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潍坊市小微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研究

2016-03-16陈汇才

潍坊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潍坊市小微集群

陈汇才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潍坊市小微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研究

陈汇才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潍坊市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及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叠加位置,外贸发展地域优势明显。潍坊市始终把外贸转型升级作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增创外贸新优势的重要措施。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是现代经济生活中最为活跃的一支力量。现阶段,全球经济复苏放缓、企业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都极大地蚕食着外贸企业利润,数量庞大的小微外贸企业更是举步维艰。文章结合潍坊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小微外贸企业的发展现状,提出构建适合潍坊市小微外贸企业实际的转型升级基本要求及具体运行模式。

产业集群;小微外贸企业;转型升级

一、潍坊市产业集群的演进及其特点

(一)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潍坊市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及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叠加位置,外贸发展地域优势明显。潍坊市始终把外贸转型升级作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增创外贸新优势的重要措施。近年来不断加大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力打造品牌优势,形成了集群发展、聚集发展态势,培育了一批出口带动能力强、产业优势明显、区域特色鲜明、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的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目前,潍坊市已建成国家级外贸出口基地2个,省级外贸出口基地17个,市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30个,基地企业合计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涌现出坊子区机械装备、滨海开发区海洋化工、诸城市针织服装、安丘市农产品、昌邑市纺织印染、高新开发区光电产业等一批涉及全市机电、高新技术、纺织服装、化工、轻工、食品农产品加工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整、产业聚集度高、具有一定出口规模的产业集群。

(二)产业集群的发展特点

产业集群的集聚存在自发行为和集体选择的过程,潍坊市在内外环境的影响下,其各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不断强化。由此导致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的快速流动和集聚,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不断改善,孕育了一批大的企业集团,也带动和支持了大量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潍坊市各产业集群中聚集了大量的小微企业,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是现代经济生活中最为活跃的一支力量,而小微企业群体基于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及快速发展,日益成为潍坊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和发展潜力。潍坊市小微外贸企业集群体现了“竞争—创新—模仿—升级—集聚”的螺旋式发展过程,这一过程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集群中的小微外贸企业彼此相互作用,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竞争与依存并在,在协同发展中不断提升,从而不断实现持续的创新和产业的升级。

二、产业集群内小微外贸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潍坊市政府的有力支持

潍坊正处于传统产业及新兴产业转变调整、绿色集约发展模式初见成效的关键节点。潍坊市委市府把转型升级发展、和谐发展深入到潍坊市小微外贸企业当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正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不久将会颁布实施。小微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环境将得到改善,小微企业的直接投资和融资渠道将进一步拓宽。

2.相对灵活的经营方式

小微外贸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企业内部机制较为灵活,产品转化机会成本、沉淀成本小,有较强的市场适应性,可以随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线,有很强的市场适应性。

3.相对专业的市场定位

潍坊市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创造了充足的消费市场。小微外贸企业的细分市场为一般大型外贸企业都不愿涉足参与竞争的市场,能顺应消费结构多样化、个性化和高级化的趋势。开拓开发新的细分市场,在新奇性、先进性、实用性方面下功夫,通过产品差异化手段,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劣势分析

1.分工协作程度较低,稳定性差

分工协作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所在,也是高效运营的重要因素。目前,潍坊市小微外贸企业产业链以横向协作为主,垂直分工相对缺乏,产业同构化严重。企业之间过度竞争、相互拆台现象长期存在,产业集群的优势难以体现,不利于集群产业链的拓展和完善,降低了小微外贸企业的盈利能力、压缩了其发展空间,抹杀了产业集群对于小微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效用。

2.资源匮乏,发展瓶颈严重

各类金融机构在资金配置中大都倾向于大规模、高效益企业以及重点建设项目,小微企业普遍缺乏金融支持,“输血”困难。此外,潍坊市小微外贸企业一般都带有家族制的烙印,普遍缺乏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运营管理机制不健全,难以吸引并留住全面掌控市场发展动向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也是制约潍坊市外贸小微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

3.科技水平低,缺乏核心竞争力

潍坊市小微外贸企业主要分布于纺织、食品、机电、化工等传统行业,其主要产品技术含量较低,自主品牌匮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普遍缺乏持续创新动力,企业的模仿动机远远超过创新动机。企业发展对国外市场的依赖严重,一旦萎缩萧条,极易受到毁灭性冲击。这种方式的产业集群也严重削弱其知识和技术外溢效应,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三)机会分析

1.可以产生外部经济效应

小微外贸企业在产业集群内可具体通过技术外部效益和货币外部效益等获得外部经济效应。产业集群可有效增加整个产业内企业的知识量并推动信息技术的传播,企业之间可以通过技术合作获取技术和知识外溢效应;产业集群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形成熟练的外部资源市场,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和附属产业也必将不断完善,产生市场规模效应。

2.可以节约交易成本

基于基本相近的制度背景和价值观,集群内的企业一般具有较好的合作基础,普遍能建立良好的信任基础,可构建一个高度契合的企业关系网,合约成功率可大大提高,降低企业的监督成本和机会成本。同时,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潍坊市小微外贸企业走出去创造了大量的机会,扩大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范围。

3.可以获得管理及技术创新

全球产业价值链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小微外贸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相互协作的集群关系有利于技术外溢,大企业将主动传递新技艺、新流程、新方法给小微企业,为集群内小微企业的管理与技术的创新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四)威胁分析

1.国际环境的威胁

当前国际经济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逐步升级,国外订单减少、人民币汇率不断波动,企业出口成本提高,很多企业资金链存在断裂的危险。而潍坊市小微外贸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为其转型升级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2.国内环境的威胁

目前,许多小微外贸企业正开始改变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的经营模式,积极拓展国内市场,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最大范围地拓宽国内销售渠道,寻求利益增长点。但利润空间小、进场费用高、货款结算方式单一、品牌知名度低等都使外贸企业的内销开拓举步维艰。此外,近几年很多生产企业纷纷开始自营外贸业务,进一步缩减了小微外贸企业的业务范围,对小微外贸企业更是雪上加霜。

3.潍坊市环境的威胁

潍坊市出口商品多半是初级产品,商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严重依赖数量增长模式。市场准入门坎的降低,也加剧了竞争。虽然潍坊市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大量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缺乏相应的产业指导和发展规划,缺乏对外贸小微企业系统的整合。每个小微外贸企业必将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成功的经验借鉴,大部分小微外贸企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挑战。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经济全球化时代,产业集群越来越成为区域参与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小微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是潍坊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潍坊市小微外贸企业经济转型有着较好的环境优势,但同时面临着分工协作程度较低、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创新意识缺乏、组织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加快潍坊市小微外贸企业的战略转型,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只有对潍坊市的小微外贸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才能确保这些企业顺利健康发展。

三、潍坊市小微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要求

(一)转变思维方式

从目前形势看,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消费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形势愈发严峻,投资风险加大。要改变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回报最大化的短期化思维模式,积极培养立体化思维,以人为本,以创新为理念,重新审视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从全新的角度看待客户、产品、服务、资产及核心竞争力等,顺应时代发展,成功突围。

(二)明确转型升级目标

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体现,是企业总的灵魂,是引导企业成员处理各种关系的最高标准和依据。企业转型升级应有明确的规划,要坚持自己的核心文化,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驱动力。潍坊市的小微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目标要以潍坊市全面转型升级总体规划为指导,统筹考虑行业的发展阶段、行业进出壁垒、企业的生命周期、竞争对手现状、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现有企业依存度、相关政策法规等各种影响企业转型升级目标实现的因素。

(三)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体中,企业的风险无处不在。要及时做好风险防范,根据企业实际,建立必要的风险管理模型,按照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管理、监控和修订的顺序,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调整,确保转型升级的成功。

(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要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小微外贸企业只有跳出贴牌生产的经营模式,积极培育自主品牌,提高市场参与能力,从而在经济转型升级时期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企业应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增强转型升级的活力,不断提升创新力量。

(五)兼顾多方利益分配

潍坊市大多数小微外贸企业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治理结构尚不完善,追求近期的市场利润是企业决策的首要因素。但转型升级过程中充满了挑战和风险,企业的股东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也会因为转型升级导致的利益再分配产生抵触情绪,致使很多企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性不高,步伐也不大,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兼顾各方利益。同时也要在转型升级中重视客户关系维护,实现企业和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互利共赢。

四、潍坊市小微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具体模式选择

(一)企业管理方式转型升级

1.从简单流程管理到信息系统管理

虽然小微外贸企业规模较小,基础薄弱,一般没有能力和资金来建成专门的研发管理队伍,但可以通过引进专业的生产设备、控制软件等提高运营效率,优化企业的产品价值链及物流和供应链,实现信息化管理。

2.从经验型管理转向科学管理

小微外贸企业在成长初期,集权化、经验化的管理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或者当企业面临重大决策关头,就需要科学管理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证。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潍坊市的小微外贸企业都应该有一套量身定做的科学管理办法。

3.从刚性管理转向柔性管理

小微外贸企业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较小,一言堂式的刚性决策无法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在现行环境下,小微外贸企业的发展需要柔性管理,要以人为中心,提炼和传承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的发展依靠集体的力量,培育高效、执行力强的团队精神,最终带领企业冲出危机重围。

(二)企业业务拓展模式转型升级

1.拓展电子商务平台

对小微外贸企业来说,网络商务能明显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有助于灵活应对目前危机造成的持续短单、小单化趋势,直面最终消费者,通过订制提升利润空间。来自潍坊市商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有超过80%的外贸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业务。要充分利用现有或自建的电子商务平台,根据企业实际运用不同的电子商务模式,探索实施跨境电子商务的有效模式。

2.双向延伸产业链

首先是向前延伸产业链。要努力从“制造工厂”转变为“创造工厂”,要从制造环节向产品设计与研发等前端环节延伸。其次是向后延伸产业链,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独立开发新的产品客户和原材料供应商,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

3.非核心业务外包

一直以来,潍坊市小微外贸企业定位模糊,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不分,既有外贸出口,又有物流运输,这也是很多企业经不起金融危机考验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实行非核心业务外包,将辅助性的或不具优势的业务外包给其他的专业化厂商,最大限度地发挥集群内企业的独特优势,增强企业组织柔性和灵活性,提高行业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三)企业结构发展模式转型升级

1.行业整合升级

后金融危机时期,潍坊市的小微外贸企业可以借助政府的产业规划进行资源整合。小微外贸企业需要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或市场优势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实现业务升级,提升自己的行业地位。可以通过建立企业联盟或者兼并收购特色专长企业,也可与大型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等方式促进集群内行业的整合升级。最终在产业集群内形成多层次、多交叉的网格化分工协作体系,保证小微企业的稳定发展。

2.国际化结构拓展

潍坊市小微外贸企业规模较小,一般缺乏海外生产经营能力。现阶段可采用中外合资经营的模式,弥补自身资金的不足,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提高企业国际地位的同时化解市场风险。潍坊市政府近几年出台的各项鼓励外贸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实施国际化业务拓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四)企业市场转型升级

1.实施市场多元化

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在国外市场,面对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的订单减少、贸易摩擦加剧的现状,要改变传统的集中于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市场的状况,大力开拓中东、非洲、拉美地区以及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借助市场多元化提升企业的适应能力。目前,国内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又正处于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有很高的发展潜力。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在生产方法、结算方式、经营模式以及品牌管理等方面转型升级,以尽快地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

2.实施市场差异化

现阶段,潍坊市小微外贸企业出口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都呈现大众化、同质化的特点,缺乏相应的市场细分。应该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在继续巩固原有大众化产品市场的同时,积极发展以绿色节能新型产业,培育具有潍坊特色的绿色低碳产品,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抢占新的产品市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进而推动中国整体性的低碳转型升级。

(五)企业融资转型升级

1.借鉴网络联保模式

网络联保是阿里巴巴与合作银行共同研发的贷款产品。由3家或3家以上企业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互相担保的方式,由部分资金短缺且无贷款抵押物的小微企业共同向银行申请贷款。这种网络联保的模式已经首先在浙江省取得了成功。此模式需要潍坊市政府、潍坊市中小企业局、各类银行及金融中介机构和信用担保服务系统协同工作,积极为小微外贸企业搭建融资平台,促进该模式的有效推广,潍坊市小微外贸企业也将最终受益。

2.支持金融服务创新

应建立、健全、创新发展小微外贸企业金融制度,加强外贸金融服务创新。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优化金融服务,开发适合小微企业融资的金融产品。现阶段中信银行推出的“成长贷”产品,中国人保启动的小微外贸企业贷款保证保险都是有效的尝试。潍坊银行在小微业务营销拓展、小微产品创新等方面的金融服务创新,有效发挥小微业务“搭平台、做批量”的营销模式,开展集群式营销,效果明显。

(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型升级

1.加强人才引进

小微外贸企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人才选拔中注重专业素质和品德素养并重。企业的内销和外销的业务特点不同,有着不同的人才需求。相对于外销业务,内销环节需要相应的产品销售人员和客户服务人员,在部分业务转向内销之后,要调整原有的职能分工,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时应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引进内销方面的专业人才。

2.人才管理机制创新

小微外贸企业应转变传统的用人观念,坚持人力资本观念。应加强员工的培训,培养能及时把握国际市场动向的复合型人才。要建立科学的人才遴选制度和公平的竞争机制。建立科学的薪酬分配办法,以此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巨大推动力,以此带动企业的转型升级。

(七)企业文化转型升级

1.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兴衰的关键,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在企业文化建设的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四个方面中,精神层面是核心,对其他层面有决定性影响。而潍坊市的小微外贸企业大都缺乏企业精神文化层面建设,很多企业文化大都局限在表象,表现为图书室、阅览室等文化教育场地的提供,各种培训活动的举办等。但员工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没有凝聚力和主人翁责任感,企业文化建设形同虚设。当企业发展面临困境时,企业更加需要通过企业文化来指导企业经营活动,凝聚企业员工力量,赢得社会认可,体现企业的独特价值。

2.加强企业文化的制度化建设

在企业文化转型升级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把企业文化制度化。通过制度体系规范企业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可以更好地约束和规范员工行为,减少员工之间的对立与冲突,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从而形成特有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促进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指导。

[1]陈晨.我国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4,(3).

[2]何富春.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建设战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1,(2).

[3]宋歌.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转型升级的综合路径—以河南省濮阳市为例[J].生态经济,2012,(12).

[4]曹洪军,王乙伊.国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启示[J].宏观经济研究,2008,(10).

[5]王洪礼,卢志永.我国企业的战略转型现状及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2).

[6]杨清峰.关于我国外贸企业战略转型期的思考[J].国际贸易,2006,(5).

[7]郭琦.企业转型共同愿景的微观分析—基于3126份职工问卷调查数据[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3).

[8]陈海洪.金融危机背景下山西中小外贸企业战略转型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0.

Study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Small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in Weifang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Cluster

CHEN Hui-cai
(Weifang University,Weifang 261061,China)

Weifang city is located in the overlay position of fficient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Shandong Peninsula blue economic zone and Jiaodong Peninsula high-end industrial zone,it has obvious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foreign trad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change the mode of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and create new advantages.The large number of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is an active force in the modern economic life.At present,the recovery of the global economy is slowdown,the pressure of RMB appreciation is increasing,the production costs are rising, these factors have greatlynibblingthe profits of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The development ofthe majorityofsmall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is more difficult.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cluster in Weifang,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small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then put forward the basic requirements and specific mod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small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 in Weifang.

Industrial Cluster;Small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F127

A

1671-4288(2016)03-0008-05

责任编辑:王玲玲

2016-03-26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鲁东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与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14WF55);潍坊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潍坊市小微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研究”(项目编号:潍社科学术委发[2014]4号)

陈汇才(1975-),男,山东潍坊人,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电子商务。

猜你喜欢

潍坊市小微集群
小微课大应用
潍坊市工商资本下乡赋能机制构建
基于层次聚类法的潍坊市新城区公共绿地建设
潍坊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小微企业借款人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