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6-03-15秦怡

湖南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秦怡咨询室牛津

秦怡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秦怡

近年来,很多城市中学已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室,有专门的心理学老师和工具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各级部门及学校已经逐渐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那么,除了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室以外,作为文化学科的任课老师,在学科教学中能不能也渗透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呢?如何在英语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巧用教材进行引导

湖南省普通高中现行使用的教材是译林牛津版教材。牛津高中英语教材11个模块共39个单元,每个模块和单元都是以话题进行编排。《牛津高中英语》必修模块(1~5)话题如下:

Module 1 Teenage experiences青少年经历

Module 2 Making discoveries探索发现

Module 3 Broadening horizons拓宽视野

Module 4 Modern life现代生活

Module 5 Balance and harmony和谐环境

我们发现必修模块主要涵盖了学校生活、日常生活、个人情况、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旅游与交通、社会、健康、世界与环境等话题。

《牛津高中英语》顺序选修模块(6~11)话题:

Module 6 Making a better world让世界更美好

Module 7 Improving our lives改善我们的生活

Module 8 Appreciating literature and art欣赏文学和艺术

Module 9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 cultures跨文化交流

Module 10 Understanding society理解社会

Module 11 Preparing for the future为未来做准备

顺序选修模块包含了历史与地理、文学与艺术、犯罪与惩罚、宗教信仰、职业选择等话题。如此丰富的话题,只要引导得当,都会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传递出正能量。

其中,在学生初进高一时就有一篇文章是关于成长的烦恼Growing pains。本文是《小鬼当家》的节选剧本。内容是父母出差后回家,没有通知孩子,结果发现家里被弄得一团糟后,父母和孩子之间产生了矛盾。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来深刻地了解文中主人公Daniel的烦恼,以及父母亲与孩子们之间的误解,来具体地理解课文,融会贯通。

2.用学生的表演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去读剧本,真正地寓教于乐。

3.通过讨论,让学生利用上节课学到的信息和知识来对父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代沟问题和孩子的成长烦恼进行总结,并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实际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正如课文中所说,青少年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在高中阶段,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通常会产生很多生理及心理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直接或间接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

二、提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笔者今年所教的两个文科班中女生居多,经过了解,学生的性格一般沉稳内向,小部分活泼开朗。年龄在16岁~18岁之间,爱好较为广泛。于是,在平时上课和课后交流中,笔者着重注意:(1)照顾女生的“面子”,不在课堂当众点名批评。(2)不歧视“潜力生”,并且鼓励他们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多找老师交流减压。这样一来,更多的学生愿意敞开心扉,跟老师倾吐压力。渐渐地,一部分学生解决了心理问题,学习成绩也随之有所提高。

(作者单位:长沙市明德中学)

猜你喜欢

秦怡咨询室牛津
秦怡:百年风雨,从容笑对
秦怡作品
旅行者,饶了牛津吧
宅假期
心理咨询室配套产品一览表
烧烤也疯狂
学校心理咨询室切莫成为摆设
牛津小学英语5A rhymes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