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英语语用意识问卷得到的教学启示
——以陇南师专英语专业学生为例*

2016-03-16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陇南外教外语教学

高 先 丽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英语系, 甘肃 成县 742500)

GAO Xian-li

(Department of English, Longnan Teachers College, Chengxian 742500, China)



从英语语用意识问卷得到的教学启示
——以陇南师专英语专业学生为例*

高 先 丽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英语系, 甘肃 成县 742500)

近年来,虽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语教学者的重视,但是重视程度却因学校的不同而不同。根据对陇南师专英语专业学生语用意识的调查问卷的分析,笔者发现,为了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我们应该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 语用意识; 语用能力

GAO Xian-li

(Department of English, Longnan Teachers College, Chengxian 742500, China)

毋庸置疑,语言最基本的功能是交际,所以,衡量外语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应该是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语言使用能力(即语用能力),尤其是英语专业的学生[1]。所谓语用能力,即指能地道、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高于规范、正确地使用语言的能力。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却把大量的精力花费在各种各样的题海之中,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做起英语试题来头头是道,面对外国人说起话来却很多时候让对方感到茫然,甚至产生误会和笑话,也就是我们忽视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究其原因,那就是因为我们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过度地重视语言形式的正确、规范与否,而忽视了语言使用在特定的语境中是否地道、得体的问题。

在全球化的今天,外语教学的目标是: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法知识,还要让学生能够具备实际的语言交际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前者是语言知识的基础,后者是语言能力的实践。而要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首先应该培养其语用意识。所谓语用意识指语言运用的潜在意识,主要是指在语言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自觉的认识。那么,目前陇南师专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用意识现状究竟如何呢?

一、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用意识现状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做了一次问卷,问卷对象为陇南师专英语系专业二年级学生,问卷内容为学生的语用意识情况。通过问卷,我们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1)英语专业学生语用意识薄弱,竟有过半的学生完全没听说过“什么是语用学、语用能力”;(2)在平常的语言教学中,英语教师很少给学生灌输语用方面的知识,也很少创设语境进行语言教学;(3)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学生不具备语用意识,甚至不懂什么是语用意识,当然也就谈不上具备语用能力了;(4)因为缺乏目的语的语用意识和相关的语用能力,我们的学生在进行日常的英语语言交际时,基本就是通过汉语的思维翻译成英语来表达,结果当然就可能导致一些跨文化交际失误甚至失败[2]186。

二、原因分析

从问卷结果来看,陇南师专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用学知识极度欠缺,语用能力更是无从谈起。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学生缺乏相关的语用意识;另一方面也和我们英语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从学生角度来说,原因在于(1)他们了解语用学知识的途径很单一,只是偶尔从老师那里听到;(2)学生在平常的语言学习中,过度地注重语言形式的正确与否,即语法知识,忽略了语用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即语言的交际性;(3)学生对于目的语的语言文化知识了解甚少,这也影响了学生的实际语用能力水平。

从教师角度来说,教师担负着课堂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语用意识之强弱,所以,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就显得尤为关键。我们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是:在中国的语境、中国的文化下、由汉语思维的老师进行外语教学(虽然也有一定数量的外教进行口语教学,但是学生与外教接触的机会并不是太多);授课的教师过多地要求学生掌握语言形式的正确性,却忽视语言的基本功能,交际功能。受这种授课方式的影响,我们的学生当然无从了解语用学,无从提高语用意识,无法具备较强的语用能力。

三、提高学生语用意识途径

为了能够真正提高学生正确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提高学生语用能力迫在眉睫。而要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具备较强的语用意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运用语言时,往往是汉语思维+英语文字[3]365。那么,我们该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呢?

1.改变陈旧的课堂模式 从学生对语用知识的了解途径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语用知识的有限了解往往来自老师,所以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可见一斑。而老师与学生发生接触的场所是课堂,所以,课堂模式的形式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其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虽然大多数老师都承认,应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但是由于语用知识的教学比较困难,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所以创设虚拟的语言环境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改变过去那种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边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以老师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课堂参与性。正因为没有亲身参与其中,所以学生缺乏语言的实践能力,没有机会去思考和体验语言的得体使用(当然也包括语言的正确使用)。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我们课堂的主人,老师尽可能多地创设语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在这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前教授相关的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并且适时指出学生语用失误之处,便于让学生认识到在交际过程中,除了语言形式上的错误之外,还有语用的错误[4]。

2.加强与外教的交流 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直接交流。长此以往,学生的汉语思维习惯就会受到英语思维的影响,这是一种很直接并且很有效的培养语用意识和提高语用能力的方法。虽然我们有外教教授的口语课堂,但这还远远不够。应该把和外教的语言交流时间延伸到课外,当然,这要看条件许可和外教本人的意愿,并且学生要学会在课余时间和外教打交道,这可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目的语文化和风俗习惯。在和外教打交道的过程中,外教可能会适时地纠正你的一些语用问题,这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和发展语言能力的机会。

3.多途径地介绍英语语言文化与历史知识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可谓密不可分,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所以,教师应该多向学生灌输英语语言文化和历史知识,包括英语国家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民族性格、思维方式、宗教信仰、语言禁忌等。这样,才可能尽量避免因为跨文化差异而引发的语用失误[5]。另外,我们还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介绍这些差异,比如能反映真实语境的视频和英语电台节目、课外书籍、经典英语影视作品、网络资源等等。这些既不显得单调乏味,又能高效地获取相关知识。

4.整理、搜集语用失败语料,总结语用规律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学生如果能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归纳,尤其是中英差异而产生的语用失败语料,那么就会吃一堑,长一智。同样,也可以让学生在语言练习活动中,相互发现彼此的语用失误。这样一来,既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又可以用别人的失误来提醒自己。长此以往,学生在和别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时候就会对自己语言的得体性产生强烈的意识感。

四、结 语

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其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因此,我们未来教学的重点是: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语法规则),因为这是语言的基础;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因为这才是学习语言的终极目标。培养语用能力的第一步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语用学和语用能力,具备较强的语用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并使其意识到真实语言环境中得体、顺畅地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性,意识到语言形式的正确与否并不是语言交际的唯一要求。

[1] 洪 岗.英语语用能力调查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4).

[2] 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4] 刘建达.中国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测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4).

[5] 王得杏.跨文化的语用文体[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4).

Teaching Enlightenment from Questionnaires on English Pragmatic Awareness——A Case Study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English in Longnan Teachers College

In recent years, the cultivation and improvements of students’ pragmatic capabilities have been paid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by English teaching scholars, though the degree of emphasizing varies from different colleges.By analysing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English of Longnan Teachers College, it is found that we should cultivate students pragmatic awareness at firs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pramatic capabilitie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pragmatic awareness; pragmatic capability

2015-06-09

本文系2014年度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改项目《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策略》(JXGG201403)的研究成果之一。

高先丽(1975-),女,四川简阳人,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语用学研究。

G642

A

1672-2388(2016)02-0039-03

猜你喜欢

陇南外教外语教学
陇南江南华源电力有限公司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青青之岛 悠悠陇南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教Lis的诗意生活
陇南记忆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
Epidemiology of visceral leishmaniasis before and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Longnan City,China,2005-2013
外教新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