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想开启未来

2016-03-14郝炳刚

考试周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赖斯蜗牛动力

郝炳刚

学习动力,是指孩子参与学习过程的学习动机,包括意志、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它对孩子的学习有激励和维持的作用。梦想是孩子的奋斗目标,有梦想的孩子能够为实现梦想付出自己的努力。梦想是孩子的想象,不一定会实现,但会成为一种动力,激励孩子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拼搏和努力。很多孩子不爱学习,是因为缺乏学习的动力,一旦有了动力,就会主动地学习,而不用父母时刻督促。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的兴趣,唤醒孩子心中的梦想,让梦想成为孩子持久学习的动力。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自己喜欢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会乐此不疲;当从内心厌恶做某件事却不得不做时,就会感到厌倦和疲惫,孩子也是如此。有了梦想作为学习的动力,孩子会自主自觉地学习,即使很累很困难,也会从中体会到快乐和意义。学习动力是孩子获得知识的源泉,梦想会促使孩子取得更大的成功,动力则需要父母的引导。父母要耐心地寻找孩子的兴趣点,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通过鼓励促使孩子自身意识的觉醒。让孩子产生学习动力的因素很多,比如父母的期望、社会的压力等,但是孩子的梦想才是他们学习最持久的动力,父母要积极引导孩子,使孩子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最终使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到达胜利的彼岸。

一、不要打击孩子的梦想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是他们心中神圣的殿堂,他们会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但是常常有很多父母站在成人的角度告诉孩子他们的梦想是无法实现的,这样无疑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著名华人作家、画家刘墉教育儿子刘轩,刘轩想成为像舒马赫那样的赛车手,作为父亲的刘墉并没有讽刺、打击孩子的梦想,而是很好地利用这一点,使刘轩以此为学习的动力,成为哈佛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成为波士顿Citsep音乐指导及剑桥WIIRBD电视制作主持人、作家,成就了最好的自己。

父母要赏识自己的孩子,不要轻易地打击孩子的梦想。停一停匆忙的脚步,用眼睛去发现、用耳朵去倾听、用心灵去感应,小心地呵护,耐心地引导。让孩子转变的最好方式是让孩子找到自信,其实每个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他就是世界的唯一。对于孩子,你说他是龙,他就腾飞;你说他是猪,他就只能趴在地上。从这里可以悟出一个道理,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打开自信之门,给孩子赢的机会。对于此,有时可以适度夸大孩子的优点。孩子出了问题,不要简单粗暴地处理,一定要找到孩子问题的根源,总是批评只会打击孩子的自信。“误人子弟可恨,误自己的孩子就是可悲”。家长要紧紧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认真学习教育孩子的好方法。邓亚萍从1米50到世界冠军;从乒乓女皇到共和国最年轻的厅级干部,邓亚萍的成功肯定离不开家人的支持、鼓励。

打开孩子梦想之门,让孩子找到学习的理由。要让孩子懂得要为荣誉而学习——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周恩来为国家之崛起而读书;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小时候的一段故事,赖斯出生在种族隔离制盛行的阿拉巴马州伯明翰,一次小赖斯和父亲一道去白宫参观,看着一家家进去了,他们却被卫兵挡在门外,只因为他们是黑人。小赖斯用不服气的眼神盯着白宫的大门说:“总有一天,我要成为这里的主人!”赖斯的父亲说了一句:“好样的,孩子!但是要实现梦想,就需要加倍努力。”后来赖斯成功之后,记者问她成功的秘诀,赖斯回答说:“我没有什么秘诀,我只是比别人多付出八倍的辛劳!”因此,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学习,要让孩子向着梦想的方向努力奋斗。梦想和现实肯定是有差距的,但是没有梦想,孩子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也就谈不上成功。梦想是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动力和催化剂,能够激励孩子努力学习,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父母的鼓励可能会成就孩子的梦想,而父母的打击则会动摇孩子的梦想,使其对自己失去信心。所以明智的父母会保护孩子的梦想,不轻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二、帮助孩子扬起梦想的风帆

孩子的年龄小,自我意识差,他们的梦想和志向的确立,需要父母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帮助。对于孩子来说,梦想一旦在头脑中构建,就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促使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地乘风破浪,激励孩子不断地克服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成为鼓舞自己的强大精神支持,这种动力将会是持久的。父母要从小就抓好孩子的理想教育,并且尽量让孩子把梦想定得高远些,这样动力才会更充足。帮助孩子扬起梦想的风帆,既要着眼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又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

三、用不断的成功体验强化孩子的梦想

梦想多数是高远的,因而孩子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他们的意志力不够坚定,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容易退缩,放弃自己的梦想,这就需要父母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用成功体验强化孩子对梦想的追求。有一个叫王萱的姑娘是个爱学英语的孩子,从刚开始接触英语这个学科,她就对英语产生强烈的兴趣,她的梦想是将来能够成为优秀的翻译家。为此,她经常刻苦钻研语法,练习口语,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准备着。妈妈知道女儿喜欢英语,就在周末带她去英语角,让她在那里和外国人直接交流。王萱在和外国人交流的过程中口语越来越好,对英语学习越来越有自信心,自己当翻译家的梦想越来越强烈。在成功的体验中,孩子会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对自己产生积极的评价。成就感会帮助他们深化对梦想的渴望,孩子会为了体验更多的愉悦而更努力地学习。

四、教育孩子在艰难困苦中坚守自己的梦想

梦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事情,要靠孩子的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会有所成就的,坚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品质。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来的辉煌。任何成功的人,无不是用毅力和执著的精神坚持自己梦想的人。但是孩子的自制力普遍较差,往往不能将梦想时刻贯穿于自己的学习中,这就需要父母加强对孩子的监督和引导。俞敏洪说:“不逼逼自己你就不知道自己有多么优秀。”同样作为家长,你不逼一逼你的孩子,你就不知道你的孩子有多么的优秀,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要充分挖掘。俞敏洪在《平凡的日子伟大的人生》中这样写道:登上金字塔的两种动物:雄鹰和蜗牛——其实我们每个人可能没那么高大,大多数人都很平凡,但要追求优秀与卓越。据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够到达金字塔的顶端,一种是鹰,另一种是蜗牛,鹰和蜗牛是如此的不同:鹰矫健、敏捷、锐利;蜗牛弱小、迟钝、笨拙;鹰有一双飞翔的翅膀,蜗牛却背着一个厚重的壳,蜗牛的起点和鹰有这么惊人的差距;虽然最后的结果相同,雄鹰和蜗牛的成功是一样的,但蜗牛的爬行比鹰的飞翔要艰难得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来就是鹰,但世上没有那么多幸运儿。遗憾的是,有的人生来不是雄鹰,却又不愿意当蜗牛,因为他们大多数都耐不住蜗牛的孤独与寂寞,而把青春和生命白白的消融在叹息和埋怨里,其实蜗牛也希望自己是鹰,只是当现实告诉它那是不可能的,它就明智地选择自己的奋斗方式。

登上金字塔顶的蜗牛,具有与鹰同样的成就感,只是一个靠的是天赋,另一个靠的是勤奋。如果没有雄鹰的天赋,那就做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蜗牛。

苦难是一粒种子,珍珠不是地里种出来的,不是浇水浇出来的,不是施肥施出来,不是关爱呵护出来的。珍珠的种子,起初只是一粒锋利的沙子,一粒制造苦难的沙子,是蚌经受千般痛苦,用生命的心血把一粒粒制造苦难的沙子变成一粒粒闪光的珍珠。苦难是一粒种子,一粒孕育成功和辉煌的种子。面对人生那一粒粒制造苦难的“沙子”,只有用意志、梦想和汗水,把他们浇灌成一粒粒人生闪光的珍珠。

改变,过程很痛苦,结果却迷人。害怕改变自己,就只能苟安于凄凉。把困难踩在脚下,你才会站得更高。生命就是一次次蜕变的过程,唯有经历各种各样的折磨,坚持自己的梦想,才能增加生命的厚度,提高一路前行的动力。

没有一种咬牙的精神,要没有一种一直坚持到底的这种精神,是不能成功的。教育我们的孩子一旦目标确定,就要执著地为梦想而努力,直至实现目标。

梦想是孩子持久学习动力的源泉,人因梦想而伟大。远离物质的诱惑,在纯净的梦想中获得持久的学习动力是摆在所有家长面前的一个课题。父母,不管在事业上成功与否,在社会上的地位高低,都是孩子生根发芽的沃土,驶向成功彼岸的导航。给孩子播种树的种子,让孩子像大树一样地成长。家庭教育不是高深的学问,家庭教育就是家长首先要以自我牺牲、以身作则和奉献、陪伴来引领孩子成长,过错是一时的遗憾而错过是终身的遗憾。教育孩子,家长必须有责任意识和紧迫感、使命感,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让我们共同托起孩子的梦想,开启未来、提升学习动力。

猜你喜欢

赖斯蜗牛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双重救赎
格赖斯准则何以适用于法律解释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蜗牛说
小蜗牛
动力船
蜗牛(共3则)
蜗牛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