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α-烯烃的生产及应用*

2016-03-13刘素丽罗春桃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6年3期
关键词:烯烃生产工艺应用

刘素丽,袁 炜,罗春桃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夏银川 750411)



α-烯烃的生产及应用*

刘素丽,袁炜,罗春桃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夏银川 750411)

摘要:概述了α-烯烃目前主要生产工艺,包括蜡裂解法、乙烯齐聚法、费-托合成法和植物油法等,分析了各自的技术特点;介绍了α-烯烃在共聚物、润滑油和洗护用品等产品上应用以及产品的主要特点等。

关键词:α-烯烃,生产工艺,应用

α-烯烃(α-olefins,Alpha Olefins)是指双键在分子链端部的单烯烃,在工业上一般特指碳原子数在4以上的α-烯烃。α-烯烃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和中间体产品,被广泛应用于聚烯烃共聚单体、表面活性剂、润滑油、增塑剂、聚α-烯烃、助剂和精细化学品。

1α-烯烃的生产工艺

α-烯烃的生产工艺按其原料的不同可分为蜡裂解法、乙烯齐聚法、费-托合成法和植物油法等,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多的是乙烯齐聚法。

1.1蜡裂解法

蜡裂解法首先由chevron公司于1965年开始实现工业化生产。以馏程为350℃~480℃的精蜡为原料,可制备有C5到C20+的奇数或偶数碳的直链α-烯烃。因原料短缺和产品质量差,目前国外蜡裂解装置已全部停,但是在蜡资源丰富的中国,蜡裂解制取α-烯烃仍是一个可取的工艺路线。

1.2乙烯齐聚法

使用乙烯齐聚的方法可生产C4到C40的偶数碳线性α-烯烃。目前,乙烯齐聚法生产生产α-烯烃的工艺主要有Gulf法、Ethyl法、SHOP法和Linde法等。乙烯齐聚法具有产品线性化程度高、碳数分布窄、产物分子由偶数碳原子组成、分离费用低及产品质量好等优点,因此成为工业界生产α-烯烃的第一选择。乙烯齐聚法的蓬勃发展也使乙烯齐聚催化剂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学术界报道许多了前过渡金属(锆、铬)和后过渡金属(铁、钴、镍)类催化体系及非均相催化剂[1-3]。

1.3费-托合成法

费-托合成法又叫萃取分离法,由南非Sasol公司开发并独家采用,是从煤制油的费-托合成过程中的富含α-烯烃物流中经过预分离、选择加氢、水洗、醚化、甲醇回收、超精馏萃取蒸馏、干燥和精炼等步骤分离出优质的α-烯烃,其产品主要有1-己烯、1-丁烯等。目前我国在建煤制油项目较多,该工艺可以成为煤制油企业制备α-烯烃或回收烃类副产物的备选方案。

1.4植物油法

使用植物油作为原料生产α-烯烃的技术早在二战之前就已工业化,植物油经加氢得到脂肪醇,脂肪醇再脱水制得α-烯烃。其产品的碳数取决于原料植物油的碳数,而天然植物油绝大多数为C12~C18范围的脂肪酸甘油三酯,因此得到碳数为C12~C18的α-烯烃。植物油生产的α-烯烃纯度很高,但是价格昂贵,使该方法被乙烯齐聚法取代。近年的研究中也有使用植物油直接制备α-烯烃的报道[4-5],能够缩短工艺流程,降低成本。因此,在生物资源丰富的国家,该技术可以作为制备α-烯烃的技术储备。

2α-烯烃的应用

2.1聚烯烃共聚单体

α-烯烃作为共聚单体主要是应用于聚烯烃的工业生产,其中1-丁烯、1-己烯、1-辛烯与乙烯共聚可以制备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聚烯烃弹性体(POE),1-丁烯还可与乙烯、丙烯共聚制备丙烯/乙烯/丁烯三元无规聚丙烯或者与丙烯共聚制备丁烯共聚聚丙烯。共聚单体是α-烯烃最重要的用途之一,约占α-烯烃消费量的40%以上[6]。

目前,世界上的HDPE和LLDPE产品主要是1-丁烯、1-己烯或1-辛烯的共聚物。与1-丁烯为共聚产品相比,1-己烯、1-辛烯为共聚单体生产的LLDPE在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撕裂强度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以薄膜产品为例,1-己烯、1-辛烯共聚产品的薄膜制品在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撕裂强度、耐穿刺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等许多方面均优于用1-丁烯作为共聚单体生产的LLDPE树脂[7]。因此,工业界都趋向于以1-己烯、1-辛烯代替1-丁烯。而在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茂金属聚乙烯中,更是摒弃了1-丁烯,只使用1-己烯和1-辛烯作为共聚单体,开发出单体含量更高、性能更优异的聚乙烯产品[8]。

一般来讲,α-烯烃/乙烯共聚物中,α-烯烃含量小于20%时是PE,大于20%时是POE。POE是由乙烯与己烯或辛烯经茂金属催化剂催化聚合制备的无规共聚物。共聚单体的引入降低了聚乙烯链段的有序性,使其结晶度下降,故而赋予POE良好的弹性和优异的透明性;而同时,POE分子中又保存了一定结晶的聚乙烯相,可以作为物理交联点承受载荷,使其具有优良的热塑性[9]。POE既有橡胶的弹性,又有塑料的易加工性,且可回收利用,可以用来替代橡胶等弹性体,被广泛应用于管材、汽车、食品包装等领域。

丙烯/乙烯/丁烯三元无规共聚丙烯,是将乙烯和1-丁烯加到丙烯中,催化剂作用下,在反应器中生成的三元共聚物。与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相比,丁烯单体的引入破坏了结晶,材料的透明性、冲击强度、耐低温性能均有所上升,同时材料的耐热性能下降。目前,丙烯/乙烯/丁烯三元无规共聚丙烯主要应用于食品包装的蒸煮袋、复合膜、香烟包装膜、热收缩膜、金属复合膜等加工和制造领域中[10]。

丁烯共聚聚丙烯是指丙烯与1-丁烯的无规共聚产品。与乙烯相比,丙烯/丁烯共聚物中的丁烯单元与丙烯单元的相容性更好,使得其具有比丙烯/乙烯共聚物更好的透明性[11]。

随着市场对聚烯烃共聚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用于共聚单体的α-烯烃的消费量也会逐年增长,聚乙烯仍是共聚单体的主要消费领域,从发展趋势来看,聚乙烯工业对1-己烯和1-辛烯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对1-丁烯的需求可能会减少,而随着三元聚丙烯和丁烯共聚聚丙烯的发展,聚丙烯工业对1-丁烯的需求会不断增加。

2.2生产聚α-烯烃(PAO)

聚α-烯烃(PAO)是α-烯烃(主要是C8~14)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齐聚或共齐聚反应并加氢饱和得到的聚合物。PAO具有化学结构规整、粘度指数较高、倾点低、低温粘度小、热氧化安定性优异的优点,是理想的合成基础油。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顶级润滑油均采用全合成PAO 作为基础油。

费逸伟等研究发现,与矿物型基础油相比,PAO 的分子结构比较规整,组份也比矿物型基础油单一,所以许多性能优于矿物型基础油,具有较好的粘温特性、低温流动性、氧化稳定性、抗燃性以及低蒸发性[12]。

卞森等对PAO和酯类合成油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13]。结果表明,与酯类合成油相比,PAO具有操作温度宽、粘温性能好、粘度指数高、倾点低和蒸发损失小等特点。他们认为PAO的理化性能与其梳状多侧链结构密切相关,直链烷烃骨架具有良好的粘温特性,多侧链烷烃结构具有良好的低温特性。

曹媛媛等通过对PAO结构、性能的研究,提出了PAO的理想结构[14]。他们认为,直链烷烃虽然粘度指数最高,抗氧化性强,但是低温性能较差,并非理想PAO分子结构;而支链较多且支链分布密集,即具有高支化度的分子结构,致使PAO运动粘度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粘温性能差,不是最佳结构组成,PAO合成油基础油中的理想分子结构应该是类似“星型”的结构,即带长侧链、且支链分布稀疏的烷烃结构。

目前,PAO的主要应用于润滑油领域,具体的用途有汽车发动机油、齿轮油、液压油、压缩机油、润滑脂等。除民用领域外,PAO还广泛应用于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航空抗燃液压油等军事领域。岳国良报导称目前美国、俄罗斯等外军大量使用PAO润滑油[15]。美军将PAO应用于航空液压油、航空雷达冷却液、航空润滑脂、航天润滑脂等,俄罗斯军队的PAO润滑油主要用于飞机的涡轮喷气、涡轮风扇发动机和涡轮冷却器上,另外英国和法国也开发PAO润滑油用于飞机机轮和发动机的润滑。

除PAO外,α-烯烃的聚合物还有聚α-烯烃蜡。聚α-烯烃蜡一般由C10以上的长链α-烯烃聚合制得,具有粘度高、毒性低,对皮肤有浸润作用、与矿物油和酯类油相容性好、对添加剂感受性好等优点,可用于用作表面活性剂、管道润滑剂、化妆品等[16]。

2.3生产α-烯烃磺酸盐(AOS)

AOS是由α-烯烃经SO3磺化、中和、水解制得的一种阴离子混合物,AOS是由两种截然不同的化学物质组成,即烯烃磺酸盐和羟基烷基磺酸盐,一般AOS以钠盐的形式供应市场。制造AOS产品的烯烃碳原子数在10~20范围,最常用的主要有C14、C16和C18。

AOS具有良好起泡性、抗硬水性和生物降解性,具有去污力好、刺激性小、配伍性好,易溶于水等优点,是一种可适用于无磷洗衣粉、复合皂、餐具洗涤剂、香波、浴液等的理想原料,并在造纸、石油、工业清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鉴于AOS的优异性能,许多研究者对其进行改性并开发出许多其它用途[17]。如郑超以α-烯烃磺酸钠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次亚磷酸钠为链转移剂,采用溶液聚合法,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备了聚α-烯烃磺酸钠,并将其用作混凝土分散剂。研究发现,聚α-烯烃磺酸钠耐热温度为300℃左右,且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和润湿性能,此外聚α-烯烃磺酸钠还表现出良好的乳化性能和起泡性能[18]。聚α-烯烃磺酸钠分散剂与木质素磺酸钠共同使用,能够有效降低水泥浆的粘度。

除上述用途外,α-烯烃还可以用来合成多种化工产品,如伯醇、烷基苯、脂肪酸等。以伯醇为例,C7~C11线性伯醇可用于生产PVC增塑剂和特种增塑剂,它具有挥发度低、低温柔软性和抗氧化安定性好等优点。C13~C15线性伯醇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多用于生产洗涤剂。

3结语

近年来,我国聚烯烃产能不断扩大,同时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对作为共聚单体和合成基础油原料的α-烯烃需求也日益增加,而目前国内α-烯烃的产能严重不足,产品主要依靠进口。因此,国内应加大α-烯烃的科技开发进程,以满足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枫林,张宝军,宋国权,等.乙烯齐聚合成α-烯烃铬系催化剂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09,39(增刊):507-509.

[2] 郑明芳,王怀杰,刘琚,等.一种铁系催化剂的合成及乙烯齐聚研究[J].石油化工,2009,39(增刊):498-500.

[3] 张宝军,王延吉.乙烯齐聚合成线性α-烯烃镍系催化剂[J].化学进展,2006,18(1):51-58.

[4] 崔德春,王子军.由植物油脂生产α-烯烃的方法:中国,200910235726.2[P]. 2009-10-22.

[5] 崔德春,王子军.利用植物油脂生产α-烯烃的方法:中国,200910235727.7[P]. 2009-10-22.

[6] 钱伯章.国内外高端共聚单体开发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上)[J].上海化工,2015,40(12):31-35.

[7] 曹胜先. 1-己烯为共聚单体生产LLDPE产品的发展现状[J].当代石油化工,2007,15(9):25-31.

[8] 高凌雁,王群涛,郭锐,等.国内外茂金属聚乙烯开发现状[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5,32(4):85-89.

[9] 张瑀健,李洪兴,谢彬,等.聚烯烃弹性体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4,31(2):81-84.

[10] 江镇海.三元共聚聚丙烯市场前景分析[J].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J]. 2013,42(1):48-49.

[11] 孔德辉.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生产技术开发进展[J].当代石油石化,2010,18(8):26-33.

[12] 费逸伟,郭峰,姚婷,等.聚α-烯烃和酯类合成航空润滑基础油特性分析[J].广州化工,2015,43(11):44-46.

[13] 卞森,费逸伟,姚婷,等.PAO与酯类基础油的结构性能分析[J].化工时刊,2015,29(6):50-53.

[14] 曹媛媛,刘通,闫义斌,等.聚α-烯烃合成油基础油结构组成与性能关系研究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5,44(12):35-38.

[15] 岳国良.聚α-烯烃在外国军用润滑油中的应用[J].合成润滑材料,2016,43(1):21-22.

[16] 张建雨,陈盛,李慧慧,等.聚α-烯烃蜡的合成[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9,40(1):52-55.

[17] 李明秋.α-烯烃磺酸盐在个人清洁品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05,32(9):40-42.

[18] 郑超.聚α-烯烃磺酸钠低聚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能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015.

*基金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No:2015DFA40660)

中图分类号:O 623.123

Th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α-olefin

LIU Su-li,YUAN Wei,LUO Chun-tao

(Shenhua Ningxia Coal Group Ltd.,Yinchuan 750411,Ningxia,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gave a overviewed on the main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α-olefins including wax cracking process,ethylene oligomerization process,F-T process,vegetable oils feeding process,etc.,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every processing technology were analysed. The application ofα-olefins on copolymers,lubricant,detergent product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α-olefin,production technology,applicati on

猜你喜欢

烯烃生产工艺应用
掺混肥料生产工艺的改进
D10mm热轧带肋钢筋五切分生产工艺开发
甲醇制烯烃分离流程现状及发展
生物有机肥料及其生产工艺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我国甲醇制烯烃项目投资增长迅猛
过硼酸钠对高碳烯烃的环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