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化学教学中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6-03-15展红全罗志云朱棉霞郭平春舒凯征柳平英

广州化工 2016年20期
关键词:研究性案例教学方式

展红全, 罗志云, 朱棉霞, 郭平春, 舒凯征, 柳平英

(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1)



基础化学教学中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

展红全, 罗志云, 朱棉霞, 郭平春, 舒凯征, 柳平英

(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1)

研究性教学是高等教育新形势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本文着眼于化学领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探讨了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基础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切入点,以案例为载体的研究性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注重学生的合作研究以及个性化培养,使得教学由教师外在的推动式转为学生内在的主动式,提高了教学效果。

研究性教学;化学;问题;案例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盛行。这种传统教学以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教学模式为主。在这种外在控制的教学方式下,学生被动地接受各种知识和信息,其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受到抑制,从而很难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机会很少,这对培养其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是非常局限的。因而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潜能,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

研究性教学模式是近些年为适应高等教育新形势而出现的一种相对较先进的新型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以科学研究的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对课程进行探索,理解掌握知识内容并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1-2]。这种教与学的模式以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通过老师的指导以及小组成员间的互助交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融会贯通,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3]。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和小组成员直接面对,其课程内容、组织形式等相当开放,这样可以使学生思路更开阔,其学习行为转为内在的自我激发,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研究型教学是大学教学发展的进步,是培养具有科研品质、创新精神和工程应用人才的要求,是促进大学中教研结合,学教互助的重要手段,为当前大学教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思路[4]。

对于研究型教学的改革,我们结合我校专业特色进行了“基础化学教学中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的研究工作,希望能为地方一般院校的基础化学教学改革起到示范作用,其次加强研究性教学也满足了社会对毕业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提高的需要。

1 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思路

1.1 主体性思路

研究性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同时也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3]。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学生自己能够积极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研究的内容、方案、安排等主要由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讨论确定,因此学生就成为某一研究课题的设计者、实施者和解决者,并对学习目标的实现负有独立责任,从而使其真正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这种方式的改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学生能够集体探索,分工合作,共同解决一些问题,从而发挥集体智慧,培养了团队精神。

教学的本质是通过师生互动,使得学生自我觉悟。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要起到引导启发、组织安排等作用,其角色定位应该是引导者、推进者和参与者[5]。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紧密连接起来,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殿堂;要从不同的角度给出对这些科学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积极创造主动探究的环境,启发学生的兴趣和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最后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实践探索,将知识吸收并拓展。

1.2 问题性思路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研究和解决问题更重要”,研究性教学的关键步骤是问题的确定,它将直接影响最终教学的效果及学生的兴趣导向[4]。提出问题并把它交给学生,学生就会充分查找各种资源和信息,尤其能开动大脑去寻找解决办法,表现出强烈的积极主动性。如果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较完整的知识链,进而使其学习完成从点到线再到面的整个覆盖过程。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当前的热门化学事件、科研热点以及自己的科研项目,并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化学知识内容,创设出合适的问题情景,将问题交由学生去独立探究。教师尽力为学生模拟真实的科学研究氛围,使学生切实接触到化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培养其科学观察、理解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思考,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通过这种研究性教学还可以把孤立,分散的知识内容联系起来,有利于把学生引向深层次的理解。而且可以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了解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培养个人的发展方向,进而完成升入大学后的角色升级。

2 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方式

2.1 案例式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式教学法”[6-7],以问题为切入点,以案例为教学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提高教学质量。案例式教学法是由教师引导,学生作为主体参与,通过真实案例展开的一种先进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法的核心关键是案例分析,它是指在教学课堂上引入一个真实发生过的科学事例并对其科学原理进行详细分析。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将复杂的理论以生动、具体的案例方式来描述,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了教学的真实性,强化了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深入理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通过案例式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其独立自主能力,还是培养分析判断、创造性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好办法。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要掌握好三个必要环节:即案例的选择、学生的讨论、教师的评论。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选择代表性的案例,并将案例教学穿插在整个基础化学教学过程中。注意案例选择应针对教材中重点、难点知识等,要有利于学生对该内容的理解,及时将最新的理论和科技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选择好案例后,教师可根据大纲要求以及案例特点,明确讨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罗列出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在讨论时有意引导学生往相关方向思考。而在课堂中,学生是课堂讨论的主角,而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吸引学生深入讨论,提高讨论效果。在讨论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教师要对学生的不同观点给于正面的肯定和评价。讨论结束后,要引导学生总结集体讨论效果,对学生的分析和推理做出评论,特别是对案例与学科知识的切合性深入分析,使得学生能发散思维,举一反三。

2.2 分类组织方式

笔者所在教研室负责全校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工作,近几年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教学大纲拟定主题,进行了研究性教学的实践。研究型教学即是以主动探究问题的方式进行的学习,不同类型的课程有不同的组织方式。研究性教学的运行可以纳入现有课程设置,其形式多种多样,也可根据具体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还可以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本科生创新创业计划或者学习兴趣小组,针对感兴趣的主题展开研究性学习。因此,对于理论课程的研究性教学通常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即老师确定研究主题或案例,同学自由组合分组,小组各成员查阅资料进行案例分析,大家讨论并得出结论,最后一起班级汇报,老师进行总结点评。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课题研究小组则是比较合适的方式。依托学校的科研平台,全面开放科研实验室,建立学生研究创新平台,为学生营造真实的科学研究环境,使其切实接触到化学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教学实施中选择有代表性的科研课题,鼓励学生自带感兴趣的实验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并加以实施和解决。这些根据课程类型不同而采取的不同研究性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其敢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品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3 个性化教学方式

目前我国大学教育仍然是以共性教育为主,个性教学为辅,这样培养的学生往往创造性不足。个性化教学,就是教师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并通过适当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8]。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选择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通过开放教学和实验室,为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与其适应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例如让基础扎实、能力强的学生多做些综合、设计性实验,参与课外科研兴趣小组活动; 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适当降低实验要求,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多元化、有差异的教学目标以适应不同学生需求。这种“面对学生的差异而实行的差异教育”,既是针对学生基础不同而采取的因材施教,更是对学生个性学习的一种培养。这一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个性,而且可以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3 结 语

研究性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可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切入点,以案例为载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引导作用。经过几个学期的实践效果表明,该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以前的被动模式变为现在的主动模式,发挥了学生的个人潜能,大大拓展了其知识范围,综合素质也得到明显提高。

[1] 刘福德,安钢,尹晓红,等. 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思考[J]. 中国轻工教育,2014(2):69-71.[2] 章天伟,李育佳,张剑荣,等. 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 中国大学教学,2012(10):77-80.

[3] 赵增迎,龙梅,夏志国. 面向本科生的研究性教学探析与实践[J]. 中国地质教育,2013(2):135-137.

[4] 董国君,谭淑媛,张晓红. 研究型教学方法中的问题创设[J]. 化工高等教育,2009(3):49-53.

[5] 刘学文,胡霞,周谷珍,等.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无机化学实验课教学中的探讨[J]. 广州化工,2015(9):178-179.

[6] 赵楠,刘涛,张廷剑,等. 案例教学法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基础医学教育,2013(12):1059-1061.

[7] 许晶,赵青山. 分析化学实验研究型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教育,2013(12):48-50.

[8] 杨庆荣. 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的思考[J]. 宁德师专学报,2007(5):206-209.

Study on Research-oriented Pedagogy in Basic Chemistry Teaching*

ZHANHong-quan,LUOZhi-yun,ZHUMian-xia,GUOPing-chun,SHUKai-zheng,LIUPing-ying

(Department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Jiangxi Jingdezhen 333001, China)

Research-oriented Pedagogy is a new method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Focu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the chemistry field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research-oriented pedagogy in the basic chemistry teaching, the research-oriented pedagogy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a student-centered, problem-entry point and the case study as the carrier.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it pointed out the leading role of teachers, paid attention to the cooperative research and personalized training of students. Finally, it made the teaching by teachers’ external push turn to students’ intrinsic active and improved the teaching effect.

Research-oriented Pedagogy; chemistry; problem; case

江西省高校2014年省级教改项目;景德镇陶瓷大学2015年教改项目。

展红全(1974-),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无机纳米化学研究。

G424

A

1001-9677(2016)020-0153-03

猜你喜欢

研究性案例教学方式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