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网民身份素养的构建探究

2016-03-16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网民素养环境

汪 阳

(西华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网民身份素养的构建探究

汪 阳

(西华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也发生着巨大变化。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构建带来了一定的问题,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时代特点,从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进行新的尝试和改革,以更好地应对网络环境给大学生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帮助他们构建网民的基本素质和思想道德。

网络环境;大学生网民;网民素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51.7%;手机网民6.56亿。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为25.1%。而在所有网民的学历构成中,大专学历占比8.9%,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11.5%[1]。由此可见,大学生网民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群体。

一、大学生网民的特点

(一)网络依赖性强,但辨别能力较弱

大学生虽为学生群体,但由于高校教育的特点使得他们拥有较为丰富的个人时间去支配。随着网络的极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兴起,大学生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也是与日俱增。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对于海量的信息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例如经常有人利用大学生的单纯善良转发虚假求助信息,或者是利用有趣的网页小游戏套取学生的个人隐私信息,更有甚者利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散布谣言,试图挑起事端从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同时,当下很多的网络骗局也都瞄准了缺少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比如兼职陷阱、网络诈骗、微商加盟,而在网络环境下,多种价值观并行传播,受拜金主义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深陷“网贷”“裸贷”的困境,犯下了难以挽回的错误。

(二)网络参与热情高涨,但功效性较低

“95后”的一代大学生个性十足,乐于尝鲜。紧跟时代潮流是他们的生活理念之一。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环境,他们从来不准自己“out”(意为落后、淘汰)。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力强,参与度高,并不只忠于一种平台。比如社交平台,除了传统的微信、微博、QQ,新兴的探探陌陌、映客直播、唱吧小咖秀等等,也都是他们展示自我结交朋友的平台。网购也不仅限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更是大胆随意地使用起各大平台推出的先买单后还钱的信用平台,如支付宝的蚂蚁花呗、京东的打白条、唯品会的唯品花等等,都是虚拟的信用卡,解决了大学生群体办理实体信用卡的困难。

正是因为网络世界的海量信息、丰富多彩和方便快捷让很多大学生对此不能自拔,但对于网络的利用却似乎总有娱乐化的倾向,真正利用网络来进行有效的信息检索、获取名校网络公开课和提升相关网络技能的更是少之又少。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打开了多彩缤纷世界的同时,也逐渐把人变得冷漠、懒惰、享乐,耗费了学生们大量的学习时间和精力,给他们形成了一个貌似华丽实则空虚的世界,对于他们现阶段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

(三)网民身份认同感高,但网民道德素质模糊

互联网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新媒体的兴起更是加速了这种变革。“网民”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新的身份,不仅仅在于他是媒体的受众,他更是媒体的参与者、发布者、评论者。大学生群体大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网络给了他们这一参与平台,也给了他们“网民”这一参与身份。从“两会”到奥运会,从国家大计到社会热点,从明星八卦到校园建设,大学生网民总是第一时间“冲锋陷阵”,用键盘表达观点,表现出了对于当下社会深切的关怀与思考。

但是,网络环境作为相较于公共空间的私密空间,在他律缺失的情况下,人的自律就会变得摇摆不定,大学生网民也不例外。打着网络言论自由的幌子,肆意辱骂攻击他人,或者利用所谓的道德高地对热点事件的当事人进行道德绑架、指责谩骂甚至是人肉,很多在真实社会环境下自己不会做的事情,一旦有了网络这张遮羞布,一切都顺理成章、肆无忌惮。

二、大学生网民身份的基本素养和意义

习近平主席在今年4月主持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网络环境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环境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的利益。”[2]大学生网民作为一个庞大的网络群体,他们的一言一行对于网络环境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其组织的2015中国好网民系列活动中,对好网民做了如下四条定义:

1.有高度的安全意识;2.有文明的网络素养;3.有守法的行为习惯;4.有必备的防护技能。[3]这也为大学生构建自己的网民素养提供了基本的标准和方向。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网络素养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此,还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更加细化与内化。笔者认为“文明、守法、诚信、友善”应该成为大学生网民核心素养。

网络环境下,网民成了大学生群体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身份,利用网络平台对高校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构建合格的网民素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他们自身的成长。同时借助网络平台,对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方式进行创新,也有助于提升思政教育的魅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可以推动网络环境天朗气清的形成和发展。

三、引导大学生构建网民身份素养的策略

(一)用“道德规范”为学生的网络角色“播种子”

网络环境虽然具有一定隐蔽性,但是并不是一个无法无天的自由国度。在网络监管尚未完善的情况之下,个人的“道德自律”显得尤为重要。“文明、守法、诚信、友善”应该是进行网络参与的基本言行规范,拒绝暴力、色情、恶意诽谤是言行的基本底线,只有引导大学生将这些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使得大学生网民这一身份发挥应有的作用,树立文明的表率。

遇到热点问题要多思考、细观察、慢判断、慎表态。尤其是当一个社会热点引爆网络舆论的时候,此时应该做的并不是跟风发言站队,而是应该跳出事件本身独立思考。当下网络环境的复杂和媒体素养的下降,使得很多新闻热点都存在断章取义甚至是非颠倒的情况。很多大学生冲动热血,急于展现正义感,从而不分青红皂白就对当事人进行攻击谩骂,甚至各种转帖曝光人肉,这其实并不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暴露了自己道德品质的缺失和短板。

(二)用“管理服务”为学生的网络参与“搭台子”

为了使大学生思政教育更具活力与魅力,很多高校都采用了不同的网络平台对大学生的网络参与进行管理和服务。比如创建公众的微信、微博账号,第一时间发布学校的最新动态和通知公告,学生们也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发表意见以快速得到反馈。同时,成立高校新媒体中心,由学生们自己来打造新媒体,并用网络新媒体为自己发声。此外,借助高校易班平台进行相关应用推广,找同学,查课表,以物换物,轻投票——说出你的态度,借助高校智慧就业平台,及时推送招聘信息,进行精准就业指导服务等等这些易操作、易参与、与大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网络平台正在加快高校与学生之间管理服务方式的变革。

(三)用“教育引导”为学生线上线下联动“铺路子”

我们应该将同学们在网络上对国家、社会的关注能力时时地转化至线下。不仅要在网络上发愤图强,更重要的是行动起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网络环境给了大学生们诸多社会参与和发声的渠道,但是并不能就此让他们画地为牢,变成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互联网一代的“95后”大学生,他们拥有更丰富的资源,更广阔的平台,更多彩的世界,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诱惑与挑战,在错综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正负能量一直在暗自角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者,更是需要活在当下,顺应潮流,厘清是非,利用网络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引导大学生网民构建基本的道德素养,帮助他们进行有效合理的网络参与,唯有如此,这些肩负着国家和民族未来使命的大学生网民们,才能为发出时代好声音,传播青春正能量。

[1]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J].新闻战线,2016(17).

[2] 殷陆君,朱琳.建设网络良好生态的行动指南:学习习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传媒,2016(17).

[3] 李鑫.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十部门携手为青少年驱散网络雾霾[J].中国信息安全,2015(6).

责任编辑:九 林

2016-10-26

本文系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项目“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链接研究”(编号:CSZ16013)阶段性研究成果。

汪阳(1987—),女,湖北随州人,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671-8275(2016)06-0006-02

猜你喜欢

网民素养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