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止血带应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6-03-12高琦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1期
关键词:止血带感染率前置

高琦

(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 妇产科,广东 揭阳 522000)

前置胎盘指的是妊娠28周之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段到达或者已经覆盖了宫颈内口,胎盘的位置低于胎先露部。前置胎盘是造成产妇妊娠晚期出血的一个主要原因,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妊娠并发症,通常在经产妇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1]。临床上根据胎盘和子宫宫颈口的关系,把前置胎盘分为边缘性前置胎盘、部分型前置胎盘以及完全型前置胎盘或者中央型前置胎盘。目前,有关前置胎盘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其主要临床表现有无痛性阴道出血、脉搏微弱增快、血压下降及出血性休克等[2]。对其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有:患者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果患者的妊娠周期小于34周,可以使用抑制宫缩方式,给予促胎肺成熟[3]。与此同时,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的观察,并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如果患者出现大量出血的症状,要及时终止妊娠[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2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前置胎盘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0~35岁,平均(26±6.5)岁;平均孕周(32.28±2.5)周;平均体重(74.2±2.8)kg,边缘型前置胎盘患者为15 例,部分型前置胎盘患者为20例,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为1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43岁,平均(26.5±4.5)岁;平均孕周(31.98±2.32)周;平均体重(75.1±3.18)kg,边缘型前置胎盘患者为17例,部分型前置胎盘患者为19例,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为14例。两组患者年龄、孕周及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入选排除标准:心血管疾病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止血的方法进行处理,其主要步骤如下:患者在胎盘分娩出以后,注射宫缩素,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或者卡前列甲酯栓,再对其子宫进行按摩,将手术创伤面缝扎,用砂条填塞子宫腔。观察组患者采用止血带进行相应处理,其主要内容如下:在患者胎盘分娩以后,对出血位置进行检查,上提子宫下段切口,下推膀胱,在对子宫进行按摩的同时,使用已经经过消毒的止血带,在子宫下段切口大约3 cm的地方,将子宫血管以及骨盆漏斗韧带一起进行结扎,结扎完成之后,再次检查出血部位,注射宫缩素,再对子宫进行按摩,患者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或者卡前列甲酯栓,使用微荞线对手术创面进行快速缝扎,用砂条填塞子宫腔 ,每隔15 min对止血带进行一次放松。对两组患者24 h阴道出血量、子宫切除率、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1.3 评定标准

评价两组患者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子宫切除率、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术中出血例数、术中输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 24 h阴道出血量以及术中情况比较

患者在接受治疗以后,对两组患者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以及术中情况比较。观察组在采用止血带进行止血后24 h阴道出血量、子宫切除率、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和术中输血量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0例患者中,没有1例患者进行输血,而对照组中有5例进行了输血。观察组中没有任何患者进行子宫切除;对照组中有4例患者由于止血效果不理想,经过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同意进行了子宫切除。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以及术中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以及术中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输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患者在接受治疗以后,对两组患者术后输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腹部切口感染率为0%,产褥感染率为2%,贫血率为12%;对照组患者腹部切口感染率为2%,产褥感染率为10%,贫血率为15%,通过数据对比可知,观察组的腹部切口感染率、产褥感染率和贫血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有2例术后输血,输血量平均为(100.0±87.6)ml;对照组中有3例术后输血,输血量平均为(300.0±90.4)ml。两组患者术后输血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输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前置胎盘是造成妊娠晚期出血的重要原因,属于妊娠期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原因可能与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胎盘异常、胎盘面积过大及子宫内膜发生病变等因素有关[5]。前置胎盘的主要治疗原则为预防感染、纠正贫血、控制出血及选择结束分娩的方法和时间等。前置胎盘患者在进行分娩时,一切要以产妇的生命安全为原则,在产妇安全的前提之下,要尽量防止胎儿早产现象的出现,减少胎儿的死亡率[6]。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中,患者常会出现出血更多的现象,使用常规的止血方式进行止血效果不显著,很容易造成产妇失血过多而休克的现象,严重的患者甚至要进行子宫切除术[7]。比较传统的止血方式是使用米索前列醇等相关的缩宫药物进行治疗,加之子宫按摩、缝扎等方式,如果患者的出血量相当大,这种方式的效果十分不明显。止血带是对子宫血管血流进行物理性的阻断,能够起到暂时止血的作用[8]。止血带通常是在子宫两侧漏斗韧带下方进行结扎,它能够快速有效的控制出血,能有效减少患者因为失血过多而引发多种并发症,其次,止血带进行结扎之后,视野出血量明显减少,能够对创面进行准确无误的缝扎,止血效果较为显著。

本研究以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在采用止血带进行止血后24 h阴道出血量、子宫切除率、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术中输血例数及量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腹部切口感染率、产褥感染率和贫血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输血例数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6,P>0.05)。

综上所述,止血带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止血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1]杨湘玲,郭宇雯,孙金燕.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时预防产后出血措施的有效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3(4):619-620.

[2]刘雁,郭晓玲,曾萌,等.子宫阿氏切口在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18):3025-3027.

[3]宋杰,王黎洲 李兴,等.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对防治产后出血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5):418-421.

[4]宋杰,王黎洲,李兴,等.杂交手术室剖宫产术前子宫动脉置管术中行栓塞术对防治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8):92-93.

[5]黄文静.止血带预防性应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临床分析[J].现代医院,2013(6):42-43.

[6]鲁照明,秦明丽.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止血带套扎子宫血管减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4(8):819-821.

[7]钟琳琳,唐卉,王素梅.止血带联合宫腔填塞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4):616-618.

[8]齐新颖,杨凤桢,付永杰,等.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手术止血方法探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5(3):343-344.

猜你喜欢

止血带感染率前置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气压止血带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理论研究与技术进展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止血带盒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应用的研究进展
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的使用对术后加速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