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孝子传》到《二十四孝图》
——漫谈“百善孝为先”(二)

2016-03-16刘洪清

中国社会保障 2016年12期
关键词:董永二十四孝孝子

■文/刘洪清

从《孝子传》到《二十四孝图》
——漫谈“百善孝为先”(二)

■文/刘洪清

后世整理辑录的《刘向孝子传》

《孝经》作为儒家经典,历史地位颇高,既有皇帝亲自注解,又被立为传播孝道的“教科书”,但古代百姓识字率低,被百姓直接诵读很有难度。古代统治者需要忠孝的榜样力量来教化百姓,老百姓也爱好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了解孝子、孝女,以及孝的历史、道理、典型和故事。于是,在《孝经》之后,除了正史以外,又诞生了许多版本的《孝子传》《孝子图》《二十四孝图》,以讲故事的方式,甚至是看图说话的通俗读物形式,向老百姓宣扬孝道。

其中,传世影响最大的当属元代的《二十四孝图》,始名为《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 故事是由历代24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合而成,倡导敬老尊亲之德。那么,这24个孝子是怎么来的呢?《二十四孝图》又是由谁来集孝子榜样之大成的呢?

据历史文献与考古实物考证,孝子图始见于汉代画像石砖。画像砖中孝子系列图集中出现于东汉时期,最早推出的人物有董永、老莱子、伯榆等,故事包括老莱子娱亲、董永卖身葬父等题材。

古今史家在对《二十四孝图》故事的考证中,均将发端指向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刘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以校勘群书而享誉千载,沛人(今江苏徐州人),字子政,原名更生,其仕途多坎坷,屡遭革职罢官,下狱为囚,免为庶人。在其48岁时,汉元帝病死,成帝即位,赋闲10多年的刘向再次被启用,始更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相当于四品官员,后至光禄大夫,为皇帝近臣,掌议论之官。其实他还有一个皇室身份,是汉帝宗室,汉高祖刘邦同父少弟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

刘向不仅学识渊博,是著名的儒者,还擅长文辞,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一生著述甚为丰富,传世名篇有《别录》《说苑》《战国策》等。仅就杂传而言,就有《烈女传》《烈士传》《孝子传》。可是在传世的史志书目中,均不见刘向著录《孝子传》的踪迹。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孝子故事考证中,均明确董永、郭巨等故事出自刘向所著《孝子传》。刘向所作《列女传》《烈士传》《孝子传》等三传,不仅是杂传之“始作”,其中鲜明的小说品格,开启了汉魏六朝杂传的小说化之路,汉魏六朝杂传成为其后故事说史的嬗变、文学演绎的母本。刘向对部分史源的加工改造,造成史实的乖误,也是其著作饱受史家诟病的痛点。刘向的《孝子传》虽已佚失,无确凿史料考证,但后人亦有藉刘向之名整理辑录《孝子传》。

《史通・杂说篇》认为,刘向所作《新序》《说苑》《列女传》《神仙传》皆“广陈虚事,多构伪词”。诸多《孝子传》中载录的孝子故事经考查多属虚诞传说之事。这些虚诞故事,虽不符合自然物理,却符合孝义的理念,因而在民间广为演绎传颂,盛而不息。当代文学家鲁迅曾对封建礼教中荒诞、糟粕的孝文化进行了严厉批判。

元代出现的《二十四孝》,将“孝感天下”的孝文化推向了高潮。《二十四孝》作者并不明晰,但据日本影印抄本记载,首页题有“延平尤溪郭居敬撰”,卷尾署有“岁嘉靖廿五己巳年刊”。郭居敬乃元代福建延平府尤溪县人,他总结圈定了历史上24个著名的孝子故事,这24个孝子榜样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时间上看,有虞、周、汉、魏、晋、唐、宋;从地位层次上看,有帝王、大夫、书生、百姓;从年龄上看,有老者、成人、儿童;从内容上看,有至贫孝亲的、有危难救亲的、有显贵孝亲的。其中,“啮指痛心”“卧冰求鲤”“孝感动天”等故事脍炙人口。由于故事性强,每一则故事都配了一首诗,后人又配以图画,经常被用作儿童启蒙的读物。从时间上推算,《二十四孝》至今已经流传了五六百年。■

猜你喜欢

董永二十四孝孝子
久病为何无“孝子”?
《董永传说在西南的传播与认同》出版发行
宋墓与孝子故事砖雕
墙头上的《二十四孝》
孝顺的定义
《天仙配》与董永故里东台
中国寓言故事: 董永卖身葬父
二十四孝 图文联(五)
二十四孝 图文联(四)
新“二十四孝”:别让祝福只停留在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