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力尔凡和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2016-03-15ProphylacticIntravesicalInstillationChemotherapyofLifeinandMitomycinfor

食管疾病 2016年1期
关键词:膀胱癌

Prophylactic 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Chemotherapy of Lifein and Mitomycin C for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afte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樊松强1,朱利伟2



力尔凡和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Prophylactic 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Chemotherapy of Lifein and Mitomycin C for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afte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樊松强1,朱利伟2

摘要:目的比较力尔凡和丝裂霉素C(MMC)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应用力尔凡联合MMC膀胱灌注,对照组MMC膀胱灌注。比较两组的膀胱肿瘤复发间隔时间和复发率,两组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复发间隔时间(12.4±7.8)个月较对照组(9.5±9.3)个月延长(P<0.05),肿瘤复发率12.20%低于对照组30.00%(P<0.05)。NK细胞、CD4/CD8计数观察组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IL-2、IL-12、IFN-γ水平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则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力尔凡与MMC联合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优于单用MM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膀胱癌;力尔凡;丝裂霉素C

作者单位:1.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南漯河 462000

2.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漯河 462000

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肿瘤之一,其中浅表性尿路上皮癌占70%,肿瘤主要累及黏膜层及黏膜下层,未侵犯肌层[1]。目前,按膀胱癌TNM分期Ta、T1、病灶局限的T2期肿瘤多可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TURBt)。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局部复发率为38%~80%,其中50%在手术后第一年发生,约2/3在手术后第二年发生[2]。自从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应用以来,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得到了有效的预防和降低,本研究将应用力尔凡(Lifein)联合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膀胱灌注与单用MMC膀胱灌注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中81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均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其中男性60例,女性21例;年龄31~83岁,平均55.8岁。所有患者术后病理均为移行上皮癌,其中Ta期50例,T1期31例;G142例,G226例,G313例。纳入标准:①年龄、性别不限;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病理提示为浅表性膀胱移行上皮癌。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的心、脑、肺、肝、肾等病变者;②未能定期行膀胱灌注及随访者;③由于灌注药物副反应未能坚持膀胱灌注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分期、病理分级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1.2灌注方法81例患者术后1周开始膀胱灌注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力尔凡40 mg+生理盐水40 mL与MMC 20 mg+生理盐水40 mL膀胱灌注,将导尿管经尿道置入膀胱,排空尿液,再将化疗药物注入膀胱,并保留2 h,每10~15 min更换1次体位,使化疗药物充分与膀胱黏膜接触;每周膀胱灌注1次,连续8次,8周后改为1月1次,连续10次;对照组患者仅用MMC 20 mg+生理盐水40 mL膀胱灌注,方法同观察组。

1.3随访所有患者按规定时间来我院门诊复查,观察灌注期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若因不良反应症状较重不能坚持灌注者,则终止膀胱灌注治疗。每3个月膀胱镜检查1次,连续3次;之后每6个月检查1次,持续检查至24个月;其后每年1次,至术后第5年,膀胱镜检查中若发现可疑病灶,及时取活检送病理检查。

2结果

81例患者均随访24个月,随访期间发现肿瘤复发1次12例,复发2次7例,复发3次1例。复发时间为3~24个月,平均复发时间(9.8±4.2)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肿瘤复发比及复发间隔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及复发间隔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NK细胞、CD4/CD8计数治疗后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BC计数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NK细胞、CD4/CD8计数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细胞指标比较±s)

注:①灌注前后比较P<0.05。

患者连续膀胱灌注8周后,取尿液用ELISA法检测IL-2、IL-12、IFN-γ水平,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高于治疗前;对照组则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见表3。

注:①灌注前后比较P<0.05;②两组比较P<0.05。

3讨论

膀胱癌中移行细胞癌占90%,肿瘤局限于黏膜层内未侵犯肌层者为浅表性膀胱癌,其治疗以TURBt为主,但术后肿瘤复发率约为38%~80%。因此,术后联合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是最主要的预防和治疗方法[3]。自从卡介苗、丝裂霉素、吡柔比星、羟基喜树碱等化疗药物应用于膀胱内灌注以来,明显地延缓和降低了膀胱癌的术后复发,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4]。

力尔凡由溶血性莲球菌ZA-1株萃取制得,主要通过由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介导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发挥作用:①其诱导的中性粒细胞经CD11b/CD18和ICAM-1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②诱导单核细胞表达肿瘤生长抑制因子(tumor growth inhibitory factor,TGIF),杀死并抑制肿瘤细胞;③刺激淋巴细胞显示出LAK细胞活性,激活的淋巴细胞甚至对抗NK细胞的瘤细胞都显示出活性。故力尔凡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防止复发和转移,同时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研究表明力尔凡中的a-甘露聚糖肽与纤维黏连蛋白有较好的亲和力,可通过激活LR-2和TLR-4受体,促进IL-2、IL-12、IFN-γ释放。本研究中应用力尔凡促进患者IL-2、IL-12、IFN-γ细胞因子水平的提高,而单应用膀胱化疗药物MMC却导致这些细胞因子水平降低。力尔凡与OK-432属同类产品,可提高NK细胞的数量和活性,调节T细胞亚群使其恢复正常及保护粒细胞的作用是一致的[6]。本研究中观察组中免疫细胞总数并没有因使用化疗药降低,而对照组中免疫细胞总数却下降。而且,观察组的NK细胞及CD4/CD8细胞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多,对照组的NK细胞及CD4/CD8细胞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这也说明力尔凡有促进免疫功能的作用。

MMC是从头状链霉菌培养液中分离提取的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能直接对肿瘤细胞产生毒性作用,能使细胞DNA解聚并阻碍DNA复制,使肿瘤细胞核碎裂、细胞质变性,从而能减少肿瘤复发,延缓肿瘤进展,其抗瘤谱较广、作用较快,能优先作用于缺氧的肿瘤细胞,使缺氧的肿瘤细胞中毒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7]。本研究中观察组用力尔凡与MMC膀胱灌注,肿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单纯用MMC行膀胱灌注,且观察组肿瘤复发间隔时间比对照组长。因此,力尔凡与MMC在抗肿瘤作用方面有协同作用,力尔凡可能起到延缓肿瘤复发的作用。有研究用力尔凡行膀胱灌注预防TURBt术后浅表性膀胱癌复发是较为理想的膀胱灌注药物治疗[8-9]。本研究结果力尔凡与MMC在抗肿瘤作用方面有协同作用,且力尔凡可能有延缓肿瘤复发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Song TG,Zong CG,Song XF,et al.Clinical study of irrigation of bladder with drugs to preclude the recurrence of carcinoma of bladder[J].Contemp Urol Reprod Oncol,2010,1(2):91-93.

[2]张世清.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体会[J].江苏医药,2009,35(12):1404-1405.

[3]Konety BR,Chang SS.Management of bladder cancer: a comprehensive text with clinical scenarios[M].New York:Springer,2015:223-238.

[4]瞿连喜,金建军,王继功.米托蒽醌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3):167-168.

[5]郭春龙,朱晓敏,曲世静,等.紫杉醇诱导人膀胱癌EJ细胞凋亡及与Bcl-2基因表达的关系[J].实用癌症杂志,2011,26(2):124-127.

[6]张朕华,吉蕊,郭月芳,等.甘露聚糖肽对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支持治疗的临床荟萃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1,20(24):2409-2414.

[7]Kelly JD,Willamson KE,Weir HP,et al.Induction of apoptosis by mitomycinc in exvivo model of bladder cancer[J].BJU Int,2000,85(7):911-917.

[8]曹广辉,张治国,邱功阔.膀胱灌注力尔凡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2,19(3):278-279.

[9]程文,邢潇潇,徐锋,等.力尔凡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3,26(5):409-411.

作者简介:樊松强(1982-),男,主治医师,河南洛阳人,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工作。

收稿日期:2015-12-01

中图分类号:R69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5926/j.cnki.issn1672-688x.2016.01.017

文章编号:1672-688X(2016)01-0048-03

猜你喜欢

膀胱癌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PDCA循环管理对膀胱癌患者术后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
百里醌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
miRNA-148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HX-610-135L型钛夹在经尿道2μm激光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