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庄情论之研究

2016-03-16屈彩红滕海滨

关键词:老子庄子

屈彩红 滕海滨

(宁夏大学 政法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老庄情论之研究

屈彩红滕海滨

(宁夏大学 政法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摘要:道家的学说、思想影响深远,道家所秉承的“自然无为”的思想通常被世人认为是无情的,有关道家学派有情还是无情的讨论也是时常可见。总体而言,道家学说重理智,似乎“贵在无情”,相较于积极提倡“仁义之治”的儒情而言,“无为而治”的道情则显得颇为薄情。然而,当仔细领悟道家学派所倡导的理念后,研究者就不难发现,道家所提倡者,无非以其所言“自然无为”而得自然真情,此乃“无情之情”,却是一种超越世俗的道德情感,是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老子;庄子;无情之情;自然之情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富有情感的文化,中国哲学是一种重情感的哲学。与西方以自然宇宙为中心,重逻辑、重语言的“求真”的哲学精神不同,中国哲学的出发点在于寻找人的情感归宿和精神境界,是一种“求善”的哲学。在中国哲学智慧中,知情意必然相统一,是整体的存在。由于中国哲学着眼于“人事”,“情”便显得举足轻重,“求知”与“求意”最终都要落实在“求情”上。与其他有关“情”的学说相比,道家重理智的情感体验总被认为是“无情”的。道家主张使万物玄同,在世人看来这几近无情,然而这种“无情之情”,却超越了世俗的道德情感,是一种追求道情合一的自然本真之情,是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情感体验。

1老子的情论

老子是道家的开山祖师,我们翻阅过其洋洋洒洒五千余言的《道德经》后发现,并无一处有关“情”的论述,单从此意义上而言,似乎印证了《道德经》中无“情”的论断。然而,仅流于表面、执着于“情”字本身来判断老子思想是有情还是无情未免显得草率和肤浅。以儒家著作《论语》为例,在《论语·先进》篇中,“颜渊死,子哭之恸。”这其中未见一字言“情”,而情尚在。《论语·里仁》篇中,“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其言心之“戚戚然”,可窥见孔子之至情。孔子亦尚未言情,但一好一恶,可窥见其心及所提倡之儒情。再反观老子,未着“情”字的《道德经》却有“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样充满人文关怀的圣人之言,足见他对个体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肯定,言语间分明呈现了一个有情之体。

老子认为,达到返璞归真而成为了无名之“圣人”,便使“情”的存在成为必然可能。假如人没有真情实感,人就生而无意义,人身处天地万物之间经历生灭变化,便没有了价值,便无须追求完美和谐,也无需成为洞见人生的圣人。因此,人是有感情的。这种本真感情应该由道来继承,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人为万物正名,于天地之间找寻生命存在的规律与意义,遵道而行。也就是,人想要获得真情,就得体悟道,把握道中的“情”。

怎样体道悟道,老子提出了“绝圣弃智”的方法。老子认为私欲与寡欲会成为扰民的“有为”之举,且由“圣”“智”产生。他主张“绝学”,认为对圣智礼法的追求会遮蔽本心,抵御不了权欲的诱惑,无法置身事外,不能无忧无患地追求大道。他以“道”为本位,强调人应处顺自然,置于自然状态中,与万物一体。要用清静无为的处世态度来面对所处世界,柔弱不争,从而无为而无不为,体道悟道。“绝圣弃智”实际上是否定人为造作的矫情。“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仁义、智慧都是人为制造的秩序,是世俗秉承之物,有违于道,是损道之逆行。没有出自人真情实感的仁义,是为仁义而仁义,没有秉行人价值判断的道德,是为道德而道德。既无真情的支持,就会刻意雕琢、虚伪造作。而所有的事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有仁义则必有反仁义,有道德则必有无道德。人只有遵循自然本心,返璞归真,使心性和生命存在于自然的状态下,才能达到与万物平等无差别,与万事万物和谐相处。当我们进入抽象的“道”的“玄同”境界,就能认识老子所言的道情,懂得毫无保留、没有差别、没有偏私的情才是世间最质朴的情感。自由遵循万物为一的道情,以致达到精神上的最高境界。

2庄子的情论

先秦诸子中最先将“情”字作为“情感”处理的是庄子,《庄子》最早以“情”指代情感。庄子有关“情”与惠子做了一番辩论。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庄子和惠子围绕着“情”进行了相关论述,惠子认为所谓“情”是人所表现出来的好恶之情,而庄子认为这样的“情”虚伪造作,是一种“是非之情”,由各种利益构建起来的世俗情感,这样的“情”不应该为人们所追求,且“好恶之情”有违于自然,不是出自真情实感,难以体悟。在庄子那里,“情”是一种超越利害关系、超越世俗规范的自然之情,是一种自觉自愿,“不以好恶内伤其身”。而事实上,既无喜怒好恶等世俗之情,人便没有了情感,不易为世人所理解,人就会显得“无情”。

庄子所谓“无情”实际上是“无物情”。所谓“物情”,即是人因外物而动情,因物之好而好之,因物之恶而恶之。与“物情”相对立的,就是“因自然”之真情流露,“因自然”是排除“物情”最直接的解决办法。“人故无情”并非真的绝情,而是要自然地流露。正如庄子妻死,他鼓盆而歌,庄子不是不悲伤,而是他认为生死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事,既然生死有它独有的价值与意义,人就应该坦然地面对它,安然地顺从它,人只有能坦然随顺生死,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意义。而一个生命的寂灭,是他的肉体复归了自然,正是与物化一,是遵循自然的大道。这种“情”不以外物束缚心灵,使心灵得以澄净,复归“道”之本初至情。庄子这种复归自然,于自然本心中体悟道而寻求真情,与老子的道情中寻得灵魂的自由与情感的归真异曲同工。庄子的至情至性集中体现为一种无知无欲的“素朴”状态。

庄子不但认为类似伪善矫情不可取,还对其进行了揭露与批判。他在《盗跖》篇中借大盗之名把儒家宗师孔子斥为“盗丘”,把历代圣贤帝王唾骂为窃国大盗等。庄子与世俗格格不入,他振聋发聩的呐喊就是为了警醒世人不再对这个充满虚伪奸诈和不平等的丑恶现实怀抱希望。而在积极奉行仁义礼智的社会现实中,庄子的思想不能为世人接受,世人认为其思想太过消极避世。然而,不破不立,只有以更“无情”的态度才能醍醐灌顶,才能驱散伪情之迷雾,使真情得以显露。

庄子的“无情”实为真情。假若无情,何以如此强烈批判仁义道德之虚伪?假若无情,何以会如此热心倡导返璞归真?假若无情,何以如此执着与世俗对面而立?假若无情,何以如此极端地忘情灭情以警醒世人?庄子用情切切,何谓“无情”?

综合上述,老庄所代表的道家以超越一般社会伦理的自然本性体验来达到对道的觉解。由于道家哲学自身的抽象性和思辨性所达到的高度和深度,道没有任何规定性,道作为体的对象就不能进行理智的分析。老庄哲学避免感性直觉把人的心智引向歧途,偏离道的认识目标。道家的道作为实践理性的对象,非语言与逻辑所能达到,唯有心灵情感体验更为可靠。道家哲学认为以自然通万物,是最大的自由,而“人为”是对人的自由的限制。“人为”把事物进行了分类,如善与恶、好与坏、美与丑。正是源于这种价值评判,而违反了人应有的自尊与自然本性。道家所提倡的自然,正是对自由和平等最好的诠释。

道家于世俗正面价值的反面提出了自然,这是一种反向存在的价值域。正面价值观往往以一定的条件与标准建立起来,这样的价值观往往具有相对性,是不可靠的,是易于改变的,此时的美是彼时的丑。而这则是与自然相违背的“人为”。“不知之知”是谓“真知”,是一种世俗价值观反面存在之物,亦即“正言若反”。“无情之情”是谓“自然之情”, 不为物所累之情,才是真情实感。老庄所讲的“情”,并不是人世俗的好恶之情,情亦无悲乐,拒绝世俗悲乐之情,要自然无为,安时而处顺,由此可以达到不为生死所束缚的自由境界,而自由境界的情感是强烈而独特的。可见,道家意向性的情感体验的思维,不仅不缺少情感,而且较之儒家显得深沉而玄远,常人难以企及。

3老庄情论的影响

3.1对魏晋士大夫的影响

魏晋时期,名士酷爱《道德经》《庄子》,都把超脱世俗视为高远的情致。文人士大夫由人的自觉意识慢慢发展到追求人的存在风貌——“越名教而任自然”。 他们认为人应该顺着他的自然本性去生活,想说什么想干什么,都不必介意社会规则与社会各阶层的批评与指责,人都应追求才情、气质、格调、风貌,而不再关注道德、操守、气节。他们追求返归自然,以自然、虚静为怀,讲究超脱的风神气度。他们高扬着自然真性情旗帜,任性率意,旷达放纵,追求个性自由的初衷,而这种源于自然的内在本质,才是人们鼓励、欣赏的对象。这些都与《道德经》《庄子》的影响有关,同样地尊敬个体的自然情性,追求精神的超脱,这种清峻遥深的精神境界成为时代的主题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士人每当失意、绝望之际,老庄的超脱与自适就成为了士人们的灵丹妙药。放任风流的魏晋风骨体现了道家学派思想神韵。

3.2对美学的影响

道家崇尚质朴、本真之美,体现在艺术创作中就是要保持自然,避免人为过分雕琢。造作和华饰会妨碍作者表达真情实感,损害作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庄子主张将清静无为与朴素无华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一种美学追求,“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素”是天下最大的美。老庄追求清静无为的朴素美,认为作者的情感不应受任何人为因素的规范制约,必须是“真”的,无任何社会功利目的,属于自然天性。道家关于“情”的观念,开创并确立了中国美学史上以“朴素”和“真”为主题的美学思想。

在道家看来,天地万物发生变化出自天然,是无意识无目的的。“自然而然”既是价值观和意义域和生活态度,又是审美体验。可以说,道家的人生境界追求落实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审美体验和生活态度。道家对“自然而然”的崇尚使它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取向,那就是对虚、静、恬、淡、寂、漠、素、朴、纯、粹等方面的审美。道家的人生境界重在自然而然,反对人为做作,对于中国人的人生境界提升无疑起着无以代之的作用。

道家人物的特立独行,不为世俗之情所动,平静、安详当中可以窥见他们的善良、公平和怜悯万物的情感,形成了道家“无情”的情感体验的心理状态和感受。这样一种感情,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现实的无奈与悲叹。因此,他们的“无情之情”便带上了几分悲凉和孤独的情绪。如果自然之情就是至乐的话,这样的乐就是一出令人流泪的喜剧。正是因为这样,从道家的情感体验中延伸出中国传统情感体验的独特性。道家的悲凉与无奈,对美学影响至深。这种情感转化为一种审美情感体验——虚静的自然、高洁的形象,这种审美总透露出几分凄凉的美感。中国传统的情感体验不是纯粹的自然美或形式之美,而是道德感情体验的转移。美是善之美,是意象性的意境之美。“道”与“善”的境界的生成即是美感,审美的情感体验便是一种移情式的道德情感体验的延伸。

4老庄情论的局限性

老庄追求的“自然之情”忽略了人和自然事物在本质上是否能够取得统一的问题,或者说,是否只要按照他们所说的自然无为,就能得到真情。其实,人有意志,有理性,有感情。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区别于自然事物,他的意志、理性、情感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不同情状下自然而然地产生。老庄无法使其和谐地统一起来,造成了老庄对“情”认识的偏颇。荀子指责老子“有见于曲无见于伸”和评价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都是极中肯的看法。这也正是说明老庄学派在对“情”的认识、理解和感悟上,对于超物情的“无情”追求的偏激之处。老庄的喜怒哀乐等物情对他们追寻道心都是无益的,而人都是具有感情的非理性动物,这种特性,也为这种超越世情的自然真情,带上了一丝无情的色彩。这也正是老子学说的局限之处。

参考文献:

[1]刘慧.先秦道家情论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0.

[2]朱喆.儒情与道情[J].江汉论坛,2000,(5).

[3]冀宇宁.道是无情却有情——浅析老子“情”的维度[J].安徽文学,2008,(12).

[4]赫广霖.儒、道之“情”特色论[J].许昌学院学报,2004,(3).

[5]周兵.先秦儒家和道家在“礼”与“情”关系问题上的分歧及其启示[J].孔子研究,2009,(4).

[6]邹元江.情至论与儒、道、禅[J].戏剧,2004,(2).

[7]寇养厚.先秦道家的“自然任情”观念[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

[8]郝永刚.人生境界论[D].上海:复旦大学,2010.

[9]赵以保.老子生命美学研究[D].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0.

责任编辑:李增华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6.03.055

收稿日期:2015-12-31

作者简介:屈彩红(1990—),女,河北隆尧人,外国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东方哲学史。滕海滨(1969—),男,山东烟台人,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中图分类号:B223;B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6)03-0130-03

猜你喜欢

老子庄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庄子说》(二十三)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八)
智者老子
《庄子说》(十五)
北大簡《老子》釋文指瑕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