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赛代训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以黄山学院为例

2016-03-16李金云

黄山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黄山学院比赛

李金云

(黄山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以赛代训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以黄山学院为例

李金云

(黄山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部署,国务院也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高校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背景下,结合黄山学院实际情况,分析以赛代训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意义,同时针对该模式的构建进行探索,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创新创业教育;以赛代训;实践教学

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本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个高校都在探索其人才培养模式。黄山学院作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认真执行国家提出的以创业来带动就业这一要求,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把探索合理、有效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作为其人才培养的重点。目前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出来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不一,在此背景下根据黄山学院的实际情况,对该校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作出了新的探索。

一、以赛代训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意义

(一)以赛代训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既是高等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也是使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弘扬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其健康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以赛代训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恰好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1]64大学生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从准备到比赛都需要每个参赛团队成员的协力合作,这样能够很好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计划能力、组织能力、与人沟通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并且能将团队学习、训练和协作融进比赛全程,最终顺利完成比赛,取得最理想的成绩。

(二)以赛代训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是各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其学科建设。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却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看成是主流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因而其学科基础相对比较薄弱。[2]192-193虽然很多大学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也举办了很多关于创业方面的比赛,但以赛代训作为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并没有被广泛纳入到教育教学管理和培养方案中。

以赛代训式的教学模式就是通过比赛作为平台,来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地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因此,各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内容的安排以及比赛项目的选择,都应该以比赛的具体要求和教学特点为出发点。

二、以赛代训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一)树立以赛代训式创新创业教育意识

创新创业方面的比赛不同于其他学科方面的比赛,它不仅能检验学生的水平与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完成真实的项目,其成果也可以真实地运用到实际创业中。同时它给予一定的奖金和获奖证书,这使学生的参与度、主动性、积极性都比其他实训的形式要高,也提高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了创业能力。[3]9-12此外,高校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类大赛,营造出浓厚的以赛代训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和良好的创业环境,支持创业实践,构建持续服务其创新创业的机制,从而激发其创新创业意识。

(二)建立与创业能力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各高校面向全体在校生要开设具有学科前沿内容的创业基础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并归纳到学分管理中,同时构建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专门课程群,[4]189-210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目前国内高校由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基础相对薄弱,很多高校只是把创业教育课作为就业指导课的一部分,只是把创业教育的一部分知识供大学生学习。总之,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式都普遍比较单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不仅是向大学生普及创业知识,也是提升其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力保障。所以,各高校必须构建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其内容应包括创业知识的传授、创业实践方面的教育、模拟创业方面的教育、人文素质的教育以及专业知识教育等。

(三)建立以赛代训式的教育模式

1.模式构建

以赛代训式的教学模式就是以比赛为平台,它既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平台,也是检验教学质量的手段。该实践教学模式比赛前利用课堂教学的形式来强化大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比赛中将课堂搬到比赛现场,同时邀请专家现场观看比赛,并对比赛进行点评。学生认真聆听并于赛后交流心得,针对疑点、难点问题进行总结、提炼,这样能使学生充分运用所学创业知识训练创业技能,拓宽学习视野,提高创业实践操作水平。该模式能够有效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及现场感,能够激发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创业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2.制定若干比赛项目

黄山学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汇在专业性教育、人文教育与创业教育等方面,并对原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黄山学院已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并构建了三个平台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即大学生创业基础教育、创业模拟实训室和创业孵化基地。黄山学院依托该体系举办各种校级比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省级和国家级比赛,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性的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院校技能比赛,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性比赛。在每个等级的比赛中学校都采取初赛、复赛和决赛三阶段的形式。初赛面向学校所有有志创业的在校生,邀请专家对其创业思路进行评价,同时给予一定的奖励,积极鼓励其走向社会来了解市场,并结合自身的优缺点设计出具有一定实际运用价值的创业方案。参赛者参加创业方案设计,会无形激发其创新实践的能力、主动学习的精神、商业性思维和市场思维。开展初赛的目的也是给每一个有志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一次锻炼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通过此平台使其熟悉创业方面的程序,积累创业知识和经验,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在比赛中既能具体感知比赛过程中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也学会了独立进行思考和利用各种资源来解决各种问题,同时也培养了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正是以赛代训实践教学模式的支撑,参与创业教育的每一个学生才能有所提高和收获。

3.构建效果评价体系

高校建立一套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对以赛代训式实践教育模式的开展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该评价体系应含有对学生、教师的考核以及对以赛代训式教育模式教学质量的考核。每学期末组织学生进行专业竞赛,并将竞赛的结果作为此课程考核的主要依据。其考核结果可以和学分进行替换以及与学校的评奖评优等活动结合起来。对教师的考核可以与比赛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职称考核、教育教学效果等结合起来,目的是充分调动教师的参与热情,让以赛代训的教育模式能够推进下去。

黄山学院按照以赛代训的教育模式培养出了很多创业大学生,据统计创业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达4%;而且在各级创业大赛中,黄山学院学生也屡获各类奖项。如2010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杨阳于2012年荣获“安徽省大学生创业之星”银奖,并于2013年成功创办“优视文化传媒公司”,企业已经运行近3年时间,目前一切都步入正轨。2012级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王子健在2013年校级创业比赛中夺得“创业之星”金奖,该生目前已经成功创办“创视传媒公司”,公司已经筹备完全,开始运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正是以赛代训的教育模式激发了一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了他们的创业能力,从而使他们成功创业。这也说明了该教育模式的实效性。

(四)建立以赛代训教育模式的保障措施

1.师资队伍及资金保障

以赛代训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推行需要强大的师资保障,学校应充分调动教师的参与热情,鼓励教师深入研究创业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培养教师的创业意识。合理安排成功创业者来校举办创业经验交流会,使教师获得丰富的创业教育资料。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支具有扎实创业教育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

高校要有一定的资金来保障以赛代训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推行,也需要一定的资金来保障教师和学生的激励机制、各种创新创业类大赛的举办以及各种平台的建设。学校应构建一个多元的创业教育资金来源体系,为以赛代训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运行提供资金保障。

2.平台与机构保障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努力探索,还需要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协调,并将各种政策落实到位,以保证各项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各类企业和社会的主动关注与积极配合。其中高校应积极为促进创业教育开展交流与联系,建立创业教育制度,提供创业项目实践咨询与服务的平台,设立创业启动基金,通过举办各种创业方面的比赛磨练创业意志。而社会应积极构建专业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推动组织,该组织与政府的相关部门以及政策相互配合,从而为创业教育模式的运行提供有益保障。

3.政策体制保障

黄山学院正在积极探索构建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高校与地方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积极吸引各类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黄山学院也在积极开发各类创业培训项目,举办各种类型的创业大赛。同时黄山学院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学校各部门的职责分配。学校要细化以赛代训式实践教育活动的方案,同时也要加强督导该方案的具体落实情况,[5]110-111应该把该模式的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评价体系和学科评价体系中。这些都为以赛代训式教学模式提供政策和体制保障。

三、以赛代训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的改革

学校要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为有意愿且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创新创业的档案和成绩册,客观如实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情况。学校优先考虑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对他们实行灵活的学分制,放宽他们的修业年限,允许他们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和休学。学校设立一定的奖学金名额用于奖励在创新创业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从而推进以赛代训式创业教育模式的顺利开展。

(二)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的改进

高校应把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的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意识以及创业能力普及到每一个学生。加强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全力帮助大学生成功创业。因此,高校应努力构建学生、校友、企业家和创业导师的经验分享平台和实习实践平台,建立完善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的专门机构,努力使服务机构、服务人员、服务场地和经费到位,并对自主创业的学生实行持续性帮扶、全程性指导和一站式服务,努力利用各种资源帮助他们解决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四、结 语

以赛代训式实践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模式虽然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但该模式在运行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现实性的问题。这需要立足于学校实际情况以及国家经济实际情况,选择适用于学校学生自身发展的创业教育模式,以培养更多创业型的人才,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1]高洁.论“以赛代训”在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作用[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8(4).

[2]贾学彬.应用型本科高校着力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以宿州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9).

[3]欧阳泓杰.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4]高志宏,刘艳.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5]杨保成,李高申,张锡侯.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15(2).

责任编辑:吴夜

An Exploration into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l for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Matching instead of Training——Taking Huangshan University as an Exam p le

Li Jinyu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245041,China)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made an important deployment o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wit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and the State Council clarified the demand for strengthen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In recent years,therefor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been reinforc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nstantly.Every institute is actively exploring the mode of developing talents.In this context,this paper,combin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researcher,s school,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adopting the model of matching instead of training with regard to 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In the meantime,it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of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so as to provide serviceabl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developing the practical educ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matching instead of training;practical teaching

G459

A

1672-447X(2016)04-0114-04

2015-12-15

李金云(1979-),安徽全椒人,黄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黄山学院比赛
黄山日落
《登江阴黄山要塞》
黄山冬之恋
选美比赛
比赛
海盗学院(7)
最疯狂的比赛
学院掠影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