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行冠脉内血栓抽吸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6-03-11潘婉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冠脉经皮血栓

潘婉玲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行冠脉内血栓抽吸的围手术期护理

潘婉玲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行冠脉内血栓抽吸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Thrombuster II经皮血栓抽吸装置进行血栓抽吸,并给予围手术期护理。结果:36例患者缺血区心肌再灌注明显得到改善,术中及术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经电话随访所有患者都可以遵医嘱坚持服药,病情较稳定。结论: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实施血栓抽吸处理,并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血栓;围手术期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10.02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此病主要是冠状动脉出现急性及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发的,患者大部分会出现剧烈地胸骨后疼痛感,而通过休息方式与采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也不能完全缓解,严重者会伴发心律失常与休克,对患者的生命会带来很大危害[1]。当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方法为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与支架植入术[2]。然而,在临床上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存在急性血栓,严重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为此,有效降低及消除血栓性物质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的血栓的关键。我院对收治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Thrombuster II经皮血栓抽吸装置进行血栓抽吸,并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1~8月我院收治的符合AMI国际通用诊断标准[3]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男20例,女16例。年龄为31~74岁,平均年龄为(62.5±11.7)岁。下壁心梗患者15例,广泛前壁心梗患者17例,前间壁心梗患者4例。入选的病例均排除禁忌症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

1.2方法对患者采用SIMENS血管造影机辅助下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4],并给予标准化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Thrombuster II血栓抽吸装置包括抽吸导管,抽吸套件、冲洗导丝腔及冲洗针,还包括过滤器(观察血栓用)。首先把指引导丝送入相关血管远端,再沿着指引导丝把抽吸导管送入相关血管内,通过X射线透视,使抽吸导管到达血栓性病变近端,然后将真空抽吸套件打开,将抽吸导管在负压状态下轻缓移动,边抽吸边缓慢退出导管。全过程均为持续负压状态,冠状动脉血流不受阻断,同时可有效防止血栓半途脱落,导致2次血栓形成,抽吸3次后,复查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同时对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

2 围手术期护理

2.1术前护理(1)加强心理护理。由于患者骤然起病、病情重,伴有剧烈的胸痛感及濒死感。心脏手术危险因素高、风险性大,许多患者常忧虑手术是否成功,思想包袱比较重。为此,术前应该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手术治疗注意事项,引用手术成功案例进行说教,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疏导患者焦虑、恐惧等不安心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做好术前准备。护理人员术前做好血常规、出凝血指标及心肾肝等重要器官功能等检查,进行药敏试验。指导患者按照医嘱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胃黏膜保护剂。术前准备好手术包、除颤仪、临时起搏器及呼吸囊等。抢救物品备用,阿托品、多巴胺等临床抢救药品备用。

2.2术中护理(1)加强监测、密切配合。进入手术室后就给患者行血压、心电及血氧饱和度等监测,给患者吸氧,在患者非手术侧建立用于抢救的静脉通道。术中护理人员密切配合主治医师行手术治疗,实时动态监测患者的动脉压、心率与心律等指标,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及手术吸出物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刻提醒主治医师,并协助抢救。(2)预防并发症。注意预防心律失常、低血压、慢血流或者无血流等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术的并发症的发生[5-7]。根据患者临床特征,合理运用临时起搏器、阿托品等治疗。结合患者基础血压情况,科学使用小剂量多巴胺静脉,维持手术目标血压,以防止低血压的发生。注意监测及观察血流动力学情况,在血栓抽吸过程中防止或减少碎片与小血栓半道发生脱落。一旦出现慢血流或无血流,则立即行反复抽吸处理,在患者的冠脉里面注射盐酸维拉帕米,以保持血流通畅。

2.3术后护理(1)观察病情。术后6 h内每隔0.5 h监测患者心率、心律与呼吸等指标;6 h后则每隔2 h监测。对患者做常规心电监护,一旦出现心律失常则应该及时上报并协助医师妥善处理。(2)加强生活护理。强化饮食指导,告知患者饮食应清淡,多吃些高蛋白质、低盐的食物,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术后刚开始可以小量多次饮水,待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可以24 h的饮水量超过2000 ml,进而促进患者体内造影剂外排。持续记录患者尿液2 d,注意察看其尿量、颜色与性质。协助患者大小便,并注意观察其颜色。(3)穿刺口局部护理。将动脉鞘管拔出后实施局部压迫止血处理,并加压包扎好。认真观察患者术区是否存在出血与血肿现象,察看末梢皮肤颜色,监测动脉搏动的情况。

2.4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饮食,适宜运动,保暖防感冒,按时服药。对于支架植入的患者,应该叮嘱其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至少服用1年。电话随访是否存在心绞痛发生及用药依从性等情况。

3 结 果

36例患者完全闭塞,其血管内发现大量血栓影,实施血栓抽吸治疗以后,梗死相关的动脉(IRA)开通率达100%。其中30例造影存在70%~95%残余狭窄,其心肌梗死溶栓实验(TIMI)血流为3级,给予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8例造影存在40%~50%残余狭窄,其TIMI血流为3级,没有采取支架植入术治疗。全部患者均可以比较好地配合手术治疗,术中及术后没有发现1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经电话随访所有患者可以遵医嘱坚持服药,病情较稳定。

4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如果血栓没有及时清除可致使梗死面积进一步扩大,降低左心室功能,进而发生预后恶化[8-10]。为此,及时为患者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则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改善其预后的关键因素。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率比较高,是治疗此病的主要方法[11-13]。血栓抽吸装置、远端保护装置是预防远端栓塞的主要机械装置。有研究发现[14]血栓抽吸装置可以比较好地改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术后TIMI 3级血流情况及心肌灌注,降低再梗死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表明,36例患者缺血区心肌再灌注明显得到改善,术中及术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血栓抽吸术可以降低血管内血栓的发生,明显改善患者局部血流,提升心肌细胞再灌注能力。同时,在术前、术中、术后加强护理,可以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4-16]。

综上所述,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实施血栓抽吸处理,并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应用及推广。

[1]王成钢,聂绍平,王春梅,等.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行血栓抽吸术对心肌灌注及心脏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5,10(6):781-784.

[2]颜程光,唐昱,盛国太,等.经桡动脉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患者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7):760-761.

[3]赵文利.血栓抽吸导管在急诊PCI术中应用的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3):232-233.

[4]彭亚,宣井岗,陈荣华,等.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Neuro导管抽吸治疗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5,12(3):144-147.

[5]卜令同,李谦,陈多学,等.血栓抽吸术联合替罗非班在老年急诊PCI中应用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2):3291-3293.

[6]王龙,刘映峰.血栓抽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5,23(5):294-296.

[7]张奇,张瑞岩,胡健,等.血栓抽吸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球囊后扩张后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5,23(5):241-245.

[8]张磊.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9):46-48.

[9]张秀文,黄彩亚,葛伊丽.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围手术期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4):1296-1297.

[10]谭炜,何贵新.安心颗粒联合血栓抽吸对急诊冠脉介入术后心肌灌注影响的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1):13-16.

[11]赵雪峰,范兆普,李晓岚,等.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对血栓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12(1):80-82.

[12]骆十姐,吕艳,庄伟伟,等.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血管再通治疗中的护理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7):208-210.

[13]沈燕,王晓玲,杨小芳.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105-106.

[14]张秀文,黄彩亚,葛伊丽.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围手术期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4):1296-1297.

[15]李蕙,袁芳,侍尧屛,等.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5):69-70.

[16]李旭平.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临床护理,2010,2(4):285-287.

(本文编辑冯晓倩)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intra-coronary thrombus aspiration during urgent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operation

PAN Wan-ling

(Sanshui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 city,Foshan528100)

Objective: To discuss clinical nursing measures of intra-coronary thrombus aspiration during urgent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operation. Methods: Selected 36 cases of acute myocardium infarction patients cur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August in 2014 as study objects. Adopted Thrombuster II percutaneous aspiration devices to perform thrombus aspirations and provided perioperative nursing. Results: Ischemia-reperfusions of 36 patients were improved and no severe complication was diagnosed. According to telephone follow-up results, all patients followed doctors' advices and stuck to drugs, and remained in relatively stable conditions. Conclusion: Conducting intra-coronary thrombus aspiration during urgent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operation and providing perioperative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raise operation success rate and reduc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Urgent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operation; Thrombus;Perioperative

528100佛山市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潘婉玲:女,本科,主管护师

※手术室护理

2015-10-16)

猜你喜欢

冠脉经皮血栓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