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研究进展

2016-03-11邢冬婕郭淑惠康晓芳李淑娟邱忠君于秀珍

护理研究 2016年20期
关键词:慢性病血糖病人

邢冬婕,刘 威,郭淑惠,康晓芳,李淑娟,邱忠君,于秀珍



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研究进展

邢冬婕,刘威,郭淑惠,康晓芳,李淑娟,邱忠君,于秀珍

介绍了自我管理的概念和理论基础、慢性病自我管理概念、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CDSMP)的应用现状、妊娠期糖尿病(GDM)自我管理研究现状。建议各医疗机构应以孕期产检为依托,借鉴CDSMP系统干预理念,为GDM病人建立一种科学、可行、有效的自我管理模式,从而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改善母婴结局,提高人口素质。

妊娠期糖尿病;自我管理;慢性病自我管理

妊娠前糖代谢正常,妊娠期出现的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 目前GDM发生率世界各国报道为1%~14%,我国GDM发生率1%~5%,近年有明显上升趋势。GDM可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和自然流产的发生率,也可增加胎儿发育异常、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死胎和死产的发生率;新生儿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和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等[1]。糖尿病的控制不仅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治疗,而且依赖于病人坚持长期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病情较重或血糖控制不良者可发生各种近、远期并发症,其影响程度取决于糖尿病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2]。因此,GDM病人在妊娠期间保持良好的自我管理,是控制血糖、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因素。现对GDM病人自我管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自我管理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1.1自我管理的概念所谓自我管理,是指通过病人的行为来保持和增进自身健康,监控和管理自身疾病的症状和征兆,减少疾病对自身社会功能、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并持之以恒地治疗自身疾病的一种健康行为[3]。其三大任务是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和情绪认知管理[4]。

1.2自我管理的理论基础自我管理的理论基础是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执行某一特定行为能力大小的主观判断,即个体对自己执行某一特定行为并达到预期结果的能力和自信心[3]。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5]提出。他认为,人类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受通过人的认知形成的对自我行为能力与行为结果期望的影响。

2 GDM与慢性病自我管理

2.1GDM病人具有慢性病特征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及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疾病总称,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的特点[6]。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我国糖尿病病人可达1.5亿人,近1亿人为未被诊断的糖尿病病人。糖尿病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继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位严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7]。

2.2慢性病自我管理概念慢性病自我管理(CDSM)是指用自我管理方法来控制慢性病,即在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协助下,个人承担一些预防性或治疗性的卫生保健活动,其实质为病人健康教育项目。它通过系列健康教育课程教给病人自我管理所需知识、技能和信心以及和医生交流的技巧,来帮助慢性病病人在得到医生更有效的支持下,主要依靠自己解决慢性病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各种躯体和情绪方面的问题[8]。

2.3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CDSMP)的应用现状

2.3.1CDSMP国外应用现状CDSMP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病人教育研究中心Kate Lori等主持开发,最初针对关节炎病人设计,后来覆盖许多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病、慢性肾病、精神疾病等。目前,已在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开展,并被研究证实不仅能够显著改善参加者的健康行为和健康状况,同时,也能显著减少其住院天数和次数,降低医疗费用[9]。

2.3.2CDSMP国内应用现状慢性病自我管理在我国已有了初步的研究,主要在对慢性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促进病人自我管理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和实践。近年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以“专业人员集中授课、疾病管理技能训练+病友相互交流防病经验、相互教育”为模式的自我管理教育形式开始出现。例如,“哮喘学校”“青光眼病友俱乐部”“健康教育学校”等的成立[10]。另外,许多学者分别对高血压、糖尿病、哮喘、血液透析病人的自我管理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效果[11]。

3 GDM自我管理研究现状

3.1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目前国内外流行的社区糖尿病病人的管理模式有很多种,如团队管理模式、病人自我管理模式、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模式、群组看病模式、分级管理模式、分级分层管理模式等。这些管理模式都是以社区为基础对糖尿病病人进行疾病管理,通过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对糖尿病的认识,促进病人通过血糖的自我监测、规范的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达到控制血糖稳定、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12]。

3.2GDM病人管理模式

3.2.1综合护理管理模式易华等[13]将综合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GDM病人中,通过设立GDM专项产检门诊、同步实施健康教育与饮食控制、监测血糖、心理护理和适量运动等方式,对56例GDM病人进行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综合护理管理模式提高了GDM病人的营养保健认知水平,有效降低了GDM病人血糖水平。

3.2.2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叶丽容[14]对60例GDM病人实施了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通过建立病人个人档案、制定自我管理教育卡、每周组织讲座、要求门诊复诊等形式强化健康教育,研究表明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有效改善了GDM病人的血糖水平及自护能力。

3.2.3早期护理干预模式李佳[15]对86例GDM病人进行了早期护理干预的对照研究,采用饮食控制、适当运动、疾病知识教育、自我技能指导和自我情绪管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研究显示早期护理干预结合自我管理教育对GDM病人的健康行为改善与血糖的控制有效。

4 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社区卫生资源严重缺乏,糖尿病病人的管理率较低,治疗率和控制率难以提高[16]。GDM病人作为糖尿病病人中的特殊人群,做好自我管理,对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积极意义。各医疗机构应以孕期产检为依托,借鉴CDSMP系统干预理念,为GDM病人建立一种科学、可行、有效的自我管理模式,从而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改善母婴结局、提高人口素质。

[1]章素琴.5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2):41-42.

[2]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5-79.

[3]骆宏,谢斌.自我管理模式及其在精神卫生服务中的应用[J].上海精神医学,2004,16(2):117-119.

[4]曹松梅,赵庆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3):211-213.

[5]Albert Bandura.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M].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86:1.

[6]李峥,沙月琴,张博学,等.参加社区慢性病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牙周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7,42(2):100-101.

[7]张利,刘爱珍.1995—2004年我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收治情况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4):649-650.

[8]傅东波,傅华,Patrick McGowan,等.上海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2):223-225.

[9]John McCann A.Disease self-management program reduce health care costs[J].Med Care,2003,41(6):706-715.

[10]张绍荣,贺翔鸽,白继,等.青光眼病人社区护理及模式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1998,14(9):489-490.

[11]张瑞芹,汪晓宁,李文景,等.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303-304.

[12]杨惠勤,付东波,莫冬梅,等.上海浦东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2,16(7):17-20.

[13]易华,李素芬,陈格玲.综合护理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2):870-871.

[14]叶丽容.自我管理教育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与自护能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8):114-115.

[15]李佳.早期护理干预并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3,35(11):1733-1734.

[16]Costes V,Boore J.Knowledge and diabetes self-management[J].Patient Educ Courts,1996,29:99-108.

(本文编辑范秋霞)

Research progress on self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Xing Dongjie,Liu Wei,Guo Shuhui,et al

(Tangsh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Hebei 063000 China)

2015年度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编号:20150936。

邢冬婕,副主任护师,硕士研究生,单位:063000,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刘威、郭淑惠、康晓芳、李淑娟、邱忠君、于秀珍单位:063000,唐山市妇幼保健院。

R473.71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6.20.003

1009-6493(2016)07B-2439-02

2015-09-11;

2016-04-13)

猜你喜欢

慢性病血糖病人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谁是病人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病人膏育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