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桉树正名

2016-03-11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6年2期
关键词:人工林桉树木材

提及林木,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环境卫士”的形象——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其实,生长在自然界中的林木,经过加工处理后,每天都以各种形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如擦手的纸巾、屋内的家具、经手的纸币、翻阅的报纸等。

据了解,中国木材年消耗量近5亿m3,国内生产木材2亿多m3,木材对国外进口依存度近50%。在此情况下,中国木材需求量仍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然而,自2014年4月起,中国东北重点国有林区相继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今后中国还要将天然林全部保护起来,未来中国木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为此,中国木材生产的重心将历史性地转移到速生丰产林快速发展的华南地区,速生丰产的树种亟需科学有序发展起来。

桉树作为先锋性、速生性和多用途树种,20世纪90年代起便在中国大规模种植。经过近20年发展,桉树虽屡遭争议,却已经成为中国南方发展速生丰产林的战略树种。在当前中国全面保护天然林、加强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的背景下,应该如何看待桉树的特长与争议?桉树未来又该怎样发展?

1 补了缺口,富了林农

“你们小心脚下的路,慢点儿走。”说话这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高峰林场林地承包户潘茂川。当记者一行前往他租种桉树的林地时,穿梭林间的除鸟语外,便是他一直提醒大家小心走路的声音。

8年前,潘茂川每年都要外出打工以供家用,什么脏活累活都做过,每年的收入却只有2万多元。“现在,我的年收入至少达到五六万元了。”潘茂川告诉记者,自从2008年家里开始种桉树后,既轻松又赚钱,不再外出打工。现在自家在城里已经买了房和车,今后打算一直种下去。

在广西,林农为何喜欢上种桉树?桉树如何带领大家增收致富?

桉树生长快、周期短、产量高、材性好,能带领农民增收。因此,在广西,很多林农都开始租地种植桉树,还在林下搞养殖。“桉树长得很快,要是种植果树的话,每年都要管理。”潘茂川表示,桉树只在最初种植的一二年间需要对其进行管护,此后的生长期就无需多操心了,收入也比种植果树多,每亩地每年纯收入达1 000多元。

“十年树木”,而桉树生长到5年左右就可以砍伐。“桉树是世界上长得最快的树。”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谢耀坚告诉记者,一棵30 cm高的桉树苗每天可长3-5 cm,一个月可长1 m多高,当年就可以长到8 m甚至10 m。

“我们一般每4年砍1次。广西水多,阳光足,树长得很好。”潘茂川仰看自家林地里几十米高的桉树说。“因为桉树比较省心,我们自家人进行管护就够了。每亩地年租金几十元,省去人工成本,50亩桉树林地总成本也就2万元左右。”潘茂川表示,自己在林中养了林下鸡,鸡肥让桉树长得更好,林下鸡每斤能卖到十七八元,“收购商听说是林下鸡,都抢着买!”

据统计,全国每年有近千万亩的桉树林地需要挖坑、种植、施肥、采伐等工作,每年可为当地农民提供数百万个就业机会;在桉树生产和加工行业,很多地方实行“林门口”就业,丰富了农民收入来源。

“中国木材供需市场矛盾十分突出,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谢耀坚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据测算,到2020年,中国木材需求量可能达到8亿m3。

细算一下,现在中国木材年消耗量5亿m3,其中有一半木材需要进口。到2020年,木材供应缺口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木材供给问题已由一般的经济问题演化为资源战略问题,木材已经成为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谢耀坚说,桉树是林业的“功臣”,桉树人工林用少量的林地生产大量木材,大大减缓了天然林的砍伐压力,间接保护了天然林和生态林,为中国生态建设和木材安全保障作出了重大贡献。桉树人工林的地位和作用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都不可替代。

1980年后,中国桉树人工林生产出现了蓬勃发展局面。到1990年,桉树栽培区已遍及中国的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湖南、云南、四川等17个省份的600多个县。目前,中国桉树人工林面积达到450万hm2,年生产木材3 000万m3。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党委书记田湘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中国主要依靠发展杨树、桉树、松树等速生人工林生产木材。全国现有桉树人工林450万hm2,约占中国森林总面积的2%,占人工林总面积的6.3%。但桉树年产木材超过3 000万m3,超全国木材总产量的1/4。“我们每使用4根木头,就有1根是桉树。”

2 科学有序,兴利避害

“怎么可能有毒?你看我这林下鸡在吃桉树的叶子,不也活得好好的。”潘茂川笑着回答记者提出的桉树是否有毒的问题。

在广东省高要市、清新县等地,很多人在桉树林地下的池塘养鱼。作为化妆品和药品的原料——桉树油也多被人们使用。在桉树林中采访时,记者耳边鸟语不断,林下野花肆意招展,“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桉树有毒质疑不攻自破。

然而,桉树长得极快,很多人认为它大量吸收了地下水和土壤肥力,造成土壤干旱、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现象。

有专家表示,导致“桉树之争”的原因,既有技术问题,又有社会问题。技术性方面的问题,是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大规模连片种植桉树,导致水资源量下降;机耕翻犁、全垦整地,短轮伐期经营等改变了土壤层次结构;使用化肥、农药造成面源污染;大规模单一无性系营造桉树纯林,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由于个别地区桉树无序发展,造成了桉树与其他作物例如甘蔗、橡胶等作物争地争利益的现象。因此,有的地区为了保护甘蔗产业采取极端手段限制桉树发展。

其实,桉树生长快,与其对水分利用率高的特点有关,并非是因为吸收了大量水分。科学研究表明,生产1 kg重量的桉树干物质耗水为785 L,而松树需要1 538 L,香蕉树需要1 323 L。桉树单位生物量所消耗的水分只有针叶树种的51%。

但是,为了更多更快获得经济效益,很多地区都采取高密度种植,短周期轮伐这样的种植方式,致使桉树种植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退化、水质遭受影响、生物多样性降低。

桉树产生的生态问题,是种植者耕作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所致,与桉树本身无关。无论哪种人工林,大面积、单一种植、短周期轮伐都是不科学的,都会造成土地肥力下降等情况的出现。

“种植桉树的目的主要是生产木材,但是桉树同样具有一定的生态作用。”谢耀坚说,那些认为桉树破坏生态环境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数据显示,按一般森林每升1 m3木材吸收1.88 t二氧化碳、释放1.62 t氧气计算,全国桉树每年可吸存1.6亿t二氧化碳,释放1.4亿t氧气。

目前,中国林业产业投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非公有制成分大幅度上升,经营面积越来越大。桉树产业如何协调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仍需不断探索。

“现在需要研究出台相关技术规程和监管措施,对商品林的森林经营活动实行技术指导和有效监管;立足于公益林森林多功能多效益的发挥,加大封山管护。”谢耀坚建议。

3 规划引领,完善标准

近年来,“桉树之争”其实折射出了诸多方面的问题,如何可持续发展是桉树产业面临的重大问题。

桉树该不该种?要不要扩大种植?“现在的情况是,不造林我们就没有木材用,对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影响非常大。”广西林科院副院长项东云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坦言。

有专家表示,桉树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非桉树本身之过。要用科学态度看待桉树,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只要合理规划、科学经营,完全可以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

自1890年中国从意大利引进第一棵桉树,到现在的大规模发展桉树种植,桉树已近似本土化,生态适应性也逐渐被“驯化”。想让桉树长得好,还要与自然环境、经济效益协调得好,首先离不开的便是良种。

广西崇左市的东门林场,是广西最大桉树科研和苗木生产基地。该林场负责人告诉记者,林场采用工厂化育苗,繁育技术现代化,逐步实现了苗木供应基地化、质量标准化和造林良种化。具体而言,要坚持适地适种基本原则;坚持桉树造林良种化、多元化;坚持分类征地方式,保持土壤结构;坚持合理造林密度和轮伐期,避免高密度种植和超短轮伐期经营;坚持科学施肥。

推进桉树科学可持续发展要完善技术标准,强化经营管理,还需要转变经营模式,调整林分结构。对此,中国林学会桉树科学发展问题专题调研综合报告指出,要转变当前大面积单一桉树人工林种植模式,依据桉树短周期人工林培育技术规程和桉树中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将短周期的桉树与长周期的树种相结合,实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林业经济目标。

在产业发展中,要转变当前单一桉树人工林种植模式。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探索不同桉树品种的混交林发展模式,形成林分结构稳定、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复层人工桉树林,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桉树透光性比阔叶林好,可在林下种植草珊瑚等作物。”高峰林场林业研究中心主任魏国余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还可以开展林下经济作物种植,调整林分结构。如林——药、林——草等林下经济种植模式。

由于目前大面积种植桉树人工林,土地利用缺少规划,部分甚至没有规划。因此,需要尽快编制桉树人工林科学种植土地利用规划,出台桉树人工林规范化种植法律法规。

谢耀坚指出,桉树产业发展首先要科学编制发展规划,调整发展布局,尽快编制桉树人工林科学种植土地利用规划,出台桉树人工林种植管理法规。同时要完善技术标准,加大对桉树种植农民的技术培训和科学指导,防止因不科学种植速生林导致土壤结构改变、水土流失、地力下降等问题。

(摘自《中国经济导报》,2016-01-19,曲一歌/文)

猜你喜欢

人工林桉树木材
森林里的纵火犯
数字说
盖房子
汤原县林业局有林地面积的特点与分析
国际热带木材市场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
高峰林场桉树人工林与其他树种人工林之间土壤差异分析及对策
桉树会引发白血病?
南宁地区灰木莲人工林经济效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