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饶宗颐诗词赏析二则

2016-03-12广东陈伟

名作欣赏 2016年1期
关键词:纸花饶宗纳兰

广东 陈伟



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饶宗颐诗词赏析二则

广东 陈伟

摘要:饶宗颐不仅是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经学家、宗教史家、翻译家、比较文化史家、文学家和书画家,还是当代的诗词名家,他的《选堂诗词集》在当代旧体诗坛享有盛誉。其作品高华馨逸,既继承了古典诗词的古雅传统,又融入他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精神追求,卓成一家。兹试析其二题,以尝鼎之一脔。

关键词:饶宗颐诗词《选堂诗词集》

《偶作示诸生》

更试为君唱,云山韶濩音。芳洲搴杜若,幽涧浴胎禽。

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天风吹海雨,欲鼓伯牙琴。

此诗为饶宗颐1956年(四十岁)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时所作,用以寄托他的文化追求和对学生的殷殷期望。首联即点明示诸生的主旨,气势不凡,次句化用元好问《欸乃曲》“停桡静听曲中意,好似云山韶濩音”的诗意,“云山韶濩音”意即他想要传授给学生的,是最雅正的中国古典文化。

颔联的“杜若”出自屈原《九歌·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杜若是经常在屈原作品中出现的香草之一。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忠奸双方。在此诗里,“杜若”更多地是指高洁的人格。胎禽是鹤的别称,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风的白鹤,来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士,把修身洁行而有时誉的人称为“鹤鸣之士”。此联借助杜若和鹤这两个意象,渲染了一种幽洁高拔的境界,寄寓了饶宗颐对学生能涵养成一种芳馨高洁的性情的希望。

颈联“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气象阔大,这是饶宗颐自信、自由、自足的治学境界的夫子自道。诗句采用了倒装的写作手法,意谓:意志——历万古之久亦不磨不灭;心灵——如中流之水般自在自由。饶宗颐学识广博,对中西方宗教,特别是对释藏与道藏有着相当透彻的了解。宗教的精神与释道的哲学智慧交相辉映,融化于饶宗颐的心灵之海中,使他对人生、社会、历史乃至自然宇宙的观照都充满了哲学的睿智。有了释道二藏的灌注,有了宗教的精神底蕴,才可从人间世中超脱出来,走出一己之困顿与虚无的执着,使人生境界上升到宇宙天地之中。饶宗颐“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这两句诗充分表明他已从人生观、宇宙观上处理好了如何安顿自己的问题,充分展示了他人格的自在、自足、充盈、独立。诗品出于人品,这种人格境界,也赋予了饶宗颐诗歌一种高远不凡的气象。

末联的“伯牙”是春秋时人,以精于琴艺闻名,他和知音钟子期的故事广为流传。此二句暗用《二香琴谱》的一个典故:“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而不成。成连云:‘我师方子春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俱至海上,成连刺船而去,旬时不返。伯牙延望无人,但闻海水汹涌,林岫杳冥,萃鸟啁啾。悄然而悲曰:‘先生移我情哉!’援琴而作水仙之曲,遂为天下妙。”饶宗颐欲于“天风吹海雨”之中来鼓伯牙琴,亦如当年成连授琴于伯牙一样,是希望诸生能将高雅的中国文化传承下去,将学问“接着做”,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全诗围绕示诸生之旨意展开,化用多种传统文化的意象,寄寓了饶宗颐对学生的殷切期望,不仅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学问之路上继承前贤不断前进,更希望他们能够在人格上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涵养心灵,锤炼自我,以达到高洁的人生境界。同时,他在这首诗中所展现出来的旷达、超脱的生命情怀也使人读后精神为之一振,传达出一种引人向上的正能量。

《蝶恋花·以纸花清供戏赋》

人间无复埋花处,为怕花残,莫买真花去。静对琼枝相尔汝,胆瓶觑面成宾主。

词客生生花里住,裁剪冰绡,留写伤春句。紫蝶黄蜂浑不与,任他日日闲风雨。

此词题为“以纸花清供戏赋”,这是把握全词主旨的重要线索。“清供”即清玩,“戏赋”则揭示了作词的动机。词以韵定拍,“蝶恋花”这个词牌共协八韵,分成八拍,通常以两拍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首句至“花去”为一层意,欲赋纸花,却不直接写纸花,而是先由真花起兴。那么赏真花情况怎么样呢?自古以来的文人墨客面对易谢的真花,都会伤感地联想到人间那些短暂的美好事物。像纳兰看到落花就会想起亡妻,并伤心地写下“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此恨何时已?滴空阶、更寒雨歇,葬花天气”这样肝肠寸断的词句。饶宗颐面对“花残”这种令人亘古长悲的自然现象时,显然也是没有办法改变大自然的规律的。但是,客观上无法改变,却可以从主观上改变,那就是怕花残,干脆就不买真花了。不买真花,不赏真花,就用不着为花残而伤心了。这样虚晃一枪,从另一个角度落笔,就突破了千百年来伤春怜花的老套,这正是饶宗颐的智者本色。这样的词句就是陈匪石《旧时月色斋词谭》中所说的“词贵有聪明语,谓能见其性灵也”,同时也是标题中“戏赋”的具体表现。

三、四句意趣一转,写作者与纸花亲密无间,如同宾主。这也点明了花无论真假,其怡人的作用都是一样的。即便是纸花,也同样能够带给人以美的享受,并且纸花不像真花那样娇弱,更容易同人有更多亲密的联系。“琼枝”本喻美好人物,此处指纸花。“尔汝”是彼此亲昵的称呼,表示不拘形迹,亲密无间。如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有“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之句。“胆瓶”是长颈大腹的花瓶,因形如悬壶而得名。此二句写作者与纸花亲密无间,如同宾主。或许有人会觉得前两句写真花,三、四句就突然写与纸花如何亲密,会不会很突兀?细味之后,就不会有这样的疑虑了。因为写到“莫买真花去”时,言外之意就是要去买纸花,所以三、四句转到纸花,也就很自然了。

词的过片是全篇的关键。一般上片之意要收结得戛然而止,过片则要另起新意,这样才能得跌宕起伏、幽折辽夐之趣。因此,此词第五句便反用了纳兰性德“休说生生花里住”的词意。纳兰面对的是易谢脆弱的真花,想要“生生花里住”是不可能的,故曰“休说”;饶宗颐面对的是不会凋谢的纸花,故能“生生花里住”。这里反用纳兰的词意,化悲观为乐观,展现出了一种积极向上并且能够自足自乐的生命情怀。“裁剪冰绡”出自宋徽宗赵佶的《宴山亭》,赵佶将杏花喻为冰绡(即白绢)裁剪而成,饶词则寓以新意,以冰绡来裁剪纸花,写出了纸花之美。“留写伤春句”的“留”字应训为“停止”(《玉篇·田部》:“留,止也”),“留写”即停写,因纸花不谢,故无须再写伤春之句。

刘体仁《七颂堂词绎》曰:“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因为一方面要照顾全篇的结构,此词之起写真花易残,令人伤感,所以结以纸花不谢,悠然自得,与之呼应,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卷二)。结尾两句,表面看是说纸花不会招蜂引蝶,供在房间里,门外的风雨也不能摧残它;实则这两句是全词最重要、最精警之所在,大有点睛破壁之妙。

其妙处正在于既扣紧纸花,又融入饶宗颐的寄托,借纸花来写出一种达观自足的境界,写出他沉着、独立的人格特性,把饶宗颐的性情、品格、学问、精神都糅合在其中,起到了言尽而意不尽的效果,发人深省而余味无穷。故词中求词,不如词外求词。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饶宗颐学述》里的一段话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这两句词的理解:“我小时候,只是成天沉浸在书籍古画之中,几乎可以一个人一整天呆在书楼画室里。但我从未感到孤独过。我的这种气质自小时就很明显,就是不管外面的世界、人家的事情,只做自己的事情,而且全神贯注地做好。我心里的天地很大,image(画面,影像)非常多而活跃。”不管外面的世界,只做自己的事情,这不就是“紫蝶黄蜂浑不与,任他日日闲风雨”吗?饶宗颐是借纸花来抒发他那种达观自足的精神。正因为饶宗颐能守于智,有一个自足的知性世界,所以当他填起词来,便能驱遣古今,一拆凡骨,指出向上一路。

饶宗颐论词尝谓:“非曲折无以致其幽,非高浑无以极其夐。幽夐之境,心向往焉。”(《固庵词》小引)此词每二句意思一转,以真花与纸花两两对举,以真花之易凋来反衬纸花之不谢,体现的是一种达观自足的精神。幽夐之境,已兼而有之。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有一首《蝶恋花》:“萧瑟兰成看老去,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阁泪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 重到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反复吟诵之余,会发现这首词与饶词有很多相关的东西。比如两首都采用同一个词牌,押同一个部的词韵,而且都是通过写花来表达作者的一种情愫,有些句子从结构到用词都很相似。很明显饶词有借鉴纳兰词之处。不同的是纳兰词写的是真花,饶词写的是纸花;纳兰词读后会令人觉得愁苦悲凉,饶词则让人享受到一种潇洒的风度和自足的境界。

纳兰的词是一首典型的惜花伤春调。“萧瑟兰成看老去”,兰成是南北朝著名诗人庾信的小字。杜甫《咏怀古迹》:“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此处词人是以庾信自比,“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其实词人即使不作怜花句,也会多情。这样写是一种委婉的曲笔,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阁泪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词人写到这里就再也忍不住热泪盈眶了,把多情的性格表露无遗,这是直笔。一曲一直之间,词的情感就更加饱满深沉了。过片“重到旧时明月路”,点出重游旧地,这个旧地是从前与心爱的人常游之地,自然就引出“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的伤感。此两句皆化自晏几道。一化自《西江月》“征裳袖口香寒”,一化自《生查子》“遗恨几时休,心抵秋莲苦”。结语“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一想到从前与情人在花前盟誓,愿“生生同住花里”,而今真正惜花的女主人已经不在,花也成了无主之花,这里也化用了辛弃疾《定风波》“毕竟花开谁作主,记取,大都花属惜花人”之意。词可以多化用前人成句,只要能为我所用,适足达我之情即可。此词一往情深,字字血泪。饶宗颐后来有一首题纳兰词的《菩萨蛮》,小序曰:“题侧帽词。王观堂引尼采语:文学须以血书者始见其真且工,余于性德词亦云然。”词云:“人间冰雪为谁热,新词恰似鹃啼血。血也不成书,眼枯泪欲无。风鬟连雨鬓,偏是来无准。吹梦到如今,有情海样深。”可以加深我们对纳兰词的理解。

纳兰词是为情所困、为情所役。饶词体现的,则是一种超脱世俗社会的自足境界。我们可以猜想,饶宗颐读了纳兰这首词之后,颇有感触于历来惜花伤春的陈调,有意反其道而行之,跳出三界,远离世情,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欣赏人生,并享受这种自足之乐。正是饶宗颐与纳兰不同的人生境界,造成了我们阅读两首词时感受上的差异。诗无达诂,词更难解。井底观天,管中窥豹,聊献愚者之一得,求正于大方之家。

作者:陈伟,韩山师范学院饶学研究所文博馆员。著有《选堂诗词论稿》(合著)、《岭东二十世纪诗词述评》。

编辑:张玲玲sdzll0803@163.com

猜你喜欢

纸花饶宗纳兰
设计师
女儿眼中的汉学泰斗饶宗颐
饶宗颐常用印
饶宗颐作品欣赏
巧手纸花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纳兰的雪》
悄悄过去的夏天
爱恨两难说纳兰
会开放的纸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