达萨也试着说服自己:爱情并非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稳定、有安全感和保障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她和她不爱的丈夫一起磕磕绊绊地生活了50多年。平淡、缺乏激情的日子曾使费尔明娜·达萨迷茫过:她想起了那个美丽的少女的梦以及那个记忆中被抹去的影子“弗洛伦蒂诺·阿里萨”,怅然若失;她的内心渴望着爱的浪漫火花。她的医生丈夫,克制、理智,身为虔诚的天主教教徒,竟然也瞒着她有了一段婚外情。这段众人眼中荣耀的幸福婚姻的背后是挫折、误解、争执、怨恨和厌烦。所谓稳妥的婚姻其实是夫妻双方互相争斗与不断妥协的结果。

那么,年老的费尔明娜·达萨为何在丈夫去世后,又重新接受了垂垂老矣的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呢?初恋时不懂爱,又经历了无爱婚姻的费尔明娜·达萨渴望拥有一份真实的爱情。为了心目中的女神,七十多岁的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开始认真地学习打字,一封接一封地把打印好的信件寄给她。信中不再是冲动地表达热情似火的爱慕之情,也没有对费尔明娜·达萨当初的拒绝和伤害有任何不满和怨言,而是平静、沉稳地和她交流自己对人生、老年和死亡的思考。这些信给新寡的孤独老妇费尔明娜·达萨带去了多么大的心理慰藉和共鸣。此时的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已不再是一个影子,而是一个真实的、成熟睿智的长者。他能够开导她、理解她、关心她和陪伴她,更为她安排了精心策划的轮船旅行。当费尔明娜·达萨享尽了一生的荣华富贵,年老色衰之时,面对着这份等待了半个世纪的沉甸甸的爱;面对着那个已由面色苍白的男孩变成秃顶隐忍的老头—至今未婚的弗洛伦蒂诺·阿里萨时,还有什么理由不动心呢?幸运的费尔明娜·达萨最终拥有了她无法想象的爱情,也让我们明白:过于理想化或太过现实,都无法使我们获得真正的爱情。爱真实的他或她,才是真爱。

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笔下的爱情是那么自相矛盾却又合情合理,复杂而深邃,令人失落又不乏惊喜。反观当下的一些“速食”爱情观,书中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和费尔明娜·达萨历经沧桑之后终获圆满的爱情,让我们感动的同时也给予我们启迪:爱情并非如想象中那般美好,甚至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但往往越是艰难的爱情,越发弥足珍贵:真正的爱情更需要耐心等待。

[1] 秦剑.悖论的叙述与叙述的悖论[J].当代文学研究,2008(3).

[2] 廖昌胤.悖论叙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 Danesi,Marcel.TheLiarParadoxandtheTowersofHanoi:The10GreatestMathPuzzlesofAllTime[M].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2004.

[4] 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M].杨玲,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2.

A Probe into the Paradoxical Narrative inLoveintheTimeofCholera

LI Jun

The word “paradox” is also called antithesis, or speciosity. Paradox ,usually as a logical term,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is now widely used in maths and physical science, economics and literature. The paradoxical narrative is a form of representation of paradox used in the literary works.LoveintheTimeofCholerais the Nobel Prize winner-García Márquez’s another masterpie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aradoxical narrativ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veal some major contradictions involved in Love in the Time of Cholera: devotion to love in contrast with passion and sexual indulgence; bewilderment of love in contrast with awareness of love, and further reflect the contradictory and complicated side of love.

Love in the Time of Cholera;paradoxical narrative;love

2015-10-22

李君(1979-),女,江苏常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I106

A

1671-8275(2016)01-0099-03

长 河

猜你喜欢

悖论阿里爱情
视神经炎的悖论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海岛悖论
云上阿里
辰辰带你游阿里
“帽子悖论”
阿里战略
美妆悖论
阿里是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