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冬作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2016-03-13郑钊光罗其友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冬种种薯广东省

郑钊光,罗其友

广东省冬作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郑钊光,罗其友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

研究了广东省冬作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并从种植面积、种植产量、脱毒种薯覆盖率、产业化程度和种植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制约其发展的产业布局不合理、脱毒种薯供应短缺、优势品种单一、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等主要问题,提出了调整产业规划、加快繁种工作、品种结构多元化发展、推进龙头企业示范区建设等促进其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冬作马铃薯;现状;问题;建议

DOI:10.16498/j.cnki.hnnykx.2016.07.031

马铃薯是世界上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中国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已有四百年以上的种植历史,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氨基酸种类全和维生素品质优等优势,有利于控制体重增长、预防高血压、高胆固醇及糖尿病等,符合当前我国居民膳食多元化、饮食健康化的趋势。随着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逐步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迎来新的契机。广东省地处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冬季气候条件优越,气候温暖,台风等自然灾害较少,发展冬种马铃薯生产潜力大,市场前景好,产业效益高。近年来冬种马铃薯生产已成为广东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经[1]。

1 广东省冬作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广东省各地主动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挥冬季气候条件优势,大力发展冬种马铃薯产业[2]。同时加强了与北方地区特别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合作,有效地缓解了广东省脱毒种薯供应问题,促进了广东省马铃薯产业加快发展。据统计,2013年全省春收马铃薯面积4.64万hm2,鲜薯产量1 685 kg/667m2(折合粮食337 kg/667m2),鲜薯总产117.3万t(折合粮食23.46万t),产值28亿多元[3];2014年广东省马铃薯收获总面积约为6.33万hm2,比2013年增加约14.7%,总产量达142.5万t,平均产量为1.5 t/667m2,其中冬作马铃薯收获面积约占80%,达5.07万hm2,比2013年增加约14.5%,总产约121.6万t,产量为1.6 t/667m2,同比增产8.8%,实现了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增加、产量提高、效益显著的好成效[4]。

1.1 种植面积增加快

由于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推广应用,近年来广东省冬作马铃薯生产面积、单产和总产持续稳步增加[2],生产面积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2万hm2发展到近年春收的近4.67万hm2,面积增长了一倍多,实现了恢复性增长。鲜薯产量由1 000 kg/667m2提高到近1 700 kg/667m2,增加了1.7倍以上。同时,种植区域迅速扩大,由过去粤北山区的春种春收零星种植扩展到东南沿海的规模化冬种春收。惠东县是广东省最大的冬作马铃薯出口生产基地,每年种植面积保持约0.87万hm2,占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鲜薯产量超过25万t。

1.2 种植产量高

通过高产创建,推广新良种,高产攻关等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广东省马铃薯科技的贡献率和土地的产出率,大大地提高了马铃薯的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品质量。农业部安排广东省实施的4个万亩高产示范片2012年冬种2013年春收,平均鲜薯产量2 695 kg/667m2,种植产量高。

1.3 脱毒种薯覆盖率高

推广种植脱毒良种种薯为广东省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广东省已大面积推广脱毒马铃薯种薯。由于内蒙古生产的脱毒种薯质量较好,目前广东省冬种马铃薯种薯从内蒙古自治区调入达八成,其余的种薯从甘肃、河北、黑龙江等地调入[5]。近年来惠东九华农贸公司等种薯企业还到内蒙古建立万亩种薯繁育基地,确保了广东省脱毒种薯供应需求。随着广东省冬种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从内蒙古自治区调种到广东的数量将进一步增加,脱毒种薯覆盖率将进一步提高。

1.4 产业化程度高

广东省马铃薯产业的主要模式是“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一方面实现了脱毒微型种薯繁育生产供应到大田种植销售加工一条龙服务,在种薯选育、供种、种植、经营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强,产品销售畅顺,价格较高。广东省马铃薯种植区域化明显,种植块相对集中,每一个集中生产区域都有龙头企业在带动。这有利于统一供种、标准化生产、基地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目前,马铃薯是广东省粮食作物生产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产业,商品率达100%,其中,产品三分之一供应海外市场。

1.5 种植效益好

中国的马铃薯“主产区在北方,效益在南方”[2]。就冬季农业特别是冬种马铃薯而言,广东马铃薯的产量、产值和效益都比较高,是真正的“三高”农业。在对广东省惠东县马铃薯生产调查时发现,该县每年春收马铃薯0.87万hm2,产量2 400 kg/hm2,总产值8亿元。发展马铃薯生产,带动了该县2.4万户13万人致富。全县种植马铃薯的农户人均马铃薯收入超过4 000元,全县马铃薯收入超过2万元的农户有10 000余户,收入5万元以上的农户有3 000余户,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有500余户。有50个专业村因种植马铃薯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改善了村容村貌,促进了村风文明,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2 广东省冬作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广东有冬种马铃薯的习惯和群众基础,20世纪70年代全省马铃薯面积达到高峰,后因种薯脱毒、繁育、供应的问题,生产出现严重萎缩。近年虽然恢复发展,但全省种植面积仍不大,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

2.1 产业发展规模和布局亟待调整

广东适宜冬作马铃薯耕地面积有133万hm2,而目前全省冬种春收作物仅4.47万hm2,还有大量未被利用,冬种生产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6]。因此,需对广东省马铃薯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对各马铃薯适种区域的品种分布、上市时间进行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

2.2 脱毒种薯供应短缺

广东曾因种薯脱毒、繁育、供应的问题,生产出现萎缩,近年虽然恢复发展,但全省种植面积仍不大,主要制约因素还是脱毒种薯供应问题。广东省降雨多、气温高,马铃薯常见的晚疫病病毒传播媒介比较多,种薯品种退化快,导致了商品薯产量低、质量差等问题。广东省马铃薯目前还不能就地留种,加上技术水平、科研等原因影响,每年约需从北方地区长途输送100~150万kg种薯,长途跋涉、货运量大、成本居高不下、种薯损耗量大,严重阻碍广东省马铃薯生产发展。另外,由于缺乏监督制度,质量标准和检疫制度不完善,没有合格证销售种薯,商品薯被当作种薯销售,以次充好,种薯严重退化,出现产量、效益低等现象,农民收入受到影响。

2.3 优势品种单一

广东省惠东、中山、茂名、恩平和开平等马铃薯主产区,95%以上种植费乌瑞它系列品种,品种单一存在潜在对重大流行病害抵抗力差的风险。另外,虽然目前菜用品种数量较多,但是中早熟品种比较少。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鲜食马铃薯品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如口感、薯形、肉色、皮色等都要好。因此,目前迫在眉睫的任务是尽快选育适合广东省种植的品种。目前的加工品种,产量和抗病性表现均较差,且比较效益低,还远不能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另外,适合本地产业发展需要的良种繁育体系尚未建立,农民盲目购种的现象一直存在,造成市场上品种混杂,这样的生产过程很难确保产品的优良品质。

2.4 生产技术水平较低

广东省近几年不断扩大冬作区马铃薯种植面积,但设施、栽培、管理等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农户大多缺乏了解栽培技术、生物特性,未较好的掌握识别晚疫病、水肥管理、种薯切块技术及灾害防治技术。缺乏先进的马铃薯优质脱毒种薯催芽技术,容易出现出发育迟缓和种苗短缺现象,质量纠纷问题屡见不鲜。大多数农户对配套栽培技术掌握还不到位,农技推广基层人员对马铃薯栽培技术了解不到位。此外,由于耕地资源有限,通过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提升产量不是长久之计,必须尽快改进栽培技术。

2.5 薯农栽培积极性下降

广东省马铃薯生产需要种薯150 kg/667m2,其中种薯费用达到600元/667m2,投入大、成本高。人工和种植成本的上涨速度高于收购价上涨速度,致使种植者减少人工和农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薯农种植的积极性受到影响。目前农户是以家庭型生产为主,小规模经营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比较大,不能承担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冲击。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中介组织的协调不到位,局限的生产规模难以与国内外大市场需求吻合,农民的利益容易受到损害,且难以得到应有的补偿。由于全省土地质量不同,口粮田、自留地、承包地的地块分散,单户家庭小规模经营造成大面积技术推广困难。较高的水利技术条件是马铃薯种植的必备条件,农户自家经营规模小,经济能力有限,进行水利设施建设的代价太高。

2.6 扶持与保障力度不足

虽然国内其他产区研究马铃薯的机构较多,但广东省专门从事马铃薯研究的科研机构严重不足。目前科研机构主要集中在北方,不能有效研发适应南方马铃薯的品种和技术,造成马铃薯新成果、技术创新进程迟缓。农业推广部门的科技员队伍中专项从事马铃薯产业开发的不多,财力和人力分散。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政策体系,尚未制定科学合理的配套政策,工作环节衔接不紧密。某些区域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只建设不管理,虽然建立了一些信息服务机构或者网络平台,但信息来源和数据渠道不够完善,而且自身发展不健全以致难以发挥作用。大多数农户对市场信息无法鉴别和选择,同时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缺位又造成梗阻。在品种需求变化、产品市场信息发布、价格波动走势等方面,即便成立个别农业组织,也不能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给农户。

3 加快广东省冬作马铃薯产业发展建议

广东省应该高度重视发展冬季农业,把冬种生产作为作物生产的重要战略措施,把发展马铃薯生产作为增加粮食生产面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的重要措施来抓[7]。应该坚持政府支持为主导,科学规划为指导,政策、资金扶持为保证,产业化经营为推手,推动广东省马铃薯产业大发展。

3.1 调整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

把马铃薯纳入保障粮食安全范畴,科学调整发展规划,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将粤东南沿海和粤西沿海地区冬闲田列为发展冬种马铃薯产业重点区域,规划面积53.33万hm2以上,建议省政府出台扶持马铃薯产业发展意见,制定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措施。

3.2 加快开展马铃薯繁种工作

北繁脱毒种薯是解决广东省冬种马铃薯用种的有效办法。建议参照国家财政的做法,省财政每年安排马铃薯繁种资金,专项用于脱毒种薯组培室设施、繁种基地基础设施和微型薯发展,支持省内马铃薯繁种企业到内蒙古等地以独立和合作的方式建立繁育基地,提高种薯繁育能力和繁种质量,争取通过3~5 a努力,北繁南调脱毒种薯达到15万t以上,有效解决全省10万hm2马铃薯的用种需求,实现马铃薯种植品种优质化、种薯脱毒化。

3.3 实现品种结构多元化发展

广东省要以高产、优质、高效为主要目标,利用现有的科研院所力量,完善建立基地和引育种示范园;加强与全国、外国相关马铃薯科研机构合作,重点引进口感细腻、风味独特、高抗病虫性、高抗逆性的育种材料以及南方冬作专用品种;强化省内育种鉴定、建立品种适应性试验与筛选,优化试验、筛选、促进、新品种示范等环节,加大品种结构改良的力度。广东省在发展鲜薯食用型品种的同时,应注重多用途专化型品种的发展,一方面应扩大加工型品种的发展,原因是鲜薯食用型的市场时间短,需求有限,而马铃薯加工是推进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 应加强适应偏冷地区马铃薯种植的需求,引进、培育具有抗寒特性的马铃薯新品种。

3.4 推进龙头企业示范区建设

继续与相关企业联合组织开展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示范,在汕头、阳江、茂名等市设立10个示范试区,示范规模扩大至1万亩。一方面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提供种薯、技术指导和产品收购;另一方面当地农民组建马铃薯产业专业合作组织对接,组织农民按照标准种植,逐步推进广东省马铃薯产业向生产区域化、品种优质化、栽培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的方向发展,有效提升广东省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要组建“政府+农户+企业”的模式,一是合理布局生产基地。在宏观调控下,遵循自然规律,将生产基地建成集中连片、布局合理的产业园区。坚持主力发展食用型品种种植,合理开发加工型品种。二是科学制定生产计划。坚持订单农业,基地收购。三是建立脱毒种薯供应体系。由政府监督发挥主导作用,农技术推广单位审核推动,生产企业严格把关。四是合理分配利润。不仅保证企业和农民利益,还要设立技术开发专项基金,支持品种、技术创新开发。

3.5 实行马铃薯良种补贴

为鼓励农民发展马铃薯生产,建议将马铃薯脱毒种薯列入农作物良种补贴范围,有效降低人工和种植成本,提高薯民种植积极性。同时,加快马铃薯生产的发展,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广东省繁种企业走出去开展北繁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2010年和2011年惠东九华公司、奕达公司、中原公司均被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列入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补贴企业,每年获得370万元的种薯补贴[8]。

3.6 提高支撑与扶持的广度和深度

广东省马铃薯产业发展首先需要加大政策扶持,一方面,加快马铃薯种植产业机械化发展,降低企业和薯农栽培成本,缩短马铃薯产业链;另一方面,提高马铃薯后期加工品的附加值,提高市场效益,拓宽市场销售渠道,扩大市场容量,挖掘市场潜力。此外,产品质量是马铃薯市场竞争的核心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生产效益,农业科技创新是决定因素,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集中优势科研力量,从引种育种、种植栽培、加工贮藏三个重点方面实现突破,才能把广东冬作马铃薯产业推向新的高度。

[1] 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2] 罗其友,刘 洋. 马铃薯产业及其区域格局研究[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3] 张新明,全 锋,陈 洪,等. 2013年广东省马铃薯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A]. 马铃薯产业与小康社会建设[C] .加格达奇: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14.

[4] 曹先维,张新明,全 锋,等. 2014年广东省马铃薯产业回顾、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A].马铃薯产业与现代可持续农业[C] .北京: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15.

[5] 罗其友,刘 洋,高明杰. 中国马铃薯产业现状与前景[J]. 农业展望,2015,(3):30-33.

[6] 白雪娜,万 忠, 熊瑞权,等. 2014年广东马铃薯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J].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12):1-3.

[7] 罗其友,米 健,高明杰. 南方冬作区马铃薯发展趋势、区域格局与增产潜力[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7):26-30.

[8] 罗其友,米 健,高明杰. 南方冬作区马铃薯增产潜力与适度规模[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7):20-33.

(责任编辑:贺 艺)

Development Status,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Winter Potato Industry in Guangdong Province

ZHENG Zhao-Guang,LUO Qi-You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 and Regional Planning,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PRC)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winter potato industry in Guangdong Province was studied, and the planting area, planting production, coverage rate of virus-free potato seed, degree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planting benefits were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to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were the unreasonable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shortage in the supply of virus-free potato seed, single dominant species and low level of production technology, some advic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such as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planning, speed up the work of breeding improved varieties,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variety structure,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leading enterprises in the demonstration area.

winter as potato; status; problem; suggestion; Guangdong

F326.1

A

1006-060X(2016)07-0117-03

2016-05-30

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0)

郑钊光(1989-),男,广东湛江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与区域发展。

罗其友

猜你喜欢

冬种种薯广东省
冬种绿肥对水稻土硝化作用的影响*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脱毒马铃薯技术要领
不同栽培方式对冬种鄂薯4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冬种辣椒双膜栽培对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繁育技术
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圆满落幕
西北高寒地区马铃薯种薯的收获与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