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国家留学生副词“就”的偏误分析

2016-03-14何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偏误副词留学生

何美

摘 要 本文在汉语本体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偏误分析等理论为依据,从英语国家留学生的汉语习得出发,考察了副词“就”的偏误类型、特点及成因,揭示了留学生使用多功能副词“就”时的部分问题所在。

关键词 留学生 副词“就” 偏误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汉语由于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虚词成为汉语中除了词序以外极为重要的语法组合手段。据统计,留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虚词运用不当而造成的病句占语法方面偏误的60%以上。这一事实说明,虚词是汉语学习中的难点,留学生必须要对语言有一定的熟练程度才能掌握好虚词。我们在中级汉语水平,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的15,000字左右的汉语书面作文中,发现有语法错误的句子1256个,属于虚词方面的错误790个(高霞,2002),其中属于副词的偏误173个,占虚词偏误的22%。副词和助词、介词都是英语国家学生虚词学习的难点。而在副词中,“就”是偏误率最高的一个。副词“就”是用途极为多样的副词,在过去的20多年里,汉语语法界对副词“就”在语义、句法、语用方面都做过探讨。

康德把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分为失误和偏误两种。失误是指偶发性错误,这种错误没有什么规律,即使说母语者也常常会发生;偏误则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反应了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准。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解释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

1英语国家留学生副词“就”的偏误分析

本文结合汉语本体及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果,以偏误分析理论及其他相关理论为依据,探究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学习副词“就”时的表现,以及学习策略——母语干扰、过度泛化目的语规则对学习者偏误的影响。为此,我们对中级汉语水平英语国家留学生的汉语书面作文中涉及“就”的句子做了调查、分析。

副词“就”可以表示时间、关联、语气、范围、程度、情态等不同的意义。在收集到的用例中,表示时间、关联的“就”所占的偏误率最高。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讨论表示时间、关联的“就”时出现的偏误。据调查,英语国家留学生使用表示时间和关联的副词“就”时,主要有遗漏、错序、误加、误代等几种偏误类型。

1.1遗漏

1.1.1遗漏表时间的“就”

(1)a、三峡工程17年,17年的工期打从第一天开始使用着倒计时的方法。b、三峡工程17年,17年的工期打从第一天开始就使用着倒计时的方法。

尽管从表达意图角度看,副词“就”的使用不带有强制性,但是从语言学的角度看,“从/自……(起/开始)”类表时间起点的时间状语之后,往往必须使用“就”。这可以解释为,从人的认知来看,时间起点表示的并不是静态的时间,而是动态的时间,“从/自”后面的起始时间点与紧接下来的时间相比,客观上必然要早一些。因此,说话人一旦使用了“从/自……(起/开始)”结构,无论他是否有表达时间造的主观意图,后面都必须使用“就”。

如果时间状语中含有“仅、只、才、只有、不过”等表限定的词语,则后面必须使用“就”来与这些词语相呼应。例如:

(2)a、仅一个多月,把这个纷乱复杂、长达6年之久的问题解决了。b、仅一个多月,就把这个纷乱复杂、长达6年之久的问题解决了。

(3) a、“呼啦圈”才呼啦了一两个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b、“呼啦圈”才呼啦了一两个月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上述两种情况下的“就”都很容易被留学生遗漏掉。

1.1.2遗漏表关联的“就”

对留学生来说,“就”在上下文语境中的关联作用,对留学生来说认知难度大,习得不易,因此难免出现遗漏。例如:

(1)介绍一下,先下雨的时候,家里阳台玻璃窗的雨滴和外边风景连在一起看的话,是平静的气氛。情况变成下雪的时候,整个世界(*)完全变成了白色的王国。

(2)昆明的天气很好是很好,但是很奇怪。早上的时候天气很冷,所以必须多穿衣服。早上慢慢过去,到下午的时候,天气(*)比较好了。

上述两例均出自中级水平留学生的语料,这两例都应在句中“(*)”出加上表关联的“就”,上下文才显得衔接连贯。

1.2错序

这类偏误的特点是将起关联作用的副词“就”误用做连词,放在后分句的主语前面,而汉语的副词“就”是不能用作连词的。

(1)当时我想这个中国人就是开玩笑,就我同意了他。

(2)昨天一下课,就她来找我了。

英语中如果表示条件、因果的从句前不用连接词引导的话,连接词and可“用于代替‘假设句子的构造中”,,表示结果的连接词同样也可以用于代替原因从句的结构中,这些连接词一般放在主句的主语前,如:Wait till you have been here for a few days and you will realize what living really means.在此地多住几天你就明白,活着就是那么一回事。

例句中英语译文的连接词“and”和“so”都用在第二句句首,意义相当于“就”,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而汉语关联上下语句的副词“就”不能当做连词放在句首,汉英之间的这种差异促使留学生在用汉语表达时,将母语中连接上下语句的连接词对译为汉语的“就”,因而产生把“就”用作连词并摆错“就”位置的偏误。

1.3误加

“就”的使用情况有一定的限制,大部分语法书只说“就”在假设复句等条件复句有承前表示结论的作用,但却没说明什么时候该用“就”,什么时候不能用“就”。许多留学生以为关联副词“就”有表示假设、条件的作用,于是在不该用“就”的假设副句中仍然使用了,因为产生了偏误:

(1)她问我有没有事,意思是如果我有时间,就可不可以帮助她?

(2)要是我汉语好的话,我就倒想参加那样的活动。

我们认为,“就”不是任何假设复句都能使用的,它的使用情况有一定的限制,基本上一定要表示在什么假设条件下,会引起什么结果时,才能使用这个关联副词“就”。一些表示比喻、只是说明某种情况或后半句是一个疑问句的假设复句里,或者假设复句的后半句里有“可”、“倒”等语气副词,“才”、“还”等关联副词时,不能使用关联副词“就”。

这类偏误主要是因为学生过度泛化关联副词“就”的使用规则而造成的。

1.4误代

这类偏误的特点是将起关联作用或表示时间的“就”和其他副词混用。如:

(1)我还记得以前,我们同班的时候,我每天早上就叫醒她。

(2)老虎苦恼说他得了病,尾巴痒的要命,整夜就睡不好觉。

上例中,“整夜”表时间长,而“就”则只能表说话人主观认为时间短,两者语义冲突,“就”应该改为“都”。因为表总括的副词“都” 可以用来表示“在某一连续的时间段中每一个时间点都具有某种相同的特征”。同样,(2)例中的“就”也应该改为“都”。

这些例子表明,副词“就”表时间的用法在某些留学生头脑里是比较模糊的。对于解决这种偏误,需要在教学中注意两点:一是适时归纳;二是加强对比。哪些常见时间词语表时间长或晚,后面通常只能使用“才”或“都”,哪些常见时间词语表时间短或早,后面通常只能用“就”,这些都需要在教学时予以归纳、对比。

2结语

本文仅对搜集到的英语国家学生使用关联、时间副词“就”时产生的典型偏误进行了归纳,从学习者学习策略的方面——母语负迁移及过度泛化分析了发生偏误的原因。第二语言学习者偏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

偏误的出现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对学习者目的语系统的形成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也是十分必要的。英语国家学生使用副词“就”时产生遗漏、错序、误加、误代的偏误主要由于学生受母语语法的负迁移而导致。

参考文献

[1] 高霞.英语国家学生汉语介词“在”、“跟”、“对”、“从”的偏误分析[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2] 郭春贵.试论假设复句里的关联副词“就”[A].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3.

[3] 黄露阳.外国留学生副词“就”的偏误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11).

[4] 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语法偏误[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1).

[5]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商务印书馆,1999.

[6] 施关淦.试论时间副词“就”[C].语法研究与探索,1988.

猜你喜欢

偏误副词留学生
The Wheels on the Bus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新HSK六级缩写常见偏误及对策
副词和副词词组
介词框架“对……来说”的偏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