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腹股沟嵌顿疝79例手法复位体会

2016-03-14徐夕亭王立刚曾存志刘攀龙

武警医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肠管腹股沟成功率

徐夕亭,王立刚,曾存志,刘攀龙



小儿腹股沟嵌顿疝79例手法复位体会

徐夕亭,王立刚,曾存志,刘攀龙

小儿;腹股沟嵌顿疝; 手法复位

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是小儿常见急腹症,但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1],如果处理不及时,常会导致肠坏死和穿孔,甚至引起死亡[2],因而常常是基层医院医疗纠纷主要原因。笔者所在科室2008-01至2014-12共收治小儿腹股沟嵌顿疝79例,均采用手法复位,效果较好。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79例中,男56例,女23例;年龄3个月~6岁。疝囊大小为2cm×2cm×1.5cm至13cm×11cm×11cm。左侧21例,右侧58例,进入阴囊有16例。嵌顿时间均小于18h,其中23例小于6h,34例为6~12h,22例大于12h。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者36例,烦躁不安者18例,腹胀20例,呕吐4例。合并症:胃肠炎13例,上感12例,新生儿肺炎2例,便秘3例。一般情况尚可,无脱水、精神不振等情况;局部皮肤基本正常,无发绀现象,无腹膜炎症状,睾丸可触及。

1.2复位前准备与患儿家长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既往有无类似情况,并向家长介绍此次病情,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要动作轻柔、面带微笑,尽量消除患儿的恐惧、紧张心理。诊室内要保持适当的温度,避免过冷,以防患儿着凉。视患儿配合程度酌情给予镇静药物, 以促进安静及腹肌松弛。

1.3复位方法(1)患儿仰卧硬板床上,暴露腹股沟区及会阴部,臀部垫高30°~40°,屈膝,屈髋;(2)家属和助手配合将患儿上下肢固定;(3)医师在患儿右侧,用左手拇、示指按摩外环,把其局部皮肤固定住,再理顺其在外环上方的疝内容物,然后用右手托起疝块,持续缓和地挤向腹股沟管方向,切忌使用暴力。随患儿呼吸的节奏做挤压动作,吸气时左手放松,右手用力向腹部挤压;呼气时左手固定内环,右手用力停止。反复多次进行,直到有陷落感产生,腹股沟区肿物消失,说明复位成功。

1.4复位后注意向患儿家属交待病情,嘱咐相关事项;一般需要观察1~2h,确保患儿无其他异常方可离开医院;对于嵌顿时间长、复位困难,并且患儿一般状况不好的,至少要观察6h,必要时要求住院观察。

1.5结果手法复位成功75例,成功率94.9%。未成功者行手术4例,术中证实2例为乙状结肠嵌顿,2例为回盲部肠管嵌顿。15例使用镇静药,64例未使用镇静药。复位时间小于5min37例,5~10min29例,大于10min的13例。

2 讨  论

2.1手法复位的必要性当肠管进入疝囊发生嵌顿,将会造成局部肠管的血液循环障碍。嵌顿时间越长越有可能造成肠坏死,甚至穿孔,因此,尽早将突出的肠管复位至关重要。另外,小儿腹股沟疝与成人比较:一是疝囊颈和疝环柔软;二是腹壁肌肉及筋膜组织薄弱,腹腔对腹股沟管的压力较弱;三是小儿肠系膜血管弹性好,发生血液障碍至肠坏死的过程比较缓慢和少见。因此,对于嵌顿时间短、一般情况较好的患儿,先行手法复位非常必要。据报道,手法复位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文献[3]报道,所有的腹股沟嵌顿疝的患儿均能手法复位,并且病死率为0,其并发症发生率仅为0.2%(7/3493)。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法复位成功率94.9%,效果也非常好。

2.2适应证选择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手法复位前一定要选择好适应证,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笔者认为,首先判断患儿的一般情况是否可以,如果患儿已经出现精神差、脱水、剧痛等情况时,可能发生疝内容物坏死或合并其他的严重并发症,此时不适合进行手法复位;二是局部情况较好,未出现青紫,并且疝张力不高时,可以进行手法复位;三是嵌顿时间一般不超过24h,笔者所遇到的病例基本都在18h以内。文献[4]报道,嵌顿时间是一个相对因素,有些患儿因为反复发作,导致疝环口增大,即使时间超过24h,亦不会发生坏死等并发症。对该类患儿,复位前一定要和家属充分沟通,讲明情况。

另外,复位过程中,如果复位时间超过30min仍不成功,则不要强行复位,因为过多的手法挤压也会增加疝内容物坏死的可能。本组失败4例复位时间超过30min的3例,1例复位20min即停止,手术证实为回盲部肠管嵌顿。

2.3使用镇静药张纯德等[5]提出复位前可以给镇静药,以提高复位成功率。笔者在实践中,视患儿配合程度酌情给予镇静药物, 以促进安静及腹肌松弛;也可以通过其他办法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待患儿平稳后再实行手法复位。本组资料显示,未使用镇静剂的手法复位效果也好,而且复位时间也不长,绝大多数10min以内就可以成功。不过,笔者认为应谨慎使用镇静药:一是镇静药起效时间长,反而耽误了复位时间;二是镇静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儿病情的发展,尤其是合并有其他并发症时,会干扰医师对患儿一般情况的观察。

2.4手法复位的风险尽管手法复位成功率很高,但也有不成功的。因此,复位前与患儿家属沟通非常必要,一定要将清楚该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等内容,在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对于年轻医师,最初进行手法复位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病例,并且要有上级医师在场,复位时不要反复多次进行,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复位成功后,相应的注意事项及后期的处理原则一定要交待清楚。

对于县(市)一级的基层医院,此类疾病比较常见,掌握正确的手法复位非常重要。但手法复位毕竟只是一种临时处理手段,多数患儿仍会反复发作,所以,应建议患儿家属择期进行手术。

[1]张金哲, 陈晋杰. 小儿门诊外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299-302.

[2]李正, 王慧贞, 吉士俊. 实用小儿外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533-537.

[3]SeoS,TakahashiT,MarusasaT, et al.Managementofinguinalherniainchildrencanbeenhancedbycloserfollow-upbyconsultantpediatricsurgeons[J].PediatrSurgInt, 2012, 28(1): 33-36.

[4]蔡志仕,方文革,张月葵. 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537例次总结[J]. 实用医学杂志,2015, 31(3):512-513.

[5]张纯德, 耿昌平. 手法复位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J].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 1998, 2(3): 244.

(2015-10-08收稿2015-11-12修回)

(责任编辑武建虎)

徐夕亭,本科学历,主治医师

073000定州,武警8640部队医院外科

R256.45

猜你喜欢

肠管腹股沟成功率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