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提升“农”字头产业竞争力

2016-03-15IUD中国领导决策案例研究中心

领导决策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郑州农业发展

■IUD中国领导决策案例研究中心

河南提升“农”字头产业竞争力

■IUD中国领导决策案例研究中心

在新动能的挖掘中,农业生产潜力的释放,是河南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力量所在。2016年1月25日,省长谢伏瞻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列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供给的质量、效益和安全水平。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集群和乡村特色经济园区。

河南省2016重点工作圈点

原文: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解读:2016年河南省将重点启动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计划,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生产

原文:建设开港经济带

解读: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说:加强开封市及沿线县区与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郑州国际陆港的经济联系,带动产业发展,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带

原文:打造空铁国际国内双枢纽。

解读:这是航空国内国外物流双枢纽、铁路国内国外物流双枢纽的简称

原文:2016年,造就一批高技能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

解读:2015年,李克强总理视察洛阳矿山机械厂时,曾跟该厂大工匠张东亮畅谈。大国工匠是指岗位特殊、技艺过人、身份平凡的一线技术员工,正是他们的精神,推动了产业的进步

建设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1.提高粮食产能

●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新建高标准粮田700万亩

●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完成10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年度任务,基本建成8个抗旱应急水源小水库和一批抗旱应急水源引提调工程

2.调整农业结构

●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启动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计划,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和品牌农业,提高农产品供给的质量、效益和安全水平

3.深化农村改革

●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4.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3万公里。改造农村危房15万户。推动村村通自来水

●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改房、改水、改厕、改能、改路工程,探索建立村庄保洁长效机制,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

深化与卢森堡货航公司战略合作,推动与波兰国铁公司、卢森堡国铁公司战略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打造空铁国际国内双枢纽

厚植发展优势,蓄积发展后劲

1.提升科学发展载体建设水平

●加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深入实施“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推动产业集聚区持续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提高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推动商务中心区提升生产性服务功能、特色商业区提升生活性服务功能

2.增强重大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尽早开通运营郑徐高铁,加快建设郑万、郑合、商合杭高铁,开工建设郑济、郑太高铁及郑州南站至洛阳等城际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

3.强化人力资源保障

●持续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职教攻坚工程,建立健全技能培训与产业发展对接机制,加强技师、高级技师培养,造就一批高技能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

数实施第五阶段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省级安排10 亿元雾霾治理资金

实现兰考、滑县率先摘帽,全省100 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要点

加强信息通信基础支撑能力建设

●2016年1月25日,省长谢伏瞻代表河南省第十二届人代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2016年将实施高速宽带网络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落实“互联网+”行动方案,强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增强信息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未来,18地市产业将这样发展

●2016年乃至十三五期间,河南将支持郑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商都,支持洛阳、开封、新乡、许昌、漯河等产业基础和配套条件较好的市,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提质发展;支持平顶山、安阳、鹤壁等资源型工业比重较高的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接续替代产业,重点推进转型发展;支持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农业比重大的市,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努力实现跨越发展

创建一流大学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免除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高中生学杂费。加强高水平大学、特色骨干高校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支持郑州大学等高校创建一流大学,推进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省属本科院校生均拨款标准再提高400元

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十大关键词

1 三大国家战略规划

●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大规划。其中,《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2013年3月获国务院批复

2 “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六大基础”

●“一个载体”即产业集聚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街)等科学发展载体;“四个体系”即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乡体系、现代创新体系、现代市场体系;“六大基础”即现代交通系统、信息网络系统、水利支持系统、能源支撑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人力资源强省

3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年打基础”目标

●从2013年起经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到2015年年底,机场二期及配套工程建成投用,连接主城区的高速路、快速路、城际铁路基本建成投用,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形成;实验区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三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0亿元以上,道路通车里程达到240公里,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0亿元,智能手机产量达到2亿部,进出口总额超过450亿美元,在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等方面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

4 农业“三大工程”

●河南省近年来在农业领域实施的三大举措,即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

5 “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

●《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中提出的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现途径。“一基本”即产业为基、就业为本;“两牵动”即住房和就学牵动;“三保障”即社会保障、农民权益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

6 “三个一批人”城镇化实施方案

●推动一批具备条件有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力争实现每年100万人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高校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等常住人口落户城镇;加快一批城中村和城镇棚户区改造,改善常住人口居住条件,五年完成现有218万户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加快一批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每年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100万人、带动随迁家属100万人左右

7 “三山一滩”群众脱贫工程

●“三山”是指河南省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贫困地区;“一滩”是指黄河滩区。2013年省政府制定实施了《河南省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工程规划(2014—2020年)》和《河南省黄河滩区群众脱贫工程总体方案》,力争到2020年使这些区域与全省同步实现小康

8 “一极三圈八轴带”

●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原城市群空间发展格局的简称。“一极”即郑州都市区。“三圈”即依托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网建设,构建以郑州为中心,涵盖洛阳、开封、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等8个中心城市的“半小时”核心圈;涵盖安阳、鹤壁、濮阳、商丘、周口、信阳、驻马店、南阳、三门峡等9个中心城市的“1小时”紧密圈;涵盖中原经济区其他中心城市的“一个半小时”合作圈。“八轴带”即依托综合运输通道支撑,培育形成郑州—三门峡沿陇海西向发展轴、郑州—商丘沿陇海东向发展轴、郑州—安阳沿京广北向发展轴、郑州—信阳沿京广南向发展轴、郑州—南阳沿郑万西南向发展轴、郑州—濮阳沿郑济东北向发展轴、郑州—焦作沿郑太西北向发展轴、郑州—周口沿郑合东南向发展轴

9 “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

●依托产业集聚区,全省重点发展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省辖市着力打造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县(市、区)突出培育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10 空铁国际国内双枢纽

●航空国内国外物流双枢纽、铁路国内国外物流双枢纽的简称。主要内容是:发挥郑州机场航空货运、郑欧班列铁路货运的优势,加强与国外对应枢纽城市的合作,建设航空、铁路国内国外物流双枢纽

猜你喜欢

郑州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郑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