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物工程专业分析的学科专业建设探讨

2016-03-13李自刚

河南化工 2016年7期
关键词:设置学科专业

李自刚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包装与印刷工程学院 , 河南 郑州 450011)



基于生物工程专业分析的学科专业建设探讨

李自刚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包装与印刷工程学院 , 河南 郑州450011)

从分析生物工程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实践出发,在总结分析国内外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下的实际,对我国普通高校在学科专业的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建议。

学科建设 ; 专业设置 ; 生物工程

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面对我国新的高等教育发展形势,高校如何发展至关重要。学科专业建设是高校发展的一个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根本性的环节,具体到一所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及其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校的办学特色和水平,其已成为影响高校校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2]。2015年10月国家下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3]。目前,国内高校围绕“两个一流建设”,特别是意在一流学科的建设上有所作为。

本文以近年来国内高校生物工程学科专业的建设实践为例做一分析,希望对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有所借鉴。

1 生物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实践分析

生物工程,是20世纪70年兴起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以生物学中的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等学科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并结合了现代的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工程技术,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需要按照人为意志操纵遗传物质,定向地改造生物遗传结构或其生理功能,在较短时间内创造出具有超远缘性状的新的生物品种,再利用合适的生物反应设备对创造出的新的“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进行规模化培养,以生产大量有用的代谢产物或发挥其独特的生理功能一门新兴技术。

据统计分析,国内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有309家,约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11%。在工学类170个本科专业中生物工程毕业生就业率排名第31,理学类36个本科专业中就业排名第10。就培养目标而言,超过75%的高校对生物工程学科专业培养目标设置大都表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以及具有外语语言综合能力;二是学生掌握化学工程、化工原理、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生化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论;三是学生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技术原理等基础知识;四是学生掌握生物工程领域或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规章;五是学生掌握与生物工程专业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六是学生必须具备掌握一门必要的外语能力,能够阅读一些外文。

显然,培养目标的趋同化致使高校校际间生物工程学科专业毕业生差异性不大、竞争力不明显,导致学生“功能性、结构性失业”现象加剧。

总体而言,生物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不容乐观。有资料显示,近年来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十大较低就业率专业首位。通过资料分析,发现国内生物工程学科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究其原因,包括生物工程在内的其它学科专业在建设理念、培养过程、面向社会经济实际上存在一定的缺失或越位现象。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要提高高等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使其更贴近高校学生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做到既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能对准未来社会的需求,即着力解决高等教育的“产能过剩”问题。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765万,比2015年749万多出16万。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总体回升[4]。然而,有相当数量的一些企业“用工荒”现象又令人费解。资料显示:2015年7月仅浙江省的企业总需求用工人数为60.3万人,但是同期的浙江省的求职总人数却只有35.4万人,企业用工缺口达25万人[5]。因此,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为抓手,主动贴近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经济上“供给侧”改革的当下,在中国高等教育处于冲击“双一流”和“应用型”转型的发展趋势下,必须以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为突破口,催生一批学科专业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设置与调整学科专业,以解决大学生的“功能性、结构性” 失业现象,破解高等教育供给端人才培养的“产能过剩”问题。

高校作为供给方,供给的主要产品是人才。面对这些深刻变革,高校学科设置、专业建设需要在宏观、中观、微观上做好相应的设计。

2 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2.1做好宏观战略设计

从迎接国际挑战、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各类优秀人才的战略高度,明确新形势下高校专业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改革重点。全面把握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信息化的发展态势,构建“政府支持、高校主导、师生参与、市场激励”的良性运行机制。国家政府部门推进高校进行学科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服务;科研部门进行学科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科学研究,其主要任务是进行知识创新与技术开发,提高国家的科技竞争力;而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专门机构,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功能得到了较大的拓展,但从根本上其人才培养主要职责没有发生变化。因此,高校进行学科专业建设的目的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但主要目的还是培养人才。高校确立自己的学科与专业方向时,要遵循两个基本的原则;一是“顶天”,就是要深入到自己所确定学科的前沿,而一个具体学科方向的前沿性,也就决定了学科建设的时效性;二是“立地”,就是要考虑所确定学科方向建设的可行性,就是要脚踏实地,如果没有可行性,再好的学科专业方向也没有实际意义。

2.2完善中观制度设计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高校的学院设置过多,院系并存,导致学科分割严重;二是高校在院系设置上没有层次,即院系设置不能反映不同性质学科专业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所造成的结果是高校对所有院系统一要求,严重违背了不同学科专业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这种状况不仅严重影响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融合,而且还直接导致了高校内部不同学科之间的盲目攀比与恶性竞争。

2.3细化微观机制设计

从重构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链、提升创新思维能力的层面,明确高校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要想卓有成效,就必须按照“双一流”建设方案要求,制定出一个符合高校自身发展的、切实可行的学科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按照“三严三实”的总体要求,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发的发展理念,遵循科学专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其次,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要知彼知已。所谓知彼,就是要了解省内外、国内外,同类或不同类、同层次或不同层次院校同类学科的发展现状、特点和趋势;而知己,具体到一所高校,其在学科专业建设时,要了解高校自身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实力、潜力、优势,及与国内外的差距。第三,要坚持突出重点,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具体到一所高校所谓的重点学科专业,就是自身要优先发展的学科专业。不同的院校在自身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重点,如优势学科、弱势学科、空白学科等都可以成为发展的重点。

国内外一切学科专业建设成功的经验证明,要想保证重点突出、形成特色,就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学科专业建设为例,该校有14个学院,设立有100多个院系,他们曾提出口号“每个领域都要保持全美前三名”,后来发现这是不可能的。随之,他们调整了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战略,集中力量,重点发展生物原子工程(当时在美国发展生物原子工程的时机非常好)。在学科专业建设时,学校要求学校的每个系都尽量和生物原子工程挂钩,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配合生物原子工程的研究工作,以尽快形成自己的特色。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促成劳伦斯发明了加速器。正是由于发明了加速器,该校研究人员的相关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17个诺贝尔奖,该校的生物原子工程学科也因此成了该学科的世界第一,伯克利加州大学也随之世界著名[6]。

面对高校校际间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我们应从办学理念、管理制度配套、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自身特色,在学科专业定位与办学模式上遵循差异化发展路线,大力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学科专业,进而实现从“大而全的规模集聚效应”向“小而精的质量凸显效应”转型。

[1]董洪亮,张烁,丁雅诵.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 提前五年实现目标[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116/c1001-28059749.html,2016-01-16.

[2]刘涛.新建普通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2015-10-24.

[4]马海燕. 2016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65万[EB/OL].http://www.chinanews.com/sh/2015/12-10/7665856.shtml,2015-12-10.

[5]柳友荣.也应重视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EB/OL].http://www.jyb.cn/high/sjts/201512/t20151214_646478.html,2015-12-24.

[6]李铁林.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与一流大学的崛起[D].湖南师范大学,2009.

1003-3467(2016)07-0062-03

2016-05-21

李自刚(1970-),男,博士,副教授,从事生物工程与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工作,电话:18838228170。

G642.4

B

猜你喜欢

设置学科专业
【学科新书导览】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