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联理论视角的隐喻解读*

2016-03-15刘睿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听者隐喻编码

□刘睿

(井冈山大学,江西吉安343000)

关联理论视角的隐喻解读*

□刘睿

(井冈山大学,江西吉安343000)

格莱斯模型中听者应用“质准则”推断隐喻的隐含意义,但很多反例证实该模型不能为隐喻提供正确的解释。关联理论可以把隐喻看成需从交际中推断意义、表达非字面意思的一种语言形式,从而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从关联理论和词汇语用学的视角考察隐喻现象,这种语用解释机制有助于听者更好地解读隐喻。

隐喻;关联理论;词汇语用学

格莱斯模型阐述了语言修辞的产生是由于违反了质准则,基于应该遵守准则的假设,从而得到话语的隐含意义。以隐喻为例,这包含了与原始隐喻表征相似的真实相关命题的隐含意义。对于如何从编码的字面意义推断出隐喻的隐含意义仍不清晰。语用学中传统的隐喻解释方式及其解读过程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基于假设的话语解释可以在句子、短语、词汇层面推断语用过程,这意味着说话者在他表达所需意义过程中,能够修改或调节所编码的内容。语用学承认这种过程存在编码概念和交际概念间的差异,与格莱斯模型相比,这种方法能提供更为详细的解释。为此,有必要在词汇语用学领域分析隐喻的解释方式,并基于关联理论探索这种分析方法是否能解决之前的问题。

一、传统的隐喻分析方法

(一)隐喻和格莱斯准则

语用学中的格莱斯准则把隐喻看作是一种传统修辞手法,认为隐喻违反了质准则(不说你认为是假的内容),因为隐喻代替了某种表达的字面内容,由此产生了喻意。它把隐喻看作比喻的变体,认为所编码的内容是隐含意义的比喻表征。这种比喻替代强迫听者获得相关的隐含意义并让听者复原所应用的准则。例(1)Tom is an OX.——不是真命题,明显违反了质准则。即它未表达例(2)的隐含意义。例(2)Tom has four legs.——很明显,也不是真命题。根据格莱斯理论,以上两个例子所表达的都是假的内容,都违反了质准则。但两个例子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假定说话者为了交流的某个相关的命题作为隐含意义,隐喻的相关命题将是相关的比较。由此,例(1)所交流的隐含意义如例(3)所示:(3)Tom is like an OX.可以看出,交际的命题有别于最初编码的命题,作为交际的命题是和相关隐喻的比较中提取的,为获取表达的真实意义,需要建立相应的推断路径。对于特定类型的命题,我们应学会具体的推断路径。

(二)格莱斯模型隐喻解读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例(1)和(2)是格莱斯准则不能解释的反例。格莱斯假定隐喻是由于违反了质准则形成的,表明隐喻解读是有目的的思维过程,需要学习和实践。但在口头表达中,上述现象在不同语言中具普遍性,在人类的交际中自然产生,是一种自发行为,不需要学习或别人的教导。另一问题是上述现象加工的间接性,格莱斯认为说话者没有交流所编码的内容,而是把它看作相关命题,这需要听话者付出额外的认知努力,在交流有意图的相关命题时,判断是否产生特殊的交际效果。实际交流时并不要求特定的努力,格莱斯的解释是由相关命题获得的推断,包含非合理的解释过程,很明显不符合直觉。格莱斯准则对以上现象的解释是推导的相关的内容是否原命题相关,明显是有意图的。但是我们并不清楚听话者推断出相关命题的真实意义,正如格莱斯准则所表明,我们更需要的是解释过程。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需要新的解释方法,如(4)Tom is not an OX.例(4)是否定的隐喻,该例中说话者想表达的并不是字面编码的意义。根据格莱斯准则,说话者所说的话语必须是假的,但是很显然这句话不是假的。在这种情况下,隐喻并没有被激活,没有解释隐喻是如何产生的。只有当字面解释行不通时,才会考虑隐喻意义,听话者首先考虑字面意思的解释,遵守格莱斯质的准则是他们所期盼的。因此隐喻解释需加工许多间接元素,花费更长的时间。

二、意义、语义内容、语用学解释

话语解释研究中,话语编码的意义在于重构有意图的内容出发点。由此,我们需要注意话语解释中的语言语义学和它的作用。词汇语义学研究词汇编码的概念,它的基本假设是词汇编码、交流的是和它表面相联系的概念。正如Carston所言,语言语义学所关注的只是语言学系统,不考虑语境的意义。但在口语交流中,编码的概念只是解释过程的起点而不是终点。Carston进一步发展了他的观点,认为“词汇项目编码的概念为语用过程提供了起点,导致了不同概念,这个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有别于词汇概念”。

在大多数交际语境中,用词汇编码的概念并不都是交际时要传达的概念,编码内容和交流内容之间有所差别。以上例子表明隐喻和直接表达字面意思的差别,编码的意义和交流的意义不同,可以通过推断语用过程在词汇语用学方面研究这种差异性。词汇语义学研究词汇和概念之间的关系,词汇语用学研究由于编码概念和交流概念之间的差异,两种研究在交际过程中互补。词汇语义学在话语解释中为词汇语用学提供了基本的输入,词汇语用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探索、解释词汇的编码概念如何变成在交际场合中使用的交流概念。

概念的本质和结构是词汇语用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概念是大脑的思维结果。Sperber和Wilson认为“以某种概念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能被分为三种类型:逻辑、百科式、词汇”,逻辑指概念包含的逻辑位置,百科式指贮存概念的语境和背景信息,词汇指有关词的发音或语法范畴。对语用解释而言,百科式是话语解释过程中所涉及的语境假设的关键信息,语境假设构建话语交流的清晰性和隐含性。以“房子(HOUSE)”为例,在百科式条目中可能储存以下假设语境。例(5)HOUSE(房子)的百科词条:(a)A house is a dwelling.——房子是住所。(b)Houses are homeswith several rooms.——房子是有几间房间的家。(c)Houses are real estate units with kitchen,bathroom,living room and bedrooms.——房子是有厨房、浴室、起居室和卧室的房地产单元。看到单词HOUSE(房子)时,人们通常要考虑这些假设语境。假设语境有助于听者解释语境,获取隐含意义。请看下面的例子:(6)John has bought a house.(约翰买了房子)根据例(5)的假设语境,例(6)会产生例(7)三种隐含意义:例(7)(a) John has bought a dwelling.(b)John has bought a home with several rooms.(c)John has bought a real estate unit with kitchen,bathroom,living room and bedrooms.

百科词条提供了有助于解释话语语境的假设以及隐含意义。和词汇语用学相关的是由词汇所产生的交际概念不必是实际被编码的概念。特定语境中词的加工过程可以引起由那个词交际的内容发生变化,分别被称作交际概念和特定(ad hoc)概念,即“听话者在话语理解过程中所构建的语用概念”Carston。交际概念依托特定交际语境,特定概念通常使用大写字母并带有一个或多个星号如HOUSE*。扩大或缩小编码概念(如HOUSE)的语用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概念编码内容,产生了唯一的交际概念。例(8)The king has bought a house.(9)The worker has bought a house.在不同的语境下编码房子的概念,交际者脑海中浮现的房子类型肯定是不同的。例(8)中的人们会想到宽敞、豪华的房子,例(9)则是普通的房子。交流的概念反映了人们对国王和工人所居住房子的通常看法,由此会出现下面的假设。例(10)HOUSE*(PALATIAL HOUSE):房子(宫殿)(a)A palatial house is a large and luxurious dwelling.——宽敞的房子是大而奢侈的住所。(b)Palatial houses are homes with many rooms.——宽敞的房子有多个房间的家。(c)Palatial houses are real estate units with a big kitchen,many bathrooms,several big living rooms and many bedrooms.——宽敞的房子是有大厨房、多个浴室、几个大起居室和多间卧室的房地产单元。例(11)HOUSE**(MODEST HOUSE):房子(普通房子)(a)A modest house is a small,basic dwelling——普通房子就是小而基本的住所。(b)Modest houses are homes with few rooms.——普通房子是几乎没什么房间的家。(c)Modest houses are real estate units with a small kitchen,a small bathroom,a small living room and few bedrooms.——普通房子是有一个小厨房、小浴室、小起居室和少数几间卧室的房地产单元。

正如上述例子所示,最初编码的特定概念不同,交流的房子的含义就会不同。交流的特定概念包含缩小了编码的概念,因为这些概念所包括的是从储存在编码概念HOUSE,百科词条假设中的假设中选取的少量信息,这种概念缩小的过程结果导致编码的概念比交际的概念大,在每个例子中,语境假设的结果将会产生相应不同的隐含意义,根据特定的看法,每个特定概念都表达隐含意义。由此我们可以考虑在构建特定概念时的语用机制。

三、词汇语用学和关联理论

(一)编码概念和交际概念

语义学和心理学研究中,人们通常都假定概念和词汇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传统交际语码模型正是这种观点的反映,为交流某个概念,人们必须找到恰当的词编码有目的的概念。在语用学的口语交流等许多领域研究中,推断的方法常用来消除歧义或获取隐含意义,代替编码模型。词汇语用学在获取交际词汇意义时,承认推断的重要性。格莱斯方法鼓励说话者避免对他认为的假内容做出肯定的断言,说话者为了避免违反准则,需编码他们想要交流的概念。从列举的例子可以看出,说话者按常规编码不能表达真实字面意义的概念,这种隐喻形式的期待行不通。这对格莱斯框架作为分析词汇语用学方法的可行性提出了质疑,人们需要找到可代替的方法解释这一现象。

关联理论框架提供了最好的方法,说话者不必在意编码交流真实表面意义的概念,他们期待交流的是最佳关联的解释,因此改变了特定词汇编码的概念。语言学意义上的编码概念的知识解释对于听者来说仅仅是作为几种可能的获得最佳相关解释的已有线索。若摒弃交际编码模型,假设每个概念不再是由单一的词汇编码,允许人们有更多概念的解释,意味着说话者交流时没有字面意义的限制。这样,人们就不必局限于特定概念了。关联理论的观点认为人脑开放、灵活、有创造性,能在已有概念之上构建即时使用的新概念。大脑表征的概念比已有词编码的概念更多、更灵活,这种能力发展了如何交流概念的方法即人们能在语境中改变和适应概念内容,允许他们推知最佳关联解释。正如Carsto的阐述“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概念都是特定的,是在特定时刻为了特定目的而产生的”。

(二)词汇语用学和概念意义缩小

词汇的概念是词汇语用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例(12)I have had breakfast——我已经吃过早饭了。这个包含编码概念HAVE HAD BREAKFAST——已经吃过早饭了,如果说话者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曾经至少吃过一次饭,那么这句话就是真实的。我们可能会这样界定HAVE HAD BREAKFAST的概念。例(13)HAVE HAD BREAKFAST的概念界定。The speaker has eaten a meal in the morning.——说话者在上午吃了一顿饭。基于上面的解释,概念会满足由格莱斯准则规定的标准,但不会满足听者的最佳关联期待,听者不值得费力去加工这个解释的话语。构建说话者以前没有吃过早饭,现正在第一次吃早饭这样的语境是非常费劲的,对听者来说也不是第一次发生。因此,首先要考虑具有满足最佳相关期待的潜在性的其他解释。如:假设以上的话语是对邀请的答复,那么话语的解释将会缩小到当天话语的意思。例(14)I have had breakfast today.——我今天已经吃过早饭了。缩小解释后的话语就能满足最佳相关的期待,有关早饭的语境给人们提供的背景信息会产生下列认知效果。例(15)(a)If he’s had breakfast today,he won’t want to have breakfast again now.——如果他今天已经吃了早饭,现在他将不想再吃早饭了。(b)He has had breakfast today——他今天已经吃了早饭。(c)He won’twant to have breakfast again now.——现在他不想再吃早饭了。上述解释包含一般公认地关于吃早饭的假设,将会产生充分的认知效果,它能满足以上描述的语境中听者的最佳期待关联,和已经吃早饭相联系的概念将被缩小。如:(16)HAVE HAD BREAKFAST*的缩小概念。The speaker has eaten a meal thismorning.——说话者上午已经吃过饭了。已经吃过饭的字面、语言编码意义不包括今天正在吃早饭的信息,解释过程中添加的信息是为了满足最佳关联期待。已编码的概念能提供进一步的证据,但交际概念不必总和它匹配。从关联理论的观点看,缩小过程是听者尝试发现解释的结果,和关联原则是一致的。当获得的解释能满足最佳期待时,听者应停止缩小过程,包括帮助听者辨别在这种语境中的具体隐含意义。缩减过程引导解释向着特定方向,产生充分的认知效果。因此我们更可能获取关于“今天已经吃过早饭”的隐含意义假设而不是过去。缩小意义的过程能利用显性内容、语境、认知效果的相互调节,让听者理解最佳相关解释。

(三)词汇语用学和概念意义的扩大

同理,在给定的语境中,概念编码的意义可以扩展。例(17)Vettel is the new Schumacher.——外泰勒是新的舒马赫。SCHUMACHER指一个具体的个体,但在这种语境中扩展了该概念的应用范围,用来指不同的人。人们可以使用储存于百科词条下的SCHUMACHER概念的假设解释话语。例(18) SCHUMACHER概念的百科词条:(a)Schumacher has been an extraordinary pilotof Formula 1.——舒马赫曾是非常出色的F1赛车手。(b)Schumacher has wonmany titles and races in Formula1.——舒马赫曾赢得很多F1称号和比赛。(c)Schumacher was the leading pilot of Formula 1 for a long time.——一直以来舒马赫都是最重要的F1赛车手。这些很容易获取的假设,储存在词汇舒马赫编码的概念中,并提供可以获取的语境来解释话语,由此产生了几种认知效果如:(19)(a)Vettel is a new extraordinary pilotof Formula 1.——外泰勒是新的非常出色的F1赛车手。(b)Vettel will be the new winner of many titles and races in F1.——外泰勒将会赢得很多F1称号和比赛。(c)Vettelwill be the new leading pilot of Formula 1 for a long time.——外泰勒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最重要的F1赛车手。这些遵循解释路径的认知,几乎不需要加工过程。从百科词条概念SCHUMACHER,很容易获得语境假设。这些假设考虑显性内容、有目的的语境和隐性意义间的相互调节,满足最佳关联期待。听者理解话语时需要构建新的特定概念SCHUMACHER,包含新建立的F1赛车手词汇范畴同时还包括舒马赫本人,以及能与外泰勒匹配新的特定概念的F1赛车手。听者在语境中通过最优化加工获得了新的特定概念的认知效果。

(四)隐喻的关联理论方法

基于词汇语用学在理解编码和交流概念间的差异方面的便利,我们可以采用词汇语用学的这种分析方法探索隐喻现象。例(20)“公牛”百科词条: (a)Oxen are very strong.——公牛很强壮。(b)Oxen are dependable in arduous tasks.——公牛在做艰巨任务时是可靠的。(c)Oxen are determined and somewhat stubborn.——公牛意志坚定且有点固执。前述Tom is an OX中OX概念是百科词条的假设提供的,包含以上三种信息,听者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推断出交际概念,并寻求最佳的相关解释。它们能被用来扩展被编码的概念,这种扩展能帮助听者获得相应认知效果。例(21)(a)Tom is very strong.——汤姆很强壮。(b)Tom is dependable in arduous tasks.——汤姆在做艰巨任务时是可靠的。(c) Tom is determined and somewhat stubborn.——汤姆意志坚定且有点固执。公牛的概念扩展引起三种认知效果,包含了扩展的编码意义,目的是为了包括更为扩大的词条范畴,能被用来指公牛,让听者完成语境中提出的最佳关联期待。“潜在隐含意义的范围越广,听者用来负责构建隐含意义的责任越大,效果就越具有诗意,隐喻就越有创造性”Sperber和Wilson()。基于编码概念和语境假设来推断扩展性的特定概念是听者执行关联理论的恰当的推断过程。

格莱斯模型中质准则不能有效地解读交际中的隐喻现象。本文基于关联理论结合词汇语用学,通过实例阐述了语言学上编码的意义只是推断交流意义的起点,分析了词汇语用学的编码概念和交际概念的关系,并基于编码概念和交际概念之间的差异讨论了隐喻解读机制。隐喻话语解释过程是构建特定意义的过程,需要获得和关联准则一致的解释;听者为了解释最恰当的关联期待,编码的概念意义可能被缩小或扩大。

[1]Aitchison,J.Words in the Mind.Oxford:Blackwell,1987.

[2]Carston XE,R.Thoughts and Utterances.Oxford:Blackwell,2002.

[3]Clark,E.,and H.Clark.“When Nouns Surface as Verbs.”Language 55(1979):767–811.

[4]Eysenck,M.W.Principles of Cognitive Psychology.Hove:Erlbaum,1993.

H314

A

1008-4614-(2016)06-0062-04

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隐喻认知的溯因推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wx321);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英语广告语篇翻译研究”(项目编号:YY1315)。

2016-11-4

刘睿(1975—),女,山西襄汾人,井冈山大学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语言测试。

猜你喜欢

听者隐喻编码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劳工(外二首)
Genome and healthcare
岭南园林声景美研究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三人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