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6-03-11胡赛飞邓玮

商场现代化 2015年36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培训问题对策新常态

胡赛飞 邓玮

摘 要:在我国经济步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面临更严峻的挑战;而要应对这一困境,必须从企业的核心资源着手-人力资源,而提升人力资源素质的途径就是对其进行培训,它可以促进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进而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该文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现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从培训观念、资金投入、培训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完善人力资源培训的对策建议,希望对企业在人力资源培训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新常态;人力资源培训;问题对策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经营状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企业要在激列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实现其战略目标,仅仅靠创新技术和拓展业务是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关键作用,它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能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使员工的核心作用得以发挥,进而降低员工流失率;同时也可使人力资源得到高效开发,为组织带来新鲜血液,从而促进企业更多利益价值的增长。国外很早就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的培训,将其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改革开发以来,市场竞争及融合加剧,国内很多企业都深受此种HRM方式的影响,纷纷学习。虽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比,仍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企业要在残酷的市场竞争浪潮中生存,必须努力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工作。

二、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企业对员工培训不够重视,缺少科学的培训价值观

目前,有的企业对人力资源培训不予重视,缺乏科学的培训指导思想,只将员工看作为其干活的工具,仅具使用价值,不值得投入资金对其进行培训,即使开展了培训工作,也是害怕员工培训之后跳槽恐为他人作嫁衣,以至于没有把HR培训工作当做正事来办,使得员工素质的不到全面综合提升,长此以往也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2.企业对培训方面资金支持较弱,造成人力资源部门培训动力缺乏

企业经营的目的是尽可能实现利润最大化,比较重视短期可得到回报的投资;而对员工培训,其经济效益在短时间内无法直接用具体的数字来衡量的,因此企业认为花钱开展员工培训是增加运营成本的非理性投资活动,造成人力资源部门培训动力不足。

3.缺乏严谨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机制

大部分企业对人力资源培训缺乏信任,认为浪费了的人力物力开展员工培训,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员工不能继续为组织服务,甚至跳槽。此外,有的企业认为他们需要的是实践性的人才,不需要花费成本进行理论方面的培训,对培训心存芥蒂。以上均是由于企业没有完善健全的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机制造成的,以至于培训考核方法、跟踪评价等制度往被企业忽视,使得公司的培训流于形式。

4.培训效率低下,不注重培训效果的评估

虽然一些企业在设立培训机构、增加培训经费等方面确实付出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企业培训“可有可无”的状况,但即使这样也存在培训效率不高,严重制约着企业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主要表现为:一是培训对象选择不准,缺乏针对性;二是培训缺乏计划性,且培训内容不明确,只是为了培训而培训;三是培训方式比较单一,导致培训的效果无法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由于培训评估的成本支出比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部分私营组织不重视培训评估,造成员工培训之后并没有多大的进步。

5.培训与需求脱轨

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在培训前对员工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内容特点进行了解,而是盲目的开展培训,导致在培训过程中跟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课堂无异,未事先制定完善的培训体系;其次,对培训师的培训内容也缺乏必要的检查,仅仅要求在极其有限的教学实数内,满足教学要求,而缺乏对培训工作的实际针对需求进行分析了解,导致培训内容不具有可操作和有效执行性,进而使得培训工作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6.员工参与培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失

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作任务或家务负担重,没时间精力学习;二是有的员工自我感觉工作能力良好,不想继续上进学习;三是由于企业本身就不重视培训,导致员工更认为参加与否,都无所谓;四是企业的培训激励机制、考核方式、企业文化等因素没有满足员工的物质精神需要,进而造成对培训的冷漠。

三、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以科学的培训思想为指导,加强企业对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视

企业要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仅是工作机器的观念,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具有前瞻性思维,重新思考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地位,不能因员工培训短期内看不到效益就放弃培训,要具有储备开发人才的观念,以人为中心开展各种工作,把员工看作是最具创造性和能动性资源。通过培训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使其长远的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收益,使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2.加强对培训工作的资金支持

私营组织加强对培训的金钱投入,分阶段分层次的对员工开展针对具体的培训,丰富员工的知识结构,提升员工工作能力,以不断适应企业和新的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针对不同工作类型员工,应为其提供个性化职业生涯发展,并制定性对应的培训方案,力求较大程度的激发出自身创造力,为企业提高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加速提高。

3.创立并实施科学严谨的人力资源培训管理制度

企业应使培训最终能够达到组织所期望的目标,则应首先应创立一套科学客观严谨的培训管理制度,并在培训过程中循序渐进并严格的执行,以避免培训流于形式;在培训评估方面,应制定一套操作性强而又健全的评估系统,此系统应全面囊括培训评估的各个阶段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力资源的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

4.提高培训效率,注重培训效果的评估

人力资源培训的评估工作在培训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个有效完善的人力资源评估体系能够保证培训保质保量的完成。因此,企业应加强对人才培训评估工作的开展。第一人事部应建立健全完备的人力资源培训制度,为有效开展培训奠定基础;第二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进行明确划分;第三结合组织自身的行业运营特点确立符合实际的培训目标和评估方法,以确保评估工作能够科学有效的执行。

5.培训前对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客观分析,因材施教

目前大多数企业要么没有进行培训,要么也只是为了培训而培训,亦或只注重短期的利益而进行“题海战术式”急功近利的培训,没有根据企业和员工的实际情况而开展培训工作,造成培训的效果不明显。因此,企业领导者在考虑现实利益的同时应该更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在进行培训的同时更要事先做好需求分析,对症下药,让组织的每一位员工不仅做到“Know-How”,更要做到“Know-Why”,使员工潜能得到有效发挥,进而使培训效果达到最大化。

6.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激发员工主动参与培训学习热情

要激发员工对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企业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完善员工培训体系,建立适当的培训激励机制;二开展岗位技能竞赛,选拔优秀人才,给予物质精神奖励,以此激发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三以企业文化为引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组织,使员工在企业价值观感染下,为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而更加积极主动地额参与培训中来。另外,作为员工自身,也要有学习进取紧跟时代进步的意识,积极参与企业组织的培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关系着企业发展的命脉,早已超越其单纯的教育概念,业已成为企业界有效提升员工和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同时科学的培训使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也为企业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翟群.员工培训主动性缺失的成因及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5(33):186.

[2]杨春柏.企业员工培训有效性的提升途径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1):99-101.

[3]李明晓.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问题探析[J].智富时代,2016(01):87.

[4]张芳.医院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中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分析[J].经济师,2016(01):283-284.

作者简介:胡赛飞(1991- ),女,汉族,河南省周口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中国地质大学,研究方向: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邓玮(1989- )男,汉,湖北荆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中国地质大学,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培训问题对策新常态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问题及对策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