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考评体系的研究

2016-03-15雷玉梅

河南教育·高教 2016年2期
关键词:考评体系企业实践

雷玉梅

摘要: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不仅能优化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培训跟企业接轨的“双师型”教师,对于提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考评体系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普遍存在学历高、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实践经验、动手操作能力不强等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未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没有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的经验,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难以达到职业教育的技术要求。这样的师资队伍很难培养出能够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符合岗位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因此,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考评体系的研究,对完善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培养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构建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考评体系的意义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于教师,任何一种教育类型都需要具备过硬的师资条件,职业教育也不例外。职业院校教师是指在职业院校中履行教育职责的从业人员,强大的师资队伍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关键,是培养人才的保障。“双师型”教师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特征和名片。职业院校教师要同时具备理论教学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具备教师职称和行业职称,既可以进行理论教学,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二)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教师到企业实践既能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也能有效地提升教师技能。通过教师到企业实践,他们可以获得相应的专业意识、专业技能、专业经验和专业精神。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高新技术,短时间内很难快速整合到学校的课程中去,教师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接触到这些最新的实用技术和技能。因此,教师到企业实践将大大加快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进程,增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定位性和适应性。

(三)促进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是职业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实践课程又是职业教育的命脉和关键课程。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等方面都要紧紧围绕该行业的发展,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完善的行业特色。因为处于各个行业基层的人员都较了解该行业岗位对所需人才的要求,也就是说这些专业人才在校企合作中,对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改革等方面提出的建议有一定的针对性。职业院校的教师能深入企业一线,真真切切地了解工作现场的流程,这对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有很大的帮助。职业院校教师只有通过到企业实践的机会,才能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及时了解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和新方法。

二、建立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考评体系的原则

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考评体系是检验教师实践过程是否符合计划、实践目标是否完成、实践质量高低的标准。高校必须建立一套合理的考评体系,对实践教师的管理既要做到公平、公正,又要能起到实效。建立体系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

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考评体系的建立,首先,应该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过程和结果,排除个人情感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公正公开地列出考核指标;其次,要充分听取实践教师的意见和实习企业的建议,提高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考评体系的有效度、可信度和准确度。

(二)引导性

职业院校的部分教师未认识到到企业实践的重要性,考评的构建要能引领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考评的内容要体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特点,要与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学生特点相结合,使参与企业实践的教师能在教学中成为专业带头人,为其他教师参与实践起到引导作用。

(三)激励性

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考评体系的构建要体现出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后,不但对实践教学起到实效,还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不断提升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

三、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考评体系的构建标准

第一,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考评体系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专业学科分类,一般可以分为人文类、艺术设计类、理工类三大类,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内容。比如,人文类职业教师的企业实践过程应该重视管理培训、策划活动、社会服务、业务流程等内容:艺术设计类职业教师的企业实践过程应该以设计、宣传、策划、制作、印刷为主要内容;理工类职业教师的企业实践过程主要以产品研发、项目管理、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不同学科的专业面向不同、侧重点不同,在对不同学科职业教师到企业实践进行考核的过程中,不能片面单一地以一个标准来考核,这样不利于不同专业教师的发展。

第二,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考评体系应该根据职业教师本身的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来进行考查。现阶段,我国职业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等级主要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级别,不同专业技术职务等级的教师,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实践内容、实践目标和实践考核标准也应该有所区别。比如,助教专业技术职务的职业教师在企业锻炼过程中,应主要以考察企业、观摩生产过程、简单岗位实践、了解企业生产流程、了解企业基本管理和企业发展趋势为主;讲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职业教师在企业锻炼过程中,主要以参与企业技术服务、参与企业具体项目规划设计、参与企业新技术革新和企业员工培训、参与企业人才培养标准和教材的编写等内容:副教授和教授专业技术职务的职业教师在企业锻炼过程中,可以担任企业的技术顾问,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和科研攻关、参与企业管理和企业决策等工作,也可以与专家进行交流,制定企业对人才的规格要求,适时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结构等。

第三,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方式灵活,可根据实践方式的不同,分为顶岗实习、技术服务、项目合作等三种。教师可以根据学院专业设置情况、自身专业技能情况选择恰当的实践方式。以顶岗实习为实践方式的目标为:提升专业技能,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管理经验,完善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与趋势。以技术服务为实践方式的目标为:利用职业院校自身的技术优势为企业科研提供支持,同时,也利用企业的技术提升职业院校的科研能力与教学水平。以开展项目合作为实践方式的目标为: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项目,与企业共同完成项目,既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又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考评体系企业实践
新常态下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提升中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实效性策略研究
试论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
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思考
培育改善文化和成本文化在企业的实践与思考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提升中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实效性策略研究
论“专业教师进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的重要性
浦东新区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
新临床检验基础能力考评机制的建立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