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机制优化策略研究

2016-03-15张迪

河南社会科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价值观主体

张迪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机制优化策略研究

张迪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接受问题,接受心理障碍极大影响了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效果,导致一部分人不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甚至产生抵触和排斥的态度。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动态影响因素包括:需要——接受心理指向性因素和驱动力,价值——接受心理健康发展的认知性因素,道德——接受心理态度性因素,交往——接受心理实践性因素,美感——接受心理评价性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优化需做到把握意识心理,满足内心需要;培养价值理性,明晰价值真谛;注重德商素养,守护本真道德;立足生活教育,发展实践交往;享受美的教育,提升品位修养。

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优化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核,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实践要求。“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究竟能够在何种范围和多大程度上为社会成员所接受,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如何,是内外两种因素促成的结果。”[1]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已经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但关于接受心理机制层面的研究仍需加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与接受心理障碍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的概念

“接受”,从德育角度来看,是研究人类思想文化产品与其认识者之间关系的范畴,它标志着人们对语言象征符号表征出来的思想文化客体信息的选择、解释、理解和整合以及运用的认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接受就是受教育者主动寻找外来信息,接受外来信息,并按一定的心理结构进行内化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问题源自社会思想领域的特殊矛盾,即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同人们实际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在社会思想领域,人们的价值观同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的转化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研究的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过程中存在着内化和外化两个根本的转化过程,通过这两个转化实现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不知到知、从知到行的完整心理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过程反映了接受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在理论基础上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有着本源的统一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的研究也较多地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之上。因此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主要指发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领域内,在接受客体、环体、介质等综合作用下,接受主体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倾向和心理痕迹的总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的内涵

从社会心理维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满足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能够体现社会主体成员的根本利益、反映社会主体成员的价值诉求,对社会变革与进步起维系和推动作用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2]一般来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否真正体现,和谐社会主义的观念是否深入民心,都需要以社会心理指标作为判断,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就包含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需求。不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真正内化为人们的价值信念并转化为自觉行为还需要接受主体在心理层面突破接受心理的障碍。

对接受主体来说,接受分为两个根本的转化过程:一个是内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认知上的从不知到知;另一个是外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付诸社会实践,由知到行。人的心理在整个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其中认知、态度、情感、需要、意志五个方面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心理接受机制。根据个体的心理接受机制,人并不会主动接受所有的外部信息,而是倾向于接受跟自己立场和价值观相同或接近的信息,这就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实践带来了难题,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机制研究的主要方向。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障碍

人的接受心理是个复杂的过程,接受心理的实质是人脑之“物”与客观现实之“象”的统一,心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的,而反映心理内容的形式却是主观的[3]。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领域,接受心理是一把双刃剑,积极的引导和利用能为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路径,但也可能引发受众接受心理障碍,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践行。

1.接受心理障碍的表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障碍是指,在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在认知、态度、情感、需要、意志等心理方面出现了异常情况或者接受主体的心理因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以致对客体的接受出现偏差或排斥的一种心理状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闭锁心理障碍、失衡心理障碍、矫饰心理障碍、盲从心理障碍、逆反心理障碍等。其中,闭锁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由于接受主体自我意识过强或者心理困惑得不到疏导而导致的缺乏客观的判断标准或自我封闭,拒绝其他信息的进入;失衡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面对压力和挫折时价值情感的失调,接受主体往往因此而显得焦虑、认知混乱;矫饰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接受主体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的不协调,很多人罔顾道德约束,以不择手段的方式获得功利性目的;盲从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主体无法获得自我认同,在认知和行为上是去自主性;逆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对接受客体的排斥和抵触。

2.接受心理障碍的危害

接受心理障碍不仅影响接受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效果,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和个人自我发展。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障碍导致部分人不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信息,甚至抱以抵触和排斥的态度,直接影响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效果,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障碍对个人来说是一种心理问题,是人格不健全的一种表现,会直接影响个人的日常工作、学习、交往等方方面面,并最终影响其个人社会发展。弗洛伊德认为,强健的自我心理是正确处理生活压力的保障。一个人如果存在严重的接受心理障碍,就无法正确处理国家、社会、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无法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还会影响他的价值判断,会在功利面前丧失道德,甚至不惜走上犯罪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障碍会通过接受主体反映在社会实践当中,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有效地疏解,会进一步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

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优化的动态因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优化的关键在于通过接受主体主观世界的构建逐步消除接受心理障碍。从接受心理学理论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不仅是一种稳态结构,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理想状态下,接受心理的动态过程会包含发生启动、选择分析、理解内化、外化实践和评价优化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中接受主体的心理一直是动态变化的,不同的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倾向,笔者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动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接受主体的主观心理出发,寻求其社会生活世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客体世界的契合之处,从而为接受心理机制优化提供理论可能。

(一)接受心理指向性因素——需要

需要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驱动力,“是个体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需要通常以意向、愿望和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个体通过发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活动,使自身和外部环境保持平衡,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需要具有驱动性,需要一旦出现就会成为一种支配人去寻求满足的力量,推动人去进行活动”[4]。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过程中,需要是一种指向性因素和驱动力,是接受心理动态过程的始发环节。因为需要既源于客观现实,又有明显的主观自我倾向,这样就有助于接受主体站在现实的基础上去心理,追寻内心向往。从这个角度来讲,需要可以有效矫正闭锁心理障碍,让接受主体能够以相对平和的心态去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引发内心对和谐社会的热情向往,从而进一步疏导内心消极、压抑的思想。闭锁心理障碍相当于接受主体关闭了内心困惑的排解出口,而在正常情况下,人需要通过对压抑思想的宣泄获得内心的平和,需要在内心启动一个对外界信息接受的动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来说,需要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接受心理认知性因素——价值

在心理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总是会运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依据主观的或客观的评价标准,对进入认知领域内的各种教育信息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从而确立对其取舍的态度。但是,即使面对同一信息,对信息的选取角度不同,对信息的接受尺度、评比和方式不同,信息的价值在不同的接受主体看来也就呈现出不同的状态”[5]。由此可见,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信息的接受深受接受主体主观思维和情绪的影响,而这种主观的接受倾向性则是建立在接受主体对客体信息认知的基础上。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是否符合接受主体内心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其是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决定性意义。接受主体若具备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和健康平和的情绪认同,则在认知上更容易引起思维的共鸣,提高信息接受的效率,反之则容易陷入失衡心理的误区。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上,很多人缺乏独立的价值判断和平和的心态,由着情绪化的内心偏执,主观地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性和确定性,这种非理性的判断从根本上来讲是接受心理中失衡心理障碍的表现。因此,理性的价值认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健康发展的认知性因素。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这种独立稳定的价值判断能力,杜绝主观化的情绪干扰,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明确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

(三)接受心理态度性因素——道德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经过发生启动和信息选择分析两个阶段之后,开始进入理解内化阶段,这是一个将外界信息加工重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接受信息符合接受主体的原有认知,接受主体就对原有的认知进行“量”的建构,反之则对原有认知进行“质”的重构。无论是“量”的改变还是“质”的升华都有一个态度转化的接受过程,因此,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体现了接受主体的态度心理因素。内化过程是信息接受的关键环节,也是形成态度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过程中,人们一开始并不会自觉接受,不过在内外压力之下仍然从行动上服从,并逐渐由行动上的服从转变为自觉思考领悟并接受这些信息,最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到个人心理接受体系,并将之作为自己思想观念的一部分。接受心理的态度因素体现了接受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程度,对接受信息充分的内化可以有效减少矫饰心理障碍发生的可能。

在信息接受过程中,当我们在谈论态度时其实也是在谈论道德。在伦理学层面,道德是人们在认知和践行后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心理态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体现的是规律,“德”体现的是对“道”的认知所得,道、德合在一起就是接受心理学内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态度性因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表述,这些个人价值规范体现了个人对国家、对事业、对社会和他人的一种态度,从根本上也是一种道德规范。

(四)接受心理实践性因素——交往

在接受心理学中,接受主体在完成了信息的内化之后就需要将之付诸实践,这是接受信息的意义所在。通过实践可以验证所接受信息的真伪,从而进一步巩固内化、指导实践,在周而复始的循环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实践中,人们总是通过交往与周围的人和社会建立联系,并通过彼此间的沟通比较和鉴别接受信息、巩固认知。“交往是接受主体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的需要,是确立自我价值的需要,也是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6]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过程中,如果没有充分的社会交往经验,人的自我独立性就无从谈起,人的全面发展更是纸上谈兵。

当今,人类社会的交往面临着一些困境:很多人失去了自我个性,交往中害怕被孤立,以至于盲目与他人保持观点一致。这样的交往实践无法反馈真实的信息,已经不再具备交往的本真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空中楼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非虚无缥缈,其本质上关系到我们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实践一定要积极创造实践交往平台,保证接受主体对核心价值观信息实现完整内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贴近生活,交往实践真正能够获得真知。

(五)接受心理评价性因素——美感

“评价是人类的一种认识活动,它是一种以把握世界的意义或价值目的的认识活动,即它所要指示的不是世界是什么,而是世界对于人意味着什么,世界对人有什么意义。”[7]评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接受主体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的评价和实践中的自我评价来判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如何,以及对自我发展的价值如何,这是实践效果的衡量。如果评价的结果正面,会使接受主体内心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进而优化自己的外化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将逐渐成为接受主体稳定的心理特质和思想元素,并将这种稳定的心理特质进一步践行于社会实践当中。如果评价结果为负面,则会在接受主体内心产生消极、反面的心理特征,通常会在接受心理学上表现为逆反心理。

美是人的本性,确切的说,美是主体的客体化、对象化,也就是说主体在客体上发现了美,创造了美,才产生了美感,得到了美的享受,这就是人性的实现,人性即为人的主体性。在关于人性的研究中,美体现了主客体的统一,协调了主客体的双重优化。因此,笔者将美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心理的评价性因素。美是一种境界,对美的追求会驱动个体自我评价保持一个基本的平衡。社会主义是人类的共同社会理想,体现的是人类对社会形态的一种“美”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凝练,体现的是中国人民对社会理想美的追求。将美感和美育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接受主体在接受过程中发现美、创造美、产生美感、得到美的享受,会有效地消除接受心理障碍,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的优化。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优化策略

人是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须注重人的主体性,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教育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互动效应,根据接受主体的个性差异采用层次激励的方法,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德行培养,消除接受心理障碍,实现接受主体个人素养的提高与完善。

(一)把握心理意识,满足内心需要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知理论中,需要是认知的第一步,需要存在于人的意识当中,意识是引起认知的开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优化策略要以把握心理意识、满足内心需要为起点。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往往是因为接受主体自我意识强,先入为主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错误的认知,从而形成了内心的抵触或排斥情绪,影响接受效果。要解决这种情况,首要的是从接受主体的兴趣爱好着手,迎合其内心需要,激发其心理热情,消除其戒备心理,通过细微之处的自我兴趣探讨,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当然,这种意识心理的转化和引导必须遵循心理学的一般规律。注意作为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是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它是一种比较紧张、积极的心理状态,它是意识的基本特征;人的一切自觉的心理活动,都是以注意为基础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的培养来说,可以通过外物的刺激来激发接受主体的注意,比如宣传传统人物道德故事的同时,也提倡现代明星的爱国情怀,让人们通过对他们爱国精神的崇拜激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思考,从而起到教育目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整个培育过程需要把握时代特点,找准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切忌盲目和过度夸张,只有保持真实、客观才能引导接受主体内心积极的自我意识,缓舒其心理压抑,并自觉内化于心。

(二)培养价值理性,明晰价值真谛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与实践过程中,满足接受主体不同层次的需要以引导和把握其接受心理只是第一步,还需要培养接受主体理性的价值思维能力,让其能够自主进行思维判断和是非辨别。对于接受心理失衡障碍而言,价值理性是接受主体思维平衡能力的关键,培养价值理性是矫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障碍的必要手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不是强制灌输,而是要给予接受主体自由的选择环境,通过释放价值选择自由,还原价值要义,调动接受主体对信息的价值判断能力,让他们主动认知、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只有通过充分的认知、对比、判断,接受主体才会从根本上对信息有明确的认识和清晰的判断,这种理性的结论有助于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填鸭式的灌输往往导致接受主体的逆反和认知的盲从,价值选择自由是接受主体能够保持独立客观、完整自我的基础。

有了独立的价值选择自由和思维判断能力,接受主体才能更好地理解价值,进而建立属于自己的价值观,这是一个“吹尽狂沙始到金”的过程,在不断的价值对比和评判中,接受主体会逐渐获得自我的价值认知。通常认知转化为行动的关键在于对价值的认可度,较高的行动力在于对价值的高度认可,失衡心理本质上往往是因为对价值的认可度不高而引发的矛盾心理,通过理性价值判断,提高对接受客体价值的理解和认可有助于缓解失衡心理障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过程中,理性的认知外化为行动才有意义,我们可以通过激励理论设置合适的诱发动机不断强化接受主体的社会主义理想和抱负,进而以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行良性反馈,从而激发接受主体的价值行动意志,不断外化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行为,并在积极的社会实践中坚定自我价值,建立理性的价值选择方式,有效矫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障碍。

(三)注重德商素养,守护本真道德

德商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尺度,它体现的是个体对社会普遍道德现象的理解能力和人们从内心对公认社会道德的认同程度,德商的培养实际上是追寻一种道德品质的获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其中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描述实际上是和谐社会对个人道德层面的要求,更贴近个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同时也是个人实现更高层次社会价值的基础要求。因此,德商素养的培养对于坚守道德法则具有重要意义。

“每一个人内在禀赋在一套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蜕变为一个赋予每一个人最适合于社会竞争的外在特征的过程。”[8]在社会生活当中,每一个人内心都有一套以道德为标准的核心规范,以善为核心的道德规范维系着社会生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链条。道德教育本身就是要依靠个人对自我生命本质与生命本源性的确认。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实践中,审视道德与道德培养,澄清社会交往的最基本问题,以自然向好来调整当前社会价值走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当前,社会分工和多重角色是现代社会人的重要特征。多种社会角色交叉与各个角色领域道德要求不一致存在着冲突,这种冲突根源于个人自我判断与社会道德观念的不一致,这导致了道德主体在社会领域的分离。调控多种社会角色的完整和谐是维护德行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主体来说,注重德商培养有助于明确自我角色期待,调整接受心理态度,确定客观理性的自我追求与发展,从而提升德商。

(四)立足生活教育,发展实践交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宏大的社会价值体系,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终都要从个人的社会生活中来体现,毕竟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也是对教育本真意义的回归。立足生活教育,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就是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回归。社会主义理想不能空悬于高空,需要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重心,缺乏生活气息的社会理想难以实现,立足生活才能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和创造力。立足生活教育,发展实践交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不会是无源之水。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根源于生活世界,“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社会生活环境融为一体,倘若与现实生活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会成为一个只能存在于书本上的理论,接受主体无法切实感受其核心价值,只能被动甚至被迫接受信息,这种盲目的灌输很难在接受主体心中产生归属感。立足生活,让生活教育环境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往语言环境,接受主体运用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常识加深对理论信息的理解和认知,并进一步指导自己的社会生活实践。

在国家生活层面我们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理想,在社会生活层面我们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在个人生活层面我们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追求,这些是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主体能够进行良好心理优化的外部环境,也是促进接受主体全面发展的交往现实环境。接受主体需真正地立足生活,用心地在社会中与人交往,才能更好地认知他人、认知社会,肯定自我、完善人格。

(五)享受美的教育,提升品位修养

美是人生的至高追求,是主客体的双重优化,和谐社会主义是人们对社会主义和谐完美状态的追求,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过程中,关于美的品位既是对接受主体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也是对和谐社会主义理想的优化。如果人们在主观思想上能够接受和认可和谐社会主义理想,那么他们就会自觉主动地对客观社会生活朝着理想去改造。从这个角度来说,享受美育有助于提升接受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评价和反馈效果。

接受美学认为,所谓美就是表现了人类的自由创造活动,能够引起人们特定情感反应的具体感性形象[10]。可见,人们在美的创造活动中更能够发挥主体性。有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形式枯燥、内容无趣,所以不愿意真正去认识、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自然就失去了作为接受主体与接受客体信息之间的互动机会。因此,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应当赋予接受客体内心时尚、个性、品位追求的“空间”,让接受客体在个性展示和美的享受中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化。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形式上要具有美感,要符合人们的心理特征和内在需求,才能让接受主体自觉主动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要富有美的创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吸引人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就要在教学模式创意上超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接受过程中消除主客体对立,实现主体间性,在和谐社会主义理想中体验自我,并在自我中投射客体,实现主客体在互动中的高度和谐统一;再次,要注重美的表现力,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激情和社会的创造性,都会表现为一种美。因此,引导接受主体对美的向往,激发他们对美的创造,不仅有助于提升接受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的接受效果,更能够帮助接受主体在社会认知与实践过程中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在社会生活中更富有创造性,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身能力与修养的提升,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美育不应当拘泥于形式,更应注重内涵的拓展。正如知性是美,感性也是美;卓越是美,普通也是一种美。这些都代表了对生命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有一颗向美的心,才会有平和的心态,才易于包容和倾听,善于反思和警醒。

[1]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哲学意蕴[N].光明日报,2011-11-19(4).

[2]包心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与建构[N].光明日报,2012-01-14(4).

[3]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蔡笑岳.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陈兵.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分析[D].苏州:苏州大学,2007.

[6]耿步健.当代大学生心理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

[7]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8]刘铁芳.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10]李范.播美:美育理论与实践探索[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嵩 阳

责任校对 陈 曲

G410

A

1007-905X(2016)11-0110-06

2016-07-11

河南省教育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2015-JSJYZD-063)

张迪,男,河南邓州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思政部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价值观主体
我的价值观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