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气候变化视角下的海绵城市建设探析

2016-03-14许新亚

甘肃科技 2016年22期
关键词:海绵气候变化建设

程 磊,许新亚

(兰州交通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全球气候变化视角下的海绵城市建设探析

程 磊,许新亚

(兰州交通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海绵城市是21世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新理念。论文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视角,首先对海绵城市的概念进行解读,继而阐述了海绵城市建设现状,然后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及对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挑战,最后做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合理路径选择。

全球气候变化;海绵城市建设;弹性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扩张,旱涝多发、水质恶化、水资源短缺等突出的水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2013年12月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理念[1],从此拉开了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序幕。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全球气候变化是不容忽视的要素。气候变化将导致极端天气现象的增多,海绵城市规划不应该只是考虑在通常情况下城市所具有的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的能力,而是需要考虑在极端天气情况下城市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2]。因此,本文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视角来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探析,试图为海绵城市建设者提供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1 海绵城市概念解读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3]。简言之,就是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的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使得城市对雨水“吐纳自如”,在旱涝灾害以及未来极端气候事件面前拥有回旋的余地。

作为全新的雨洪管理理念,海绵城市将过去粗放的直排模式改变为源头控制、中途削减、末端治理的精细化模式。通过生态恢复、修复以及低影响开发,来达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的,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2016年4月22日,福州、珠海等14个城市被选作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加上去年选出的第一批16个试点城市,迄今为止,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已达30个。除了国家级试点城市,省级试点城市也在紧锣密鼓筛选中。安徽、江苏、四川、山东、甘肃、吉林等多个省份也陆续公布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及相关工作细则,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当前,全国已经出现一股海绵城市建设热潮。

海绵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但其目标并非一蹴而就。目前已纳入试点的30个城市中,近期出现内涝的城市至少有14个,占比接近50%,其中首批试点的16个城市中,至少有9个城市出现内涝[4],这不仅说明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紧迫性与必要性,而且还昭示着海绵城市建设的复杂性与长期性。特别是在当今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海绵城市建设更应立足当地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和技术标准来加以应对。

3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及对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挑战

3.1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

科学研究和观测数据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在发生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中国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区域降水波动性增大,西北地区降水有所

增加,东北和华北地区降水减少,全国平均降水量呈增长趋势,海岸侵蚀和咸潮入侵等海岸带灾害加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北方水资源短缺和南方季节性干旱加剧,洪涝等灾害频发,登陆台风强度和破坏度增强,沿海海平面仍将继续上升[5-6]。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减灾防灾带来了严峻考验。

3.2 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

全球气候变化的负面效应是世界各国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中国也难以独善其身。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应对能力不足。中国夏季受季风气候影响显著,雨带的推移主要靠副热带高压决定。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交替出现,汛期雨带预测充满不确定性,旱涝灾害影响范围精细化预警困难。目前海绵城市建设大多集中在城市雨水花园、下沉绿地、绿色屋顶、植草沟等小尺度“海绵体”上,这对“小雨不积水”有一定效果。但从宏观尺度来看,河湖水系在城市化进程中被填埋占用,城市失去削峰补枯的天然海绵,在突发性气象灾害如短时特大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面前应对能力不足,“大雨不内涝”难以实现,城市“弹性”柔弱。

2)建设目标与考核指标固化,成功案例缺乏。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海绵城市建设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没有成功案例可供借鉴。全球气候变化使得各个地区在制定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以及进行绩效评价和考核时变得复杂多元,若全国采用相同的指标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则是不科学的,是违背各地实际的。目前,我国城市雨洪模型的应用以国外模型为主,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内数据环境、自然、社会和经济等条件,功能上也不能满足当前海绵城市规划和设计所需,迫切需要开发适用于我国国情且在功能上满足海绵城市规划和需求的城市雨洪模型[7]。

3)任务繁重,时间紧迫。海绵城市建设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定,到2016年10月底前完成设市城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草案[9];对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试行)包括了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显示度6大类别和18项指标[10]。然而,城市化快速扩张留下的沉疴痼疾尤其是“三个1亿人”战略目标对城市财政、环境承载力等带来巨大挑战,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负面效应长期存在,国内数百座城市要在相应时间内完成目标,略显草率和仓促。

4 海绵城市建设的合理路径选择

4.1 建立“互联网+海绵城市”综合信息系统,提高应对能力

首先,对城市进行普查“体检”,掌握气象、水文、地质、环境等现状资料。在做好建筑、道路、广场、绿地等微观尺度“海绵体”基础上,更加侧重于区域和流域等大尺度“海绵体”建设。依托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科技平台,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推进海绵城市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建立资料数据开放共享机制以及城市气候变化影响监测与风险评估体系,提升海绵城市建设的信息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力布局等经济社会活动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适时制定和调整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加强气候变化系统观测和科学研究,健全预测预警体系,提高应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能力[11]。

4.2 因地制宜,构建城乡一体的“大海绵”

各地自然禀赋不同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蝴蝶效应”使得我国城市所面临的具体情况复杂多样,故海绵城市建设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时序和模式,科学制定海绵城市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体系,审慎划定要完成目标要求的时间表,切忌搞“一刀切”。当代的雨洪管理技术不宜机械地搬用、更不宜盲目地套用,也没有必要斤斤计较地用各种复杂的数学公式来计算,使简单问题复杂化;更应该避免将绿色工程“灰色”化[12]。城乡作为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可谓唇齿相依,患难与共。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

下,海绵城市建设应在不转嫁和牺牲乡村利益并守住乡村生态底线的条件下开展工作,从而形成城乡一体的“大海绵”,最后产生规模化的生态效益,维护自然的生态水循环。

4.3 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

海绵城市不是搞大拆大建的“大跃进”运动,而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政府决策者需要摒弃传统的唯GDP的政绩观,少一些面子工程,多一些里子建设,摆脱土地财政的依赖,回归问题导向,避免过度工程化、盲从化、雷同化和景观化的问题[13],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来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尤其是要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并将之作为优先考虑要素列入到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中。

4.4 广泛参与,加强国际合作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社会组织培育和科普宣传,加强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建立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共识,积极主动参与适应行动[14]。同时,要加强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经验与成果,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5 结语

海绵城市建设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福祉和利益。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海绵城市建设面临多重严峻挑战,未知风险增多,这既需要顶层的设计也需要民众的支持,既需要科技的力量也需要埋头的务实,既需要理念的转换,也需要责任的担当。海绵城市建设是一场“持久战”,而打赢这场“战争”,建设和谐宜居家园,从而使得城市更加弹性适应气候变化,任重而道远。

[1] 柴逸扉,侯冰琪,刘康,等.“海绵城市”关闭“雨后看海”模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8-7(08).

[2] 祝明建.气候变化与海绵城市规划[EB/OL].http://www. calid.cn/2016/04/8628,2016-8-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Z].2014.

[4] 张志龙,李劲峰,黄鹏飞,等.30个试点城市近半内涝,小规模“海绵”难解整体城市内涝[EB/OL].http://news.china. com.cn/live/2016-07/27/content_36585422.htm,2016-8-1.

[5]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Z].2014.

[6]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Z].2007.

[7] 张静.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明:海绵城市建设需做足气候变化应对文章[N].中国气象报,2016-2-17(001).

[8]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Z].2015.

[9]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的通知[EB/ OL].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603/t20160317_ 226932.html,2016-8-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试行)[Z].2015.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Z].2016.

[12]俞孔坚.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94.

[13]危昱萍.“城市看海”频现,海绵城市规划应回归问题导向[EB/OL].http://www.zgghw.org/html/xinwenjiaodian/gongzhong guanzhu/20160804/34143.html,2016-8-5.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Z]. 2016.

TU992

猜你喜欢

海绵气候变化建设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海绵是植物吗?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