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远地区高校图书馆发展策略研究

2016-03-15赵远芳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馆员图书图书馆

赵远芳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什么是发展?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先进的发达状态过渡与转化。它既指经济发展,又包括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等诸多内容,是社会整体、协调、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邓小平曾明确指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发展就是倒退,只有发展这个道理硬起来了,我们才能居于主动地位”。边远地区高校图书馆要想不停滞、不倒退,就要秉承这个硬道理,就要寻求新的服务模式,新的方式,新的理念,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来推进图书馆更好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为高校的科研和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边远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现状

边远地区高校图书馆因其地域偏远、经济落后、受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制约,相对其他发达地区发展较为缓慢。随着新生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差距越来越大,主要体现在:馆藏文献资源不够丰富、图书管理软件达不到充分的利用、工作流程相对落后、培训工作开展不及时、交流学习新经验滞后、人才队伍不稳定、上级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阅览室布局不够科学、软硬件设施更新缓慢、资金短缺等方面。这些因素导致边远地区高校图书馆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一)地域因素

由于存在着地理阻隔、交通不便、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经费投入差异等实际问题,各地区的教育水平和硬件设施的建构等方面也都存在着地域性差异。边远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受此影响尤为严重。

我国发达地区的高校图书馆教育资源丰富,技术设施先进,目前已安装RFID无线射频系统的高校图书馆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汕头大学图书馆、厦门翔安校区图书馆等高校图书馆,其功能已应用于图书自动借还、图书防盗检测、图书盘点、图书查找等方面,其自动识别技术的先进性超越于现今多数高校图书馆使用的条形码技术。[1]这是边远地区高校图书馆与发达地区高校图书馆无法比拟的差距。如果不能缩小差距,互通有无,争取同步的发展,那么边远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则更是难上加难。

(二)馆员因素

边远地区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不当,人才结构不合理。目前边远地区高校图书馆,很多馆员是从其它岗位转过来的,图书专业人员很少,图书管理和读者服务的专业技能十分欠缺,对自身工作的价值认识不足。大部分人服务意识落后,对读者服务不热情,行动、思想处于被动状态,不能积极主动地协助读者查阅文献信息资料,遇到较困难的问题往往选择推卸躲避。而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对于馆员的培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缺失和漠视,以至于馆员更是缺乏参与学习及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很多有经验、有能力的馆员缺乏工作热情,对现状失望,造成人才大量流失。

(三)经费因素

边远地区高校办学经费不足,学校对图书馆的经费投入就更是有限。由于物价飞涨,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数据资源价格居高不下,使得本身就经费投入有限的图书馆的馆藏不能及时补充,文献更新速度缓慢,长久下去必然造成图书馆文献资料的过时、陈旧、借阅率低。此外,图书管理系统的更新、电子资源及各类数据库的补充、图书馆布局调整、储存空间扩展,电子设备更新等问题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经费投入不到位自然而然就遏制了图书馆的长远发展。

(四)管理因素

边远地区高校图书馆在管理上存在僵化的管理方法,没有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科学的管理方法。第一,缺乏奖惩机制,馆员工作之间缺乏竞争,规章制度制定后长期没有变化或是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跟不上时代发展进步。第二,缺乏长远人才需求的预测,没有明确的、长期的馆员培训计划。第三,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一成不变,导致馆员对待工作失去热情,服务不积极,更没有业务学习、工作创新的动力。第四,开展工作往往缺少深入的前期调研,统筹不到位等,存在想到哪做到哪,缺乏前瞻性。这些管理上的缺失,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的发展。

二、边远地区高校图书馆发展策略

(一)提升创新能力,注重地域特色

边远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图书馆的服务唯有立足于创新,创新就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应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这三个要素。[2]图书馆应营造适合群体的创新文化,使馆员以图书馆利益和发展为己任,团结协作、努力创新。创新的氛围是一种对创新的无形推动,图书馆的各级领导应及时与馆员沟通业内最新信息,使其了解发达地区的发展趋势,从而激发馆员的创新积极性,让图书馆的服务得到整体的创新。另外,图书馆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创新准则,使馆员的创新导向更符合图书馆所需要的创新领域,并引导馆员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切合实际的创新。

边远地区高校图书馆从某种方面受到了地域因素的发展限制,但也为其提供了独有的地域、民族特色优势。例如,呼伦贝尔学院图书馆身处呼伦贝尔地区,呼伦贝尔地区聚居着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蒙古、俄罗斯等少数民族,这里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构成该区域总体文化生态的基本因素。图书馆依托本地区“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三少民族的文化历史及相关的研究成果资料进行搜集、整序,自建了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三少民族文献数据库”,不仅适应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也同时为保存地方特色文献做出贡献。边远地区高校图书馆应该利用独有优势,立足地方,办出特色,提升知名度,寻求更多的资金投入来促进图书馆的特色发展。

(二)提升馆员素养,注重专业经验

人的因素是关乎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优劣的第一要素,馆员的素质问题是图书馆应长期抓的问题。边远地区高校图书馆要从注重馆领导及馆员的专业素养上下功夫,以求促进图书馆的长远发展。首先,要提升图书馆领导层的专业素养,馆领导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了解学校的学科建设目标,热爱图书馆事业,熟悉图书馆业务,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只有馆领导具备这些任职条件,才能真正带领图书馆长期的、平稳的前进。其次,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馆员的教育引导,不断增强馆员爱岗敬业的理念,热爱学习、钻研业务、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再次,要给馆员构架和打造为事业奋斗的平台,给他们出题目、压担子,在实践工作中增长才干,使馆员都能成为图书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

注重与发达地区高校图书馆之间的经验交流,是十分必要的。对此,图书馆应给予馆员进行业务、人文等方面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从而更好地掌握业内最新动向,使馆员跟上时代发展,以此来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另外,笔者认为,馆员的业务工作经验是图书馆管理和服务能否做好的决定性因素。经验丰富的馆员往往能够在工作中做到思维缜密,善于抓住重点,具备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这才是图书馆真正急需、真正要重视的专业型人才。

(三)提升信息服务,注重读者需求

图书馆信息服务是一项有着丰富内容和重要意义的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最终价值体现,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边远地区高校图书馆要提升信息服务工作,首先要强化馆员的信息服务意识,提高馆员的信息服务能力;其次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运用多种信息传播方式和途径开展信息服务工作。同时在提供基本层面上的文献参考之外,应加强专业科研信息资源的建设。要加强信息整合和加工服务能力,让信息服务的覆盖面更广泛,服务能力更强,信息的可利用率更高,这些都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理念先进性的体现,是未来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3]

图书馆的服务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为己任,以服务读者为天职,并以读者的满意度作为检验自己工作成绩的标准。边远地区高校图书馆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优先满足读者最迫切的信息需求,把有限的经费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学校要广开渠道筹措图书经费,并保持购书经费逐年递增,保持图书藏书量、电子资源逐年增多。图书馆的硬件建设也不容忽视,安静舒适的读书环境、方便快捷的网络环境、先进的自助借阅、打印、选座等一系列设备设施都要逐步健全以满足读者需要。可以根据读者的需求,设立临时业务机构,尽可能地提供个性服务,以保证所提供的服务更加完备完善。[4]

(四)提升管理能力,注重业务培训

边远地区高校图书馆自身管理的完善和提升十分重要。边远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更具全面性和专业性,必须要有严格的制度和有效的管理。现代化的图书馆管理,应当明确规定各种岗位制度,实现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任用期限的界定,尽可能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在人才管理方面,应提倡人才柔性流动,引进思想素质高且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管理人员,解决图书馆管理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同时,图书馆在管理方面应不断完善工作绩效与评价制度,提升管理能力,使馆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图书馆的工作中。

培训是馆员人力资源积累的根本途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图书馆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通过加强业务知识培训、聘请专家讲学、派专业人员进修、走出去参观学习等方式,增长经验见识、提高综合素质,使馆员达到应有的专业水平。培训安排中要注意对不同的馆员岗位进行不同的技能培训,避免造成学而不精、学而无用的状况。逐步建立一支梯队培训队伍,便能达到保持图书馆队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结语

与发达地区相比,边远地区高校图书馆发展缓慢和相对滞后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何使边远地区高校图书馆与时俱进,跟上发达地区高校图书馆的步伐,是边远地区全体图书馆人应该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在边远地区高校图书馆寻求发展的道路上,图书馆要制定长远的发展定位,再结合当前形势制定良好的发展策略,这样不仅有助于边远地区高校图书馆今后的发展,更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建设水平。边远地区高校图书馆必须把握时代变化,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夯实图书馆的未来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馆员图书图书馆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勘误
班里有个图书角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