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生素耐药性的来源与控制对策分析

2016-03-10谭春萍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2期
关键词:抗性耐药性抗菌

谭春萍

哈尔滨人民同泰医药连锁店

抗生素耐药性的来源与控制对策分析

谭春萍

哈尔滨人民同泰医药连锁店

在人类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抗生素是主要的药物之一,但是抗生素的应用不止于此,其还能应用在饲料添加剂中,研究抗生素的耐药性对于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实际上也就是分析微生物在何种环境下适合生长繁殖,这是一种微生物特有的生长环境,所以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微生物对抗生素会产生一定的抗性,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机制中,第一个机制是外排,第二个机制是对抗生素进行降解以及修饰,第三个机制是对抗生素的用位点进行保护,通过对抗生素进行详细的研究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只有弄清抗生素抗性以及使用之间的相关性,就能有效的预防出现超级细菌的可能性,确保人类的健康。

抗生素;耐药性;超级细菌

在当前环境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抗生素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可以说在人类医学史上这是十分浓重的一笔,起到了治病救人的作用,但是随着长期的使用,抗生素自身的抗药性也逐渐的显现了出来,这一问题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最早的单一耐药性到现在的多重耐药性,需要相关学者对新型抗生素的研究工作加以进一步的深化,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人们即将面临的困境,如果进入耐药时代以后,人们将会面临无药可救的境地。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经济的建设,必须要对耐药性的问题加以有效的控制,抗生素在今后的发展中,即将成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作为生产抗生素的大国,我国应该予以一定的重视,这样才能有效的制止抗生素耐药性的进一步传播,为保护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系统的安全作出重要的贡献。

1、抗生素耐药性

在对抗生素耐药性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就是微生物暴露的过程,并且能够继续生存下去的,简单的说,也就是过去,细菌出现以后,抗生素能够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但是长时间的使用之后,自身就对抗生素适应了起来,这样一来,就不利于抗生素对细菌的继续防治了,因此也就产生了耐药性,不可否认的是在自然界中,微生物是自始至终存在的,抗生素也就是在微生物的基础上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要想对抗生素起到合成性的作用,首要前提就是具备一定的抗性,这样微生物才能继续繁衍与存活。如果抗生素出现了耐药性,那么在内部就会产生一种抗性基因,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会得到不断进化,最终产生了不同的功能,在现代化的发展建设中,抗生素得到了大范围的生产,所以抗生素耐药性的频率呈现出加快的趋势,在当前的工作中,必须要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有效的预防,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这样才能保证人类的继续繁衍生存。

2、抗击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2.1 新型抗菌药物及作用靶位

抗菌药物可分为天然结构的抗生素和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20世纪40—60年代是微生物学家发现抗生素的“黄金时代”,经过多年的密集筛选,天然结构抗生素的发现进入瓶颈。近年来随着微生物培养技术、宏基因组学、代谢组学以及高通量筛选方法的发展,使得人们再次将目光聚焦于从天然产物中发现新型抗生素。土壤中有约99%的微生物尚未能培养,这使得人们难以获得其产生的活性物质,而通过采用新兴的ichip培养技术,美国与德国科学家从土壤中未培养微生物中筛选出一种新型抗生素 Teixobactin,该抗生素可通过与肽聚糖前体LipidII和磷壁酸的前体LipidIII结合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从而杀死多种病原菌,并且细菌很难对该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宏基因组学技术是人们获得未可培养微生物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该技术,Brady小组从type-IIpolyketide合成基因簇超表达产物中分离纯化到一种新型抗生素TetarimycinA,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具有抗菌活性。除了传统的抗生素外,Timothy小组采用CRISPR-Cas技术开发出一类以RNA引导的核酸酶(RNA-guidednucleases,RGNs),RGNs可在DNA水平以特异的DNA序列如抗性基因或细菌毒力因子为目标,通过噬菌体或质粒进入病原菌体内使特异的目标基因失活。

2.2 抗生素佐剂

抗生素佐剂是指一类本身并不具有抗菌功能,但可与抗生素协同作用,促进抗生素对于细菌尤其是抗性细菌的杀菌活性的化合物。抗生素佐剂的研制和使用可以大大延长现有抗生素的使用寿命,这类化合物可以分为针对细菌抗性基因和细菌毒力因子的药物。Wright小组从1065种现有的非抗生素药物中筛选出69种可与二甲胺四环素协同作用的药物,这些药物可显著降低二甲胺四环素的最小抑制浓度,并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均表现出对多重耐药菌株的抗菌活性;该小组还筛选出多种抗生素抗性激酶抑制剂,其中黄酮醇槲皮素表现出最强的广谱活性,可抑制由蛋白激酶引起的抗生素耐药性。最近他们还从一株真菌 Aspergillusversicolor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一个可抑制金属β-内酰胺酶(MBLs)活性的化合物As-pergillomarasmineA。该化合物可抑制包括超级细菌的抗性基因NDM-1的耐药活性,从而恢复碳青霉烯抗生素的杀菌活性。

3、对策与措施

加强抗生素抗药性的研究工作并且制定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得到了有效的抑制,才能预防对人类健康造成的严重影响。所以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帮助抗生素恢复到抗药性的效果,对人类的健康以及生物的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首先是要在全球建立起一个跨部门的合作组织,主要负责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工作。在生产抗生素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协调与管理,因为抗生素的使用面较广,不仅能够在人类中得到应用,还能在牲畜中得到使用,所以对人畜使用的情况方面应该加以合理地控制,对废弃处理以及最终的排放工作做好全过程的监管,保证顺利的监管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在这一部门中,除了要制定相关的规定以外,还需要实现规范化的监管,以此来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在“耐药委”的框架下建立快速和透明的抗生素耐药性监测体系,涵盖医院、养殖业、污水处理厂等。

第三,建立抗生素药物创新基金,通过政府和企业的联合,加快新型药物的研制;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新药创制走上可持续之路。

第四,加强抗生素耐药性相关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包括耐药性发生和传播的生态学机制,消除和缓解耐药性发生和传播的环境技术及其系统解决方案等,包括改进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削减出水中抗性基因和抗性菌的比例。

最后,加强抗生素耐药性的科普宣传,提高全社会对耐药性的认知能力,从而在源头上有效控制抗生素在农业和医疗方面的滥用及其环境污染。

4、结语

我国作为抗生素的生产和消费大国,由于长期不合理的使用及严格监管的缺乏,所导致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十分严峻,耐药感染性疾病已成为当前临床感染性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亟需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和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一方面避免新的耐药性产生,另一方面阻止已经存在的耐药性传播,从而维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安全。

[1]全球面临抗生素耐药性挑战[J].中国食品学报.2013(07)

[2]科学研究首次揭示细菌抗生素耐药化学机制[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2(03)

[3]胡晓.抗生素耐药性给生态政治学的启示[J].人民论坛.2010(32)

S482.2+8

A

1672-5018(2016)12-184-01

猜你喜欢

抗性耐药性抗菌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一个控制超强电离辐射抗性开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甲基对硫磷抗性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甜玉米常见病害的抗性鉴定及防治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