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春季确保猪群安全生产的管理措施

2016-03-10牛国红

河南畜牧兽医 2016年21期
关键词:消毒药圈舍猪群

牛国红

(武陟县畜牧局,河南 武陟 454950)

冬春季确保猪群安全生产的管理措施

牛国红

(武陟县畜牧局,河南 武陟 454950)

1 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

1.1 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进入冬季,天气寒冷,昼夜温差增大,白天降温与晚间保温之间的协调尤为重要。在北方地区,更应注意这个问题,应设法减小昼夜温差,以减少温度骤变对猪群引起的应激影响。尤其是哺乳仔猪和保育猪阶段更应该注意温度的变化,以防止因冷应激而造成腹泻的发生,从而继发感染其他疾病。

1.2 注意通风,保证圈舍空气清新

在保温的同时,应注意保持通风,以保证圈舍空气清新、干燥,从而防止由于环境的恶化造成萎缩性鼻炎、哮喘病等多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以及因潮湿阴冷而导致风湿的发生。应保持舍内空气对流,定时通风换气,做到人进入舍内不会感到气闷和闻到刺鼻的气味。

1.3 增加猪舍保温设备

仔猪的适宜温度因日龄长短而异,生后1~3日龄30~32℃,4~7日龄28~30℃,15~30日龄22~28℃,2~3月龄22℃。养殖户应该根据自己场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仔猪保温设备,采用暖炉、暖气或煤炭等保温设施,并检查各项保温设施是否完好,如需检修现在应抓紧时间检修,以便随时能够应用。

1.4 保持舍内清洁干燥。

冬春季猪的饲养密度普遍增大,圈舍潮湿脏乱,会抑制猪体内水分的代谢,同时也能造成大量体热的散失,使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繁殖,引发如大肠杆菌、病毒病、寄生虫病等疾病,因此要经常打扫猪舍,做到当天粪当天清,将粪便污水及时排除,清扫干净。

2 合理增加猪的营养水平

2.1 调整饲料中能量水平

均衡的营养水平对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十分重要,高水平的营养供给,可以满足猪的营养需要,保证猪有一个较好的体况,能有效提高猪抵御疾病的能力。一年四季气温不同,对营养的需要也不同。冬春季为了抵御寒冷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此时需要调整饲料中的能量水平,可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10%左右,防止季节交替出现季节疾病的发生。如需更换饲料也应循序渐进。坚决不能饲喂腐烂、发霉、变质、有毒、冰冻和污染的饲料。霉菌毒素会造成猪的免疫功能和抗病力下降。所以,猪场工人每天都应检查饲槽中残留的饲料并及时清除,防止霉烂变质。另外还应主要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钙、磷。适时调整饲料配方也是降低成本的措施之一。

2.2 增加饲喂次数。

增加饲喂次数目的是相对增加采食量,以填补由于温度低造成猪体内脂肪、肌肉代谢产热造成的体重减轻,在晚上可增加一次喂料。

2.3 保证充足的饮水

虽然到了冬春季,也不能忽视猪的饮水问题,否则猪会由于缺水而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不要让猪饮用冷水,可把冷水烧成温水后再让猪饮用,冬春季水温偏低,应避免猪因饮用冷水而发生应激,从而诱发疾病。

3 做好冬春季的疫病控制

3.1 加强消毒灭源工作,切断传播途径

进入冬季,天气变化无常,气温多变,环境变化会给猪群带来很大应激,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应加强卫生消毒工作,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灭传染源的病原体,尽可能地降低和杀灭空气、猪体表面、猪舍环境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在养猪生产中,有时没有疫病发生,但外界环境存在传染源,传染源会释放病原体,病原体就会通过空气、饲料、饮水和其他生物等途径,入侵易感猪,引起疫病发生。消毒前应该先清除粪便、灰尘等以免过影响消毒效果,尤其是空舍消毒时,应先将空舍彻底清扫、冲洗干净,保证不留死角如顶棚、料槽底部、栏杆等部位,再对其进行彻底消毒。做好门卫消毒、进生产区消毒、进猪舍消毒、日常消毒、及时消毒和定期舍内喷雾消毒等工作,对进场人员、车辆、生产工具、器具、圈舍及舍内空间、排污道、走道及场区道路都要进行严格消毒。消毒机、消毒池、消毒盆、洗手盆应配备齐全,消毒水真正做到定期更换,消毒药物确保有效浓度。消毒药品种齐全,并做好定期轮换计划。冬春季消毒应突出季节特点,空栏时尤其是分娩舍、保育舍注重熏蒸消毒,带猪消毒多做细滴喷雾消毒。冬季消毒尤其应注意消毒药的温度(大多数消毒药都有作用温度要求,同等浓度下温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在空栏消毒时可考虑提高消毒药稀释液的温度),或提高消毒药浓度,延长作用时间,确保消毒效果。

3.2 定期做好抗体检测,检查免疫效果。

冬春季是猪瘟,口蹄疫、支原体、蓝耳病,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等疾病的高发期,给猪群免疫疫苗是防治一些细菌病、病毒病的有效措施。养殖户应根据当地的疫病流行趋势,结合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有条件的可进行监测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免疫。从而确保猪群能够安全生产,顺利过冬。

3.3 加强引种的隔离工作,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购入隐性感染猪。

确实需引进种猪时,也不能直接与本场原有猪群混养。由于各个猪场的微生物环境不一样,都有其特异性,因此引种前要对供种场的疫病情况、防疫情况作详细的调查了解,以便引进后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而且新引进的猪群一定要隔离饲养6~8w,隔离舍要尽量远离原有猪群的猪舍,由专人饲养,使其适应本场原有猪群的病原体后在混群。

3.4 做好驱虫保健工作。

猪的寄生虫病是养猪场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它不仅在中、小猪场危害严重,即使在饲养管理良好、设备先进的大型猪场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养猪场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做好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

S828.4+4

B

1004-5090(2016)11-0012-02

2016-08-16)

猜你喜欢

消毒药圈舍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养殖场不同疫病对“消毒剂 ”的选择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3种消毒药对猪球虫的体外抑杀效果观察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
猪群平稳度夏管理