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表现与分析

2016-03-11王利娜

当代医学 2016年25期
关键词:髓质浅表腋窝

王利娜

浅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表现与分析

王利娜

目的 分析浅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表现,探讨其超声影像特征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对行超声检查的受检者经病理证实或随访治疗证实的28例浅表淋巴结结核病例的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发病部位、二维图像及血流特点等方面分析其超声表现及特点。结果 本组28例浅表淋巴结结核共55枚肿大淋巴结中21枚皮质回声增宽,呈均匀低回声,髓质强回声变窄;19枚相互之间有融合,内部回声不均匀,髓质回声消失,部分可见强回声钙化斑;14枚可见无回声区;1枚可见条索状低回声与皮肤相通。结论 浅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能够较好地显示不同类型的浅表淋巴结结核的声像图特点,对浅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浅表淋巴结结核;超声

浅表淋巴结结核是由于淋巴结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性肉芽肿,多发生于年轻人,以颈部淋巴结结核最常见,其发病率在肺外结核中居于首位,该病在不同的病理阶段有不同的超声表现,一些不典型的病例难以确诊,本文对行超声检查的受检者经病理证实或随访治疗证实的28例浅表淋巴结结核病例的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发病部位、二维图像及血流特点等方面分析其超声表现及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的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1月~2015年1月在辽宁省本溪市妇幼保健所行超声检查的经病理证实或随访治疗证实的28例浅表淋巴结结核病例,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37±5)岁,其中单发者颈部淋巴结肿大6例,腋窝淋巴结肿大2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例,多发者以颈部淋巴结、腋窝淋巴结肿大为主。28例病例中27例以颈部和或腋窝肿块来诊,1例以腹股沟肿块来诊,肿块数目不等,质地偏硬,其中12例有疼痛或压痛,局部皮肤均无红肿热痛的表现,仅1例有肿块破溃,有稀薄脓液。5例胸片可见陈旧肺结核病灶,1例为活动性肺结核,其余22例胸片为阴性。均经过淋巴结病理活检和随诊治疗确诊。

1.2 检查设备 GE公司(型号Voluson E 8 Expert)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8 MHz,飞利浦公司(型号IU 22)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17.0 MHz。

1.3 检查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检查颈部淋巴结时,患者头略转向对侧,充分暴露颈部淋巴结,检查腋窝淋巴结时,患者双手抱头,充分暴露腋窝淋巴结。对肿大淋巴结扫查,观察病灶的大小、形态、包膜、内部回声等,并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病灶内血流情况。

2 结果

2.1 数目、形态、大小 单发者9枚肿大淋巴结,多发者46枚肿大淋巴结,共55枚肿大淋巴结,形态多为类圆形或椭圆形,部分病灶呈不规则形态,病灶最大者约4.6 cm×3.3 cm,最小者1.1 cm×0.9 cm。

2.2 包膜及内部回声 55枚肿大淋巴结中17枚边界清晰,包膜完整,37枚边界欠清晰,但包膜尚完整,1枚破溃可见瘘道。55枚肿大淋巴结中21枚皮质回声增宽,呈均匀低回声,髓质强回声变窄;19枚相互之间有融合,内部回声不均匀,髓质回声消失,部分可见强回声钙化斑;14枚可见无回声区;1枚可见条索状低回声与皮肤相通。

2.3 血流信号 55枚肿大淋巴结中CDFI显示淋巴结门处呈点条状血流信号的有17枚,门部呈树枝状血流信号的有11枚,呈淋巴结周边点条状血流信号的有15枚,呈淋巴结周边和内部均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的有4枚,呈淋巴结周边和内部均无血流信号的有8枚。

3 讨论

淋巴结是周围淋巴器官,呈豆状,由淋巴细胞集合而成,位于淋巴管行进途中,是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器官之一。淋巴结的一侧隆凸,连接数条输入淋巴管,另一侧凹陷,称为“门”,有输出淋巴管和神经、血管出进。淋巴结表面包有被膜,被膜的结缔组织伸入淋巴结内形成小梁,构成淋巴结的支架。被膜下为皮质区。淋巴结的中心及门部为髓质区。皮质区有淋巴小结、弥散淋巴组织和皮质淋巴窦(简称皮窦)。髓质包括由致密淋巴组织构成的髓索和髓质淋巴窦(简称髓窦)[1]。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其中80%发生在肺部,肺外结核占结核病的25%~30%,其中又以颈部淋巴结结核最常见,其次为腋窝[2]。本组28例病例中仅有6例胸片呈结核阳性,与文献不符,可能是由于患者以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而没有相应的肺部疾病症状,导致入组的患者多为肺外结核。正常淋巴结的超声影像表现基本与其结构相对应,周边为低回声带包绕,中央是较窄的高回声带,CDFI可见显示淋巴结内点状或线状的血流信号,少数淋巴结可以显示血流信号增多,但呈规则分布[3]。本组28例病例55枚肿大的淋巴结均有血流信号的改变,其中淋巴结门处呈点条状血流信号的有17枚,门部呈树枝状血流信号的有11枚,呈淋巴结周边点条状血流信号的有15枚,呈淋巴结周边和内部均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的有4枚,呈淋巴结周边和内部均无血流信号的有8枚,均与正常淋巴结血流信号不同。结核杆菌所致淋巴结炎病理改变可分为4个阶段,即第1阶段:淋巴组织增生,淋巴结内形成结核结节或肉芽肿;第2阶段:淋巴结内灶状干酪样坏死液化;第3阶段:淋巴结包膜破坏,互相融合,合并淋巴结周围炎;第4阶段:干酪物质穿破至周围软组织形成冷脓肿或窦道[4]。浅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影像表现随着病理过程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表现,病变早期阶段淋巴结以炎性渗出为主,淋巴结充血水肿,体积增大,超声影像表现为淋巴结边界清楚,皮质增厚,回声减低,髓质强回声带变窄,CDFI淋巴结内血流信号增多。随着病情进展,淋巴结内形成大量结核结节或肉芽肿,表现为皮质低回声带增粗,髓质强回声带被挤压至边缘或消失。当病变更进一步时,淋巴结内发生灶状干酪样坏死液化,淋巴结内可见显示液性无回声区。当病变有融合时,淋巴结与周围组织粘连而边界欠清晰,内部回声减低。最后当瘘管形成时,超声表现为肿大的淋巴结结构破坏,内部回声杂乱,可见条索状低回声与皮肤相通。本组28例病例55枚肿大淋巴结中21枚淋巴结皮质回声增宽,呈均匀低回声,髓质强回声变窄,未见融合及窦道,应处于病理第1或2阶段;14枚可见无回声区,应处于病理第2阶段;19枚淋巴结内部回声不均匀,髓质回声消失,部分可见强回声钙化斑,相互之间有融合,应处于病理第3阶段;仅1枚可见条索状低回声与皮肤相通,处于病理第4阶段;但超声影像仅可大致提示淋巴结病变的病理阶段,准确的病理阶段分级还需依靠病理的检查。浅表淋巴结结核需要与其他以淋巴结肿大为表现的疾病相鉴别,如淋巴结炎、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瘤等。淋巴结炎的超声影像表现与初期的淋巴结结核有相似之处,但淋巴结炎的髓质比例增大,回声增强,且常伴有皮肤的红肿热痛[5];淋巴瘤表现为皮质回声显著减低,其内血流极丰富,动脉入结内呈“爪样”,伸至结周,其“爪尖”可达被膜区[6-7]。淋巴结转移瘤多呈类圆形,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部分可见坏死,淋巴结内部及周围血流丰富[8-9]。当鉴别困难时,还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

综上所述,浅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可清晰显示浅表淋巴结结核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数目、内部回声及血流分布,因病程不同而具有不同声像图特征,对浅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1] 张更臣,李俊来,曹兵生,等.颈部淋巴结结核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10):879-882.

[2] 王大力,杨高怡,邵亚勤,等.腋窝淋巴结结核超声造影的初步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3,42(5):187-189.

[3]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8:364.

[4] 张敦荣.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383.

[5] 崔丽华,熊峰.高频超声在浅表淋巴结结核诊治中的临床价值[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1):170-172.

[6] 孟艳枝,张强,孙利杰,等.颈部淋巴结结核超声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2(5):86-88.

[7] 裴宇,章岚岚,何丽君.小儿腋窝淋巴结结核的超声表现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5):397-399.☒

[8] 张清,朱凤琴.颈部淋巴结结核超声表现1例[J].中国医学装备, 2012,9(3):70-71.

[9] 徐明,邱少东,柳建华,等.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鉴别良恶性腋窝淋巴结肿大的价值[J].广东医学,2012,33(9):1263-126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5.042

猜你喜欢

髓质浅表腋窝
增强CT评估肾积水患者肾功能受损
三七总皂苷调节PDGF-BB/PDGFR-β的表达促进大鼠浅表Ⅱ°烧伤创面愈合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多带宽DTI-IVIM技术评估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受损的价值
磁共振功能成像DWI评价含碘对比剂对兔肾脏水分子扩散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常按腋窝强心又健体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价值
时间-空间标记反转脉冲技术在肾脏皮髓质分离中的应用及时间参数优化
常按腋窝 强心又健体
剖宫产术后浅表伤口愈合过程中使用白砂糖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