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双向心理健康调节在语文探究式教学中的探讨

2016-03-15许迅

关键词:双向师生心理健康

许迅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江苏南通226000)



师生双向心理健康调节在语文探究式教学中的探讨

许迅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江苏南通226000)

语文的教学方式有很多种,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其中最具代表性,语文探究式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教学过程的开放性,简言之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而不是采用传统的那种“老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然而,部门老师在进行语文探究式期间,忽视了师生双向心理健康调节。

师生双向心理;健康调节;语文探究式教学

中学语文教育是一个基础性的学科,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来形成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另外,还肩负着正确引导学生心理发展和性格培养的重任。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是注重功利性,只是按照老师的教学模式进行培养,没有很好的结合中学生的现阶段的心理特点实行探究式教学,从而恰恰忽视了师生双向心理健康调节的重要性。

一、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具体心理特征

(一)教师教学心理特征缺乏探究性教学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都是以教师为主体,探究式教学重视的是师生平等。就是说教师教学的目的为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从而全面健康的发展。但是,教师在在教学方式上还是会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还是比较死板,这与语文探究式教学的特点是相互背离的,传统教案的教学方式不能结合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就会对其产生很大厌恶心理。这样久而久之,导致了学生学习心理的不平衡发展。

(二)学生课堂心理特征年龄与心理发展程度不符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心理特点,目前学生的主要现状是学生的实际年龄和其对应的心理年龄不符。产生这个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学生的家庭情况、教育环境和社会经历方面的差异,因此让每个人的心理年龄也产生了差异。主要差异首先是有的学生自卑心理比较强。主要是体现在学习方面,班级成绩排名靠后的学生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就会很大可能性的产生自卑心理,不愿意和学习好的同学玩,不愿意问老师学习方面遇到的问题,性格比较孤僻。再一个就是耐挫能力不强。这主要是家庭原因造成的,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因此父母的宠爱、激烈的学习竞争等都会影响学生的耐挫能力,对学生心理上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阴影,所以学生常常在解决问题上缺乏自信,不敢面对现实。

二、实现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协调

为了让语文探究式教学在学校能够顺利实施,就要对教师心理和学生心理进行共同研究,找出两者心理上的共性,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我国新的教育体制下主要目标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就是说教学课堂中的教与学要建立在一个融洽的气氛当中,让学生自发的参与到学习中去,这样就会改掉学生的心理缺陷,让教与学和谐发展。教师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因此教师的心理也就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关乎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方式的选择等。第一,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教师要学会创新,要定期主动了解全班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学生探讨适合中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从而创新出一个新的教学方法。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心理沟通最重要,所以老师要使用适当的方法和学生沟通交流。第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经常使用学生喜欢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就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尽量照顾到大多数同学,根据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情况掌握学习的进度,而不是重点抓好学习好的,忽略班级的学习困难学生,在课堂上老师要注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要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简言之就是要使用正确的方法来进行激励学生,因为只用老师不断地激励,才能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所以教师应该按照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坚持激励夸奖的模式,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第四,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探究学习是一个以讨论为主的学习方法,做一要特别重视课堂中的讨论,所以在平时的课堂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将自己知道的知识告诉大家。例如,可以将班级的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小组先进行讨论,再选出小组代表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就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五,老师要成为学生的聆听者。就是要让老师放下架子,仔细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不管说的对不对,老师都应该鼓励学生,老师也能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知识上存在的不足,从而做好对相关知识的补充。

三、开展语文探究式教学中做好心理协调

(一)学生心理调节的主要方式

语文探究式教学师生双向心理健康调节注重的是人人平等,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毫无疑问学生是在教学过程中起主体作用,教师的作用只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监督。第一,要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克服自卑心理。目前在中学生群体中,有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人数不少。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太高,真正参与学习的人数寥寥无几。教师在对待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在对待班级的优等生时,要充分展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对于学习中等的学生。老师要经常与他们交流,多在课堂上让他们发言,让他们的优点得到发挥,这样他们才能产生自信。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老师要对鼓励,多帮助,让他们不要自卑,这样他们会慢慢自信起来。第二,优化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新课标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针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创新出新的学习方法,吸引学生能积极的参与进来,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探究式教学的目的。第三,在学习上要学会交流合作,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性教学,可以分学习小组进行探究式学习,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在班级面前展现自己,教师也可以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的不足,实现师生双向心理健康调节的良好发展。

(二)教师应树立平等教学意识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学会与学生进行合作教学。传统的教学过程,学生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师生之间无法真正的进行双向心理健康调节。所以首先要加强教师的平等教学意识,这是实现师生双向心理健康调节的前提。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将教师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理念转变成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教师变成学生学习上的好伙伴。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增强课堂的学习气氛,真正实现教学过程的民主化。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到积极鼓励,让教学中的双方都能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教师在正确引导学生的基础上,学生也可以推动教师,使教师的综合知识技能得到提高,这样的学习氛围才是师生双向心理健康调节所积极倡导的。

(三)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的点拨策略

师生双向心理健康调节的过程非常重要,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的点拨策略。就是指教师在开展语文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当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不良动态时,要在第一时间内予以点拨改正。但这种点拨方式不是要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上的缺点,从而否定学生,所以教师在点拨过程中要合理利用科学的点拨方式,要对学生设置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让给学生在课后进行查阅资料,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培养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简言之就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自主研究的过程,它并没有像数学科目一样都是抽象的知识。在师生双向心理调节过程中,学生要根据自己的语文知识结构,构建出自己的学习目标,努力学习语文知识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文化内涵,从而提高自己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方法,不要直接否定一些不合实际的方式,在点拨过程中,要注重点拨的时间和方式,这样才能被学生接受。师生双向健康调节离不开教师的点拨,其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教师注重教学过程的合作策略

师生双向心理健康调节还有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合作策略。教学过程要实现师生互动,在合作中共同提高。只有教师与学生合作,才能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一方面,教师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当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仔细聆听,并为学生详细进行解答。当学生陷入学习的困境之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学会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共同探讨,例如,师生共同组织作文演讲大赛、师生共同研究一个科研课题等,这些活动都能够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心理距离,真正做到师生双向心理健康调节。另外,还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各有不同,只有合理的进行合作,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五)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语文探究式教学过程就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沟通、理解,达到师生双向心理健康调节的目的,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可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为了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达到求知、审美共同发展,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结语

语文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在对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能增强自身的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从而实现师生双向心理健康调节的目标。学生在经过语文探究式学习后,可以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说出来,不仅增强了自信心,还学到了知识,这种学习心理的培养,将成为未来语文教学的发展潮流。

[1]言兴红.基于农村高中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建议[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2]蓝海正.实施愉快教学改善中小学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心理[J].教育探索,2009,(5).

[3]江肇钦.让文学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水乳交融——我教外国文学的尝试和思考[J].今日科苑,2009,(13).

猜你喜欢

双向师生心理健康
双向度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降低寄递成本需双向发力
用“双向宫排除法”解四宫数独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一种软开关的交错并联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