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Ⅱ基于名师工作室研修的教学素养培育策略

2016-03-15沈坤林

湖北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研修文本素养

●沈坤林



Ⅱ基于名师工作室研修的教学素养培育策略

●沈坤林

一线教师教学素养的构建,除了要借助自身的学习借鉴和实践感悟之外,各级教研部门和培训机构组织的相关活动,也是主要途径。但是,这些培训活动要么较多地指向学科教学具体问题的解决,要么更多地传播“学为中心”“翻转课堂”“导学案”等不时更新的理念,虽然对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有促进作用,但是往往缺乏针对性和系列性。

笔者主持的特级教师工作室成立五年多,基于成员的专业基础和发展需要,对于合作研修内容,从教学信念、专业阅读、课堂智慧、课题研究、学业评估、成果表达和辐射影响等方面进行课程化设计。在教学素养培育方面,采用了“一点多研”“一材多用”“一人多展”的培育策略,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一、“一点多研”:聚焦核心能力重点突破

“一点多研”,就是确定教学素养的核心要素为研修点,然后聚焦于此,进行重锤敲打式的突破性研修,进而点点相连,形成综合素养。

比如,从语文学科看,教师自身的文本解读是体现教学能力的关键之一,往往又是许多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于是,工作室聚焦于“基于教学的文本细读和基于细读的教学设计”这一研究主题,以约翰·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质》为对象,展开了合作研修。

2.主题讲座与切近示范。作为工作室主持人,笔者作《文本细读的智慧》之讲座,结合自己发表的《〈半张纸〉缘何让人怦然心动?》《聚焦“傻”问题,凸显“真”阅读——伯尔〈在桥边〉的一种读法》《“客人来访”与“教员家访”解读——〈清兵卫与葫芦〉深层意蕴探究》《〈礼拜二午睡时刻〉疑点解读之辨》《这个鬼子不寻常——也说〈牲畜林〉的喜剧因子》等文章细读文本,从八个方面阐述文本细读的主要抓手与方法。

3.课堂教学与说课呈现。由两位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呈现,形象具体地展示自己对《品质》的细读成果;再安排两位教师用说课的方式阐述自己基于细读的教学设计。然后,每位成员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细读思考。最后主持人与大家一起梳理细读《品质》的主要收获。

4.后续跟进与成果固化。集中活动之后,各成员进行后续研修跟进,在进一步把握文本细读的方法和有效吸纳同伴成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深入研读,并把自己的研修成果撰写为论文。

二、“一材多用”:实现教学素养的巩固与提升

如果说“一点多研”,主要是针对“文本细读”“教学设计”“课堂智慧”“课堂评价”“命题能力”等各项能力要素进行相对独立的分项打造,那么“一材多用”,主要是选择某个意蕴丰富的文本,从不同角度设置情境性任务,使在分项研修中形成的基本能力得以巩固与迁移,进而达成教学素养的整体提升。

本工作室曾选择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女狙击手》(浙江省新学业水平考试材料)等作为研修的载体,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教学素养培育。以《祝福》教学为例,着重强化以下教学素养的培育。

1.文献综述能力。文献综述是教学与研究的重要载体,也往往是一线教师缺乏的基本素养。

关于《祝福》的解读、教学设计与教学课例可谓数不胜数。在工作室活动之前,要求大家就相关的文献先行撰写一个综述。文献综述可以是就《祝福》主题、典型人物、叙事特点或艺术手法等方面全方位展开;也可以就某一方面的特征进行。在撰写文献综述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文献检索能力、快速阅读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评判能力等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社会的发展进步体现在了各个方面,其中在气象观测方面,也不断应用了多项新的技术,不再像传统的气象观测工作一样全部依赖人工,而是利用自动化的技术,有效提升了气象观测的效率和工作质量,体现出了时代进步的特点。在自动气象站仪器设备的使用当中,常见的一些故障需要进行及时修理,同时在日常的使用当中也需要可以进行有效的维护。

同时,在集中研修时,选派成员代表进行报告式展示。如石斌老师为全体成员所作的报告式展示,就是对《祝福》的“长文”特征而作的“长文短教”研究综述。

2.辩证施教能力。教师对各种课例或主张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在广泛借鉴中有主见,这是走向专业成熟必不可少的素养。

《祝福》的教学,离开文本对主题作抽象化讲解的较多,偏于诸如用“断案”的方式探究“祥林嫂是怎么死的”之类的形式求异不少,简单地对此文进行走马观花式“长文短教”的更多。在集中研修活动中,一位教师从“深文”如何教的视角,尝试对《祝福》的“深难处”进行有效突破;笔者的展示课则基于自己“‘长文短教’批判”的理念,引领学生在“长文”里“慢慢走,欣赏啊”。在发表于《语文知识》杂志的论文中,笔者提出了“适度‘长教’:从任务取向到学生视角”“适当‘复读’:从巧妙追求到实然引领”“尝试‘多学’:从简单辩证到多维探究”的“长文”教学策略。

通过这样的研修,全体成员对类似“长文短教”“短文长教”“浅文深教”“深文浅教”“少教多学”“学为中心”等理念,能够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辩证思考,而不是作简单化的教学处理。

3.学业测评能力。在各种同步练、模拟测试卷成为题海的当下,一线教师命制测试题对学生日常学习进行评价与导向的能力却捉襟见肘,就是一些期末联考试题也多有“问题”。

在合作研修过程中,工作室选取了某地市期末语文联考《祝福》选段阅读测试题进行评析与优化。

比如“文中‘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三个加点的‘如此’有什么含义?”一题参考答案与题目不太切合。我们针对原题修正了参考答案,又从参考答案“倒推”修正了题目。

很多情况下,因为测试目的不清楚,命制一个题目似乎很容易,编拟一个答案却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如对“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这一句子,要求分析结构上的特点。因指向不明,参考答案与学生所答大相径庭,难以达成测评的基本效果。一起修改完善这些试题,可以增强成员命题与讲评能力。

另外,围绕《祝福》这一材料,还可以开展文本细读能力、小说叙事研究能力、文学鉴赏方法指导能力等方面的研修。

三、“一人多展”,追求教学素养的超越与特色

基于工作室的合作研修,除了促进对教学素养的自我认知之外,更多了一些他者的眼光,有利于在互助、共进中逐步实现教学素养的超越,并经由教学素养的提升实现教学特色的追求。

本工作室每三年为一个研修周期,在每一期的后阶段,本工作室尝试自荐或随机选定某个成员进行“一人多展”。“一人多展”,就是在某次集中研修活动中以某一成员为主,较全面地展示其教学主张、课堂教学、教学反思、教学论文、教研课题等,以展示促自我提炼,以展示促互动交流,以展示促特色形成。

作为工作室主持人,笔者首先作如下展示示范。

1.成长故事分享。以演讲的方式讲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性事件与成长的核心动力。

2.教学主张或风格追求阐述。关于教学主张,相对成熟的成员可以运用归纳法,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提炼;年轻的成员也可以用演绎法,借鉴他人的教学主张,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印证。

3.代表性教学案例呈现。主要有现场展示与教学实录展示两种方式。笔者开设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展示课;同时展示了根据示范课形成文字实录的课例,如《聚焦和层进:阅读教学提效之关键——以伯尔的〈在桥边〉教学为例》(2013年9月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课堂智慧:引领学生以朗读促感悟》(2016年1月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

4.教学论文写作情况展示。主要是对自己论文写作的情况作一整体回顾,展示自己的代表性论文,并说说自己的论文主张。

5.学科课题研究展示。围绕学科特点和自己的特色,笔者展示了7个省级立项课题中的3个,即“新课程下‘写’的综合功能研究”“‘写为先导’的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研究”“‘写为先导’在高中语文选修课中的运用研究”。

另外,还可展示教学讲座、辐射影响等方面的情况,因为教学讲座等对自身教学素养的反思与重构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研修文本素养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