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喂养登记对提高新生儿早期正确喂养的作用

2016-03-15NewbornFeedingRegistrationImprovetheEarlyFeedingofNewborn

食管疾病 2016年1期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新生儿

Newborn Feeding Registration Improve the Early Feeding of Newborn

吴利娜



新生儿喂养登记对提高新生儿早期正确喂养的作用

Newborn Feeding Registration Improve the Early Feeding of Newborn

吴利娜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使用新生儿喂养登记来提高产妇、家属及责任护士对新生儿早期正确喂养重要性的认识。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产科孕37~41+5周分娩的单胎及足月健康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责任护士宣教喂养方法,并发放新生儿喂养登记单,内容为首次开奶时间、每天哺乳次数和时间、新生儿首次排出胎粪时间和每天大小便次数、家属及责任护士签名等,护士长每天检查并与护士绩效挂钩;对照组只进行喂养方法宣教和指导,不进行新生儿喂养登记。结果观察组43例1 h内首次开奶比例86.00%(43/50)明显高于对照组44.00%(22/50),观察组哺乳次数多,首次胎粪排出时间短,而血清胆红素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喂养登记对新生儿出生72 h内的喂养有着重要的临床指导和督促作用。

关键词:新生儿;喂养登记;新生儿护理

作者单位: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河南洛阳 471009

新生儿由于大脑皮层兴奋性低,而睡眠时间长[1],家属往往会认为新生儿睡觉了就不需要喂养的错误认识,从而造成胎粪排出延迟、黄疸加重,甚至发生低血糖。而糖原储备是新生儿出生后1 h内能量的主要来源,由于出生后24 h内糖原异生和酮体生成过程中某些关键酶发育不成熟,如果生后喂养延迟6~8 h,将有30%的新生儿血糖降至2.78 mmol·L-1以下,甚至降至1.67 mmol·L-1以下[2]。如不及时纠正低血糖可能会造成永久性的脑损伤[2]。本研究对刚出生母婴同室的新生儿采用新生儿喂养,教会家属如何正确喂养及登记,以提高新生儿正确的早期喂养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新生儿100例,孕37~41+5周,无妊娠并发症等。新生儿体质量2.5~3.95 kg,Apgar评分≥9分,所有新生儿均为单胎及足月健康新生儿。阴道分娩新生儿出生后30 min内开始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剖宫产儿生后30 min内进行皮肤接触,回病房后进行早吸吮30 min。

1.2方法将100名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观察组责任护士认真宣教喂养方法并进行新生儿喂养登记,内容为首次开奶时间、每天哺乳次数和时间、新生儿首次排出胎粪时间和每天大小便次数、家属签名、责任护士签名,护士长每天检查并与护士绩效挂钩;对观察组50名新生儿家属只进行宣教和指导,不进行新生儿喂养登记,两组均监测72 h。

2结果

观察组有43例1 h 内首次开奶成功,其余7例于剖宫产术后1~6 h内成功开奶。观察组22例1 h内首次开奶成功,其中1名新生儿在出生48 h时,由于喂养不当发生低血糖转入新生儿科。观察组1 h内首次开奶比例86.00%明显高于对照组44.00%(P<0.05),观察组哺乳次数多于对照组,首次胎粪排出时间短于对照组,而血清胆红素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产妇首次开奶时间、每天哺乳次数和

注:①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3.1责任护士对产妇及家属母乳喂养培训责任护士要定时组织家属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及技能培训,强调母乳喂养的好处,告知产妇及家属有关影响乳汁分泌的生理作用及早吸吮的好处,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决心和信心。在新生儿出生1 h内责任护士指导帮助每位产妇做到“三早”。对自然分娩者助产士要及时协助做好“三早”,剖宫产者病房护士及时协助做好“三早”,时间不少于30 min,确保产妇及家属能成功喂养。责任护士详细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及重要性,强调母乳喂养的次数,每日需达到8~12次以上。因为分娩后1~2 d内乳汁分泌量少,所以应指导配合奶粉喂养,以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每位新生儿出生后发放1份新生儿喂养登记单,登记单上有喂养知识重要内容提示,要求家属和护士双方签名,既保证了喂养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又增强了责任护士和家属喂养的主动性。责任护士每次巡视病房时,观察新生儿喂养情况,要做到多观察、多询问、多指导,根据新生儿大小便次数,合理指导增加喂养次数,既能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防止产妇乳房胀痛,又能确保新生儿能量的摄入,防止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3.2早期母乳喂养护理措施①母婴同室,促进新生儿早吸吮。②新生儿出生后1 h内吸吮能力是最强的,泌乳反射是最强烈的,如果在1 h内进行母乳喂养,新生儿对妈妈乳头的认知会大大增强,不宜出现乳头错觉。③早期喂养,有效促进新生儿肠蠕动,加速胎粪的排出,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黄疸。④母婴同室,通过早吸吮、母婴肌肤接触是最好的保暖措施。⑤早开奶、早吸吮可以促进产妇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帮助产后恢复。

科室通过制定新生儿喂养登记单发放给家属,能大大提高家属的依从性,提高新生儿的早期喂养。新生儿喂养登记的落实,不仅能督促责任护士,并且能提高责任护士观察病情和落实健康教育的主动性,也是护士长提高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大大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安力彬.妇产科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4.

[2]王卫平,毛萌.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41.

[3]李智英,梁海华,刘晓红,等.窒息新生儿的血糖变化及护理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3,2(2):5-7.

作者简介:吴利娜(1976-),女,河南洛阳人,主管护师,从事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5-11-24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5926/j.cnki.issn1672-688x.2016.01.028

文章编号:1672-688X(2016)01-0072-02

猜你喜欢

新生儿护理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气管食管瘘合并气胸1例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护理安全的研究进展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效果观察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母婴同室对产妇在日常新生儿护理技能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