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OR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

2016-03-13季俣汐季锦涛赵佳黎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049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石油机械厂河北沧州06000

化工管理 2016年9期
关键词:驱油采收率油层

季俣汐季锦涛赵佳黎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 049;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石油机械厂,河北 沧州 06000)

EOR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

季俣汐1季锦涛2赵佳2黎剑1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
2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石油机械厂,河北沧州061000)

随着油气储量发现难度的加大,油气采收率已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热采、气驱、化学驱等技术的应用情况,总结了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趋势。

EOR;技术;发展趋势

一次采油是指主要依靠天然能量进行原油开采,采收率仅为5%~10%;二次采油提出了人工注水(气),保持油层压力,原油采收率能提高到30%~40%[1]。三次采油技术即提高采收率(EOR)技术,是以剩余油中的不可动油为目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技术来提高原油采出率。

1 EOR原理

原油的最终采收率公式:最终采收率=可采储量/地质储量×100%

可采储量综合体现了油藏岩石和流体性质与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的影响;油藏采收率的高低与油藏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有关。提高采收率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方面是通过降低流度比以提高波及系数,同时尽可能适应油藏的非均质性,以减少非均质性对驱油过程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是通过减少界面张力或者消除工作剂与原油间的界面效应以提高驱油效率。

2 EOR技术应用现状

2.1热采技术

热力采油是指向地层注热或在地下产热的方法,主要应用于稠油,包括注入蒸汽、热化学采油和火烧油层等。火烧油层和注入蒸汽都是利用热量加热油层和流体,以降低原油粘度来达到减小油层流动阻力的目的。不同的是蒸汽是在地面上的蒸汽发生器中产生,然后向注入井中持续注入蒸汽,而火烧油层是将含氧气体注入到油层,因此热量则是在含油岩层内部产生,利用燃烧反应生成的热能和气体加热、裂解和驱动原油,因此也称为就地加热[2~3]。

2.2气驱技术

气驱采油技术按照气源分类:CO2气驱、烃类气驱、烟道气驱、氮气驱;按照驱油机理分类,主要是混相驱和非混相驱。气驱适用范围广烦,低渗透油藏、稠油油藏、高含水油藏都有成功的现厂实验,但气源和气窜问题是影响气驱发展的主要因素。

2.3化学驱技术

化学驱是通过向油藏中加入各种化学物质,改变驱替流体和岩石间的物化性质,如地层渗透率、岩石润湿性等,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化学驱通常包括聚合物驱、碱驱、表面活性剂驱、复合驱等。现在主要应用于现场的是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聚合物驱主要是通过增加粘度、降低流度比、调整吸水剖面以提高波及体积,来提高采收率。三元复合驱既可以提高波及体积,又可以增加驱油效率;既可以发挥单一驱油剂优势,又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因而可以获得更好的提高采收率效果[4]。

2.4微生物技术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是指将微生物与培养基注入地下油层,通过微生物就地繁殖和代谢对油藏作用,改变岩石孔道和油藏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原油采收率[4]。微生物驱油分为地面发酵法和地下发酵法两种。相比于其它采油方法,微生物驱油成本低、来源广、便于应用,并且注入工艺简单,可降解,无污染。

3 EOR技术发展趋势

(1)因为水驱、蒸汽驱的不利流度比,进而提出泡沫复合驱,泡沫复合驱阻力系数高、更能扩大波及体积,使对孔道的封堵更加有效,因而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应深入研究泡沫复合驱技术。

(2)表面活性剂能使油水界面张力明显降低,改变亲油岩石表面润湿性以提高驱油效率为主,是提高三元复合驱主要有效途径之一。

(3)因为油田采出液的处理和污水排放问题,所以采用注污水配注聚合物技术,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一种发展趋势。

(4)聚合物驱油强化了油藏下部的采出程度,而中上部却没有明显改善,因此聚合物驱与深部调剖结合是一种必然趋势。

4 结语

EOR技术突破了传统的技术范畴,物理、化学和工艺等方面在EOR中发挥了重要作用,EOR技术正向着精细化、集成化、实时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1]刘仲春.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现状及其在中石化的发展方向[J].中国石化,2008(4):5~8.

[2]黄学.我国石油企业三次采油技术预见理论及应用[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6:11~12.

[3]张琦.探讨现阶段三次采油开发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2(12):331~331.

[4]刘振武,方朝亮,21世纪初中国油气应用基础研究展望[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6.

猜你喜欢

驱油采收率油层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油层重力分异对泡沫驱气液比的影响
注气驱油技术发展应用及海上油田启示
三类油层压裂驱油技术设计及效果研究
复杂孔隙结构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解释新方法
CO2驱油与埋存对低碳经济的意义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厚油层隔夹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