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以北京农学院为例

2016-03-14袁中立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农学院人士队伍

袁中立

(北京农学院,北京102206)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以北京农学院为例

袁中立

(北京农学院,北京102206)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是高校统一战线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作。北京农学院党委始终把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已经纳入学校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学校注重党外代表人士培养使用,积极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在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和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彰显了农业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的特色。

农业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高校统一战线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作,党外代表人士是学校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的重点是科学使用、发挥作用,关键是加强培养、提高素质。北京农学院党委始终把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纳入学校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按照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的党外代表人士的基本标准,注重对党外代表人士进行政策理论教育、岗位实践锻炼和有针对性的培养,积极搭建平台,发挥党外代表人士在学校事务及社会事务中的政治参与作用和在优化决策中的议政建言作用,一批党外优秀人才为推动首都都市农业建设和学校科学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抓好党外代表人士的发现储备。学校把有组织、有计划地物色发现党外代表人士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建立健全党外代表人士定期推荐机制,扩大发现党外代表人士的视野。探索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素质、专业成就、群众基础等进行综合评价的有效方式,对党外代表人士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对人才库进行一次阶段性调整,每五年进行一次集中调整充实,做好充分的人才储备。

(二)加强党外代表人士的“同心”教育。学校坚持把思想教育放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首位,以“同心”思想为引领,完善以基本理论、统战政策、国情校情、能力提升为主体内容的培训体系,将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纳入学校培训统一安排,每年组织一次集中培训。积极选送和大力支持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各类高层次培训和实践锻炼。通过专题辅导报告、讨论交流、参观考察、挂职锻炼、服务社会等教育培训形式,努力提高党外人士的“同心”意识,引导党外代表人士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三)注重党外代表人士的安排使用。学校着眼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积极向市区人大、政协推荐党外代表人士。落实好“三个10%”计划,即党外干部占学校处级干部比例不低于10%,处级后备干部中党外干部比例不低于10%,学校每年安排党外干部挂职锻炼的人数不低于挂职锻炼干部总数的10%。在校内干部聘任中,注重选拔符合条件的党外代表人士进入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领导岗位。党委对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与中共党员干部一视同仁,对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外干部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帮助提高,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爱护,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共事关系。目前,学校处级干部中党外干部占到16.7%。学校积极为党外代表人士搭建实践锻炼和发挥作用的平台,支持党外代表人士在参政议政、挂职锻炼的过程中提高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四)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的建言献策和民主监督作用。注重发挥党外代表人士在学校改革发展和服务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向党外代表人士通报情况制度和领导干部联系党外人士制度。邀请民主党派负责人参加学校年度工作部署会,邀请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对处级以上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考核评议。坚持每年召开1-2次学校党委书记和分管统战工作的副书记参加的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向党外人士通报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大事项,与党外人士沟通,认真听取他们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在学校党代会报告起草、“十二五”规划制定等涉及学校发展重大事项决策前,专门向党外代表人士征求意见。支持党外代表人士参与所属党派团体、人大、政协活动,支持他们发挥自身优势,通过适当途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五)开展“心桥工程”主题活动,搭建党外人士服务“三农”平台。北京农学院作为市属农林本科院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党外专家教授深入农村一线,把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凝聚在农民的收获里。自2008年起,学校作为试点单位在北京高校率先开展“心桥工程”主题活动,旨在以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和统战成员的真心奉献,搭建起党组织与广大党外知识分子、高校与社会、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知识分子与广大民众之间的联系桥梁。近年来,学校坚持支持党外专家教授、青年教师和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积极投身首都新农村建设,结合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智力和技术优势,着眼于服务首都都市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从解决“三农”薄弱环节入手,在京郊农村建立科技帮扶点和实践服务基地,定期从种植、养殖、农业产业经营、村镇规划、农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给予长期的技术指导,形成了党外专家教授服务首都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此外,学校基层教师党支部在与农村基层党支部开展对接服务工作的过程中,积极邀请本单位的党外教师参与,发挥党外教师的智慧和力量,拓展了党外教师参与服务社会工作的途径。

(六)健全完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机制。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2012年4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学校党外代表人士工作,学校党委制定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从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具体措施等方面为做好新时期党外代表人士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学校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组织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级基层党组织各负其责、紧密配合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学校统战部门配备专职统战干部,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配备统战委员。强化联谊交友意识,校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联系3-4名党外代表人士,院(部、处)级党员领导干部重点联系本单位的党外代表人士。设立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专项经费,参照党支部工作和活动经费标准给予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工作和活动经费支持。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政协委员开展社会调查及课题研究工作给予经费支持。

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体会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党管人才工作和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紧密围绕学校办学定位,主动融入学校事业发展才能取得实效。北京农学院在近六十年的办学实践中确立了“立足首都、服务三农、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和“以农为本、唯实求新”的办学理念,形成了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三大育人体系”。学校党外代表人士工作坚持紧紧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中心工作来开展,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培养和使用锻炼,凝聚了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共识,提升了党外代表人士在建言献策、民主监督方面发挥作用的能力。通过实施“心桥工程”,搭建党外代表人士服务社会平台,为学校党外专家教授更好地发挥人才智力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搭建了有效平台,不仅增强了学校为京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的成效,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同时搭建了农业高校党外人才“下基层、接地气”的渠道,使党外教师服务农村的责任意识得到强化,实现了推动学校发展和服务贡献社会的“双赢”。

责任编辑:温冠男

D665

A

1671-1262(2016)01-0021-02

2015-12-23

袁中立,女,北京农学院统战部、组织部副部长,主要从事高校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高校党建工作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农学院人士队伍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金陵大学农学院与中央农业实验所合作及影响研究
“智慧谷”搭建海外人士创新创业“新”桥梁
WHEELS IN MOTION
国立西北农学院的农学教育研究
北京高校科技创安—视频监控应用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农学院为例
关于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的几点思考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